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

天啓四年四月二十,已經升爲司禮監秉筆的劉時敏到達南京。

他是乘水師快船來的。

也就是楊信的縱帆船,停止建造巡洋艦後,楊信在葛沽的造船廠除了幾艘戰列艦以外,剩下工匠全都在造這個,目前每個月就能造十艘。排水量都不大,也就是二百噸,雙桅,軟帆,只在甲板裝六門三磅炮,唯一的優勢就是速度快,空載時候順風極速超過一小時超過五十里。不過海上並不是這麼算,而是用時間,一晝夜分十更,從新城起航到吳淞口,一路斜側風總共三十八更,也就是不到四晝夜,平均航速七節。

舊式船這種情況也就三四節。

目前已經有三十艘投入到了新成立的南洋公司。

主要航行澳門,會安,文萊,部分沿文萊向馬六甲和巴達維亞,運去各種貨物,然後載着大米回來,最快時候一個月就能一個來回。

賺錢馬馬虎虎。

畢竟這條線上跑的船實在太多。

但運回的大米倒是很多,因爲速度快,基本上不需要候風,它們不運稻穀,直接就是運加工好的大米,從會安裝船哪怕不是順風,四天也到澳門了。正好今年廣州春荒米價暴漲,它們在非貿易季節帶着一船船大米回來,迅速平抑了廣州米價。

這時候因爲風向剛剛開始改變那些歐洲商船都沒到。

至於劉時敏帶來的……

“諸位,這可是大喜事啊”

他舉着酒杯說道。

然後面前一片明顯敷衍的笑容。

好吧,天啓以冊立太子,強行結束了這場戰爭,還沒週歲的皇長子朱慈燃被冊立爲太子,而冊立太子必須大赦天下,所以他赦免了紅巾軍及紅巾軍控制區百姓。而作爲對文官士紳感情的補償,楊信之前逮捕的那些人背後家族赦免,同樣也不會再抄他們的家了,至於這些人還是交給楊都督流放。另外大學士劉一燝辭職,徐本高,王時敏撤職,兩人的世襲官職同樣一併撤銷,至於黃澍雖然是主謀應該流放,但因爲楊都督答應他立功免罪,所以赦免,但世代禁錮,其本人及後代永不得參加科舉。

而紅巾軍依照此前楊都督提出的方案處置,並以其中精銳,改編爲忠勇軍,員額一萬人。

設立昭義市。

也就是目前紅巾軍控制區。

但昭義市直接由皇帝管理,以司禮監秉筆劉時敏爲市監,同樣也是忠勇軍掌印監軍,以內官爲各縣縣監,同樣也是各軍監軍,直接歸司禮監掌印統轄。

對於這道聖旨,京城的文官選擇了接受。

內閣擬旨了。

同樣六科也通過了。

不過作爲補償,內閣首輔方從哲以年老辭職,然後由內閣,六部,都察院等重臣,廷推新的首輔,事實上幾乎已經定了必然是葉向高,這也算是對南方士紳的一種妥協。

由這份聖旨看,小皇帝如今也很狡猾了。

可以說好處全進了他手中。

雖然赦免了各家,但實際上各家的銀子早就到手,都已經半年了,楊信早就拿到被抓的那些口供,並且迅速完成了抄家。現在只不過隨便撿些銀子還給他們而已,總計抄出的兩百萬已經送往京城,另外還有兩百萬一部分是還楊信的軍費,一部分用於南京各地救災。

但紅巾軍的地盤,四個半縣官方數字超過四百萬畝良田,這個落入了皇帝口袋。

實際上不只四百萬。

根據目前紅巾軍統計的數字接近七百萬畝,也不是說隱田三百萬,這裡還有一些其他性質的農田。

以畝產兩石算,兩三成的地租,天啓每年可以得到近四百萬石糧食的地租,這還不算冬小麥和油菜籽的。而且這片區域還能繼續墾荒,尤其是湖區的圩田,實際上現在那些民兵已經在墾荒,但即便是目前,天啓能從這裡得到的地租,也超過了大明歲入的十分之一。可以說皇帝陛下得到了一塊巨大的肥肉,相當於目前蘇州府加松江府的田賦總和還多,另外還得到一支忠心耿耿的軍隊,紅巾軍和那些民兵會感激涕零地叩謝天恩。

以後江浙誰不聽話,尤其是像當年蘇州抗稅這種事情再發生,這支軍隊會立刻爲他鎮壓。

他開心了。

刁民們也開心了。

但這片土地上那些士紳哭了。

他們的財富沒有了,唯一得到的是歸還的房產和商鋪,可商鋪裡的貨物肯定沒有了,另外就是作爲補償他們去四川一家認領一塊荒地,倒是皇帝開恩,不用非得用地契了,四川那邊荒地隨便去開墾,開墾多少都算他們的。

可他們能真去嗎?

他們去了之後帶着老婆孩子下地幹活嗎?

這種補償毫無意義。

他們的一切終究還是失去,被昏君奸臣刁民合夥奪去,這些人都是勝利者,唯有他們是失敗者,所以這件事沒完,聖旨又能怎樣?就像鄭鄤的書中說的,君無道,臣逐之,昏君的聖旨,聽聽就行了,如果有能力反抗這就是廢紙而已。

“劉公公,死了那麼多人,難道就這麼算了?”

熊明遇說道。

“咱家不是說了嗎,這是正好趕上了冊立太子的喜事,這也算是向天下萬民展現陛下仁慈。說到底這件事也是意外,這地震乃是天災,老百姓遭了災正恐慌呢,那些士紳又帶着人衝擊錦衣衛,這才引發那些不知實情的百姓跟隨。說到底雙方都有責任,如今事情已經這樣,人死不能復生,總不能爲了那些死了的士紳,就非得讓這得近百萬人償命吧?

咱家在這裡先說句不好聽的,事情已經這樣了,諸位也就別再糾纏下去了。

咱家以後可就在江南了。

這市監,監軍都是咱家,以後還得請諸位給個面子,尤其是地方上那些士紳,諸位還得幫忙勸解一下,他們也得體諒陛下難處。

要是他們還不依不饒……”

劉時敏笑了笑。

“咱家這個監軍,可一樣也是帶着尚方寶劍的。”

他緊接着說道。

他這話的意思很明白,你們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反正聖旨已經下了,這件事就這樣定了,誰還不依不饒想搞事情,那他手中可是也有尚方寶劍,雖然斬這南京的文臣不可能,但斬幾個士紳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那些文官們沉默無言。

當然,他們也知道,目前這種時候是不能搞事情的。

那些團練實力還不夠。

但也用不了多久,最多明年那些團練就能真正成軍,那時候無非再隨便找個藉口,只要鬧起來,這些文官就可以說紅巾軍叛亂,然後讓那些團練一舉滅掉。至於劉時敏和那些監軍們,這個弄死又有什麼難的,萬曆年間弄死的多了,甚至還可以把他弄死嫁禍紅巾軍,這樣更有理由對紅巾軍動手了。

只要滅掉紅巾軍,天啓那裡又能怎樣?

他敢追究?

數萬掌握在士紳手中的團練是擺設啊!

這時候這些文官也發現,這件事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打着辦團練的旗號,讓江南士紳真正掌握了可用的武力,就目前官軍的糜爛,除非從遼東調邊軍,這江浙還真就沒有能打過這些團練的。

有他們在,東林羣賢說話就終於可以硬起腰桿子了。

“咳!”

一直沒說話的楊都督咳嗽一聲。

“諸位,難道不應該慶祝一下江南恢復安寧嗎?”

他說道。

他的總督軍務沒變。

他還是總督江南江北軍務。

畢竟接下來還有紅巾軍的改編之類也離不開他,實際上天啓同樣很清楚楊信不能離開這裡,那些士紳和文官不是沒能力發動更大規模圍剿,而是楊信在這裡,強行阻隔了他們的外援進場。南京兵部甚至連南京周圍的軍隊都沒法調動,因爲楊信纔是總督軍務,他們自己調動軍隊,結果就是韓昌言是下場。明朝的軍事制度並不是說兵部直接調兵,軍隊是五軍都督府管轄又不是兵部,兵部的調令必須通過五軍都督府,兵部把調令給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從各地衛所調動軍隊。

這纔是明朝軍事體制。

這周圍衛所兵必須得通過五軍都督府才能調動,但如今有楊信鎮壓在這裡,南京五軍都督府的老大常胤緒腦抽啊,冒險給兵部捧這個場?

如果沒有楊信,南京兵部尚書可以從各地調動幾十萬軍戶,再加上各地總兵的募兵,連同士紳團練,全都壓到常州去,但因爲楊信鎮壓,軍隊調不來,外地團練被蕩寇軍拖住,最終就是周圍幾個府的團練頂,他們當然打不過紅巾軍。

天啓要順利吞下這塊肥肉,還是得靠楊信在此鎮壓。

熊明遇等人看着他。

“爲太子壽!”

楊信舉着酒杯笑咪咪地說道。

熊明遇恨恨地一飲而盡,然後緊接着起身,一抱拳後直接離開,隨即其他幾個東林系官員也以同樣方式喝酒離席,剩下幾個北方籍,或者說親近閹黨的一臉尷尬。

楊信保持着微笑喝酒。

“都督,陛下口諭,讓您抽空趕緊回去一趟。”

旁邊劉時敏低聲說道。

剩下那些官員瞬間瞪大了眼睛。

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六八六章 做內奸的感覺真好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一九四章 正氣歌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四三二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第一五五章 人民的洪流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三八七章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章 熊廷弼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二一章 繳槍不殺,蕩寇軍優待俘虜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一三六章 這個皇帝不是善茬啊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四五五章 大明之大幹快上第五七零章 牧羊人的綱常第四五二章 後宮爭寵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二一七章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一七三章 殺人滅口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一八一章 哭泣的衍聖公第五二四章 順民與刁民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三七三章 奸臣本色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四二五章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你別走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六九章 打開城門迎接大汗啊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
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第六八六章 做內奸的感覺真好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四四一章 鐵血鋤奸團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五六八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一九四章 正氣歌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二五五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三五二章 監獄裡的思想家第五五八章 聽我命令,掉轉槍口第四三二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五零五章 歡迎楊都督駕臨江南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第一五五章 人民的洪流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三八七章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一零八章 楊某就不喜歡留隔夜仇(五更完成)第五三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六章 熊廷弼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五二一章 繳槍不殺,蕩寇軍優待俘虜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五一二章 鄉賢們的覺醒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五四三章 太祖的裁決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聲第一三六章 這個皇帝不是善茬啊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一三九章 抄家,抄傢什麼的最好了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六八七章 史可法大戰吳三桂第四五五章 大明之大幹快上第五七零章 牧羊人的綱常第四五二章 後宮爭寵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五六四章 謀反第一步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二一七章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第六三五章 九千歲怒斬閣老第一七三章 殺人滅口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一四零章 我爲大明立過功,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四十八章 還有誰,我就問還有誰!第五零三章 天意,這是天意第六七二章 鎮南王,咱們私奔吧!第一八一章 哭泣的衍聖公第五二四章 順民與刁民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三七三章 奸臣本色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四四五章 帝王之怒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六八九章 滿門忠烈衍聖公第四二五章 父親大人,父親大人你別走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五四九章 銀彈攻勢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三六三章 皇后有喜第二三八章 你說他是不是覬覦我的美色第五九三章 宿命之戰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六九章 打開城門迎接大汗啊第五八零章 鬥爭不要停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