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

鉅闕劍!

傳說中十大名劍之一,可他對白名鶴的意義遠不在此。

在聽到當着皇帝的面湛盧劍承認白名鶴爲主的消息之後,于謙將白名鶴拉到一旁:“白名鶴,萬歲給了你一個承諾。這個承諾你讓萬歲滿意了,你白家將興盛,反之後果嚴重。”

“我不懂,只是一把劍呀。萬歲也賞賜了鄧將軍一把劍!”白名鶴輕聲回答着。

白名鶴真心是不懂,這絕對不是懂了裝不懂。白名鶴對歷史的瞭解太少,更不瞭解劍!

于謙乾笑兩聲:“鄧海龍那把是什麼我不知道,但你知道這一把是什麼?”于謙說罷,伸手阻止了白名鶴開口,小聲說道:“傳說,武安君白起離開咸陽。後有宮中禁軍追上,秦公賜劍,所賜的就是這一把。”

白名鶴聽到這話手一抖,將一點把劍扔在地上了。于謙一句話就點醒了白名鶴。

這個賜劍的故事白名鶴也聽過,于謙看着白名鶴繼續說道:

“就是這一把,武安君白起自刎的劍。你說這把劍交在你手上,意味着什麼?”

白名鶴懂了,什麼都懂了,這把劍對他白名鶴,對整個白氏來說意義非凡。

白名鶴非常用力的點了點頭:“弄不死也先,我白名鶴就不用活了。”

于謙伸手搭在白名鶴的肩膀上:“白名鶴,你在朝中才幾天。我于謙自問作事問心無愧,此時要對你說一句,你想要活捉也先你就給老夫足夠的誠意。老夫在這裡等了你一天,就是老夫的誠意。”

白名鶴不懷疑于謙,絕對不懷疑。

一個後世能與岳飛放在一起評價的人,絕對是一個頂天立地之人。

“白名鶴,老夫不瞞你。最近戶部在想辦法讓兵部放棄河套,事實上兵部也撐不住了。你知道兩次大戰,大明內傷極重。而且因爲當今萬歲登基。天下諸王也有些不安份了。老夫難呀……”

于謙說了一句難,這不是假話,他面對的不僅僅是外敵。

還有內部的敵人,于謙這幾年實在風頭太盛了。

白名鶴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只是不明白自己能幫到于謙多少。

“白名鶴,還有一點你或許不知道。”于謙的語氣越發的嚴肅起來:“宋時,嶽武穆之死是自毀長城。可就算是這樣,湛盧劍還有另一層意思,這不是一把劍。而是鎮國神器,就憑你擁有此劍,你在朝堂之上至少可以七成以上武官的支持。”

于謙詳細一解釋,白名鶴才明白,兵部並不代表武官。

大明的兵部主事的全部是文官,所以武將們並不在幾大勢力的體系之中。而且武將們也沒有拉幫結派的習慣,只是各自守好自己的一份地盤罷了。

“於大人,我斗膽問一句。萬歲賜我那把劍,有什麼深意?”

于謙笑了,笑白名鶴看着很聰明。卻在這種事情領悟力不夠。可還是回答了白名鶴:“很簡單,這個承諾就是給武安君封神,可能是武神,也可能是兵神、軍神、戰神。就看你白名鶴接下來的表現了。”

白名鶴嘴巴張成了o型,這個誘惑也太大了吧。

“大張旗鼓給湛盧配上劍鞘吧,然後終日佩帶,可帶一百精銳護衛。”于謙給白名鶴建議着。

白名鶴想了想。一咬牙:“於大人,這把劍其實不屬於我。”白名鶴將關於箭頭,劍。楊洪,還有白福之前的關係一口氣講了,末了又說了一句:“請於大人代爲保密。”

“傻。你以爲連你都想明白的事情,萬歲會不知道。縱然萬歲一時不察。你以爲沒有你聰明。再說瞿將軍知道此事,也不會說湛盧是他的。湛盧是神兵,否則楊洪老將軍保管多年,能不知道此劍是什麼,只是劍不承認他作爲主人。他也不好聲張,只當自己並不認識此劍罷了。否則……,你懂!”

于謙的話代表着大明這個時代無論文臣還是武將對天意神靈的敬畏。

湛盧是隨着岳飛回京的,可岳飛死後就消失了。這幾百年來元朝殘暴,湛盧都沒有現世。更加增加了這把劍的神化色彩。

那怕是白名鶴不相信神鬼之說,湛盧在手,也感覺到發自內心的一種激動。

當晚,于謙留下,就在白府正堂裡與白名鶴,還有他帶來的一干人等,于謙的要求就一條,這次撫軍令所有的錢糧不要經戶部之手,直接由兵部負責。讓白名鶴親自出面,請現任右都御史李秉爲監督。

這也是爲日後讓李秉出任宣府巡撫作準備。

此時在皇宮之中,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鈺坐在御座之上,再一次拿出了那份血書。

重新看了一遍之後,將血書放在御案之上:“大成,你怎麼看?”

“萬歲,奴以爲這是性情所至。楊洪既然保管了湛盧多年,要說他不認識湛盧奴不太信,湛盧的傳說擇良臣,他怕自己被人說不是良臣。這些年楊洪所行事,奴已經有過卷宗獻於萬歲。”興安小心的回答着。

朱祁鈺又拿起血書看了看:“楊洪倒是一個忠烈之人,給他封個公吧!”

“萬歲恩澤,楊家必感激涕零!”

“這件事情,暫時不要對外傳。朕要看一看,白名鶴如何給朕開口。保楊浚……”話說到這裡,朱祁鈺轉了個心思:“大成,你說楊浚想回宣府接替楊洪之職嗎?白名鶴會來朕面前給楊浚作保?”

興安沒有立即回答,思考了好一會。

“萬歲,奴以爲白名鶴在離京之前不會主動提及。白名鶴行事還是有些值得稱讚之處,怕是此事會是水到渠成之勢。如果奴沒有猜錯的話,白名鶴肯定不會用這血書作文章,但接下來全肯定要爲楊浚造勢!”

朱祁鈺一拍手:“有理。不過白名鶴如何鬥石亨呢?”

“白名鶴估計給坑了石亨,畢竟石亨這些年官聲不好。而且其能力也並不被大明現有的幾位名將所認可。”

“如怎麼坑?”

“奴實在想不出,要不奴去問問?”興安試探着問道。

朱祁鈺笑着一擺手:“不問,朕信得過他。湛盧,好呀……”朱祁鈺語調高了幾度:“好湛盧,我大明必興!”

興安與蔡公公趕緊跪下:“萬歲英主,大明之福!”

需要拍馬屁的時候,那怕權力大到天邊的興安也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拍皇帝馬屁的機會。

朱祁鈺看了看跪下的興安,要說大明宮內宮外,最有權勢的八大太監之中,其中有三個連他這個皇帝也未必能夠掌握得住,比如王振的乾兒子曹吉祥,現督監京營。就是朱祁鈺討厭,卻又沒什麼辦法的一個人。

大太監王振的人殺了一批,可殺不光呀,這還是一團勢力。

除了這三個讓皇帝討厭的太監之外,還有兩個是例外。一個是金英,這是一個忠心的人,但忠的是明皇室,不是他朱祁鈺一個。雖然與興安很親近,可在這件事情上,興安卻比金英的傲骨更少些。

另一個就是成敬,畢竟是進士出身,忠心不二沒錯,可作事太過於剛直,依然保持着身爲學子的風骨,這就讓朱祁鈺少了一個可大用的人才。

朱祁鈺這時開口了:“聽說南京鎮守太監年齡大了?”

“回萬歲,奴等願爲萬效忠至死!”興成如何不明白皇帝的話呀,這是給他機會安排他的人代替這個職務,可興成那敢接話,這個職務太重要了,別說眼紅的人多,自己怕也過於樹大招風了。

“下去休息吧!”朱祁鈺擺了擺手。

興安磕了一個頭,退着往走。此時的興安腦袋裡卻在想着另一件事情。

他暗中塞給白名鶴的那張字條,白名鶴會在什麼時候開始處理。

是直接上書彈劾?還是藉助於謙的手,或者是其他人。

于謙嫉惡如仇,這種事情要讓于謙知道了,也就沒什麼結果了。這也是對白名鶴的一種考驗,看白名鶴是否真正有才能遊走於百官之中。

夜已深。此夜無月,卻是滿天的星辰,白名鶴的屋中還有微弱的亮光。

白名鶴坐在桌邊,身旁清荷捧着一個燭臺。白名鶴手上的紙上寫着幾個人名,幾件在興安看來不算大的小事,無非就是砍掉十幾個人腦袋的小案子罷了。

可這放在白名鶴眼中,卻是潑天大案了,主犯千刀萬刮也不過份。

只是,此人在白名鶴的小本本上有記名。

韋力轉,大同監軍太監。在大同也算是一手遮天的人物了。

白名鶴將紙遞給了清荷:“重抄一份,原版小心收好。”

次日清晨,幾匹快馬出京向東,傳達白名鶴的書信、以及兵部于謙的公文。天津衛開始向京城運糧。另有一些人,直接去聯繫十大商幫,讓他們派代表在京城來見白名鶴。

最後一條,就是白名鶴準備拍賣大明皇室珍品,爲撫軍令籌集錢糧。

京城因爲白名鶴的出現,原本的平靜被打破了。

白府門前賓客盈門,而白名鶴卻在乾清宮門口等着小朝會之中,給自己一個被召見的機會。

ps:

今天肯定會四更,明天也會四更,慶祝本書第一個盟主。

感謝所有人對本書的喜歡與支持。

第393節 萬雪兒進京了第172節 敢殺人否第482節 懷玉號第197節 果真是桃花劫第464節 使節團的意外隨行者第219節 超越大明智慧的圈套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559節 佈局五年的結果第174節 知道合浦縣令姓什麼嗎?第356節 這是閒得嗎?第451節 援兵至第405節 怨恨第285節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193節 海中的霸主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109節 兩日不早朝第104節 大明無敵艦隊第186節 徐承宗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566節 晚餐的價格第538節 走出去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587節 安南人第602節 足利千雪之死(上)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388節 精兵想法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217節 封海第620節 回家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476節 把女人帶入政治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69節 開刀問斬第68節 合浦縣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544節 只要幾個港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30節 君子六藝第158節 這不是馬骨,是金礦第322節 一年之約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161節 烈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148節 納歲否?第491節 淡馬錫第493節 仁愛島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18節 大明太子立儲之爭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64節 鬥米恩、擔米仇!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584節 一件天大的麻煩第602節 足利千雪之死(上)第573節 秀狐狸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74節 初見趙弟第564節 要麼,放縱一下?第437節 論恥第324節 歷史沒有真相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250節 泄密?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450節 焰葬
第393節 萬雪兒進京了第172節 敢殺人否第482節 懷玉號第197節 果真是桃花劫第464節 使節團的意外隨行者第219節 超越大明智慧的圈套第88節 兵遇到了白舉人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559節 佈局五年的結果第174節 知道合浦縣令姓什麼嗎?第356節 這是閒得嗎?第451節 援兵至第405節 怨恨第285節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193節 海中的霸主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109節 兩日不早朝第104節 大明無敵艦隊第186節 徐承宗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566節 晚餐的價格第538節 走出去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35節 永清長公主第587節 安南人第602節 足利千雪之死(上)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388節 精兵想法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448節 傲骨鐵軍第217節 封海第620節 回家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476節 把女人帶入政治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69節 開刀問斬第68節 合浦縣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5節 交惡的原因第460節 同意西行第544節 只要幾個港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30節 君子六藝第158節 這不是馬骨,是金礦第322節 一年之約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507節 美麗的錫蘭第161節 烈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136節 拉開戰幕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148節 納歲否?第491節 淡馬錫第493節 仁愛島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18節 大明太子立儲之爭第324節 南京六部第64節 鬥米恩、擔米仇!第535節 遠洋艦隊回來了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584節 一件天大的麻煩第602節 足利千雪之死(上)第573節 秀狐狸第162節 不需要結果的投票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74節 初見趙弟第564節 要麼,放縱一下?第437節 論恥第324節 歷史沒有真相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250節 泄密?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520節 我在他的懷抱中第450節 焰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