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

張居正一貫善燒冷竈,此前嚴嵩當政之時,徐階在嚴嵩面前唯唯諾諾,甚至不惜與嚴嵩結爲親家,在內閣裡頭完全就是嚴嵩萬丈光芒之下的一個小不點,根本不敢提半點與嚴嵩相左的觀點,外界都對他絲毫不看好,甚至認爲此人毫無骨氣。

唯有張居正看出徐階的隱忍,猶如潛伏在水中的鼉(揚子鱷),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動,一旦他張開血盆大口,就是要人性命之時。

果然,到嚴嵩垂垂老矣、聖眷漸衰,徐階發動了看似毫不起眼卻其實驚心動魄的必殺一擊,導致權傾天下數十載的嘉靖朝第一權臣嚴嵩倒臺!

徐階於是繼任首輔,張居正則因多年來毫不動搖的站在徐階身邊而得到徐階的信任,不久便由徐階推薦,自翰林院而直入內閣,“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如果說高拱當年燒裕王的冷竈多少有些在於運氣——他是被“分配工作”到裕王府的,只是由於工作幹得兢兢業業,所以得了裕王的信重;那麼張居正則是自己選的路,跟隨徐階,並且聽從徐階的安排去做的裕王講師。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張居正深信自己的目光是超過高拱的,他認爲高拱那不過是運氣罷了。當然,高拱的經世幹才和壯志雄心,張居正心裡還是有幾分服膺,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與之成爲好友,互相以相業相期許。

只是,待兩人真正都進了內閣,成爲實際意義的“相公”,張居正的心態卻有些失衡了。

高拱想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如此相似,可他纔是皇帝心目中真正的那個“帝師”,但凡有他在朝一日,哪有自己宏圖大展的那天?莫非自己也要學老師當年那樣,一直仗着年輕苦苦相熬,熬到高拱老邁,失了聖眷,這才能從別人的光芒之下脫穎而出?

張居正有些猶豫,有些糾結。

高拱對自己多半還是信任的,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他多半也會樂意在他將來致仕之前推薦自己繼任首輔,只是……高拱今年也才五十七歲,就算一天都不耽擱的按例七十致仕,也還有足足十三年的時間!

不錯,自己今年還只有四十五歲,即便十三年後,也不過五十八歲而已,那個年紀的首輔並不算老,一切順利的話,也還能幹個十多年。可是,高拱這十幾年幹下去,要是把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個七七八八,自己將來做什麼去?

蕭規曹隨?笑話!蕭何與曹參,誰更受後人景仰?

我張太嶽豈是甘居人下之輩!

我要的是書批四海,是乾坤我斷,是大明之中興……成於我手!

既生瑜,何生亮?中玄公、肅卿兄,我張居正與你必要分個高下!

更何況,你本已有了今上的無雙聖眷,如今卻還要在太子身邊埋下伏筆,莫非還想着如嚴嵩當年一般幹到那個年紀,然後直接交權給自家侄兒?

荒唐!只要我張居正還在,就斷不容許此種情形出現!

只是,下決心容易,把事辦成卻難如登天。遊七今天下午傳回來的消息說,國丈李偉大宴賓客,私底下將一條消息傳了出來,說他此前祭掃景帝陵回京面聖覆命,與聖上閒談之事發現聖上覺得從京中三品文官中挑選太子伴讀,有些範圍太廣。

這個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畢竟此前那批勳臣子弟都是出自靖難系最頂尖的幾名勳臣之家,京中三品文官這個範圍的確是有些太大了。

可問題是,如果範圍縮小,縮小到哪個程度?六部九卿嗎?還是乾脆就幾個閣老家裡挑挑得了?

可是,限於六部九卿還好說,如果限於內閣,用什麼理由呢?要知道,內閣制度發展到現在,雖然在實際操作中是以“廷推三品以上文臣”爲根基的,但內閣大學士的本身品級卻很低,只是職權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重罷了。

有明一代,內閣的職責範圍是有說法的,具體來講,有如下幾種:“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

“獻替可否”是內閣幫助君主減否政務的主要方式。內閣大臣據皇帝的垂問闡述意見,這叫作“獻”。君主表示認可並指示可以執行這叫作“獻可”。如果閣臣對皇帝的方案有不同的看法稱爲“可否”。簡單地將就是封駁之權。

“奉陳規誨”,“陳”就是四書五經儒家經典著述,前朝明主的政績和先皇祖考的遺訓,“規”就是規章方法,用來教育和培養皇帝的。奉陳規誨就是內閣大學士利用課堂的形式向皇帝傳授四書五經和安邦定國之術。

“點檢題奏”,雖然大家給皇帝上疏,經常統稱上奏章,但嚴格來講,因公事上書叫作“題”,因私事上書才叫做“奏”。點檢題奏就是內閣對諸司的各種奏章有預覽之權。

“票擬批答”始於英宗朝,也是明代中後期,內閣幫助皇帝平章政務的主要形式,通常說內閣領袖羣臣,怎麼領袖的?還不是因爲所有官員上奏都要先經過內閣,而內閣會將處理意見以票擬的形式附在原本之上報呈給皇帝?皇帝對於很多政務其實哪有那麼熟悉,絕大多數無非就是票擬怎麼寫,皇帝批一個“照準”或者“可”了事?甚至皇帝自己多半連一個“可”字都懶得寫,而交給司禮監去寫——這便是批紅了。

除了上述職權外內閣同時還具有起草懿旨,參政議政,撰修帝王實錄等權利。但不管怎麼說,閣臣只是因爲位居權力中樞,所以“雖無相名,實有相權”,光看品級,卻實在拿不出手。

閣臣們的實際品級,其實是來自加銜。

譬如高拱,他是少傅兼太子太傅,從一品文臣,同時還獨具一格的兼任了吏部尚書。

但麻煩在於,算加銜的話,又有一幫子安閒養老輩也要算進去。

張居正皺着眉頭,心裡暗罵:這李偉真是無能之輩,你既然代皇帝傳話,倒是把皇帝的意思準確表達啊,說得這麼不清不楚的,叫百官如何應對?推薦子侄吧,可能說你諂上;不推薦吧,鬧不好要說你“蔑視聖躬”。

但思來想去,張居正還是決定,明天讓自家老四張簡修跟自己走一趟。

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87章 回京嘍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95章 破虜(中)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257章 後續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17章 臺灣島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263章 密議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95章 破虜(中)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289章 封賞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00章 胡鬧!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66章 天津開港
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87章 回京嘍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95章 破虜(中)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43章 繞開祖制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257章 後續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217章 臺灣島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263章 密議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95章 破虜(中)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289章 封賞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00章 胡鬧!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66章 天津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