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

暹羅需要幫助,難道這就是要提條件了嗎。

白名鶴繼續上奏:“萬歲,暹羅受到了攻擊。眼下原高棉,雖然這些年王國落沒,可曾經強大的國家爲了再現輝煌,必然有一些極端的手段。這高棉是敵視大明的,他們的王對百姓的教育就是,大明是一個肥羊,要向倭人學習,從大明人手中搶到財富。臣以爲,高棉王其心當誅!”

“當誅!”朱祁鈺一巴掌就拍在御案上。

“萬歲,另一個敵人就是安南,安南正在屯兵準備南下。首當其衝的,暹羅的盟國南掌王國。南掌王原本也想進詔書,可惜他派出的信使被安南的刺客殺害。臣由於急着進京,沒辦法等下一批信使了。”

朱祁鈺心說,白名鶴現在要參與到屬國的紛爭之中,未必是件好事。

于謙這時出來問道:“白大人,你想怎麼幫暹羅王?”

安南是從大明分裂出去的,這一點身爲軍人沒有一個不感覺到恥辱的,所以于謙這一開口,幾乎得到了絕大多數將軍的支持。

“暹羅王並沒有提出什麼要求,只是求一個冊封的金卷。下官以爲,兵部換裝下來的陳舊兵器,是否可以給他們一些,總不能讓暹羅的士兵拿着木棒上戰場。真的要這樣,臣就怕寒了屬國的心。”

只是要一些陳舊的兵器,這個要求也太小了吧。

白名鶴的大米是從暹羅運回來的,沉香也是,許多香料都是。

官員們相信,這其中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是暹羅的貢品。

“臣以爲,應賞賜禁軍鱗甲及全套軍備。再賜大明精銳鐵器五千,其餘的就按白大人的意思。給一些陳舊兵器。如果沒有賞賜,我大明宗主上國的臉面何在,難道上國也在粘屬國小邦一些財貨上的便宜嗎?”

胡濙也不知道是支持白名鶴,還是本身支持這件事情。

總之,胡濙提出精兵五千,那就是刀、盾、弓、箭、匕五樣。除了箭四十以外,其餘都是一。

“再賜些酒器、禮器、宮內首飾若干,禮部列出清單吧。三天後白名鶴離京!”朱祁鈺連時間都給算上了。“相關支出,內庫折銀。”朱祁鈺是打算這份禮單由他給支付了,這暹羅能給安南一些麻煩,這些東西就是值當的。

大明經歷了也先強行索要回賞,然後因爲賞賜過少而發動戰爭。

可怕的土木堡之變,不是這一兩年時間就能讓大明百官從陰影之中走出去的。暹羅那誠懇的,聲色並茂的國書。讓大明文官心中那已經沉在深處的驕傲感又一次浮現了出來,如果體現大國風采,成爲了討論的重點。

而就在這個時候,胡濙卻出例。

“萬歲,不如委合浦知縣白名鶴一個大使。赴暹羅賜金冊,展示我大明國威!”

胡濙這句話,讓原本如菜市場一樣的大殿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朱祁鈺心中笑了笑,胡濙不愧是四朝老臣呀。果真是心思機敏。而且看問題是比這個年輕的臣子要看得遠。

當下,朱祁鈺站了起來:“準。擬旨!”金英正好就在殿上,作爲司禮監大太監,與領着禮部侍郎銜的鴻臚寺卿一起來草擬聖旨與國書。

楊寧正好借這個機會對胡濙說道:“您高明,許多人眼睛都綠了,怕是都盯着這個使節的位置,象暹羅這樣的地方。必是肥差!只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一次能否活着回答,也是未知之數!”

“海難、還是兵災,或者是亂匪?”胡濙的話更象是嘲笑。

胡濙與楊寧都明白一個事實,白名鶴雖然只是一個七品縣令。可也不是誰能夠在他的地盤亂伸手的。而且這一次,根本就不用白名鶴有反應,僅是廣東都司衙門,就能逼死幾個狂妄的。

楊寧雖然與胡濙想到一起了,可還是有一點他不明白。

靠近了胡濙一次:“老師您說,那國書?”

“好,能看到這一點,老夫欣慰。那國書必然是白名鶴所寫,暹羅抄了一份罷了。白名鶴暗中許下了什麼,這就不是外人所知。知道的人,廣東都司都未必知道。看萬歲的反應,估計萬歲心中清楚,只是明面上沒有說出來。”

“要真是如此,就是萬歲也不會允許有人插手了?”楊寧追問道。

“想一想幾百石金子,你認爲萬歲會讓人插手嗎?”胡濙反問了一句。然後又說道:“當然,過上幾年或許能插手,萬歲把暹羅訓服之後,白名鶴這個打手心黑手辣,敢不上報,就私下殺了幾千倭人,你我都不敢下這狠手!”

胡濙說的是實情,倭國是外邦,這殺的幾千人按照流傳出來的話說,可不全是倭國流寇,其中還有一些是商人,還有一些是商人的護衛。

這殺平民的事情,清流乾不出。

這殺外邦小民的事情,身爲大明重臣,也不敢幹。流言可以殺人呀。

楊寧默默的點了點頭,暹羅這邊要想伸手,估計需要白名鶴點頭,萬歲身在京城,白名鶴在廣東,這其中的細節肯定只有白名鶴一個人心裡清楚,就是東廠興安都不一定知道,所以暫時還是觀望的好。

胡濙猜對了一半。

這暹羅國書是出自白名鶴的手筆,但卻不是白名鶴寫的。而是白名鶴手下那四個舉花了兩天兩夜時間,一個字一個字的推敲,這才完成了這份稿子。

白名鶴一直站在殿中,誰也沒有看,也沒有與任何人有過眼神上的交流,只是微微的低着頭,看着腳前的地面。他纔不怕再安排使節呢,真正與暹羅拉上關係的,不是金冊,不是名聲,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身居高位者,誰會把利益掛在嘴邊。

所以,任何一個人過去,都是面子上客氣,想要實際的,就不會有了。

有胡濙壓着,高谷也不敢亂動。

只是他的腦袋沒有胡濙那麼精明,也沒有陳循的眼光。只有一種見不得自己同桌發大財的妒忌感,他可以感覺到,白名鶴會在暹羅得到巨大的利益。

倒是于謙,卻在思考着,有沒有機會爲大明收回安南來。

可眼下,河套還未必保得住,瓦刺帶給大明的壓力依然巨大,大明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兩邊作戰,這一南一北,相差五千裡。于謙不敢,整個大明有些頭腦的人都不敢,所以眼下如果白名鶴能夠借暹羅之後,壓一壓安南,也不是一件壞事。

各方的利益平衡之後,這第二項也就沒什麼波瀾了。

于謙收拾心情,第三項是需要他來上奏的,看着白名鶴接過聖旨,回到大殿靠門的位置站好,于謙這纔出列:“萬歲,臣有奏本。前此日子,萬歲恩賜土木堡之變後,傷、殘、亡等軍士,各衛所、州縣,都有許多軍戶、百姓感念聖恩。爲免勞民傷財,各衛所、州、縣。各派數人代表衆軍民,赴京感恩。”

“爲大明作事,賞賜是朕的心意。感恩就免了吧!”

那怕是恨不得這些人立即上殿來,作爲皇帝也要推讓,否則清流們就會有無數的勸諫出來。

大明皇帝朱祁鈺謙讓之後,于謙再奏:“萬歲,臣啓萬歲。既然前來感恩的已經到了京城,萬歲可允許派出幾位代表覲見,以示皇恩!”

朱祁鈺再推。

于謙再奏:“萬歲,臣有一本奏本。臣以爲,僅是一次錢糧的賞賜,不足以讓土木堡之戰後,家中死傷過多的軍戶擺脫飢餓。所以臣認爲,應該對一位有功的軍卒,加一個長期的恩澤,也讓大明各衛所,對萬歲更加的忠心。”

于謙又拿出了一個奏本。

于謙這個奏本,是白名鶴那一道奏本大量縮水之後的本子,白名鶴提出的意見,九成都沒有取消了,留下的,也只有三畝田免了賦稅,而且還是雙丁戰死的賞賜。又加了一人五畝開荒免稅十年的政策。

大明軍戶,開荒本身就有三年的賦稅全免,所以于謙提到的要求很少。

白名鶴心中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看來於謙也是挺可憐的,身爲兵部尚書,許多事情也身不由已呀。

同樣嘆息的還有朱祁鈺,他也知道于謙的奏本必然是深思熟慮過的。否則也不會減少到這個程度。

“萬歲,於大人一心爲公,愛護軍士。此奏本臣以爲,先賞賜雙丁萬戶,單丁五萬戶。以示皇恩!”楊寧給了一個數字,一來是表示支持于謙。畢竟這一次聯手對抗高谷中,于謙這邊給他們清流好處不少,僅是李秉這個人情就不小。

另一層意思就是,支持雖是支持,可卻又加了一個限制。

幾十萬畝軍田的賦稅,影響不到大明的稅收。卻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賞賜,但遠遠的達不到讓所有軍戶都受益的程度。

于謙也嘆了一口氣,他原先想的是十萬戶,至少十萬戶。

楊寧的態度他沒辦法再反駁,這裡不是討價還價的地方,突然提出這個,就是一定要通過。楊寧一邊能給自己一個支持已經不錯了。(……)

第587節 安南人第425節 南京莫愁湖第597節 謝家千金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289節 館閣體第365節 死士第19節 涿州詩會白名鶴初揚名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44節 自虐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250節 泄密?第289節 館閣體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561節 出海口第41節 下泉村殺人事件第23節 被捧殺的白名鶴第322節 閒話**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43節 蝕骨鬼焰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534節 南海龍王之威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23節 被捧殺的白名鶴第312節 突然離去第560節 安居樂業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407節 問妾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488節 水師動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53節 春耕之喜第158節 這不是馬骨,是金礦第342節 金點子第578節 長灘島第497節 絕對意外的發展第84節 廉州衛第525節 小小的葡萄牙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188節 白名鶴的白日夢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383節 三道聖旨第249節 預謀第233節 絕秘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340節 于謙又來了!第166節 離京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315節 白名鶴論道第290節 獨孤九劍第518節 沒有最瘋狂!第621節 分家第578節 長灘島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58節 老師第112節 紅粉骷髏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213節 大明第一駙馬爺第14節 山谷蓄水第130節 那一支傳說中的強軍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451節 援兵至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605節 石頭,石頭!第52節 老狐狸的眼光第109節 兩日不早朝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361節 歸化第619節 白名鶴致仕第80節 七日之約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529節 明商第97節 負債大戶第65節 廕監憑引第266節 京城惡戰的序幕第146節 論賢臣第446節 虛地第40節 實人彭時第523節 阿方索五世第213節 大明第一駙馬爺第120節 推恩令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524節 霸者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477節 皇帝南下第503節 洪流第488節 水師動
第587節 安南人第425節 南京莫愁湖第597節 謝家千金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289節 館閣體第365節 死士第19節 涿州詩會白名鶴初揚名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44節 自虐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259節 紅果果的**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250節 泄密?第289節 館閣體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561節 出海口第41節 下泉村殺人事件第23節 被捧殺的白名鶴第322節 閒話**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43節 蝕骨鬼焰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534節 南海龍王之威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23節 被捧殺的白名鶴第312節 突然離去第560節 安居樂業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407節 問妾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第488節 水師動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456節 看我大明雄軍第53節 春耕之喜第158節 這不是馬骨,是金礦第342節 金點子第578節 長灘島第497節 絕對意外的發展第84節 廉州衛第525節 小小的葡萄牙第208節 福州的椰子產業鏈第188節 白名鶴的白日夢第474節 新的一頁翻開第383節 三道聖旨第249節 預謀第233節 絕秘第327節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340節 于謙又來了!第166節 離京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315節 白名鶴論道第290節 獨孤九劍第518節 沒有最瘋狂!第621節 分家第578節 長灘島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58節 老師第112節 紅粉骷髏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213節 大明第一駙馬爺第14節 山谷蓄水第130節 那一支傳說中的強軍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451節 援兵至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605節 石頭,石頭!第52節 老狐狸的眼光第109節 兩日不早朝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361節 歸化第619節 白名鶴致仕第80節 七日之約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529節 明商第97節 負債大戶第65節 廕監憑引第266節 京城惡戰的序幕第146節 論賢臣第446節 虛地第40節 實人彭時第523節 阿方索五世第213節 大明第一駙馬爺第120節 推恩令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524節 霸者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477節 皇帝南下第503節 洪流第488節 水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