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

成都,弘治皇帝和劉晉兩人身穿便衣,非常隨意的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上。

不同於京津地區的繁華、喧囂、熱鬧,充滿現代化的氣息,成都的街頭就好像是20年前所看到的京城差不多。

房屋大多數都還是低矮的磚瓦房,青灰色爲主色調,很少能夠看到京津地區的那種高樓大廈,道路倒是基本上都鋪上了水泥路,只是道路上面很少能夠看到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數量相對來說也遠不如京津地區。

再看看街道上的行人,衣着打扮遠不如京津地區的人潮流、好看,穿的基本上都是最便宜的布匹所做的衣服,顏色單一,款式老舊。

還好臉色還算紅潤,至少來說這裡的人還是能吃得飽,畢竟番薯、玉米、土豆等高產的作物早已經在這裡推廣,糧食產量大增,至少來說吃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除了吃之外,在住、衣、行這三方面相差還是很大的,和京津地區相比差距很大,發展算是嚴重的滯後了。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重要區域。”

“這天府之國,土地肥沃,土地開闊而平坦,一直以來都是西南地區的大糧倉啊。”

“但今天看來,這成都的發展是要遠遠落後於我們大明各地的,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弘治皇帝一邊看也是一邊憂心忡忡。

愛民如子的弘治皇帝最是看不得這樣的場景,大明多年來迅勐發展,各地的生活水平都直線上升,唯獨這四川,至今的變化都不算太大。

“四川天府之國,四面都被羣山環繞、阻隔,對外的往來非常的不便,尤其是開設工廠、作坊所需要的大量機器很難進來。”

“故而這四川的發展非常的滯後,即便是有了機器,這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很難運輸出去,原材料也難以運輸進來。”

“這就是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發展滯後的主要原因。”

“雲南、貴州、重慶三地也都差不多,山多、地少,交通極其的艱難,對外的往來非常不便,經濟發展滯後,更重要的是這些地方,少數部族衆多,不服朝廷的教化,也不願意配合我們朝廷的方針。”

“以移民來說,本來貴州、重慶、湘西等地,最好是將大山之中的山民全部遷移出來到海外、關外等地。”

“然而朝廷在這些地方的移民工作難以開展,他們都不願意離開,無論我們說的多好,他們都不相信,更不願意離開。”

“想要發展,其實思想觀念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劉晉也是點點頭回道:“我們大明京津地區,現在一個普通工人的薪酬每月已經達到了差不多有6兩銀子的地步了,全年的收入差不多近80兩銀子。”

“兩夫妻努力工作的話,一年的收入超過160兩銀子,這個收入,以我們大明目前的物價水平來說,過上富足的生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即便是在陝西、河南、湖廣、江西等地,人均月收入也是可以達到4兩、5兩銀子的水準,一個人工作養七八口的家庭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四川,根據去年四川徵稅的稅收以及四川的人口數量來估計,四川地區的人均月收入可能還不到2兩銀子,遠遠落後於其它各個地區。”

“這主要的原因是因爲四川地區缺乏工業,依然還是一個以農業爲主的地區,人們大多數都還是從事農業生產,且不同於遼東地區、河中、黑土省等地區。”

“這裡人多地少,農民耕種的土地面積有限,故而即便是再努力,這收入也始終都無法提升上去。”

“四川想要發展起來,還是要重視工業的發展,以工業來吸納更多的人從農業之中走出來。”

“這樣一來的話,務工的收入更高,剩下的人也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自然而然就可以快速的發展起來。”

“此外,四川人口衆多,朝廷應該在四川這邊進行大力的移民,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關外、海外去,減輕這裡的人地矛盾。”

“同時也是可以將這裡多餘的勞動力用來發展海外、關外的土地,一舉多得。”

“等到這成都發展起來了,再以程度爲核心,帶動周圍雲貴渝地區的發展,吸引這些地方的人到成都這裡的務工、做事。”

“只有他們走出了大山,在城裡面過上了更好的生活了,見識了外面的繁華之後,他們纔不會覺得大山裡面,纔會逐漸的慢慢的願意搬離出來。”

“至於大山之中,我覺得並不適合進行什麼發展規劃之類的,投資很大,收益很少,還不如想辦法將人都給遷移出來。”

劉晉將自己的觀點給說了出來。

想想後世,山區的發展都是很難的,投資再大都沒有什麼用。

因爲地理的限制,交通不便,修一條路都可以在平原地區修十條路了。

後世是因爲沒有條件,土地有限,財力有限,大明就不一樣了,要錢有錢,要土地有土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這些人給遷移出來。

大明現在需用大量的勞動力,資本主義和工業化的發展,勞動力和市場都是最爲重要的東西。

可是偏偏現在大明的人口很少,2億多的人口分佈在廣袤的土地上,地廣人稀,勞動力很稀缺,海外的藩國和殖民地還在不斷的搶人。

這些窩在山裡面的山民、少數部族,他們就是不肯出來,管你朝廷開什麼樣的條件,我就是不出來,你又能夠怎麼樣?

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一直以來對朝廷的敵視,尤其是西南地區原先的土司制度,在土司的治理下,這些少數部族的人眼裡面只有土司根本就沒有朝廷,甚至於對朝廷是敵視的。

你根本就沒辦法在這些人的身上徵收到任何的糧食、稅收之類的,甚至於朝廷每年都還要倒貼不少的糧食、銀子進去。

第二個原因也是因爲這些山民、少數部族的人往往都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不服管教,自由自在的慣了。

第三個原因是因爲對外的交流很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沒有交流和往來,自然而然的就不會有變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繁華,始終認爲自己大山裡面纔是最好的。

本來也沒有什麼,放在以前的話,朝廷也是懶得去管這些,只要不叛亂、鬧事就可以了,朝廷也懶得管你死活。

但是現在不行啊,大明各地都在迅勐的發展起來,這西南發展不起來的話,始終就是一個隱患和不平衡。

西南也是很重要的區域,不僅僅可以輻射東南半島,還可以往緬甸、印度洋這邊輻射過去,如果能夠發展起來的話,長江上游地區的環境也是可以變的更好,不至於像後世一般,環境破壞嚴重。

“你說的很有道理。”

“現在的四川和西南地區就好像是二十年前的,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銳,所以還是要堅持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執行的辦法。”

“移民和發展工業。”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

“陛下聖明!”

“農業有着天然的侷限性,如果僅僅只是傳統農耕方式,一個農民即便是累死了也頂天只能夠耕種十幾畝田地。”

“十幾畝田地產出的糧食根本就賣不了幾個銀子,產出非常的有限,整個社會的財富增長就會非常的緩慢。”

“而且農業是要看天吃飯的,遇到災荒之年,糧食絕收,這生活就難以爲續了。”

“唯有工業能夠大量的解決勞動力,極大的提高生產力,利用各種各樣的工具、機械提高勞作效率,這樣一來,社會的財富和產出就可以大大的增長。”

“不僅僅朝廷可以徵收到更多的稅收,老百姓也可以有更多的糧食來吃,更多的布匹來做衣服,還可以建造出更多的房屋出來居住。”

劉晉笑着回道,也不枉自己多年來的努力啊,弘治皇帝現在也是已經清楚的知道農業的侷限性了。

搞農業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尤其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農業只是基本的吃飽飯,想要富裕就還是要搞工業,搞商行。

“那以你之見,這成都和西南該如何發展工業?”

弘治皇帝點點頭,隨即想了想問道。

“可以鼓勵我大明的商行、工廠前來成都這裡的辦廠、辦商行,朝廷在這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比如稅收方面,在五年內給予一定的減免。”

“另外朝廷這邊也可以持續的加大對西南、四川的投入,興修公路,也可以將鐵路往四川各地、雲南、貴州、重慶等方向修過去,以此來帶動四川和西南地區的發展。”

劉晉想了想回道。

這一套也是後世促進某些地方發展的辦法了,稅收、交通等基礎和政策上做好的了,自然而然就可以發展起來。

現在通了火車,往來方便了、快速了,想要發展起來還是可以的,不像以前,即便是不收稅也沒人來四川這裡投資,因爲機器都進不來,產品也賣不出去,成本太高了。

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407章,大明必勝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503章,興王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335章,才子雲集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089章,向大明人學習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63章,推銷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93章,朱厚照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7章,商議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950章,南州城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135章,漲、漲、漲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56章,環境?森林?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284章,鄉試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362章,鹽商聚會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360章,敗家子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552章,入關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089章,向大明人學習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64章,堆放如山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7章,商議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
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407章,大明必勝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503章,興王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335章,才子雲集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089章,向大明人學習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63章,推銷第2061章,天子賜婚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93章,朱厚照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17章,商議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41章,琳琅滿目第1950章,南州城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135章,漲、漲、漲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56章,環境?森林?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284章,鄉試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362章,鹽商聚會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360章,敗家子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552章,入關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026章,被無視的威尼斯共和國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089章,向大明人學習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995章,倫敦條約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64章,堆放如山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575章,葡萄牙人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7章,商議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