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

劉晉這邊忙碌無比,忙着和大明最上層的這些人商討着以後的殖民計劃,另外一邊,剛剛纔回來的杜明恩也是忙碌不停,他成了大明的傳奇人物。

一年多的時間,杜明恩一夜暴富,去一趟黃金洲賺回來900多萬兩銀子的龐大財富,富可敵國來形容也不爲過。

但這還不算什麼,他本是一個商人,商人在明朝地位很低,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面,而且明太祖朱元璋很不喜歡商人,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對於商人有諸多的打壓,甚至於明朝的法律還明文規定了商人不能穿綾羅綢緞什麼的。

當然了,這些個規定都是不符合實際東西,事實上明朝的商人日子那是相當的瀟灑,因爲商稅非常低,三十稅一,甚至於只要你給官員塞點銀子,這點稅都可以不用交。

到了明中後期,江南的大商人甚至於都染指了朝堂,一旦有誰說要加徵商稅之類的,立即就會被他們整死。

由此可見,地位不地位什麼的其實都還是有經濟基礎來決定的,商人有錢,即便是你規定沒地位,他就真的沒地位了?

當然了,至少明面上來說商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

但是杜明恩就不一樣了,他去黃金洲不僅僅帶回來了龐大的財富,爲自己帶回來龐大的財富,同樣爲弘治皇帝帶回來龐大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他帶回來了黃金洲的幾種高產農作物,這幾種高產農作物可以讓大明的百姓再無饑荒,這功勞就大了!

所以弘治皇帝親自在金鑾殿接見了杜明恩、林書鴻、田二牛等船隊的主要成員,並且大方的弘治皇帝還封爵了。

杜明恩被封爲太平侯,一個侯爵,而且還是世襲罔替的那種,也就是說只要大明存在一天,他家的這個太平侯就可以傳一天,世襲罔替,與國同享。

太平侯的封號也是經過了禮部這邊的再三商議,認爲太平侯的封號是最合適的,因爲杜明恩的主要功勞就是帶回來三種高產的農作物。

有了這三種農作物,大明從此以後再無饑荒,自然就天下太平,海清河宴。

林書鴻、田二牛等一些船長和主要的成員也是跟着撈到了一個伯爵,一個個也都鹹魚翻身,由平民老百姓,瞬間躋身到了大明的貴族士紳行列。

這就是傳奇了!

不僅僅一夜暴富,還從一介商人變成了大明的太平侯,關鍵是朝野上下沒有誰有任何的意見,即便是一向迂腐的文官集團都集團表示支持。

金銀不算什麼,三種高產的農作物,讓大明再無饑荒,這個功勞太大了,怎麼封賞都不爲過。

京城杜明恩的府邸門前如市,車水馬龍,每天都有來自大明各地的人前來拜訪杜明恩,拜訪這個傳奇一般的人物。

當然了,杜明恩傳奇歸傳奇,大家認識一下子就好,有的是機會和時間,真正的原因其實還是爲了銀子。

關於船隊航行的細節,船隊在整個航行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一切,大明早報這邊也是進行了專題的大篇幅報道。

詳細的將船隊的一切報道出來,劉晉這邊沒有任何隱瞞,將船隊發現的金礦、銀礦、各種各樣豐富的資源礦產、肥沃的土地,還有黃金洲這邊好騙的殷商後裔等等全部刊登出來。

可以說原本就已經非常火熱,這下子更是被徹底的引爆。

魚溪的金礦,還有那帶回來的雪白、雪白沒有一絲雜色的皮毛;千河口這裡的金湖,肥沃的土地;黃金洲西海岸的金礦、銀礦,印加帝國的金銀……

整個京津地區,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討論這些東西,也都被這些所深深的吸引。

杜明恩府邸的會客廳當中,杜明恩正在接見一羣來自江南地區的商人、士紳,杜明恩自己就是江南人,出身江南。

這羣人當中有徽商的代表程伯安、祝本端、馮相還有葉禮,這四個人不僅僅是徽商代表,同樣也是江淮地區大鹽商的代表。

今年這些鹽商的日子可是非常難過的,因爲和長蘆鹽場這邊打價格戰,在北方地區一敗塗地,可以說是虧的差點連褲襠都當掉了。

四個大鹽商,再加上其它大大小小的大鹽商,前前後後籌集了上千萬兩銀子來和長蘆鹽場鬥,最終虧的七七八八。

誰都沒有想到長蘆鹽場的產鹽能力如此的恐怖,不僅僅滿足北方市場的需求,連他們這些大鹽商大肆的購買入都能夠滿足。

可以說要多少鹽就有多少鹽。

最終沒有辦法,這些鹽商徹底的失敗,也是幸虧長蘆鹽場這邊還沒有進軍南方市場,所以還剩下一口氣。

以爲很賺錢的買賣血虧,而且估計着明年長蘆鹽場就會進軍南方市場,到時候鹽這塊巨大的蛋糕就徹底沒有他們的份。

可是他們卻又那長蘆鹽場沒有任何的辦法。

這長蘆鹽場是弘治皇帝、太子、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等人的產業,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動用文官集團的力量來搞垮長蘆鹽場。

可是隻要那個文官敢出頭,弘治皇帝手中的幾個大案子都還沒有了結呢,出一個死一個,再也沒有人敢玩這些手段了。

所以即便是再捨不得鹽這個巨大的利益,他們也是隻能無奈的捨棄掉,並且明年,南方的市場肯定也是會長蘆鹽場給佔掉,他們不得不全部退出鹽這個市場。

這對於他們這些鹽商、徽商來說就很難受了。

接連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前不久的案子牽扯出了好幾個大徽商,不過主要是涉及到糧商的徽商,因爲倒賣軍糧,以次充好等等,被弘治皇帝這邊抄家流放,給予了沉重的打擊。

還有官倉失竊案對徽商、江南大商人、士林的打擊,也是造成了整個江南地區大商人、士紳和士林力量的削弱。

這些都是弘治皇帝乾的,是從上面層面的打擊。

真正可怕的是從根基上的打擊,劉晉所幹的事情就是在挖他們的根基。

伴隨着新興資本主義的興起,北方地區,特別是京津地區,資本主義發展異常的迅猛,工業非常非常快速。

水泥業、造船業、紡織業發展異常的迅猛,北方的新興資本家實力迅速的膨脹起來,進而對南方的這些大商人、大地主、士紳等等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別的不說,單單是紡織業,隨着新式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出現,京津地區這裡,紡紗廠、織布廠猶如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出來。

用機器製造出來的布匹不僅僅質量好,關鍵是速度快,成本低,自然而然的這些布匹就會銷往整個大明,甚至於現在都已經銷到了朝鮮和倭國這裡。

江南地區本來就是紡織的重要產區,主要的依靠還是傳統的家庭紡織爲主,面對這種巨大的衝擊,江南地區的紡織業一敗塗地,被衝擊的潰不成軍。

自然而然的,江南地區的這些商人、地主、士紳的利益也是受到衝擊。

在幾年前的時候,整個大明大家說有錢人肯定首先是說他們這些徽商,而徽商當中又首推他們這些鹽商。

但是現在呢,纔過去幾年的時間,大家說有錢,首先想到的就是北方的這些新興資本家了,京津地區的工廠,生意火爆的不行。

水泥工廠的生意好到火爆程度,水泥現在風靡整個大明,甚至於也是暢銷到了倭國和朝鮮,需求量非常的龐大。

京津地區的新興資本家那更是在大明各地遍地開花,到處開辦新的水泥工廠,規模一個比一個大,產量一個比一個大,用工的人數,原先一個廠還僅僅只有幾百人,現在上萬人的大廠都已經很多了。

新興的資本家財富積累的速度比他們這些靠傳統方式積累財富的人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就如同一個是傳統的手工,一個是用新興的機器織布,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這是一場來勢洶洶的龐大財富浪潮,而他們南方的這些大商人、大地主、大紳士卻是一直都還沒有參與進去。

所以他們現在坐不住了!

特別是隨着杜明恩船隊的回來,一次性就帶回來三千萬兩白銀,如此龐大財富衝擊下,沒有人不眼紅,沒有人能夠保持淡定。

所以這一次,這些南方的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也是齊刷刷的來到了京津這裡,他們也要參與進這新一輪的財富浪潮當中。

朝堂之上,發動他們的人向弘治皇帝這邊請求在南方地區開放更多的口岸,原先反對開海禁到現在主動要求開海禁,這其中的巨大變化,也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最能夠深有體會,說到底還是因爲開海禁所能夠帶來的利益比繼續海禁要更大。

所以他們纔會支持開海禁,主要要求開海禁,爲的也是參與進這巨大的財富浪潮當中。

除了朝堂之上活動,在下面,這些大商人、大地主也是找到了杜明恩,顯然也是希望杜明恩能夠跟他們合作,帶他們去參與進這個財富浪潮。

第121章,人手問題第274章,海貨行第466章,年底盤點第305章,開始鍊鋼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99章,漁船回港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843章,你該頤養天年了第217章,頂不住了第695章,瓊州開車回家過年,請假一天!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918章,普天同慶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436章,深得帝心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89章,授課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841章,旁門左道?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948章,時過境遷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301章,免費建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696章,後黎王朝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21章,人手問題第537章,羊毛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2198章,梁贊府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879章,意義非凡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319章,鹽山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219章,有貓膩第2139章,歐洲大戰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298章,大渣男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65章,百姓苦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500章,血戰到底
第121章,人手問題第274章,海貨行第466章,年底盤點第305章,開始鍊鋼第2060章,實幹纔有前途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199章,漁船回港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843章,你該頤養天年了第217章,頂不住了第695章,瓊州開車回家過年,請假一天!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918章,普天同慶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436章,深得帝心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89章,授課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841章,旁門左道?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948章,時過境遷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537章,無解的陽謀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301章,免費建第818章,想要擺脫傀儡的馬合木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696章,後黎王朝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21章,人手問題第537章,羊毛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2198章,梁贊府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第879章,意義非凡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319章,鹽山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645章,要想富,先修路第219章,有貓膩第2139章,歐洲大戰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298章,大渣男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65章,百姓苦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500章,血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