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

當天下午,高務實的自辯疏就通過兵部遞進了通政司,再由通政司進了內閣。而內閣一般不會就這種自辯疏做出什麼票擬,於是再次轉呈,送去了司禮監。

司禮監本身的權限其實只是代皇帝批紅,像這樣的事顯然必須直接彙報給皇帝才行,通常情況下,下午送入的奏疏,次日一早都未必能得到批覆。

但高務實的自辯疏卻在內閣轉呈司禮監之後,不到一個時辰便又從司禮監回到了內閣,因爲皇帝已經硃批用寶。

“經查,永寧長公主召卿詢事,乃先請命於皇后得準,而後於承禧殿問對。此耗時雖久,然殿門大開,內侍均在,宮女隨奉,無有逾矩之處也。

黃兆隆擅污重臣,另有嚴旨飭問。卿宜安心供職,勿受所擾,勿負朕望。所請不允。”

此覆文送出宮來,外廷百官就都有些疑惑了。

莫非先前皇帝沒有立刻批覆只是因爲去查證了,結果查證之後發現高務實果然是被冤枉的,因此這自辯疏一上,皇帝就馬上溫旨挽留?

這是主流的疑惑,但也有些人覺得這未必就是真相,這一部分官員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因爲這件事對外廷來說,關注的重點在於高務實,但倘若站在皇帝的角度來看,或許就並非如此了,皇帝更擔心的很可能是永寧公主因此名聲受損。

那麼按照這一點來推論,即便黃兆隆所言句句屬實,皇帝也有可能拒不承認,而是堅稱公主的一切舉動都合法合理。如此一來,既然要保護公主,那那就不得不連高務實一起保護了。

這批人的推測還有一個佐證:皇上在硃批中說對黃兆隆“擅污重臣”一事“另有嚴旨飭問”,但這嚴旨在哪呢?爲何沒有跟着一起下達?

這種疑惑也好,爭議也罷,其實就好比後世中央公佈了某條消息之後,下面的人從專家、媒體到個人,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解讀一般。只不過後世教育普及,國民人均國家主人翁,是以很多時候全民參與這種解讀,而在大明朝,則基本只有官員或者士林纔會關心這種話題。

在大明朝,皇帝的一舉一動也不斷地被官員們解讀着,並試圖從中探知皇帝的真正意圖,以免自己行差步錯,葬送了大好前途。

由於宮裡的確沒有將對黃兆隆的所謂“另旨嚴飭”下達出來,這種“保高務實是爲了保公主”的論調一出來,馬上就成了新的主流觀點,其取代“高務實被冤”這個觀點只花了幾個時辰。

確切的說,是在宮門落鎖,而“另旨嚴飭”依然沒有隻字片語傳至外廷的時候。

這下就熱鬧了,大夥兒對皇帝的心意完全無法正常判斷了。

按照一般情況來說,既然對高務實溫旨挽留,那麼對黃兆隆的“另旨嚴飭”就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皇帝一邊溫旨挽留,一邊忘了做事情的另一半,這就很詭異了。

這些官員當然沒有讀過李敖的《你不能只做一半》,不知道“一個人不能同時維護上帝又姑息魔鬼,歌頌上帝是不夠的,你必須同時打擊魔鬼;肯定正牌是不夠的,你必須拆穿仿冒”——正如同皇帝肯定高務實沒有罪責是不夠的,他還應該站出來打擊污衊高務實的黃兆隆,這樣纔算把事情做完整。

然而,他們至少知道皇帝“只做一半”是不正常的,是有玄機的。

所以現在問題的核心就變成了“皇帝的玄機是什麼?”

對於大部分不持立場的中立派乃至於隨波逐流派而言,這個玄機有些意思,但也僅止於“有些意思”,他們並不追求非要把這玄機拆開來看明白。

然而對於和高務實站在同一戰壕裡的人,或者站在對立戰壕裡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就非要弄明白不可了,否則下一步的應對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高務實在府中連續接待了好些大佬、重臣派來的家丁親信,每一個都是來打探情況的。

來拜訪他的這些人,有些是拐彎抹角的問他是否真的和永寧公主存在某些超乎尋常的舉動與關係,有些是問他有沒有聯繫上內廷弄明白皇帝的心意。還有一些更加簡單粗暴,根本不問緣由和情況,直接問他接下來有什麼安排,需要什麼樣的配合。

甚至於連朱應楨、張元功等勳貴都派了人過來問詢。

朱應楨和張元功好歹還只是派心腹前來,意外的是過去與高務實走得不算特別近的定國公府這次反倒格外“熱情”,定國公徐文璧甚至派出了自己的長孫徐希臯親自前來拜訪,並當場表示了定國公府對高務實的堅決支持。

勳貴們當然不是吃多了閒得慌,除了十多年的“夥伴”情誼之外,根本原因還是他們瞄準了此次“滇戰”的後續利益。

高務實在發行“滇戰寶鈔”的時候就說過,滇戰寶鈔的價值是靠着戰勝緬甸之後所得的收益來確保的,而滇戰之後的收益其實並不只是朝廷那一份——普法戰爭後法國賠款雖然多,但那錢又不會直接發給普魯士的資本家,可那並不影響資本家們高興啊。

爲什麼?因爲戰勝國的大佬們是有很多方法來賺錢的,而高務實在兜售第一批滇戰寶鈔給他們的時候就舉過一些例子。

比如說以前要買緬甸的玉石很麻煩,價格也偏貴,但如果緬甸戰敗,又要賠一大筆錢給朝廷,自然就顧不得許多,像玉石這一類東西肯定會願意降價大甩賣,此時勳貴們只要搭上京華的便車,還怕不能在其中分一杯羹?

之所以非要搭京華的車,當然是因爲他們的手沒那麼長,必須藉助京華的西南商道才能成事。這年頭真正有全國行商能力的巨無霸,那還真只有京華一家,其他任何世家大族、鉅富豪門都有其勢力範圍,小則數縣,大則幾省,但誰都沒法像京華一般全國鋪開。

定國公府是曾經中衰過一段時間的,現在雖然已經恢復了地位,但其家底相對成國公府、英國公府就差了一些,因此對於高務實這位財神爺自然特別重視。也不管這茬事自己到底能不能幫到忙,反正態度先擺出來了。

高務實心裡明鏡似的,不僅知道徐文璧的意圖,還知道他和諸勳貴們這麼堅決力挺自己的一個前提條件:反正咱們不造反就不會死,出來幫高某人說幾句好話而已,完全是惠而不費,好貨不貴。

其實高務實從上自辯疏起,就已經進入到閉門謝客狀態,但規矩是這個規矩,並不代表大家都會真正遵守,實際上這個規矩的主要作用就是做樣子,因此高務實不得不打起精神應付這些來表示關心的前輩、同僚以及朋友夥伴等。

而同樣的時間裡,澄清坊的一所普通官員別院之中,也有一個人跟高務實差不多忙碌。

這個人正是錦衣衛都督劉守有。

眼下他所在的這處別院,名義上並不屬於他,這裡其實是暫寄於錦衣衛名下的一處被查封的宅子,本身是贓物,而且處於封存狀態。他今日來此,只是因爲要避開一些耳目。

劉守有的背景此前已經說過,他家是心學之後,他雖然讀書不成器只能在錦衣衛混事,但一直把自己歸納爲儒臣一類,與心學同宗們混得很近。再加上那些之前提到的複雜歷史原因,對高家伯侄一直記恨在心,針對高家伯侄二人的調查已經有好些年了。

只不過查來查去之後他才發現,高拱實在查無可查,除了性子急,下頭辦事不力的時候會直接罵人之外,這位首輔身上根本找不出什麼可供他利用的黑點。

於是劉守有就把目標放在了高務實身上。在劉守有看來,高務實在短短十餘年的時間裡從無到有弄出京華如此巨大的產業,這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隱秘,而這些隱秘一定是可以利用的。

而且高務實在把京華做大之後,經常以合租爲名義拉攏重臣勳貴,那麼自己一旦把京華的罪證找出來,則不僅可以將高務實掀翻,操作得好的話還能控制住很多人。

在取得心學大佬餘有丁的默認之後,劉守有的膽氣就更足了。餘有丁和申時行是眼下心學一脈擺在官面上的兩大巨頭,而且他們二人是同過患難的,一貫被認爲親如兄弟,取得餘有丁的支持,在劉守有看來就等於也有了申時行的背書。

申時行堂堂次輔,本來就和實學派的高黨是政敵,現在更是幾乎公開站到自己這一邊了,那自己還有什麼好怕?

親家松江徐氏昔年的恥辱,也該輪到一報還一報的時候了。

多虧了張鯨的崛起,讓劉守有在宮裡也有了得力的支援,甚至能知道高務實進宮與永寧公主密談幾個時辰的事。

這一點其實有個值得一說的地方:黃孟宇和陳矩雖然是內廷的“首輔”和“次輔”,但宮裡的各宮,每一位大宦官雖然都肯定安插了自己人,但問題在於他們誰也做不到在某個宮中只有自己人。

換句話說,內廷大佬們在各個宮中都有自己的人,黃孟宇和陳矩有,張鯨也同樣有。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早已有之的,遠的且不說,昔日以劉瑾爲首的“八虎”,在皇宮大內之中就是每人都有一批勢力,因此紫禁城其實早就已經是個篩子了。只要有一位大佬把消息外泄,大內就根本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先帝隆慶在高拱還朝之前的一段時間因爲女色問題,經常被外廷御史罵得狗血淋頭,但他先一天晚上寵信了那位妃嬪,外廷的御史們居然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大內如篩子”的明證之一。

劉守有在得知高務實與永寧公主的會晤之後,沒有花多少時間就決定了要拿這件事來做一篇錦繡文章。

他的思考說起來也不算特別複雜:最早以前,他是想以京華作爲突破口,通過經濟案件的手段來打擊高務實和高黨的,然而試了幾次都不成功。因爲京華的崛起於他之前的想象並不相同,它不是靠着權錢交易之類的手段發達起來的,而是高務實總能在別人想不到的地方發現商機、提前佈局,然後形成壟斷或者至少是先發優勢。

真要說權錢交易也不是沒有,但涉及的人物太嚇人了,劉守有就算查到了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不僅有一大堆世襲罔替的勳貴,甚至還能牽涉到仁聖太后和慈聖太后。

仁聖太后出身的通州陳氏在高務實京華名下有乾股,慈聖太后的親爹、親弟弟等人也在京華名下有乾股,甚至李文進那廝還直接在高務實手中拿過不下於二十萬兩的巨資。

這TM要是捅出去,高務實死不死不知道,他劉守有自己一定會先死。

所以在經濟案件上找京華的麻煩顯然行不通,劉守有不想自殺。

於是接下來,他瞄準了權勢問題,或者說是“不臣之心”的問題。這一點,劉守有是從《京華十六條》上着手,把京華實際上操控了安南政局的情況彙報給朱翊鈞知曉。

本來按照劉守有的想法,皇帝對於臣子做這種事一定是極其敏感的。尤其安南又是個長期遊離於朝廷體系之外的特殊屬國,高務實依靠京華把持安南大權,這事被皇帝知道了,那還不趕緊防微杜漸?直接殺了高務實也應該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然而意外發生了,朱翊鈞得知消息之後居然跟沒事人一樣。他絲毫不相信高務實會放着在大明朝廷做人臣之巔的機會不要,卻跑去安南做個土王。

劉守有因此失落了很久,直到前不久他纔想明白一個道理:高務實雖然在安南掌握了近乎於“太上都統”的權力,但他的根基一直襬在大明——他是靠京華掌握安南的,而京華的根子在大明啊,如此一來,皇帝當然覺得高務實不會“跑路”嘍!

京華在大明的產業加起來,怕不是千萬級別的?誰捨得這麼大的產業不要,去安南當個土王?

於是劉守有的第二輪打擊又落了空,反而讓皇帝覺得他魔怔了。

到了這一次,劉守有才終於想明白了,高務實之所以讓申時行、餘有丁這樣的內閣大學士都忌憚無比,既不是因爲他有個追諡文正公的伯父,也不是因爲財雄天下,而是他擁有皇帝近乎無限的信任。因此要打擊高務實,真正的着力點應該放在打擊這種信任上。

於是便有了這一次的“妖書案”。

只是這“妖書案”的發展現在看來還是有些不太對,劉守有實在想不到皇帝居然對這樣的醜聞都能容忍,依然在高務實上疏自辯之後溫言挽留。

這可真是見了鬼了!難道在皇上的心目中,高務實這廝的重要性比他自己一奶同胞的親妹妹還高?

劉守有頓時緊張起來,立刻悄悄啓用了這處封存中的別院,一來用以避開東廠和高務實的耳目,二來用以與人密會,緊急商議後續事宜。

此時,一輛其貌不揚的馬車停在了別院門外,一對帶着斗篷的主僕上前叫門,劉家的家丁稍稍詢問之後,很快將二人請了進來。

劉守有親自出了正堂,快步上前迎接。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273章 倒臺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35章 蟻穴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85章 成交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94章 目的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12章 入城式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54章 糾結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30章 立威第115章 封爵?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9章 關係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273章 倒臺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86章 捷報背後
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273章 倒臺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35章 蟻穴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85章 成交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94章 目的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112章 入城式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54章 糾結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30章 立威第115章 封爵?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29章 關係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273章 倒臺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86章 捷報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