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距離朝鮮國都漢城非常的近,僅僅只有四十公里,沿着漢江能夠非常快速的往來,昨天杜明恩等人的到來,金鐘碩也是快馬加鞭的將消息傳到了漢城這邊。
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一支大明商船攜帶大量貨物來到朝鮮國的消息也是傳播開來,再加上金鐘碩收了杜明恩的禮物之後,這辦事的效率也是極高的,四處派人聯繫朝鮮國國內有實力的商人。
這個時代,對於大明上國,朝鮮國上下那都是非常恭敬的,朝鮮國國君燕山君雖然殘暴,但是收到了朱厚照寫給他的信函,知道船隊是過來求購糧食用來賑濟災民之後,那更是直接下旨將朝鮮國官倉的糧食沿着漢江順流而下運輸到仁川這裡。
至於朝鮮國的商人,得知有大明的商隊過來,還攜帶了大量大明的貨物之後,那更是一個個馬不停蹄朝着仁川這裡趕過來。
來自大明的貨物那絕對是這個時代最暢銷的貨物,因爲朝鮮國什麼東西都向大明這邊學習的,這大明的東西在朝鮮國都是受追捧的,大明的宣紙、絲綢、瓷器、茶葉等等都朝鮮國上流人物喜愛的東西。
儘管朝鮮國這邊也可以生產紙,也養蠶織絲,同樣也有自己生產的瓷器和種植的茶葉等等,而且各個方面來說都還是很不錯的,可就是不如大明來的香。
所以第二天,當杜明恩等人還在熟睡醒酒的時候,朝鮮國國君派出的大臣以及大批的朝鮮國商人就已經來到了仁川縣這裡。
等到杜明恩睡醒,整個仁川縣都變的無比熱鬧起來,朝鮮國國君派大臣運輸過來的糧食已經抵達了仁川這裡,同時這些商人們也都籌集了很多的糧食也都零零星星的運抵仁川這裡,等待着和杜明恩這邊交易。
得知消息的杜明恩也是高興的忙碌起來,事情比想象之中的還要順利,連朝鮮國的國君都派大臣過來幫忙,甚至於將自己朝鮮國的糧倉都給搬空,足見對於大明,朝鮮國是何等的敬重。
杜明恩這邊首先也是接見了朝鮮國國君派遣過來的大臣,向朝鮮國國君這邊表示感謝,同時也是接受了朝鮮國國君支援給大明的糧食。
當然作爲回禮,杜明恩這邊也是送上了很多整套的玻璃製品,從各種各樣規格的玻璃鏡子到玻璃燈具,再到玻璃制的文房四寶等等,所有的玻璃製品全部都給燕山君送上好幾套。
這個一方面算是回禮,這有來有往纔算是禮節,大明是朝鮮國的宗主國是沒錯,但是歷來大明對朝鮮國有厚待有加,每次朝鮮國的朝貢,大明這邊的回贈都會幾倍之,從來就沒有讓朝貢的國家吃過虧。
現在朝鮮國君對大明傾囊相助,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反正玻璃製品這東西很便宜,送出去對方又喜歡,和寶貝一般。
另外一個方面這也是劉晉的計劃,這玻璃製品在大明這邊價格已經炒的很高,大明的市場雖然廣袤,消費能力極大。
但終究來說還是有限的,這出海自然是要開拓海外市場,來朝鮮一次,帶的主要商品就是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
送上很多玻璃製品給朝鮮國君使用,這等於是給自己的產品做廣告,還是最好的廣告,到時候這玻璃製品肯定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風靡整個朝鮮國。
從而帶來源源不斷的鉅額利潤,以後這一船船的玻璃製品運過來就可以帶回去一船船的金銀,這個買賣劉晉自然早就已經算的清清楚楚。
收了糧食,送上了回禮,杜明恩這邊又開始馬不停蹄的忙起來和朝鮮國的商人做買賣。
這做買賣是杜明恩的強項,他本身就是商人出身,所以也是學着劉晉在京城這邊的搞出來的古今樓一樣,將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全部擺出來,邀請朝鮮國國君派過來的大臣,仁川縣縣令以及朝鮮國的商人一起過來先參觀、參觀,再來談買賣。
……
仁川港港口附近的碼頭上,人流如織,普通的老百姓已經被仁川縣縣令金鐘碩派人給暫時驅趕開,此時聚集過來的全部都是收到消息日夜不停趕過來的商人。
此時這些商人正在不斷的參觀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所有的玻璃製品全部擺放在桌子上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玻璃製品閃閃發光,讓人喜愛不已。
在每一張桌子旁邊都有海事學院的學員站立着,非常耐心的給這些朝鮮國的商人們解釋這些玻璃製品的作用當然還有最爲關鍵的價格。
“李先生,這個是我們大明京城最暢銷的鏡子,在大明京城這邊只要是有門面的大戶人家,這嫁女兒是必須要有一個帶鏡子的梳妝檯當嫁妝的。”
“這東西要多少錢一件?”
“不貴,也就是兩千兩銀子。”
“嘶~兩千兩銀子一件,這也太貴了吧。”
在一張帶鏡子的梳妝檯前,一個朝鮮商人聽到價格的時候,整個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氣,這東西還真不是一般的貴。
“當然貴了,要不然怎麼是大戶人家才能夠用的起東西,在我們大明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夠用得起的,普通的家庭,一般都是選這種鏡子,只要五百兩銀子就夠了。”
海事學院的學員一聽,笑了笑點點頭沒有否認,接着又拿起一面更小的多的鏡子介紹起來。
“金先生,像這種文房四寶目前是我們大明最流行的文房四寶,無論是用來送來,還是自用都是非常不錯的,你看這個都是透明的,寫起字來都更有靈韻…..”
“這個多少錢一套?”
“不貴,不貴,一套也只要一千兩銀子,這一次來的匆忙,我們總的也沒有帶多少過來,剛剛已經賣出去了二十套了,現在只剩下不到三十套。”
“另外還有這個玻璃茶具,玻璃酒具,這一次攜帶過來的數量都不多,賣完就沒有了,所以如果金先生看準了,還是儘快收入囊腫爲好,下一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的買了,這東西在我們大明也是非常稀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