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重臣之死

伍斌沒有再說,白名鶴感覺可能事情不普通,向十位商人一抱拳:“抱歉,有重要的事情本官需要去處理,請安坐在此。我讓人拿貨品清單過來,也安排人與各位先交流一下。”白名鶴說罷,對清荷說道:“讓陸期元過來,不能冷落了客人。”

衆商人全部站了起來,齊聲說道:“白大人先處理要務,我等在此等候!”

出了門,往城門去迎接的時候,伍斌纔對白名鶴說道:“出大事的,兵部八百里加急。楊督死了。”

“楊督?”白名鶴真不知道這個楊督指的那一位。

“宣大都督,楊洪。楊義的父親,廣東楊督的大哥。是惡疾而終,宣府等地是大明北大門,鎮守此地不容易,所以楊督七十歲還要處理大量的政務。楊能大人過來,必然是因爲這件事情。

宣府、大同、總管山西軍務錢糧,這是大明北方的一道重要防禦重鎮。

時任京城左軍都督的楊洪重回他鎮守多年的宣府,再一次爲了大明鎮守北大門。七十歲的一個老人,死在任上。

這件事情無論對於大明朝廷、對於兵部,都不是一件小事。

“楊家兄弟知道了嗎?”白名鶴又問道。

“還不知道,已經派人過去通知了,錦衣衛送來的消息,楊義的大哥楊浚已經回京。楊能都督親自過來絕對不是小事,白哥還是心裡有個準備的好。他是指名要見你的。”伍斌特意強調了這麼一句。

白名鶴點了點頭:“楊信、楊義兩兄弟。是咱們兄弟。這件事情既然找上我了,再爲難也不能縮了。兄弟的事情就是我白名鶴的事情。”

伍斌點了點頭。

在大明朝,人非常重信義,就算沒有燒黃紙斬雞頭,可說是兄弟就是兄弟。更何況白名鶴與楊信、楊義兩兄弟,還有伍斌、杜雙魚、金傑是下過血誓的,有難同當,有富同享。

白名鶴走的很快,快到城門的時候。杜雙魚趕了過來,直接就給白名鶴把孝布套上了。

“楊信、楊義叫你一聲哥。這一次楊都督親自過來指名要見你,肯定是大事。”杜雙魚也這麼說,白名鶴心中更沉了一分。

等到了城門的時候,杜雙魚和伍斌也把孝布套好了。

楊能進城,頭上與腰上各系了一條白布,他身旁的親軍全部披麻素甲。看到白名鶴身上的孝布,沒等白名鶴過來施禮,一巴掌按在白名鶴的肩膀:“白名鶴,這次爲叔要爲難你一次了,無論如何,給叔撐起這個臉面來。”

“楊義給我磕過頭。叫過我一聲哥,我身上這孝布披的就是一顆心!”

白名鶴硬氣的迴應,讓楊能連說了三聲好。

“好,進屋細談!”楊能伸手挽着白名鶴的手臂,大步就往縣衙去走。

到了縣衙。看着這個沒有半個人,連正堂都有一層滅的縣衙。楊能無語了。

就在幾個人發呆的時候,楊信與楊義兩兄弟才趕過來,他們不同,他們身披重孝,重重的跪在楊能面前。

“起來,楊家的男兒不到哭的時候。”楊能大喝一聲。

進坐在正堂,在縣衙裡一個相對乾淨的屋內,從旁邊的屋中搬來幾把椅子,楊能要求白名鶴坐下,這纔開口說道:“白名鶴,宣府那裡我哥哥經營了多年,名聲好不好,你只需要在宣府去聽一聽百姓怎麼講。現在,老夫得到消息,有小人想上位。”

“伯父不急,侄兒不是十分了解,請伯父細講?”

“在宣府,大同兩地。老夫除了兄長之外,只服一個人,就是武進伯朱冕。他在二年前,與宋附馬戰死在大同陽和關。如果他活着,這個都督之位不用爭,我也服他。可石亨算什麼,小人,無恥的小人!”

楊能說到石亨的時候,語氣十分的激動。

“石亨此人,在大同的時候,戰功是靠着武進伯。後京城保衛戰,事實上是於公的功勞,他只是聽命行事,只是最後論功的時候,於公謙讓,說自己只是居後出謀,所以不敢居首功。再之後,他三萬人打了七百人,這樣的功勞,白大人你不懂兵的人,也能混來!”伍斌是習武的人,也看不起石亨這種貨色。

白名鶴還是沒有聽明白,倒是杜雙魚給解釋道:“土木堡之變後,爲守北方門房。楊督雖然是武職,可名望極高。所以宣府與大同兩位巡撫,其實……”杜雙魚不知道怎麼形容好一些了。

倒是楊能直接:“這兩人,只是擺設。是萬歲派去,督管錢糧的,這兩人也甘願爲我兄長副手,所以京城之戰後,萬歲特意如此安排。”

白名鶴想了想:“石亨爭的是什麼?他去了,只要兩位巡撫發力,他只是巡撫大人的部下,還由得他胡來嗎?”

“他在兩地,根子深。這兩位巡撫壓不住他!”杜雙魚是錦衣衛搞情報的,自然知道這些別說是普通人,就是普通的官員都不知道的事實。

“簡單呀,兩個強力的巡撫。再加安排一下強將,還有他什麼事!”白名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楊能苦笑着搖了搖頭:“你當這個容易呢。所以老夫才說爲要爲難你。”

“讓我白名鶴作什麼,儘管吩咐!”

“用你的錢,砸平宣府。只有你白名鶴能夠作,也只有你敢作,也只有你能讓石亨去了不大同與宣府。你聽老夫細講!”

白名鶴點了點頭,要來紙筆,心中也變的沉重了幾分。

“先說宣府大同兩地,這兩地的駐軍靠衛所已經不可能,自土木堡之變前兩年開始,,全是精兵。正統十三年,整個山西征糧三百萬石,勉強夠兩地使用。又從陝西、山東調糧各一百萬石,江南給直隸調糧八百萬石。”

這個數字白名鶴之前聽過,沒感覺有什麼奇怪的。

“土木堡之變後,許多地方死傷百姓極多,山西已經撐不起這麼巨大的賦稅了。山東壓力加大,百姓自然有些怨言,可這兩地年年戰事不斷,就老夫所知,這兩年,兵器的補充已經靠其他各都司支援。”

大戰之後,受傷最重的自然就是百姓。

看來山西傷的很重呀。

“我兄長在,各都司會支持。但石亨在,各都司還會支持嗎?眼下,大軍每天只有七成飽,只有戰前纔有一餐飽食。如果失去了各都司的支持,那些兵士只有拿命去填了。老夫要你白名鶴,三十萬石糧食,再有白銀十萬兩。”

楊能起身,對着白名鶴就是一禮。

白名鶴卟通一下就跪倒在地:“伯父,我有糧,但沒船。”

“船我有!”楊能這一聲底氣十足的怒喝:“我廣東都司有船,南京五軍都督府三品以上大半都與我們兄弟是過命的交情,我拉下老臉,借他們幾百條船他們不會說不給,你就說,此事怎麼辦?”

白名鶴笑了:“伯父,交給我了。不過有兩句話侄子說在前面,第一句是,我借船可能是劉備借荊州了。第二句,我肯定要走於公的路子,我相信於公的爲人,所以我會選擇支持於公,怎麼和於公談,就是伯父的事情!”

“依你,爲我大明,爲了北方几十萬將士,我依你。話說到頭裡,你要是有違心之事,我親手砍了你。”楊能殺氣騰騰的高喊着。

“我白名鶴立誓,絕對不會讓伯父失望。”白名鶴臉的上笑容讓楊能不怎麼安心。

可即便如此,楊能也信任了白名鶴。

“鄧海龍!”

“末將在!”一位身披從二品鎧甲的中年將軍站了出來,雙手抱拳站在楊能面前。楊能伸手一扶:“委屈兄弟,暫時聽我這個侄兒調派。我也說一句狠話,他要是背信,你替我砍了他。”

白名鶴一頭的冷汗,那裡明打明的這樣威脅自己的,不過白名鶴卻還有另一個計劃。一抱拳對楊能說道:“伯父,請調派除必要防務之外的所的船隻,每船準備五天的糧食,七天的水,在瓊州衛集合,隨我一起先運些糧食過來。然後北上!還要帶上那些人頭!”

“你去安排吧,兩天之後你在瓊州衛就可以見到船!”楊能大手一揮。

白名鶴退着出去的,伍斌等人也跟着離開,這幾天怕是有得忙了。

白名鶴離開之後,鄧海龍才問楊能:“楊督,白名鶴只有十八歲。這樣的年齡,這種事情交給他能行嗎?不是我懷疑您的決定,實在他太年輕。”

“也只有他能行,從有件事情怕是沒有幾個人知道。就拿火柴坊的生意來說,他把大部分都獻給了萬歲。他南下就帶了白銀十萬兩,這是萬歲給他的。而且他上次在京城鬧得太兇,惡名、兇名都讓他粘上了。任何一個商人那怕是往宣府捐錢,都是自找死路。”

楊能的話讓鄧海龍用力的點了點頭,白名鶴看來是有優勢的。

“還有一點,也只有他能行。因爲眼下,萬歲與文官集團的博弈很微妙,他是文官,又是萬歲的人。而且爲人極爲機智,手段詭異。再加上他回京,有金英大太監與于謙保他。你沒有聽到,他剛纔的要求。是要支持于謙所推薦的人,那麼,他的銀子加上于謙的勢……”

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317節 大明需要心理醫生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39節 連環計中計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476節 把女人帶入政治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272節 冤大頭?第499節 峴港邊市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339節 小暉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61節 回到白家第445節 不修路別當官第361節 歸化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233節 絕秘第75節 給本大人用刑第491節 淡馬錫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303節 暗香第49節 夜謀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435節 廟算(一)第14節 山谷蓄水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86節 兵痞第529節 明商第161節 烈第123節 敢佔我白名鶴的便宜?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34節 迷離夜第532節 合併吧,西班牙!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196節 似乎會有桃花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67節 洞房花燭夜第270節 大明皇帝也是年輕人第91節 三萬石糞第72節 一力破十會(上)第26節 偷心之策!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339節 小暉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360節 密談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143節 等一下第210節 金礦第475節 倭女的小心思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609節 封建第573節 秀狐狸第246節 白父到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145節 宴客飄雪樓第4節 是誰爲難誰?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103節 壯哉,大明水師第203節 聰明人第166節 離京第301節 白名鶴姓白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122節 大明史上最瘋狂鋼牙第46節 關中白氏第239節 屠戮(三)第203節 聰明人第435節 廟算(一)第118節 這一跪第548節 回家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212節 論臣第291節 有招、無招第325節 好、成、行!第369節 炮轟京都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409節 大明貴族
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317節 大明需要心理醫生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39節 連環計中計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476節 把女人帶入政治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272節 冤大頭?第499節 峴港邊市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339節 小暉第157節 開罵的不一定是敵人第61節 回到白家第445節 不修路別當官第361節 歸化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233節 絕秘第75節 給本大人用刑第491節 淡馬錫第306節 楊寧赴漢陽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303節 暗香第49節 夜謀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435節 廟算(一)第14節 山谷蓄水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86節 兵痞第529節 明商第161節 烈第123節 敢佔我白名鶴的便宜?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134節 迷離夜第532節 合併吧,西班牙!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196節 似乎會有桃花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67節 洞房花燭夜第270節 大明皇帝也是年輕人第91節 三萬石糞第72節 一力破十會(上)第26節 偷心之策!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339節 小暉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486節 絕密調令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360節 密談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575節 離開倭島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143節 等一下第210節 金礦第475節 倭女的小心思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72節 倭島小亂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609節 封建第573節 秀狐狸第246節 白父到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145節 宴客飄雪樓第4節 是誰爲難誰?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103節 壯哉,大明水師第203節 聰明人第166節 離京第301節 白名鶴姓白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122節 大明史上最瘋狂鋼牙第46節 關中白氏第239節 屠戮(三)第203節 聰明人第435節 廟算(一)第118節 這一跪第548節 回家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212節 論臣第291節 有招、無招第325節 好、成、行!第369節 炮轟京都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409節 大明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