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會試發榜

殿試,是有明一朝三級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時人又稱之爲廷試,是由皇帝在殿廷之上親自策問考生的考試。通常而言,這次考試不會黜落會試中式的貢生,但對於會試的排名,皇帝多半會酌情調整。

酌情,這是好聽的說法,如果要說得直白一些,那其實就是按照皇帝的心意來調整,調整完之後的排名,就是傳說中的殿試金榜。

殿試結果一共分三檔,也就是一二三甲。

一甲又稱鼎甲,一共只有三名,按排名爲狀元、榜眼、探花,得中一甲者,叫做“進士及第”。這三位有其特殊性,就是一旦定下,可以不經庶吉士館選,直接進入翰林院任職。通常來說,一甲第一名的狀元郎會直接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直接授官翰林院編修,最爲顯赫——官場起步就比其他人都高。

二甲一般在五十到八十人左右爲最多,偶有偏少或偏多,中二甲者叫做“進士出身”。三甲通常在兩百人或者再多一些,並不固定,中三甲者,叫做“同進士出身”。二、三甲按例要參加庶吉士館選,館選成功者便屬翰林官,清貴之極。

其他未過館選者也不必着急,或授給事、御史、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太常、國子博士等京官,前途看好;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外官,也是實權之職。

不過這三檔畢竟有差別,尤其是因爲“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舊制,所以鼎甲三人被時人稱之爲“天上神仙”,二三甲被選中爲庶吉士的則被稱爲“半路修仙”,好歹都是修仙的得道高人,比其他那些基本不可能“位列仙班”的可好得太多了。

殿試的時間是三月十五,在會試公榜之後大約半個月左右舉行。在舉行之前,朝廷還要先確定下一大批讀卷官。

這個事情跟世宗嘉靖帝有些關係要說明一下,嘉靖以前的殿試都是皇帝親自主持,但嘉靖帝是個要權不要臉的皇帝,他的特點就是經常性擅改祖制,譬如殿試這事,到他這兒就變了味,經常不親自主持考試,只是掛個名,實際考試還是臣僚操辦。

那就需要閱卷的大臣了,但由於皇帝掛名主考,其他臣子只能屈尊改叫“讀卷官”,意味着大家只是幫皇帝讀個卷而已,沒有侵犯皇權的意思。

朱翊鈞此前掛名過兩次殿試,也就是萬曆二年甲戌科和萬曆五年丁丑科兩次殿試,皇帝由於年幼,都只是單純的掛名,甚至沒有露面,兩次都是顧命首輔高拱作爲讀卷官代行。

但這一次,朱翊鈞要求親自殿試,衆臣——尤其是內閣——沒有拒絕。

殿試的前一天,鴻臚寺的官員便開始設置御座、黃案,光祿寺的官員則負責安放試桌、排定考生座位,至於負責印製考卷、準備答題紙的禮部更不消說,總之這象徵着大明最高級別的掄才大典,一切的一切都得是堂堂文官們親力親爲,通通不許太監宮女們插手。

次日一早,寅時都還沒過,夜幕沉沉之下,應試的貢士——也叫“中式進士”——們便在紫禁城宮門前等候,一個個把眼睜得比旁邊的燈籠都亮,興奮的不能自已。

讀書考試爲了什麼?不就爲了“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麼?現在經過多少次大浪淘沙,多少次慘無人道的考試,大明朝的四百精英終於站在了皇帝的家門前,即將完成鯉魚躍龍門的最後一跳,真是想想都激動地渾身發顫,跟打擺子似的。

而且,不同於之前考試的緊張惶恐,殿試前的氣氛更多的是興奮與躍躍欲試,因爲大家都知道,只要別犯傻搞出什麼麼蛾子,殿試是不會黜落考生的,只是將會試的名次重排,是個“優中選優”的過程。

換句話說,哪怕是考得再爛,也能混個榜下即用的同進士,外放個七品縣太爺噹噹。其實這對於很多進士來說,倒比在京裡坐冷板凳舒服多了,尤其對於那些考中的名次比較靠後的同年而言更是如此——畢竟館選艱難,而且就算選中庶吉士,也只是所謂儲相。

儲嘛……儲十年是儲,儲一輩子也是儲。你當內閣是南城菜場,誰都能進去混一波的?

回憶一下看看,大明朝開國至今,有多少個殿試前列、館選庶吉士,清貴無比的進士老爺,呆在翰林院喝茶數十年一事無成?

說實在的,像這樣的京官比比皆是,許多人就這樣混吃等死大半輩子,最後光榮致仕。萬一要是運氣差點,在某次大佬之間的鬥爭中沒有找準位置,成了出頭的椽子,或者被殃及的池魚,直截了當就回了家。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對於絕大多數考生而言,宦海浮沉、仕途兇險,將來最靠得住的,其實就是這幫同科同年了。因此大家這些官場菜鳥得相互通氣,扶持提攜,才能在弱肉強食、鬼怪林立的官場上站住腳。

其實在會試以後,這幫同年便串聯過了,現在相互間熟稔的很,但高務實顯然是個例外,他在京中有宅邸,平時也不怎麼走動,現在擡頭一看,認識的人都不知道有沒有十個。

不過他倒也不急,因爲他現在的名頭足夠響,同年們都競相的過來拜會,高務實倒是也不託大,拿出當年做秘書的本事來,熱情周到的面對每一位新認識的同年,不管人家是南人北人,都能讓人如沐春風,好感陡升。

本來他們還有些擔心,這位大名鼎鼎的高龍文,不光家世煊赫、文名鼎盛,而且考得還好,現在總是不露面,會不會是太傲了不好接觸?現在一見,可謂憂心盡去,此人竟是個八面玲瓏的主,一衆同年無不心悅誠服。

正在大家的感情急劇升溫時,卯時到了,鐘響門開,宮門前登時一片寂靜,緊張的氣氛猛地從角落裡鑽出來,幾乎佔據了每個人的心田——嘴上大家都說不在乎,但誰不想考個好名次呢,萬一選個庶吉士,運氣又好,將來說不定就入閣爲相了呢?所以事到臨頭,都提着一股勁兒,想要最後衝刺一把。

哪怕是蕭良有、張泰徵等人都是面色嚴肅,甚至有些緊張的模樣。

唯一面色淡定的,可能只有高務實一人——沒法子,這紫禁城他進進出出十來年,熟悉得跟自己家似的,想緊張也緊張不起來啊!

他就這麼輕鬆愜意地站着,既不顯得緊張,也不顯得輕佻,後面那些緊張得站着都抖個不停的中式進士們見了,心中個個敬慕不已——不愧是名臣之後、天子近臣,瞧人家這模樣,高會元怕不是來春遊踏青來了?

此時天光破曉,各色官員們開始入宮,考生們則規規矩矩站在一邊,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身着蟒袍玉帶的大學士;用羨慕的目光望着那些穿大紅官袍,系金銀腰帶的尚書侍郎;用期盼的目光望着穿青袍的主事、郎中,心中無比熱切——寒窗苦讀這麼多年,終於走到這“衣冠禽獸”的一步了!

等官員們進去完了,貢生們目光才終於收了回來,頓時便有禮部的禮讚官高聲道:“奉聖諭:宣萬曆庚辰科貢生覲見!”

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95章 破虜(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273章 倒臺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08章 隱情(下)第284章 設計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217章 臺灣島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30章 立威(上)
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95章 破虜(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273章 倒臺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08章 隱情(下)第284章 設計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217章 臺灣島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30章 立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