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勝任軍師(四)



楊顯道:“使不得,鄙教何能承受此等大禮。”也是推辭了一番,畢竟還是受了。次日,帶着五千匹戰馬回往祁連山。

話分兩頭,憲宗派了兩隻人馬,攻打東方神教以及李原起義。

這太監汪直在朝中權勢熏天,在領兵出征時,朝廷許多大臣都來稱賀送別。這一下就耽誤了一些時日。而項忠接了皇命,知道刻不容緩,當天飛馬去了湖廣,同總兵李震調集湖廣軍二十五萬,分八路進攻李原起義軍。正僵持着,便派使者往祁連山,請求奉天順發兵救援。

奉天順也打聽到汪直率二十萬大軍往祁連山來,恐分兵後,抵擋不住汪直大軍,遂不發兵,又派人去川蜀,攔住趙方運往鄖陽的糧草,不上兩月,結盟之事,便成虛妄。之後,李原在湖北竹山屢敗項忠,當時下大雨,引發山洪,導致李原兵力難支,項忠趁機擊之,李原大敗。轟轟烈烈的荊襄流民起義就這樣失敗了。

此後,明憲宗成化十二年,在鄖陽地區設鄖陽府,任原傑爲知度,在鄖陽定戶籍,允許流民開墾。於是幾百年的荊襄流民之患遂絕。這且不表。

卻說汪直到了祁連山下,作攻戰之勢,奉天順亦排軍對陣,不一時,雙方擊鼓而進,遂成混戰之勢。突然,在奉天順陣營當中,不知從何處冒出一隻兵,直搗汪直中軍,當時汪直在中軍指揮,忽見對方殺來一支人馬,兇悍異常,像是武功決定之人,而且手拿利刃,所阻之處,片甲不留。

汪直大驚,既往調軍阻擋,但無濟於事,中軍遂亂。汪直慌了,忙叫部下牽來一匹馬,騎上就逃跑了。

士兵見主帥逃跑,紛紛調頭跟着汪直跑。中軍以亂,左右翼自然無心戀戰。於是汪直大敗,這一陣,汪直損失兵甲五萬,退往三十里處安營。

汪直坐在帥在座上,道:“第一戰便輸了一陣,還敗得這麼慘,看來反賊勢力不可小覷。”主管河間地區兵務的王鉞正在這裡,這人是汪直“兩鉞”當中的一鉞,是個將才,可惜是汪直的死黨,之後,被免了官。

王鉞道:“元帥,依屬下之見,對方是江湖中人,定然大集江湖高手,組成了一支軍隊,這才使我軍不堪一擊。”

汪直道:“那依你之見,有何辦法對敵。”

王鉞道:“來日可使騎兵衝陣,再加上元帥從京城調來的神機營,由側翼衝出,步兵在後壓陣,定可大敗反賊。”

汪直道:“好!就這麼着。”

卻說這日,楊顯趕着五千匹戰馬回到祁連山。奉天順率教下頭領,遠遠出迎。見前面塵土飛揚,隱約見無數匹馬直衝而來,奉天順見此,不免驚慌,率衆轉身就走。突然聽見後面有人喊:“教主勿怕,是屬下趕了數千匹回來了。”

奉天順聽見,回頭,見一身矮之人,領着一羣衣着怪異的人的大漢,趕住了馬,塵土隨風而散。奉天順這時看的明瞭,那身矮之人正是楊顯,便率人前去。楊顯遠遠縱馬而來,至奉天順只五十步時,閃身便從馬上下了來,馬狂奔而來就有上前拽住了。

這時,只見楊顯跪倒在奉天順面前,道:“教主,屬下來的遲了。”

奉天順笑道:“不遲,不遲。”就見奉天順高大的身軀俯身扶起楊顯。便問這是真麼回事?便指了指馬。楊顯便把帕加思蘭贈馬之事以及怕自己管束不了這許多馬而派了十幾個蒙古大汗協同護送馬匹的事說了。

奉天順大喜道:“沒想到法王即完成了出使任務,還帶回了精良的蒙古戰馬,真是首功一件。”

衆人見楊顯帶回了這麼多精良的馬匹,都很佩服楊顯。在一旁的和花天下也不得不承認楊顯的智謀。這時,楊顯招來那些蒙古大汗,只說:“這就是鄙教教主。”

蒙古大汗便以蒙古之禮見了奉天順,奉天順也不以爲怪,只覺得新奇,命人接上山,好生招待,這且不表。

回到山,奉天順便把朝廷軍隊初戰的情況告訴了楊顯,楊顯道:“教主神勇無比,此戰當勝。”

奉天順道:“法王說笑了,此戰還要法王獻策才行,汪直雖然不怎麼樣,但聽說他手下還是有一些有大將之風的人,持久下來,與我軍不利。”

楊顯道:“教主放心,雖然他手下有能人,我管叫他又來無回。”

奉天順道:“法王之智謀堪比諸葛、劉基。”

楊顯道:“不敢,教主過獎了。”

奉天順道:“不知法王想用蒙古戰馬作何用處?”

楊顯道:“可把我訓練的五千武林高手變成騎兵,戰馬就給這支隊伍,教主以爲如何?”

奉天順道:“好,今後這五千人便是教衆精銳,由法王統領。”又說道:“從今而後,任楊顯爲護教軍師,其他職務仍不變。衆位以爲如何?”

左右十大護教長老齊聲道:“楊法王才智甚高,在教內屢力大功,堪當此任。”又有教下頭領道:“統精銳之師,任軍師之位,非楊法王莫屬。”

此時楊顯跪於階下,道:“教主厚愛,愚實不堪此重位,望教主另擇賢能。”

花天下道:“楊法王,爾之才智,非教內人衆所能比,任軍師之位,更加能使法王的顯露出來,法王還推辭什麼?”

奉天順聞之大喜,忖思花天下都以認可楊顯,可見軍師之位人心所向,道:“花左使都這麼說了,你要是還推辭就是與全教上下爲難。”

楊顯知花天下素來不服自己,今見他這麼說,看了花天下一眼,正見他看着自己,並向自己點了一下頭,於是道:“謝教主隆恩。”

奉天順連聲讚道:“好。”教內首領無不稱賀。

奉天順道:“如今汪直太監任命徵西大元帥,統帥二十萬大軍,前日雖折了一陣,但主力尚在,實力不可小覷,不知軍師有何禦敵之策?”

楊顯道:“汪直是皇帝寵臣,所帶之兵將必是精銳之師。但是我們別的可以不用別,只需對付其騎兵和京營神機營就可以了。可調兵往各個山口插哨,一有情況立即來通報,如此,我定叫他又來無回。”

奉天順道:“好!軍師就是軍師。”於是依楊顯之計。

沒幾日,忽有山口之兵來報,只說:“有一支大軍向我軍奔來。”

楊顯道:“有多少人?”

那人道:“但見旌旗蔽日,大約有八萬人的樣子。中間有騎兵兩萬,還有穿飛魚服的有三千人左右,手拿長筒,無兵刃。”

楊顯道:“這必是神機營了。”

便向奉天順請兵道:“屬下願率無萬人殲滅來犯之敵。”

奉天順道:“好!不知幾日可以成功?”

楊顯道:“五日之內。”於是率五千騎兵和四萬五千步兵下山而去。此時汪直軍隊駐地離山五里列營,楊顯與其對面立營。

楊顯問道:“來將是誰?”

那人道:“河間總兵王鉞。”楊顯也聽過王鉞的名字,知他是個將才,不可小覷。便擊鼓派出一萬步兵試探,王鉞也派出一萬大軍迎擊。雙方大戰,不分勝負,日落各自鳴金收兵。

至晚,有人報入楊顯大營,道:“左使率二萬大軍來助戰。”

楊顯一聽,有喜色,暗自道:“有破敵之策了。”又說道:“快快接入。”說着花天下進了來。便問:“軍師可有破敵之策?”

楊顯道:“剛纔沒有,但左使一來,我便有了。”

花天下道:“請軍師講。”

楊顯道:“來日,我與敵軍挑戰,左使率軍繞道,趁我軍與敵軍酣戰之時,左使率軍攻其後軍。敵軍必然因前軍酣戰,後軍受到攻擊,而軍心大亂。另外我把騎兵精銳交付與左使,左使見機行事。”

花天下道:“軍師好計。”遂依計而行。

次日,楊顯率軍索戰。王鉞應往,二話不說,就率騎兵攻前,神機營左右翼,步兵其後。直往楊顯大軍衝來。楊顯擺的陣勢頓時被王鉞大軍衝亂,接着又遭受神機營火器攻擊,傷亡慘重。

這時,只見王鉞軍後,有一支勁旅直殺王鉞後軍,後軍接着,不能敵。王鉞後軍遂亂。王鉞全然不妨此招。

只見一個身矮之人,飛身而起,見敵軍後軍大亂,又見一支騎兵在敵軍後軍左衝右突,無人擋得,顯然這身矮之人就是楊顯。

楊顯知道花天下援兵已到,道:“左使援軍已到,衝啊。”部下聽見無不振奮。王鉞前軍聞後軍以亂,具有怯意,往兩邊散去,王鉞大軍陣型遂亂。

王鉞知敗局已定,率軍逃去。汪直聞兵敗,大怒,欲斬王鉞,衆將勸告,乃免。忽一日,京城有書送到,汪直一看,大驚,只見上面寫着,蒙古率十萬大軍分兩路進攻宣府、大同,直逼京師,速撤回軍護衛京師。

汪直知事情緊急,不敢逗留,但又怕魔教來追,王鉞道:“元帥,卑職願殿後。”汪直準了。遂起營而走。

早有人報知奉天順,奉天順命南旗旗主焦琳率軍追殺。王鉞接着,但不敵,大敗。卻也爲汪直的撤退贏得了時間,汪直遂安。

卻說祁連山無戰事,楊顯道:“趁朝廷大軍回撤,不如趁機攻打甘涼各處。”

奉天順應允,遂大破甘涼各處,攻明廷軍事九條邊防之一的張掖鎮,拔周邊城堡,但張掖鎮有重兵把守,不克。正是:“朝廷起兵攻魔教,楊顯用計敗汪直。”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目完

(本章完)

第二十七回 言歸於好(下)第二回 魁星下凡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下)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上)第十七回 北京城中(上)第七回 魔頭敗走第五十六回 長安喻宅(下)第八十四回 久別重逢(二)第七十六回 患難知心(上)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十二回 江湖形勢(上)第三十五回 舊宅新情(中)第十八回 牢獄之災(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五)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下)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五十六回 長安喻宅(下)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上)第四十六回 離開京城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一)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四)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五十八回 江湖大事(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四)第六十六回 趕去天府(下)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中)第十六回 文曲下山(下)第四十六回 離開京城第四十七回 強敵來襲(上)第七十六回 患難知心(下)第二十一回 路遇劫鏢(下)第三十四回 文盈相會(下)第三十三回 囚車逢險(下)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下) 第七十九回 崆峒血戰(上)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下)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一)第四十一回 情意綿綿(下)第七十四回 忽做盟主(下)第四十九回 誤上花船(上)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三)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下)第二十九回 鄭家大院(上)第七十六回 患難知心(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七十八回 陰陽寶劍(上)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下)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二)第五十七回 風雨驚變(一)第二十九回 鄭家大院(上)第六回 朝廷伐教第六十四回 少林慘案(下)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上)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七十二回 滅武當派(下)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下)第六十一回 東方神教(上)第七十八回 陰陽寶劍(中)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四回 上武當山第五十四回 愛情誓約(上)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下)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上)第二十七回 言歸於好(上)第四回 上武當山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下)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上)第二十四回 八雄改正(上)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一)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上)第四十一回 情意綿綿(下)第四十四回 愛的試探(下)第九十四回 鏖戰祁連(二)第十八回 牢獄之災(上)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上)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下)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上)第五回 諫書攻教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一)第十七回 北京城中(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三)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上)第五十七回 風雨驚變(三)第三十四回 文盈相會(下)
第二十七回 言歸於好(下)第二回 魁星下凡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下)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上)第十七回 北京城中(上)第七回 魔頭敗走第五十六回 長安喻宅(下)第八十四回 久別重逢(二)第七十六回 患難知心(上)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十二回 江湖形勢(上)第三十五回 舊宅新情(中)第十八回 牢獄之災(下)第八十六回 緩攻堅守(五)第二十六回 桃花之劫(下)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五十六回 長安喻宅(下)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上)第四十六回 離開京城第六十九回 正邪決戰Ⅲ(一)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四)第三十九回 跳牆上街(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二)第五十八回 江湖大事(下)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四)第六十六回 趕去天府(下)第十三回 武當封號Ⅰ(中)第十六回 文曲下山(下)第四十六回 離開京城第四十七回 強敵來襲(上)第七十六回 患難知心(下)第二十一回 路遇劫鏢(下)第三十四回 文盈相會(下)第三十三回 囚車逢險(下)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下) 第七十九回 崆峒血戰(上)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下)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一)第四十一回 情意綿綿(下)第七十四回 忽做盟主(下)第四十九回 誤上花船(上)第八十八回 太極八劍(三)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四十回 南國佳人(下)第二十九回 鄭家大院(上)第七十六回 患難知心(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八回 朝廷賞賜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七十八回 陰陽寶劍(上)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下)第六十七回 正邪決戰Ⅰ (上)第四十二回 元宵佳節(上)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八十一回 偷竊圖紙(二)第五十七回 風雨驚變(一)第二十九回 鄭家大院(上)第六回 朝廷伐教第六十四回 少林慘案(下)第七十七回 天下寶劍(上)第十四回 武當封號Ⅱ(下)第七十二回 滅武當派(下)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下)第六十一回 東方神教(上)第七十八回 陰陽寶劍(中)第九十二回 平定長安(一)第四回 上武當山第五十四回 愛情誓約(上)第五十回 巧遇故人(下)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五十九回 雙劍合璧(上)第六十八回 正邪決戰Ⅱ(上)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上)第五十三回 父女和好(上)第二十七回 言歸於好(上)第四回 上武當山第六十二回 武林大會(下)第四十五回 小人君子(上)第二十四回 八雄改正(上)第八十回 萬刃山莊(一)第八十二回 初試鋒芒(上)第四十一回 情意綿綿(下)第四十四回 愛的試探(下)第九十四回 鏖戰祁連(二)第十八回 牢獄之災(上)第九回 酒仙要錢第三十回 風波又起(上)第六十回 師父訓話(下)第十九回 殺虎救人(上)第五回 諫書攻教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一)第十七回 北京城中(上)第八十七回 西進之戰(三)第四十三回 魁戲秀盈(上)第五十七回 風雨驚變(三)第三十四回 文盈相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