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嚴很早就拿到了劇本,所以當下已經把臺詞背得滾瓜爛熟了。
《海洋天堂》這部電影怎麼說呢?
它講述了一個關於愛與救贖的故事。
父親與兒子的相互救贖,癌症病人與孤獨症病人的相救贖。
但這個故事一點都不復雜,也一點都不文藝。
甚至電影中的一些情節,還帶着些小幽默。
可以說看完劇本之後,楊嚴覺得《海洋天堂》和他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
不同於文藝的電影名字,整個故事都是簡單又溫馨的,這是一個色彩基調爲暖色系的故事。
王心誠今年47歲,他有一個21歲的兒子——大福。
大福從小患有孤獨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無法獨立生活。他的媽媽在他年幼的時候,因爲承受不了兒子患病的消息,在一次意外中喪生。
自此之後,王心誠獨自一人把大福撫養長大,與兒子相依爲命。
故事如果僅僅到這裡,那可能僅僅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然而此時,王心誠被確診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至4個月的時間。
於是,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王心誠日夜焦灼的心頭大事。
不能獨立生活的大齡兒童——他的兒子大福在他離開之後會經歷多少生活的磨難,只要稍微想一想,他就深恨自己的無能。
他爲什麼不好好保養自己,爲什麼要讓自己得病?
他怎麼能夠獨留他的兒子一個人生活在這個對大福而言處處皆是苦難的人世間?
他甚至想到要帶着大福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一起離開,逃避這個世界的苦難。
他想過最好的自殺方式,是跳海……
因爲大福喜歡水、喜歡海洋,海洋對於大福而言就是天堂。
這是《海洋天堂》這個略帶文藝的電影名的第一層含義。
但是,結束兒子那麼年輕的生命,王心誠狠不下這個心。
於是,他更加痛恨自己的無能,與此同時,他只好費心尋求別的辦法安置大福今後的生活。
經過多方打聽,歷盡周折之後,王心誠終於找到了一所能夠接收大福的機構,但卻發現大福在這侷促單調的環境中,如同離開了水的魚,頓時失去生氣。
大福生性喜愛水,每天在父親工作的海洋館裡暢遊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他還在這裡結識了唯一的朋友,表演雜技的玲玲,大福成了獨自在異鄉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傾聽者。
海洋於大福而言真的可以說是天堂了,“海洋”是他認識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爲了大福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愛的海洋館,王心誠爲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計劃,教會大福在海洋館“上班”。
到這裡,“愛與救贖”、“救贖與被救贖”成爲了電影的主旋律。
王心誠費盡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車去海洋館,在海洋館擦地;爲了不讓大福感到孤獨,他不惜拖着病重的身體,揹着自制的龜殼扮成海龜,陪着大福游泳。
他告訴大福自己將會變成海龜,一直陪伴在他身邊。
王心誠最終離開了人世,卻已心中無憾,而大福也學會了在海洋館“上班”。
當父親離開之後,大福像從前趴在父親背上一樣,伏在海龜的身上,和他一起游泳,安心而幸福。
楊嚴覺得這個故事溫馨又殘酷,你看完這個故事,一時竟不知道是應該爲大福接下來能夠擁有一段“幸福”的人生而感到欣慰,還是替他感到悲哀。
因爲他甚至都不大能夠“理解”父親的付出,也彷彿對父親的離開毫不動容。
這種複雜難言的感受叫做生活。
生活就是溫馨又殘酷,到頭來是茫然一場空,但又好像有點值得。
楊嚴研究了這麼久的劇本之後,又用外掛草草地經歷了一遍“大福”的人生。
他不僅僅想要演出那個單純的、天真的、不知世事的、又掙扎着的患有孤獨症的大福,他還想要演出一個有生活的大福。
大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管他是否是一個病人,只要是人只要在接觸這個世界,開始與這個世界進行溝通,進行交流,他就有生活,就會多或少的被這個世界改變。
大福真的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嗎?
恐怕並非如此吧。
楊嚴合上劇本,嘆了一口氣,上午工作人員組織了一個特別大型的發佈會,整個劇組從開拍開始就沒有想要低調,這也很符合胡軼韜說的利益最大化。
做公益也要考慮得益,只有每個參與進來的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才能夠把這個公益活動給做下去。
所以上午發佈會一結束,媒體的各種通稿就出來了。
【李連杰放棄“1億”拍“1元”片酬電影……】
【《海洋天堂》歷時十年籌備,演員低片酬加盟】
【史上最豪華陣容只爲拍公益電影《海洋天堂》】
【楊嚴爆新片,又一部文藝電影:只爲做公益】
【高媛媛、桂倫鎂傾情演繹《海洋天堂》】
【一部關於孤獨症患者的電影:《海洋天堂》】
……
這幾條新聞全被玲花截圖了拿來給他看,楊嚴看完之後沒什麼特別的反應,他只知道這樣大規模的宣傳倒是把這部電影的熱度給炒起來了,但是在他的印象中,這部電影的票房實在是不高。
有一部分是檔期的問題,當時與《海洋天堂》同期的電影是《人在囧途》、《志明與春嬌》、《玩具總動員》、《暮光之城》……
全都是大賣的電影,《海洋天堂》與這幾部電影相比完全沒有任何的競爭力。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這部電影太淡了……
可能是因爲不想過於的“賣慘”,整部電影的基調雖然說很溫馨,但是太平淡了,沒有一點點爆發的地方。
讓人看完只覺得可以評個高分,但並不會有想要推薦別人也去看的慾望,使得這部電影口碑好是好,但是卻並不能夠把口碑孵化成票房。
楊嚴在這方面很有企圖心,檔期的事情是很難說的,但是電影的內容卻可以補足。
他想要通過自己的表演,讓這部電影充滿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