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

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

申首輔的對頭李植忽然覺得,寶座上的皇帝變得很陌生,這讓李植內心非常難受!

李植自詡是朝廷裡最能窺測帝心的人,三年前就是他最早看破了皇帝的心思,帶頭攻擊已故首輔張居正和健在掌權的太監馮保,成爲清算張馮勢力的急先鋒。

然後李植得到萬曆皇帝青睞,從七品御史被皇帝直接簡拔爲四品太僕寺少卿。

那時候,李植進入官場才六年,就升到了正四品。

和李植際遇相似的還有江東之、羊可立,這就是當朝的三大紅人。

當然李植這個升官屬於皇帝中旨傳升,不是官僚體系裡的正規升遷渠道,所以不太被以申首輔爲代表的主流官場看得起。

這種對比,就彷彿幾百年後的野路子網紅和科班出身明星之間的對比。

就連皇帝也要遵循規則,只能先把三紅人往光祿寺、太僕寺、尚寶司這種用來養閒人的衙門裡提拔。

總而言之,對皇帝的揣摩乃是李植等紅人在朝廷的立身之本。

如果皇帝的言行變得難以理解,那對李植等紅人而言,就意味着局面失控!

稍加思索後,李植決定改變思路,既然對申首輔的正面攻擊沒有效果,那就迂迴攻擊側後方。

便朝着萬曆皇帝奏道:“李如鬆在京營,其弟李如柏在薊鎮,兄弟同列京畿樞機,本就不妥。

更何況李如鬆奏疏顯明,他與申家門客林某有所勾連。

那林某生性惡劣,前日悍然折斷誠意伯之右腿,實乃兇殘之人!

而李如鬆身爲巡捕都督,卻對林某包庇縱容!”

萬曆皇帝嘆口氣,“你此時說這些做甚?”

李植不依不饒的說:“以這樣兩個人的品行,能有什麼真知灼見?

所以他們些許議論完全不足以採信,陛下焉能聽之?”

李植這是打算採用攻擊李如鬆和林某品行的方式,來否定李如鬆這份奏疏,然後進一步打消皇帝因爲這份奏疏產生的傾向性。

萬曆皇帝聽了後,卻又嘆道:“誠意伯只是斷了一條腿而已,但並不妨礙李林二人對大峪山的真知灼見啊。”

李植:“???”

陛下你到底怎麼了?是真吃錯了幾斤藥,還是鬼上身了?

“只是斷了一條腿而已”這麼三觀炸裂的話,陛下你也說得出口?

別說李植,就連另一邊的申首輔等人也是愕然不已。

李如鬆那封奏疏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皇帝如此明目張膽的偏袒,只爲了維護這封奏疏的正確性?

萬曆皇帝明顯不願意繼續在壽宮問題上糾結了,當即決斷說:

“李如鬆所言,朕深以爲然!就按李如鬆奏疏辦理!”

李植頓時急眼了,懇請道:“陛下三思!大峪山實非吉壤!”

萬曆不想讓李植等寵臣繼續反對下去,這樣會導致都下不了臺,又強調說:

“朕志已定,壽宮不須另擇地方,就在大峪山,不必再多言!

籌備妥當後開始興建,徐文璧、申時行主其事!”

聽到這裡,大臣們都明白,皇帝已經下定最後決心,就採用大峪山方案,再反對也沒用了。

衆人心裡感觸各有不同,申首輔只覺得今天自己什麼都沒有幹,好像躺着就贏了。

其他人則感到,這趟算是白來了,扈從大臣誰也沒能在皇帝心裡上分。

那李如鬆人不在這裡,但從百里外飛來一封奏疏,就把所有的機緣全部搶走了!

最關鍵的是,大家還都看不懂、想不通,這到底是爲什麼?

爲什麼皇帝看了李如鬆的奏疏後,立刻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萬曆皇帝退朝前,又下旨道:“李如鬆進言有功,升爲都督同知,領雙俸祿,賜飛魚服。林某.”

旁邊捧着奏疏的太監連忙提醒說:“蘇州府吳縣武舉人林泰來。”

萬曆皇帝繼續說:“林泰來賞銀百兩,絹五十匹!”

對於大明皇帝而言,對普通人這種檔次的賞賜,就算是“大手筆”了。

李植還是不甘心,他今天的遭遇,就像是毫無預兆的潰敗,體驗實在太差了。

用五百年後的術語來形容,就像是被“機械降神”了。

“既然陛下嘉獎林泰來,那此人讓誠意伯斷腿之事,又該如何處置?”李植泄憤說。

萬曆皇帝隨口應付着道:“該賞就賞,該查就查,此之謂賞罰分明也。”

壽宮擇址這件事就算塵埃落定,徹底結束了。

但在大臣心裡,好像又沒結束,因爲真正的謎底並沒有揭曉,皇帝爲什麼如此欣賞李如鬆的奏疏?

申首輔最大的黨羽、吏部尚書楊巍在行宮外面,非常好奇的對申時行問道:“李如鬆奏疏裡,究竟暗藏什麼機鋒?”

申時行無奈的搖了搖頭,“不管伱信不信,我的確不知。”

連申首輔最大黨羽都問不出個端倪,其他人就更只能胡亂瞎猜了。

但申首輔此時也沒心思管別人怎麼想的了,他只想早點回到城裡,把那個姓林的找過來問問。

昌平天壽山行宮距離京城足足有一百里地,龐大的隊伍速度緩慢,要走兩天才能回到京城。

但皇帝還在路上時,消息就已經傳進京城了。

皇帝回京城,必然要組織百官去城門口迎駕,負責禮制的禮部最先得到確切消息。

禮部員外郎王之猷把手頭事務安排下去後,就匆匆的趕回家裡。

此時王家掌門人戶部左侍郎王之垣少司徒心情不大好,正在和侄子王象蒙說話。

至於王少司徒心情不太好的原因,連林泰來一個外來者都能猜出個七七八八。

六十歲的官員就相當於站在十字路口,是繼續爲大明操勞,還是激流勇退?

如果再搏一把,那麼還有沒有機會更進一步?比如從侍郎晉升爲尚書。

本來王少司徒的此時心理就很敏感,偏偏皇帝去天壽山巡視,召了一羣大臣扈從,卻沒有他王少司徒,怎能不令人堵心?

少司徒王之垣、十五妹王之瑤、侄子御史王象蒙三人正坐在池塘邊說話,禮部員外郎王之猷快步走了過來。

“天壽山那邊有消息傳過來了!”王之猷叫道,直接打斷了另兩人先前的談話節奏。

現如今李如鬆確實是大部分官員的羨慕對象,這賞賜來的太簡單容易了,一封奏疏就搞定!

王少司徒目光如炬的評論說:“賞賜都是小事,關鍵是藉此獲得了聖眷,此爲大收益也。

就是這封奏疏究竟有何隱喻,委實讓我不得其解。”

王之猷補充道:“還聽說,有個叫林泰來的,與李如鬆一起獲得了賞賜。”

王少司徒皺起了眉頭,問道:“這個林泰來,是我們所知道的那個林泰來否?” 王之猷點了點頭說:“從各種跡象看,應該就是同一個人了。

聽說在天壽山行宮,還有人彈劾林泰來弄斷了誠意伯的腿,這也沒有別人做過。

再說前幾天,林泰來確實是與李如鬆一起出現和離開的。”

王之垣愣了一下後,突然伸手猛拍了一下身邊的石頭!

心裡出現了大量懊惱情緒,又是怎麼回事?

王之猷感覺到老二哥的情緒有波動,爲了安穩住老二哥,轉頭就對王象蒙喝道:

“那天你出門迎接林泰來,爲什麼沒有把林泰來請進家裡?”

王象蒙:“.”

當時不是按照二伯父的指示來辦事的嗎?怎麼又成了自己的過錯?

作爲輩分最低的侄子,王象蒙承擔了所有,也不敢還嘴。

再說當時他也不知道,林泰來是這麼能打的啊,而且二話不說,立刻就驗證成功了。

又回想起來,林泰來走之前說過“送你們王家一點富貴”,還說過“你們王家一個尚書沒了”這樣的話。

當時他只覺得,這些話可笑之極,現在才發現,這些話一點也不誇大,說的都是事實!

李如鬆上了這個奏疏,結果升了一級不說,又是雙俸祿又是飛魚服的。

如果奏疏是自家二伯父上的,那升到尚書,也不是沒可能啊。

前來傳消息的王之猷也越想越可氣,又開口道:

“如果當時有林泰來指點,我們王家三人聯名上疏,豈不人人都能升了?”

王象蒙不想再繼續這個扎心的話題,“想這些也沒用,還是向前看吧!”

這時候王少司徒突然對王象蒙發話,“林泰來還在京城,無論你用什麼手段,去把他請回來!”

想起林大官人那嘴臉,王象蒙不情願的說:“事情已經過去,還找他來做甚?”

王少司徒卻說:“可以不恥下問的請教,若能破解那封奏疏裡的隱喻,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失爲一個收穫。”

先前一直沒說話的王之瑤對王象蒙開口道:“當日你真的錯了。”

輩分最低的王象蒙生無可戀,嘀咕說:“連你也埋怨我?”

王之瑤說:“那林解元來到京城的第一天,也沒有掌握多少詳細消息,就能猜測出二哥的心病,這豈是常人所能?

所以他後面的話肯定也是有的放矢,你至少應該聽他把話說完,而不是直接拒之門外。

歸根結底,還是你心裡輕視了別人,這才導致錯失良機。

如果你仍是這個心態,是不可能再把人請過來的。”

在場四個人,其他三個“長輩”都在明裡暗裡的埋怨自己,王象蒙實在受不了。

他忍無可忍的解釋說:“你們只是沒有親眼見到那林泰來的嘴臉,所以只知道責怪我!

如果換成其他人敢在我們王家門前,像他那樣如此張揚的指手畫腳,早就被我打出去了!

所以我禮送林泰來,已經是足夠忍耐和剋制,並不是禮數不周!”

王之猷催促說:“沒人怪你,先不要說那些沒用的,你還是先想想怎麼把人請過來吧。”

王象蒙無奈的說:“等我打聽到住處,再登門去請!”

王之瑤又說:“你這樣去請沒什麼用處,你要投其所好。”

王象蒙詫異的說:“他有什麼愛好?”

王之瑤一邊回憶着稅使哥哥寫過來的信件,一邊說:“此人好名,好色,還喜歡用詩詞踩人。

所以你應該組個雅集,請幾個京師有名的才子和美人,然後邀他參加。”

王象蒙一聲不吭的聽着,但被搞得有點逆反心,就算那林泰來蒙對了一次又怎樣?至於要當成座上賓請過來麼?

最後應下來說:“待我打探到了他的住所,先前往拜訪過再說。”

其實林泰來的住處很好打聽,有點身份的人初到京城,住處一般就是兩種選擇。一是找親友投宿,二是找同鄉會館借宿。

王象蒙派了僕役去稍加打聽,就知道林泰來目前暫住在城東南的三吳會館。

但王象蒙沒去找林泰來,反而拿着二伯父的帖子,去拜訪李如鬆了。

在他想來,奏疏是李如鬆寫的,想要破解其中玄機,或許從李如鬆這裡也能問出來,又何必去求林泰來。

但在寧遠伯府大門外,卻高掛了“免戰牌”,李如鬆不見客。

送了王少司徒的帖子進去,纔得到了一句傳話出來。

李如鬆表示,他也不懂自己到底寫了個什麼,其中奧秘只有林泰來本人知道。所以懇請大家不要再來問了,他真的答不出來。

於是王象蒙沒奈何,只能又帶着幾個僕役,前往三吳會館,去拜訪林泰來。

王象蒙本身就是御史,王家也算有實力,到哪裡都能登堂入室。

在林泰來這裡也不例外,直接被請了進去,並坐上座喝好茶。

就是王象蒙提出請林泰來去王家做客的時候,遭到了林泰來的婉拒。

林大官人不鹹不淡的說:“這幾日諸事纏身,等我得了空,再行登門造訪。”

這這個語氣,與前幾日王象蒙在王家大門外說話的格式幾乎一樣。

王象蒙質疑說:“閣下剛到京師,就有很多事務?”

林泰來很無奈的說:“王御史你來遲了,有很多人給我下帖子,有文請的武請的,總要一一給予迴應。”

王象蒙下意識的說:“莫非閣下這是想待價而沽?”

林大官人打個“哈哈”,“王御史想多了,在下就是太過於仁厚,不懂拒絕人,所以才收了這麼多帖子。”

今天狀態奇差,又是爲了更新而硬寫,連修改時間都沒有,有時候網文這種模式真是無可奈何啊。

(本章完)

第310章 瓜洲逆風(求月票!)第455章 別小看寫奏疏第382章 海洋思維第96章 伏擊獵物的猛獸第434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下)第260章 壽宮之爭(中)第500章 商業新體驗(求月票!)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319章 道義之光第95章 出道前奏第113章 你爲什麼不生氣?第395章 放榜之後的內幕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212章 都還不服氣(求月票!)第95章 出道前奏第197章 標榜出來的無私第99章 真的見鬼了第300章 今布選官第29章 雁過留聲(求月票!)第121章 這是誰的船?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154章 衣錦回村第484章 東廠需要這樣的人才第113章 你爲什麼不生氣?第106章 殺雞駭猴第154章 衣錦回村第450章 不專業第108章 幕後黑手第392章 鄉試之前的躁動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06章 入場券第468章 全力配合的王家(求月票!)今天請假構思第103章 天下第三第92章 文學之道第206章 入場券第353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33章 調虎離山第263章 如果由我出手第472章 過猶不及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397章 遠去的少年第50章 狂狷邪魅第452章 都想搞兵變第299章 仁至義盡第454章 就是硬捧第347章 你一定有辦法第235章 遠征第351章 不着急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46章 被嫌棄的林修撰第203章 不過如此第488章 越鳥巢南枝第140章 你太過分了!第59章 還能有正經人嗎?第244章 以和爲貴(求月票!)第489章 宗桑!西八!八嘎!(求月票!)第410章 不聰明的人第258章 送你一點富貴第216章 技術性調整第186章 最大的對手第138章 八十兩的名園(求月票!)推遲到明天上午發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7章 時間不多了!(求月票!)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21章 興盡晚回舟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320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253章 答應他!第322章 林氏鹽業(下)第380章 桃花如血春如海第497章 水淺王八多第273章 請你安靜的去死(求月票!)第206章 入場券第217章 口若懸河第210章 宣傳先行(求月票!)第410章 不聰明的人第139章 都是你指使的!(求月票)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317章 黑與白(求月票!)第48章 隱藏高手第432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上)第361章 嚴防死守第490章 人事有代謝(求月票!)第378章 利益交換(求月票!)第131章 三敗三勝第366章 還是要靠林泰來第190章 八方風雨會金陵第159章 又來一個知縣第311章 沒多大區別(求月票)第104章 他玩不起的!第366章 還是要靠林泰來第426章 枯燥無味的殿試第45章 時代陰影裡的眼淚第116章 不聽是你的損失!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
第310章 瓜洲逆風(求月票!)第455章 別小看寫奏疏第382章 海洋思維第96章 伏擊獵物的猛獸第434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下)第260章 壽宮之爭(中)第500章 商業新體驗(求月票!)第387章 最囂張考生第319章 道義之光第95章 出道前奏第113章 你爲什麼不生氣?第395章 放榜之後的內幕第384章 合縱和連橫(求月票!)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212章 都還不服氣(求月票!)第95章 出道前奏第197章 標榜出來的無私第99章 真的見鬼了第300章 今布選官第29章 雁過留聲(求月票!)第121章 這是誰的船?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154章 衣錦回村第484章 東廠需要這樣的人才第113章 你爲什麼不生氣?第106章 殺雞駭猴第154章 衣錦回村第450章 不專業第108章 幕後黑手第392章 鄉試之前的躁動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06章 入場券第468章 全力配合的王家(求月票!)今天請假構思第103章 天下第三第92章 文學之道第206章 入場券第353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333章 調虎離山第263章 如果由我出手第472章 過猶不及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397章 遠去的少年第50章 狂狷邪魅第452章 都想搞兵變第299章 仁至義盡第454章 就是硬捧第347章 你一定有辦法第235章 遠征第351章 不着急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46章 被嫌棄的林修撰第203章 不過如此第488章 越鳥巢南枝第140章 你太過分了!第59章 還能有正經人嗎?第244章 以和爲貴(求月票!)第489章 宗桑!西八!八嘎!(求月票!)第410章 不聰明的人第258章 送你一點富貴第216章 技術性調整第186章 最大的對手第138章 八十兩的名園(求月票!)推遲到明天上午發第33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37章 時間不多了!(求月票!)第276章 武狀元和尚書(求月票!)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21章 興盡晚回舟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320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253章 答應他!第322章 林氏鹽業(下)第380章 桃花如血春如海第497章 水淺王八多第273章 請你安靜的去死(求月票!)第206章 入場券第217章 口若懸河第210章 宣傳先行(求月票!)第410章 不聰明的人第139章 都是你指使的!(求月票)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317章 黑與白(求月票!)第48章 隱藏高手第432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上)第361章 嚴防死守第490章 人事有代謝(求月票!)第378章 利益交換(求月票!)第131章 三敗三勝第366章 還是要靠林泰來第190章 八方風雨會金陵第159章 又來一個知縣第311章 沒多大區別(求月票)第104章 他玩不起的!第366章 還是要靠林泰來第426章 枯燥無味的殿試第45章 時代陰影裡的眼淚第116章 不聽是你的損失!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