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

明之平虜城,即後世寧夏平羅縣,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有古籍載:“苟失平虜,則無寧夏,無寧夏則無平(平涼)、固(固原)。無平、固則關中騷動,漸及內地,患不可量矣。”實爲寧夏北境之門戶,“朔方之天塹”。

各朝代都在此設有重要軍事機構,派重兵把守。從歷史上來說,平虜境內屢有戰爭發生,漢代抗鮮卑,唐代抗突厥、吐蕃、党項的入侵,宋代党項破威遠,西夏與遼宋的戰爭,成吉思汗滅西夏,直到明代抵禦韃靼,乃至於民國年間西北“三馬拒孫”等戰爭,都在這塊熱土上進行過鏖戰。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此地鐵馬金戈、刀光劍影的場景,幾乎到了紅朝建立之後才得以漸漸遠去。

平虜城如今的守將名叫蕭如薰,字季馨,延安衛人,出身於武將世家。其祖父蕭漢,官至涼州副總兵、都督僉事。其父蕭文奎,曾任京營副將、都督同知。其兄如蘭,現任陝西副總兵,都督僉事;如蕙,歷史上曾做到寧夏總兵官,都督同知;如芷,歷史上曾做到提督南京教場,都督僉事。

這樣一個武將世家,門第自然是不差的,至少在延安當地,那是實打實的名家。“名”到什麼程度呢?到了夠資格和頂級文官聯姻的地步。

蕭如薰的妻子楊氏,是前尚書楊兆的女兒,深明大義,支持丈夫死守,每天準備牛肉、美酒犒賞軍士。

這裡有一點很重要,楊兆這個工部尚書前不久還在任,這纔剛剛引疾乞休,人都還在京師沒走呢,寧夏就出了這檔子事,他當時着急萬分,直到前幾日高務實掛帥西征,他才稍微放心一點,並且連夜拜會了高務實。

其實楊兆這個人,前文中曾經簡單介紹過(見本卷第003章新內閣,新七卿)。此公本身便是陝西延安人,乃是嘉靖三十五年的金榜,曾任薊遼總督、南京兵部尚書等職。

其原本不是實學派出身,而更類似於無黨派人士,不過後來陝西、山西兩黨高層聯合,他也與張四維逐漸交好,因此他的南京兵部尚書就是後來張四維在郭樸當政期間給他爭取來的。再往後他曾經丁憂隱退,其工部尚書也是張四維給他起復來的,所以至少算半個實學派是沒有問題的。

他在工部尚書任內對高務實也算配合,主要是在工部進行大工等方面,全力主張使用京華的各種水泥代替過去常用的夯土、糯米等古老手段進行替代。

當然,這本身是雙方都有好處的事,因爲夯土雖然便宜,但需要年年維護,算上後續成本則並不划算;而將糯米作爲粘合劑則直接就成本巨大——比水泥築城還費錢。畢竟糯米這東西本身也不是主糧,產量並不高,需要高價購入。

除此之外,楊兆掌控工部之時,也很配合高務實的京營改制。前頭說過,工部以前用工,是經常性無償徵用京營兵卒的,而高務實改制的兩個關鍵點之一,就是生產建設兵團“接活兒”必須收費,當時如果工部堅持不同意,就算皇帝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工部的感受。

然而楊兆同意了,而且幾乎沒有提什麼條件,反而上疏說京營累改無成,爲人臣者都該爲此盡心竭力,不敢以爲要挾云云。總之結果就是皇帝很高興,不僅下旨褒獎勉慰了一番,還親筆手書宸翰“公忠體國”一副相賜。而高務實也投桃報李,表示生產建設兵團將來永遠以九折的優惠價接受工部的工程,優惠幅度僅次於修皇陵。

總而言之,雙方關係很和諧,交情頗爲不錯。

寧夏變亂之後,楊兆聽說寧夏全鎮皆失,惟獨他女兒女婿獨守孤城,又是驕傲又是擔憂。他顧不得自己已經卸任,按理說已經“人走茶涼”,親自上門拜訪高務實,請他一定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女兒女婿救出來,而高務實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因爲這對夫妻,在高務實看來完全有全力相救的必要。

蕭如薰本身就是西北將門中的翹楚,按理說也是他實學派的武將旁系,算是自己人,沒有理由不救。何況他本人也還年輕,這次表現也足夠亮眼,完全可以當成接下去在西北“軍區”的重點培養對象。

而楊兆的女兒這一次更是名動天下,要不是有她的支持,平虜城中的軍心士氣也不會那麼高昂,在舉目皆敵的情況下依舊安如磐石。因此高務實不僅答應相救,還親自給楊氏請了聖旨褒獎,並給她要來了一份誥命。

高務實本人帶着大軍,來得雖然不慢,但畢竟比不得快馬飛報,平虜城內已經得到皇帝褒獎蕭如薰夫婦的消息,只差沒見到聖旨了——因爲平虜城還在哱拜叛軍的包圍之下,只有從老遠的靈武馬驛飛鴿傳書才能知道一些消息。

平虜城中的蕭如薰夫婦也不知道高務實的大軍到了哪裡,不過蕭如薰思來想去,估計高務實也只能從延安、慶陽或者固原三個方向來救他。

不過這三處都位於寧夏以南,由東到西分佈着,而平虜城則在寧夏以北。換句話說,高務實的大軍要先攻克寧夏,平虜城之圍纔算是不解而解。再換句話說,那就是他只能繼續固守平虜,直到高務實平定哱拜之亂,奪回寧夏城,他才安全了。

但蕭如薰有些不甘心。

雖說他一介武將,肯定不敢和實學派的未來黨魁爭功作死,但他總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在這次戰爭中獲得更大的戰功和名望,尤其是在收到皇帝已經提拔他爲寧夏副總兵的情況下——都已經副總兵了,這總兵不得爭一爭?

要知道,現在新換上的總兵李如鬆是遼東人,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和習慣,那是遲早得回遼東去的,而他父親李成樑的年紀也不算小了,搞不好沒幾年就要引退,到時候李如鬆肯定會回去繼任遼東總兵,那這寧夏總兵的人選自己不是很有希望麼?想要這希望更大一些,最簡單牢靠的法子就是繼續立功。

因此蕭如薰積極準備,只等高務實的大軍在寧夏南部發動總攻,他就打算打破包圍、殺出城去,直奔寧夏與高務實會合,爭取不僅做個鐵壁銅牆,還要做個無堅不摧。

然而讓他萬萬不曾料到的是,這天他忽然接到細作線報,說原本在關外平虜城東遊走、作爲哱拜接應力量的博碩克圖主力忽然全軍向東南撤走,而且走得極爲匆忙。

這個消息讓蕭如薰陷入了懷疑之中。

平虜城兵力不算少,有三千兵馬,一共三個千總、六個把總,此外有他自己的家丁約五百餘人,戰鬥力相當了得。不過,他這三千五百人面對的是城外哱拜派來的五千軍隊,領兵將領一開始是劉川白,前兩日好像換成了土文秀。

這五千軍隊實力不弱,原是寧夏衛的主力,土文秀這次來的時候好像還帶了他自己的家丁,人數不清楚,但總歸是實力再次得到加強。

五千多人要拿下蕭如薰這萬衆一心的平虜城的確有點難,但土文秀本就是哱拜軍中較有智計之輩,也不像當初哱雲那般莽撞,他要長期圍困平虜城,不使蕭如薰主力突圍,這還是基本能夠勝任的。

在這種時候,乍一看的確不需要博碩克圖的主力呆在附近——他們本來也有個任務就是一旦蕭如薰真的突圍而出了,也能輕易追上剿殺之。但是,博碩克圖主力還有另一個更加主要的任務,就是充當整個寧夏的援軍,機動增援各處。

那麼,博碩克圖此時突然離開,究竟是爲什麼呢?

站在蕭如薰的立場,他首先想到的當然是“調虎離山”。換句話說就是把他蕭某人從固若金湯的平虜城中騙出去,在野外伏擊或者直接擊敗剿殺。

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爲據他了解,博碩克圖之主力本有三萬餘人,後來派駐在花馬池附近一部分,現在身邊應該還帶着兩萬或者更多一點。兩萬蒙古騎兵加上土文秀的五千寧夏主力,在野外肯定能打得過他,這一點毫無疑問。

畢竟他麾下的主力和寧夏衛戰力大致相當,而他的家丁也就五百來人,只要博碩克圖捨得本錢,不可能會輸。博碩克圖捨得本錢嗎?爲了哱拜許諾的花馬池,他肯定捨得。

花馬池附近不僅有上好的牧場,而且土地肥沃,即便效仿土默特開墾農田也是極好的。更別提花馬池本身還是個鹽湖,盛產上等好鹽,那就更是聚寶盆了,博碩克圖不可能不上鉤。

然而即便如此,蕭如薰仍然覺得不太對勁:爲何博碩克圖早不走晚不走,剛聽說高經略領兵由山西入援,立刻就走了?

他是去狙擊高經略了,還是畏懼高經略的兵鋒而逃跑了?蕭如薰一時不敢斷定。

狙擊高經略的援軍是有可能的,雖然高經略名動天下,但畢竟博碩克圖麾下是蒙古騎兵嘛,打不過還能跑。他完全可以先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騷擾一番,試試這批山西援軍的成色,這未嘗不可。

但畏懼高經略的兵鋒而逃跑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博碩克圖的處境蕭如薰也清楚,切盡黃臺吉是肯定不同意他這麼亂來的。先前博碩克圖趁着切盡病重殺了過來,那可能是切盡在病中反應比較遲鈍,誰知道他現在是不是反應過來了,用了什麼手段要求博碩克圖立刻回到伊金霍洛?

切盡只要還沒死,就應該有這個能力和威望做到這一點。

猶豫良久,蕭如薰始終無法斷定,乾脆在草草巡視一番之後回到府中,請夫人楊氏出來爲他參詳一番。

楊氏雖是女流,但家學淵源,看問題很是獨到,蕭如薰經常和她商議這些事情,楊氏也總能給他正確的建議。

此時楊氏聽了他的話,細細思索一番,問道:“妾身聽說山西援軍乃是分作南北兩路入援陝西,其南路由李總戎(李如鬆)率領,北路則由高樞臺親自統帥,不知是否確實?”

蕭如薰道:“確實,此事爲夫已收到過飛報,李總戎的太原諸衛援軍是走汾州府而來,應該是先去延安府;高樞臺的主力則是從大同而來……想必應該先去榆林(衛)。”

“高樞臺威震漠南,薰郎何以認定他只走關內?”楊氏思索着道:“妾身以爲,高樞臺說不定會直穿河套!”

蕭如薰睜大眼睛:“直穿河套?不可能,鄂爾多斯可不是土默特,沒有他的安答在,直穿是何等危險?要是一個不小心被博碩克圖斷了糧草,弄不好這兩萬餘大軍就要交待了,以高樞臺用兵之謹慎,我看他不會這般冒險。”

楊氏見他不信,依舊道:“夫君所言誠然有理,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妾身以爲高樞臺此次恐怕有不得已的理由必須這樣做。”

“哦?”蕭如薰皺眉道:“是何等理由要讓他冒這麼大的風險?”

“朝廷沒錢。”楊氏身爲楊兆之女,雖然可能不清楚朝廷缺錢缺到什麼程度,但肯定清楚朝廷“缺錢”這個局面,因此她分析道:“正是因爲沒錢,所以皇上纔不得已讓高樞臺在本兼各職俱不卸任的情況下臨時領兵出征……”

“等等,這還有什麼講究的嗎?”蕭如薰作爲一名年僅二十餘歲的年輕武將,顯然對這些官場高層的彎彎道道不如楊氏清楚,因此有些疑惑。

楊氏知道這事三言兩語解釋不清,便簡單地道:“意思就是皇上需要高樞臺親自出馬,以最快的速度打完這一仗,因爲只有打得越快,纔會越節省開支。”說完稍稍一頓,又補充道:“若是站在皇上的角度來看,此時朝中雖有袞袞諸公,但換誰來能比高樞臺更有可能順利完成這一差事?”

蕭如薰這下大致明白了,稍稍思索一下,恍然道:“所以高樞臺現在時間很緊,沒有工夫繞道南行,去從韋州、靈州一路往北打到寧夏,他只能穿過河套,直奔寧夏,來個直搗黃龍、黑虎掏心?”

楊氏欣然道:“妾身以爲正是如此。”

但蕭如薰卻緊張起來,道:“那可糟了,博碩克圖那裡的兩萬餘騎都是套部精銳,是昔日吉囊、吉能父子能夠穩坐濟農大位的根本,他現在帶着這些精騎突然離去,恐怕正是要去截擊高樞臺!不行,我得想法子突圍出去,追上博碩克圖……”

楊氏朱脣輕啓,欲言又止。

蕭如薰立刻發現了她的反應,停了下來,問道:“怎麼,夫人難道不以爲然?”

楊氏猶豫了一下,搖頭道:“博碩克圖的確可能是要這樣做,不過妾身以爲這一切應該都在高樞臺的預料之中。”

蕭如薰一愣,皺眉道:“你是說爲夫不必去救?”

誰知道楊氏卻搖頭道:“不,夫君若是能保證自身安全,那麼妾身以爲夫君當去,不僅當去,而且非去不可。”

蕭如薰詫異道:“這又是爲何?”

楊氏溫柔地看着他,幽幽地道:“蕭家若想與東李西麻齊名,天下可倚仗者,惟高樞臺一人而已。”

----------

感謝書友“霧凇散人”、“soviet2003”、“哇23333”、“KeyNg”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57章 財迷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50章 擔當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16章 準備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90章 降服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22章 覆滅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31章 急,不急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9章 關係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225章 三策(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30章 故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27章 倒潘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251章 取勃固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
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57章 財迷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50章 擔當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16章 準備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90章 降服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22章 覆滅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31章 急,不急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9章 關係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225章 三策(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30章 故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七)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27章 倒潘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251章 取勃固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