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功虧一簣

即使州縣儘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許多案子都強行壓下去了,但是也改變不了“東魯曹濮之間盜賊縱橫”的事實,現在的曹州、濮州比海北軍崛起之前的登萊還要混亂得多。

七八人、十餘人的小股土匪比比皆是,數十人甚至百八十人一股的流寇也不在少數,甚至還有擁有數百人甚至上千部衆的悍匪。

象這次劫奪漕船的悍匪鄭江、鄭海兄弟就能號令近兩千匪衆,而且這對兄弟手下還有好幾百名始終跟隨他們的核心骨幹,這些人即使不是鄭氏兄弟的族人也是鄭氏兄弟極爲親近的至交,往往是舉家舉族跟隨鄭氏兄弟。

而且丁宮之所以說曹、濮盜賊問題難以解決,關鍵在於這已經不是他一個人與兗州府能夠解決的問題。

畢竟曹州還在兗州府境內,丁宮可以直接調兵平匪,可是濮州卻是東昌府的轄境,沒有柳鵬的命令丁宮自然不敢擅自深入東昌府,而且更糟的是很多股匪的老巢甚至不在山東,而是靠近曹州、濮州的大名府開州境內。

這樣一來,情況就顯得異常複雜,牽涉到兩省三府十幾個州縣,這已經超越丁宮與兗州專署所以處理的權限,而實際情況還要複雜一些。

象鄭江、鄭海兄弟就是大名府開州巨盜,但是他們講究兔子不吃窩邊草,長期都在東昌府濮州一帶活動,但是隻要有利可圖就會與曹州的一部悍匪合流進入兗州府聯手做幾起大案,但是鄭氏兄弟真正的老巢卻在大名府開州境內,只是外人根據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老巢在哪裡,而且根據丁宮打聽到的情報,據說他們的背後還有河南歸德府的某些大豪在支持他們。

因此丁宮只能儘可能安撫宋志輔:“宋參將,這本來只是小挫而已,無須太牽掛,只要柳少在就沒人敢動你一根毫毛。”

而旁邊的柳飛則是信心十足:“是啊,這股江洋大盜不要命了,敢動我們海北鎮的主意,我再派兩個連隊協助宋參將,保證馬到功成!”

宋志輔當即變得興奮起來:“這一次曹濮之戰,有我們漕軍,又有了水上巡防隊與兗州守備總隊聯手支援,肯定是十拿九穩!”

只是丁宮卻是搖了搖頭說道:“事情哪有這麼簡單,曹州是咱們兗州府的轄區,過去咱們是雖然鞭長莫及,現在斷然出手掃滅土寇自然毫無問題,可是濮州府卻是東昌府的轄區,而且戰鬥只要一打響,這些悍匪十有**會逃回開州,那就更麻煩了!”

海北軍不請自來進入濮州府,朝廷與省裡肯定一萬個不樂意,何況還有可能一路深入追擊到河南境內,更別提還有一大堆由於衛所體制形成的飛地更顯得越發犬牙交錯,到時候情況會顯得更復雜。

只是柳飛還沒說話,那邊白斯文已經幫着柳飛說話:“難道咱們這次曹濮之戰只能侷限曹州境內嗎?對於濮州賊毫無辦法嗎?”

宋志輔還沒開始說話,丁宮已經說道:“見機行事,快進快出,沒有柳少的命令不得擅自深入,這次曹濮之戰我來全權負責!”

海北鎮在兗州府原本同時擁有柳飛的水上巡防隊與丁宮的兗州行署兩個核心,丁宮一直保持對柳飛保持着極其的禮讓態度,但是伴隨着兗州各個方面的蒸蒸日上,丁宮自然有了徹底壓制柳飛的底氣,他毫不客氣地說道:“如果出現什麼問題,也由我負責!便是”

只是這次曹濮之戰並不象丁宮想象的那樣順利,雖然幾天時間下來純粹說戰果交換來說海北軍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殲敵已經超過三百,己方傷亡不過四十人。

但問題在於,這批戰果大部分並不是真正的悍匪,大部都是地方上的土寇,往往一看到海北軍大兵殺到立即束手就擒,而那些真正的大股悍匪就讓海北軍吃了不少苦頭。

不管是漕軍、水上巡防隊還是兗州守備總隊都是以步兵作爲主力,而這些大股悍匪卻是有相當數量的馬匪。

雖然這些馬匪騎乘的大半都是驢騾,而且騎術平平,能夠騎乘衝鋒者不足三分之一,但是在這次曹濮之戰卻總能搶在海北軍抵達之前給各股悍匪通風報信,結果就是海北軍幾次追剿都沒有抓住幾股大股盜匪的主力。

即使僥倖逮住了少量悍匪,這些悍匪的僥勇也給丁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伴隨着諸軍深入作戰,丁宮發現他確實對曹州以及相鄰的濮州不夠重視,導致現在吃了大虧。

現在曹濮之間盜匪橫行,一方面是與這裡本來就是窮山惡水屢受黃河侵襲有關,在另一個時空曹州就是荷澤,是整個山東十四個地級市中經濟最落後的地方,而濮州就是山東鄄城縣、河南範縣,而河府的開州則是河南的濮陽市,都是標準的遠惡軍州,稍有災禍就會屍橫盈野。

加上曹濮本來就民風剽悍,很多災荒之年鄉民活下不去就落草爲寇成爲亡命之徒,甚至有地方縉紳甚至下層官吏充當這些悍匪的保護傘,所以曹濮之間長期都是盜賊縱橫。

另一方面卻是因爲丁宮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河東有關,當然這不僅僅是丁宮一個人的問題,整個海北鎮的戰略佈局都是圍繞着河東展開。

一條大運河將整個兗州府分成了河東與河西兩部分,而河東緊靠青州府,更易於海北鎮就近滲透與控制。

雖然海北軍進入兗州府以後一度在河東作戰,但是兗州之戰結束以後,海北鎮把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河東,而除了運河沿岸之外的大部分河西地區就長期被海北忽略了,就連兗州工礦學校的大部分學生也來源於河東。

只是海北軍雖然忽略河西州縣,但是他們既不允許河西州縣與省裡、朝廷保持過於親密的聯繫,也不允許河西州縣出現過於強勢的州縣主官與地方勢力。

只是自從平定聞香教之後之後整個兗州府長期處於重建秩序的階段,丁宮讓河西諸多州縣自生自滅又不許出現強勢州縣主官的辦法直接導致州縣主官與頂級縉紳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力下降,很多州縣只能控制住州城縣城附近的秩序,最終結果就是盜賊蜂擁而起,甚至出現了數百人以至上千的大股悍匪。

而這些悍匪一旦結成了若干個較大的團體,自然而然地就會選擇向運河方向發展,爭取在運河上做一票大買賣可以幾年都不用開張。

畢竟不管是曹州、濮州還是開州都是遠惡軍州,運河沿岸卻是真正的花花世界,在運河上做上一票頂得上在曹濮拼殺一整年了,結果就是運河沿案發生的大小案件越來越多,結果就形成現在這種糜爛局面。

不過丁宮也想出了一套剿匪方略,他信心十足地告訴宋志輔:“以後咱們要好好經營河東這些州縣,現在這種混亂現象不能持續下去!”

宋志輔很懂得作人與作官的道理,他當即恭維道:“丁專員說得甚好,曹州這邊也是咱們海北鎮的地盤,怎麼能容忍這些小毛賊胡作非爲,甚至敢在運河上劫奪漕船,我們得爭取機會肅清了曹濮再說!”

只是丁宮與宋志輔的雄心壯志很快就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蕭夜的使者第一時間從濟寧趕了過來,向他通報了關於劉興祚與關寧軍逃兵的最新情報,丁宮也是嚇了一大跳:“劉興祚還想不想活了,他居然還敢自尋死路!”

但是丁宮雖然覺得劉興祚這麼幹純粹是自尋死路,但是劉興祚給兗州府的威脅比這些曹濮大盜要大得多,要知道劉興祚現在手裡至少有擁有三千戰兵,特別是那支上千人的遼東兵更是戰馬、兵甲俱全,一旦生變兗州府必然首當其衝。

因此在手慌腳亂之中,丁宮第一時間作出了處置:“趕緊對姚正進行支援,他現在只有一個半大隊的兵力,讓他立即擴充成兩個大隊再說!”

雖然柳飛、丁宮對姚正寄以厚望,但是姚正抵達徐州之後雖然站穩了腳跟,但是跟飛速擴張的劉興祚軍相比,姚正的徐州警備總隊顯得十分弱勢,到現在爲止只有一個半大隊的編制,總兵力只不過是兩三百人擴充到四百餘人而已,根本不能正面對抗劉興祚,只是充當帶路黨的角色。

而現在劉興祚這麼一折騰,丁宮就立即決定把預定增援姚正的那批裝備、補給提前發給姚正:“通知姚正,讓他第一時間強化部隊,趕緊按預定的兩個大隊又兩個中隊編成!”

只要姚正能擋住劉興祚的第一波攻勢,不讓這次騷亂波及兗州府,那麼丁宮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應付接下去的局面,無需海北軍進一步增援,他與宋志輔很快就達成了進一步的共識:“除一部兵力留駐曹州之外,大部轉移南下,隨時準備沿南運河進入徐州作戰!”

至於現在的曹濮之戰就只能暫時告一段落,至少海北鎮這一戰殲滅了三百多名悍匪,各路匪徒都不敢與海北軍正面對抗,足以給他們一個教訓了。

只是丁宮並不清楚,幾乎是海北軍進行轉移的第一時間,鄭江、鄭海兄弟也得到了消息。

第921章 落水狗第619章:寬恤之至第790章 兗州府的新人第462章冷風吹過來第730章 搏天三鳳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959章 反書第1166章 陝西問題第854章 圍攻第1038章 用兵的時機第423章朱橋驛第1127章 犧牲品第849章 出兵第575章青史留名第991章 原州開戰第441章衡府用度第3章及時雨第1118章 誠意第1008章 蘇泰皇后第896章 柳河之敗第11章錢書辦認輸第1025章 新秩序第180章身份不同了第713章 絕處逢生第103章糧鋪老谷第902章 勢如破竹第816章 烏蟒島第670章哲哲的請求第605章沒完沒了第594章求情第81章新城王家第158章官逼軍反第814章 琉球第165章朝廷心腹第818章 劉愛塔的幻想第186章日進萬金的門路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101章湯家老店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512章:生祠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288章推出去第104章十八家第787章 杜度第34章茶水錢第646章殺李永芳第289章好姐姐第961章 殉葬第1148章 俘虜問題第353章和豐倉的秋糧第613章地方宗派第1071章 不是病虎第1086章 反攻第1127章 犧牲品第170章左擁右抱第492章分之攻之第319章投名狀第534章 安樓寨的毀滅第715章 顏神設縣第384章拉過來第994章 勁敵第622章海右會第278章本府任官第55章狂瀾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294章趙顯兵第132章登萊淪亡痛史第453章莫欺少年第583章花光用光第862章: 聯姻第417章林雅蘭第967章 秘方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1171章 新體制與舊體制第792章 不能放手第929章 私兵第46章張玉冠第386章:米價漲是好事第521章同流合污第138章出獄第1016章 靠不住第271章不退錢一切都可以談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727章 齊魯怒火第757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771章 活人十三萬第1111章 突如其來第158章官逼軍反第874章 包圍圈第950章 燧發槍第644章李永芳的妙策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666章獻俘第845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42章萬金一諾第562章:普祥真人的謀劃第1033章 飛第673章折婉兒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438章各得其所
第921章 落水狗第619章:寬恤之至第790章 兗州府的新人第462章冷風吹過來第730章 搏天三鳳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959章 反書第1166章 陝西問題第854章 圍攻第1038章 用兵的時機第423章朱橋驛第1127章 犧牲品第849章 出兵第575章青史留名第991章 原州開戰第441章衡府用度第3章及時雨第1118章 誠意第1008章 蘇泰皇后第896章 柳河之敗第11章錢書辦認輸第1025章 新秩序第180章身份不同了第713章 絕處逢生第103章糧鋪老谷第902章 勢如破竹第816章 烏蟒島第670章哲哲的請求第605章沒完沒了第594章求情第81章新城王家第158章官逼軍反第814章 琉球第165章朝廷心腹第818章 劉愛塔的幻想第186章日進萬金的門路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101章湯家老店第1091章 美麗新世界第512章:生祠第277章行高於人,人必非之第288章推出去第104章十八家第787章 杜度第34章茶水錢第646章殺李永芳第289章好姐姐第961章 殉葬第1148章 俘虜問題第353章和豐倉的秋糧第613章地方宗派第1071章 不是病虎第1086章 反攻第1127章 犧牲品第170章左擁右抱第492章分之攻之第319章投名狀第534章 安樓寨的毀滅第715章 顏神設縣第384章拉過來第994章 勁敵第622章海右會第278章本府任官第55章狂瀾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294章趙顯兵第132章登萊淪亡痛史第453章莫欺少年第583章花光用光第862章: 聯姻第417章林雅蘭第967章 秘方第701章 貝勒太涼薄了第1171章 新體制與舊體制第792章 不能放手第929章 私兵第46章張玉冠第386章:米價漲是好事第521章同流合污第138章出獄第1016章 靠不住第271章不退錢一切都可以談第1058章 船要沉了第727章 齊魯怒火第757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771章 活人十三萬第1111章 突如其來第158章官逼軍反第874章 包圍圈第950章 燧發槍第644章李永芳的妙策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666章獻俘第845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42章萬金一諾第562章:普祥真人的謀劃第1033章 飛第673章折婉兒第311章不靠譜的金百萬第438章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