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第一批藩國

古裡城,港灣之中,寧王的戰船在隆隆的炮擊聲之中開始登陸,準備拿下古裡城。

“開火~開火~”

達伽馬站在炮臺上不斷的怒吼着,等了好些天了,出征果阿地區的瓦斯科沒有回來,倒是大明人的戰艦先回來了,給他們帶回來一個壞消息,果阿地區的葡萄牙人全軍覆滅。

這讓達伽馬憤怒無比,葡萄牙幾乎是舉國之力纔開拓了東印度航線,好不容易纔佔領了這古裡國,現在卻是要被大明人給輕而易舉的給奪走。

他這個印度總督位置都還沒有坐熱,竟然馬上就要下馬了,這是他無法接受的事情,他必須要狠狠的教訓大明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

雙方之間的炮彈飛來飛去,隆隆的炮擊聲響徹雲霄,滾滾的硝煙不斷的瀰漫。

港口這裡,寧王的大軍已經開始登陸,不過卻是遭到了古裡葡萄牙人的頑強阻擊,在港口這裡,葡萄牙用火槍、弓箭、刀劍等在負隅頑抗。

“第一隊瞄準!”

然而很快,寧王大軍的強大攻擊就開始發揮出來。

先頭登陸的人排着隊伍,一杆杆火槍在指揮官的命令下,噴突出一顆顆密集的彈丸。

剎那間,鮮血染紅大地。

明軍的火槍比起葡萄牙人的火槍要先進,射程更遠,射速更快,關鍵是三段式密集射擊的陣型能夠最大的發揮出這個時期火槍的威力和優勢出來。

葡萄牙人的抗擊就好像是螞蟻阻擋大石,螳螂擋車一般可笑,寧王大軍所到之處,葡萄牙人瞬間崩潰。

人數上本身就沒有任何的優勢,裝備、武器、訓練等等也不如寧王的大軍,再加上此時此刻,這些海盜、地痞流氓等所組成的戰鬥意志近乎崩潰。

所以很快,整個古裡城內的葡萄牙人就開始不斷的偷襲,不到一個時辰,寧王的人馬就正式拿下了古裡城。

“哈哈,這就是我寧國的第一座城池!”

寧王來到古裡城城主府,原先達伽馬的總督府這裡,寧王仔細看了看四周,整個人也是意氣風發,終於有一塊自己的地盤了。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李士實、劉養正、董林等人則是齊聲的向寧王賀喜,同時一個個也是滿臉笑容,寧王有了自己的地盤,這意味着寧國的建立也是很快就會提上議程,他們這些跟着寧王的人,一個個很快就能夠封侯拜相了。

“哈哈,能夠打下古裡,都是諸位的功勞,等寧國建立,本王重重有賞。”

寧王看了看手下的這些人,再看看眼前有些簡陋的總督府。

雖然一切都很簡陋,但是卻已經有新朝的氣息了。

“王爺,我們現在佔領了古裡國,理應儘快佔領整個古裡國,讓古裡國的所有人都接受王爺的統治和管理。”

李士實站出來說道。

“嗯。”

寧王微微點頭,接着想了想下令道:“董林、李士實聽令。”

“臣在!”

兩人連忙站立出來。

“命你兩人率領三千人馬接管古裡國各地,征服古裡本地土著,讓各地土著首領必須儘快前來古裡城向本王效忠!”

寧王非常霸氣的說道。

古裡國本地的土著,他們事先都已經瞭解清楚了。

古裡國並不大,本地的土著分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部族,實力弱小,關鍵是軟弱可欺,葡萄牙人就靠着不到兩千人就成功的征服了古裡國,讓古裡國的土著臣服。

他寧王手下有五千大軍,再加上上萬的龐大人馬,征服古裡國也是很清楚的事情。

“是!”

WWW _тt kan _CO

兩人鄭重的點頭,接着也是迅速的開始行動起來。

“劉養正聽令!”

“臣在!”

“命你立即着手準備建立寧國之事,設立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等機構,劃分行省,制定律法。”

“臣遵旨!”

“王弼聽令!”

“臣在!”

“命你組織人手,清查寧國土地,統計寧國人口,制定稅賦!”

“臣遵旨~”

伴隨着寧王一道道命令不斷的下達下去,寧王手下的人開始迅速的行動起來。

與此同時果阿地球,沒有了葡萄牙人的威脅,蜀王的人馬開始着手收拾本地的土著,儘管只有兩千人馬,面對的土著卻是上萬。

但是蜀王的人馬依然還是砍瓜切菜一般迅速的掃蕩乾淨了果阿地區的土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征服了果阿地區大大小小的土著部族,讓這些土著們臣服於蜀王的統治。

成功佔領了果阿地區,蜀王這邊也是迅速的開始着手建立蜀國的事情來。

和寧國這邊差不多,也都是參照大明這邊的制度,設立內閣,設立三省六部,將一個個區域劃分爲省,委派官員,同時也是迅速的清查自己蜀國內的人口和土地等等。

……

安寧城(原先的古裡城,先被寧王改名爲安寧城)的港口內,來自錫蘭島的十幾艘大船緩緩的停泊下來。

其中的一艘大船上面,錫蘭總督胡獻有些感慨的看了看眼前的安寧城。

儘管寧王統治的時間還很短,從打下來,到現在準備建立藩國,也僅僅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

但是整個港口已經被寧王的人治理的井井有條,街道乾淨、整潔,碼頭規劃的整整齊齊,還建起了燈塔,港口的高處還有炮臺,同時寧國旗幟也是已經飄揚在港口的上頭。

和大明明黃色的龍旗不同,寧國的旗幟也是龍旗,不過顏色上面選了寧王最喜歡的紫色,同時爲了表示對大明的尊重,龍爪也只有四隻爪子,五爪是大明天子才能夠使用的。

“寧王還真是一個治國的人才,這才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竟然都已經治理的井井有條,以前來古裡的時候,這古裡可是臭不可聞。”

胡獻笑了笑和身邊的祝本端說道。

天竺是一個好地方,這一點大家已經深有體會,這裡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光熱充沛,無論是種什麼都非常的合適。

天竺本地的土著也是非常好統治,他們天生就習慣性了外來強大文明的統治,也安於被統治的現狀。

但有點卻是讓大明人非常的詬病,那就是天竺人極其的不愛衛生,隨地大小便那都是習以爲常的事情了。

所以在天竺大大小小的城市當中,那氣味簡直是酸爽。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歐洲人也差不多,所以葡萄牙人佔領古裡之後,也同樣沒有太管這些事情。

但是大明人就受不了,大明的城市,別說是天津、淞滬這些新興大城市了,即便是原先的舊城市,衛生都是很不錯的。

“確實是厲害,這才厲害錫蘭島沒多久,怎麼快就要建立藩國了。”

祝本端笑了笑點點頭。

兩人這一次是應邀前來參加寧國建國大典的,寧國(古裡)離錫蘭島很近,而且也是在天竺大陸上面,這以後西洋聯合商行絕對少不了要和寧國打交道。

所以接到寧王的邀請之後,西洋聯合商行這邊也是相當重視,胡獻和祝本端親自前來,同時也準備了豐厚的賀禮。

弘治十五年二月初二,寧王在海外天竺建藩國寧國。

寧國的一切幾乎都是照搬照抄大明的制度。

李士實、劉養正、董林三人爲內閣大臣,同時設立禮部、吏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六部主管寧王政務,設置五軍都督府掌握寧國兵馬。

都城設立在安寧城(古裡城),同時寧王也是大舉分封有功之臣,李士實、劉養正、董林等有功之臣、寧王府的老人基本上都得到了一個公爵,大敗葡萄牙人的時候立功的將士也基本上根據功勞封了侯爵、伯爵之類的。

跟隨寧王出海的人,只要是有功勞,讀點書的,也基本上都在寧國這邊撈的一官半職,同時寧王也是開始兌現自己的承諾。

有功勞的大臣、將士等等基本上都獲得了大量土地的獎勵和封賞,即便是沒有什麼功勞,只要跟隨寧王出海來到海外的人,每一個人也都獲得了百畝良田的獎勵,同時也是分配了一些本地土著作爲奴僕使用。

同時爲了鞏固在寧國的統治,也是爲了籠絡人心,寧王還認命了幾個本地土著部落首領爲官員。

在寧王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之下,整個寧國也是迅速的安定下來,本地的土著雖然人多,但卻是非常安穩的接受了寧王的統治。

安寧城,寧王這邊先是向天祭祖,書寫誥文,然後焚燒掉,將自己在海外建立藩國的事情告訴自己的老祖宗,同時也是祈求自己祖先的庇佑,庇佑寧國繁榮富強,國祚綿延。

接着在羣臣、四方來賓的見證下,寧王正式登基稱王,羣臣高呼千歲、千歲、千千歲。

嗯,王爺就是王爺,藩國就是藩國,縱然在海外本質上就是一個國家了,但是寧王依然不能稱萬歲,也不能稱帝,因爲這是關係到正統的問題。

只有大明的天子才能夠稱帝,稱萬歲,他們只能夠是王,只能是千歲。

寧國正式成立,很快,幾天之後蜀國也在蜀河城(果阿祖阿里海出海口)成立,寧國和蜀國成立之後也是立即派人回大明這邊,向大明天子進行稟告,同時請求大明的承認。

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547章,真便宜第133章,玻璃廠第82章,好巧啊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734章,汽車熱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82章,好巧啊第992章,炮轟倫敦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284章,鄉試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731章,教化他們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1328章,反思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426章,搞事情第57章,人與自然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532章,淞滬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99章,喜滋滋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537章,羊毛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533章,足球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942章,加強集權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695章,瓊州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614章,先洗腦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533章,足球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737章,就回本了?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413章,述職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1734章,汽車熱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401章,轟動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571章,天竺第64章,就是便宜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
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547章,真便宜第133章,玻璃廠第82章,好巧啊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734章,汽車熱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82章,好巧啊第992章,炮轟倫敦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284章,鄉試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2144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2第731章,教化他們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1328章,反思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426章,搞事情第57章,人與自然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532章,淞滬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99章,喜滋滋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537章,羊毛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533章,足球第1349章,向西、一直向西第942章,加強集權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695章,瓊州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614章,先洗腦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533章,足球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737章,就回本了?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413章,述職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1734章,汽車熱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401章,轟動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571章,天竺第64章,就是便宜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