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

bookmark

次日一早,上諭下達。

司禮監太監黃孟宇、陳洪等傳奉皇后懿旨、皇貴妃令旨、皇帝聖旨與內閣、府、部等衙門:

“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輔臣至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授遺囑,說東宮年少,要他們輔佐。又特言大學士高拱總攬政事、高務實仍陪東宮讀書。今東宮繼統,念大行皇帝遺命,特加大學士高拱爲太傅。另,準高務實辭太子伴讀,仍假原官,特任觀政,皆從原司本職。

又,有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者,心念大行皇帝玄宮未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自請堅辭司禮監掌印而往天壽山督建大行皇帝山陵。我母子三人感其孤忠,全其臣義,故準其辭。孟衝改昌平鎮守太監兼掌皇陵督建,另蔭一侄錦衣衛指揮僉事。

因司禮監掌印出缺,馮保爲司禮監掌印太監,調度各監、司、局;黃孟宇、陳洪、張誠、陳矩四人仍爲司禮監秉筆太監;黃孟宇兼欽差提督東廠太監;陳洪兼御用監掌印太監,調度惜薪、鐘鼓、寶鈔、及混堂四司,另掌內承運庫、司鑰庫;張誠兼尚寶監掌印太監,另掌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及司苑七局;陳矩仍兼御馬監掌印太監,另掌兵仗局。”

這道“三位一體”的上諭下達到各府、部、院後,立刻引起了廣泛議論,因爲這道上諭確實頗有些玄妙。

高拱加太傅可能是其中最沒有波瀾的一件事,畢竟他作爲三朝閣老、託孤首輔,無論外廷的官員們對他抱持何等看法,但大家畢竟同屬文官體系,還是樂得在這種時候看到高拱的地位更高一些的。再說,新帝登基嘉賞老臣,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無非高拱在實權上賞無可賞,只能提高一下這種榮譽地位罷了。

而且太傅這個榮譽,高拱也的確當得起——他本就是大行皇帝的帝師,東宮此前出閣講學時,他也是和成國公朱希忠一起“知經筵事”的,所以放在現在,高拱已經算是兩代帝師了。

兩代帝師,掛個太傅頭銜怎麼了?合情合理。

讓外廷比較意外的一件事反倒是司禮監的調整。首先,司禮監的調整原則上來說屬於帝王家事,按照往常的慣例,司禮監掌印換人通常也就只通知一下內閣,再由內閣轉告六部及各府各院即可。

但這一次卻不同,上諭明發不說,而且還是直接通知到各部院。這就有點古怪了,就好像宮裡急着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調整一樣。

宮裡急什麼?這個時候不是更應該萬事鎮之以靜嗎?

再就是孟衝的請辭也很古怪,要是孟衝只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之一,請辭去督建大行皇帝皇陵,或者帶職兼任督建,都說得過去。可他是掌印太監啊,相當於內廷首輔,身處這種位置,一般來說怎麼可能辭職呢?真的就因爲對大行皇帝感情太深?

但你要說他是犯錯被貶,好像也說不過去,人家不但督建皇陵,還兼了昌平鎮守太監,可見宮裡對他還是信任的,更何況還蔭其一侄爲錦衣衛指揮僉事,說明榮寵也在。

至於馮保等人依次遞補,看起來反而不是很顯眼,他們之中真正有些顯眼的,不是馮保,而是黃孟宇。

黃孟宇跳過陳洪掌握了東廠,這纔是此番司禮監“依次遞補”中唯一的例外。

原本,黃孟宇的資歷就在陳洪之下,他在司禮監的排名本來也是在陳洪之後的,這次反而由他出任東廠提督而不是陳洪,這隻能說明黃孟宇在內廷的地位上升了,而陳洪雖然手裡的實權更寬泛了一些,但實際核心的職權還是管理宮內財務用度,相當於原地踏步而被黃孟宇超越。

至於後面的張誠和陳矩,他倆的變化不大,一個掌握檔案、印章,同時負責宮裡的各項供應;一個掌管內廷軍務,順帶管理內廷部分的軍工製造。

這次司禮監的調整意義重大嗎?那要看是誰來回答。

對於想走內廷門路爭取升遷的人而言,肯定有些意義,至少送禮的對象變了,除開直接送錢的部分,其他部分都要順應對方的喜好來相應的調整一下。

但這點意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實在不行全送錢不就結了!

那麼對於其他的朝臣呢?對他們而言,司禮監的人事調整跟他們半文錢的關係都沒有。這也是以往司禮監調整人事從來不明發上諭的原因。

不少官員私底下調侃:“兩宮和皇上要麼是不知道規矩,要麼就是故意向閣、部各衙門示好,纔會連內廷的調整都知會得這麼清楚!”

高拱得生太傅是順理成章,內廷的調整他們也管不着,惟獨另一件小事他們覺得可以討論一下子。

上諭的原話是“準高務實辭太子伴讀,仍假原官,特任觀政,皆從原司本職”。

“仍假原官”,說的是“假翰林院侍讀學士、假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皆從原司本職”說的是別管他現在的官名是什麼,他原本做什麼事,現在還做什麼事。

嗯,這算一句說明性的補述。

也就是說,高務實請辭太子伴讀,被兩宮和皇帝同意了,然後因爲大行皇帝臨終前有遺囑,所以他改任了這個“觀政”,實際上只從“陪太子讀書”變成了“陪皇帝讀書”?

可是陪太子讀書原則上說得通,陪皇帝讀書在原則上說不通啊!

不過這個問題畢竟也不算特別嚴重,再說又是大行皇帝遺命,大家還是打算先看一看內閣和各部的反應再決定行止不遲。

反正現在朝廷基本上算是高拱一家獨大,前段時間敢於跳出來挑戰高拱權威的張居正,自從大行皇帝駕崩就被趕去天壽山找墓地去了,估計也來不及表態。於是這件事也就是引起了一些官員的私下討論,然後該幹嘛幹嘛了。

他們這些人哪裡知道,今天頒佈下來的上諭,昨晚在宮裡可是驚動兩宮見面,討論許久才得出的結果!

兩宮主要討論的是什麼?不是高拱加太傅,也不是高務實改做觀政,正是司禮監的職權調整!

如果再說得細緻些,最主要的爭論點就是馮保到底要不要交出東廠提督之職,如果交,交給誰!

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57章 財迷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42章 纖幫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52章 又面聖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99章 傳教士?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57章 支持(4更)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94章 無間道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08章 隱情(上)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7章 支持(4更)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273章 倒臺第206章 弒嶽(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02章 利用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95章 破虜(上)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
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57章 財迷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42章 纖幫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52章 又面聖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99章 傳教士?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057章 支持(4更)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94章 無間道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08章 隱情(上)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57章 支持(4更)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273章 倒臺第206章 弒嶽(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02章 利用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95章 破虜(上)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219章 汝契兄,別來無恙?第024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