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

五萬兩銀子,五萬石稻穀。

其實也沒多少。

至少對於家大業大的華家來說用這些換取不抄家還是很划算,他家一年收租四十五萬石……

以後沒有了。

華允誼悲憤,屈辱,無奈地接受了華家的命運,有他帶頭無錫其他幾家也只能掏銀子掏糧食,換取楊信不會對他們清算,至於地被收走就收走吧,好在像華家這樣的已經不僅僅是依靠土地爲生,大明目前最大的出版商家族啊!

他們的確不甘心,不想失去田產。

可他們又能怎樣?

華家最寶貴的財富是那一堆堆的藏書,是印刷業的工廠,是在外地甚至國外的銷售渠道。

有這些華家依然還是世家。

再說了,無錫士紳也累了,他們和這個奸賊彷彿有什麼孽緣一樣,從他開始禍害江南,無錫就始終在他的陰影籠罩下,無錫士紳到現在爲止差不多已經抵抗了快六年了。六年了,他們戰鬥在抗楊第一線六年了,結果卻只收獲了不斷的失敗,他們累了,既然沈廷揚這些人拋棄了他們,他們也就索性兩腿一分吧!來吧,快點,你隨便吧!我們放棄抵抗了,我們任由你摧殘了!

不要把我們當人!

就在楊信心滿意足地搖着他的手搖螺旋槳返回橫山時候,無錫城內團練各軍黯然撤退。

而且還是伴着無錫士紳如喪考妣的咒罵哭嚎和城內百姓的鬨笑。

楊信沒有襲擊他們。

他也沒法襲擊。

這些人在無錫城內登上一艘艘運河船直接就南下了,甚至都沒顧上帶走那些堆積如山的物資,也沒來得及毀掉,只是把城牆上那些實在搬不走的大炮炸燬,而惠山堡守軍就很乾脆了,他們把火藥庫直接點燃,讓這座棱堡在爆炸中化爲廢墟。

至於青陽,南閘等地駐守的常捷軍在徐霞客率領下,同樣炸燬這些棱堡然後撤往常熟。

沈廷揚等部撤往望亭。

據說他們撤退途中一片哀鴻,甚至還有士紳不惜以自掛阻撓,但終究沒什麼用處,團練們最終還是拋棄了他們。

新的抵抗線是望亭,而望亭向東北的漕湖,鵝真蕩一直到虞山的一連串溼地沼澤就是天然屏障。

不過現代的望虞河這時候還不能算存在,蘇州向北是直插常熟的運河,再由常熟向北的福山浦最終在福山進入長江,所以常熟方向其實在到常熟城前幾乎無險可守,甚至常熟士紳連棱堡都沒修。他們只有一座常熟城和撤到他們那裡的三千團練能夠保護他們,一下子整個常熟完全陷入恐慌,如果楊信這個惡魔放棄沿運河南下,轉而沿長江而下,那時候他們可就傻眼了,不僅僅是常熟,後面的太倉,嘉定,崑山等地士紳同樣陷入了恐慌中。

好在很快他們得救了。

“北伐,清君側?”

楊信驚愕地說道。

“瑪的,我喜歡這調調!”

緊接着他一臉無語地說道。

許都加入戰場了,張名振率領五萬大軍打着北伐清君側的旗號一舉攻克建德,浙江總兵王良相在建德兵潰,和巡撫潘汝楨在乘船向杭州逃跑的途中翻船一起殉國……

好吧,他們真倒黴。

“根據已經得到的情報,應該是潘汝楨帶頭爲九千歲修生祠,故此被士紳視爲九千歲親信,遭到浙江士紳一致仇視,在撤退途中被一艘團練的船故意撞沉,王總兵純屬池魚之殃。而且建德陷落,也是城內士紳做內應打開城門,張名振的前鋒趁夜在士紳接應下直接入城,王總兵所部都是在浙江招募的新兵,幾乎沒有抵抗便全部潰敗投降。”

楊寰說道。

“他們都急不可耐了!”

楊都督感慨道。

的確,看得出浙江士紳們已經對大同盛世急不可耐了。

這時候其實已經是蕩寇軍攻克無錫半個月後了。

這些天他們一直停留無錫。

同時楊信直接下令調忠勇軍渡過錫澄運河,並接收江陰,無錫兩縣的各處鄉村,依照昭義市的方式進行土改,在這期間那些地主們沒有做太多抵抗,畢竟連徐霞客都逃了,他們抵抗也沒什麼意義。

徐家的地可一樣丟了。

更何況按照楊信定的規矩,自耕農,富農,統統不會受真正影響,小地主們有糞票也不是沒有補償,這時候鳥糞的神奇效果早就已經被傳的神乎其神。這就相當於楊都督花錢買了他們的地,不捨得歸不捨得,但反抗也不可能,不反抗財產可保,但反抗可就連財產都沒了,連華家都老老實實交出了幾乎所有田產,他們難道比華家損失還大?

總之各地的接受順利。

整整一個軍的忠勇軍已經進入無錫和江陰東部各地駐守,完全推進到常州府和蘇州府的邊界,只剩下顧亭一個棱堡作爲伸進來的突出部。

這時候顧亭屬無錫。

而楊信藉口等待補充彈藥,就一直在無錫盯着。

另外他其實也需要休整。

蕩寇軍儘管連戰皆勝,但各處戰場加起來傷亡也一千多,總共才一萬兩千五百人,這個傷亡也不小,那些士兵也很疲勞,總之他就是找了一堆理由故意不走。他就是從華允誼口中得知鄭遵謙來過,而且雙方已經達成同盟,才故意拖延時間等待,給團練們留出加入大同軍的時間。如果團練不加入大同軍,那麼他就必須面對一道道阻止他前進的聖旨,孫承宗也會不停阻擋他,但如果團練加入大同軍那他的南下就沒什麼不對了……

哪怕是被他逼得。

“那咱們怎麼辦?”

楊寰小心翼翼地問他叔叔。

“什麼怎麼辦?咱們人困馬乏,彈藥耗盡,當然是繼續休整了,更何況如今正是秋收,不管什麼都先等秋收結束再說,以後得定個規矩,農忙時候不打仗!”

楊信說道。

好吧,這個理由很正義。

不過他現在的確最關心的就是秋收。

因爲他得在接下來儘可能向北方輸送更多糧食,今年因爲河北旱災和山東蝗災,遼東旱災,北方已經嚴重缺糧,倒是南方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收成很好。但浙江的賦稅已經不可能再輸往京城,接下來若蘇鬆等地加入大同國,那麼他們也不會再向京城交稅,這裡面蘇州府可是大明第一大稅倉。

他得保證北方的供應。

所以秋收是萬萬不能耽誤,爲了確保秋收他寧可不打仗。

“這樣的話杭州就不保了。”

楊寰提醒他。

“那就給他們好了。”

楊都督若無其事地說道。

“都督!”

孫應元突然走進來一臉凝重地行禮說道。

“怎麼了?”

楊信問道。

“都督,江陰守軍報告,提督操江熊明遇率領水師到達江陰,要求守軍放行進錫澄運河,另外同行還有新任江南總兵楊肇基。”

孫應元說道。

“他們來幹什麼?”

楊信問道。

“說是奉兵部調令,前來接替都督。”

孫應元說道。

“呃,接替我?兵部有權沒有聖旨就任命總督軍務?”

楊信愕然道。

“叔父,聖旨早就有了。”

楊寰小心翼翼地提醒他。

好吧,聖旨的確已經有了,而且還有不只一份呢,實際上到現在爲止楊信已經接了三道聖旨,第一道是讓他返回走江西,第二道也是,第三道就是讓他走江西,原本總督江南軍務改總督江西浙江軍務。但任命提督操江都御史熊明遇爲總督江南軍務,並啓用老將楊肇基爲江南總兵,率領官軍沿運河南下增援杭州,留蕩寇軍歸屬總督江南軍務指揮。

只不過三道聖旨他都沒看,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直接無視了。

但是……

他說人家沒有聖旨是不對的。

人家是根據兵部的調令,奉旨前來接替他的職務,他不理聖旨是他自己抗旨不遵,人家是奉旨行事,人家是有全套合法手續的。只不過現在是他賴着不走而已,按理說這時候他就應該準備好移交指揮權了,當然,這很顯然也是不可能的,熊明遇接手那肯定是立刻撥亂反正。

“這樣啊!”

楊信揪着自己的小鬍子說道。

“傳令江陰,別讓他們進來。”

他隨即說道。

他沒見到就不用理會了,他沒見到當然也就不用移交權力了。

“回都督,據江陰守軍報告,熊明遇態度強硬,而且率領包括部分湖廣軍及山東軍在內,近一萬大軍,若他們欲強行通過,當如何處置?”

孫應元小心翼翼地說道。

“那當然是開炮了,熊明遇不怕死他就硬闖好了!”

楊信說道。

現在這種時候是不能出意外的,至於這樣做的後果……

他都已經置三道聖旨,兵部一堆命令於不顧了,難道還在乎這個?

孫應元沒敢再說什麼。

開炮轟擊已經獲得任命的總督江南軍務,話說楊都督的行事總是這麼刺激,不過這不關他的事,他是楊都督的部下,只需要聽楊都督的,剩下的沒必要操心。

楊寰同樣沒敢說什麼。

很顯然他叔叔最近的風格越來越狂暴了,已經越來向那些文官所描繪的方向發展。

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六三七章 帶過來,在他面前凌遲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戰羣儒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一九一章 美人,我們出去看焰火好嗎?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五二零章 排隊槍斃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五一四章 陳圓圓的小確幸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四五六章 大明朝的反賊們第二七四章 千人斬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五十一章 庶民英雄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三五五章 野豬皮的捲土重來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五七七章 替天行道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三八零章 恨不相逢未娶時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九十三章 公忠體國楊義士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五八五章 解放者第五十一章 庶民英雄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三九一章 兵發南京,抄家去!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二七二章 真英雄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六二三章 大王,不能走啊!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零五章 抗稅,抗稅!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五八一章 衢州碼頭工人大罷工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二八九章 大明之南北戰爭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五九八章 遼東鐵騎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五六章 大明朝的反賊們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
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一八二章 九千歲的誕生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五九四章 有進無退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一五七章 他們都是紙老虎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五五三章 南京保衛戰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一八七章 你犯了一個大錯誤第七十二章 我的青龍刀已飢渴難耐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四六九章 下西洋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六三七章 帶過來,在他面前凌遲第二八五章 手裡捧着窩窩頭……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戰羣儒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二七三章 臨危一死報君王第一九一章 美人,我們出去看焰火好嗎?第三零八章 這是塊說你有罪你就有罪的牌子第五二零章 排隊槍斃第五三九章 金燦燦第二章 盛世的斜陽第五一四章 陳圓圓的小確幸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四五六章 大明朝的反賊們第二七四章 千人斬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五十一章 庶民英雄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二九一章 爲了北方!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第三五五章 野豬皮的捲土重來第一二九章 斷子絕孫腳第五七七章 替天行道第二零八章 拉清單啦!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三八零章 恨不相逢未娶時第四九三章 氣氛突然就招核了第六七四章 誓師,祭旗,勤王第四一零章 割肉放血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九十三章 公忠體國楊義士第四二四章 乾綱獨斷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業的起步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三十五章 平遼策第五八五章 解放者第五十一章 庶民英雄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三零三章 抄家,我就是要抄家第三九一章 兵發南京,抄家去!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第二七二章 真英雄第一九零章 你們是不是很下賤?第六二三章 大王,不能走啊!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零五章 抗稅,抗稅!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四八四章 危機邊緣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四零八章 不要叫我楊信,我叫楊豐第三六二章 閹黨狗咬狗啦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五八一章 衢州碼頭工人大罷工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二八九章 大明之南北戰爭第一二三章 咱們這樣太囂張了吧?第一七零章 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六九五章 殖民主義者的嘴臉第五九八章 遼東鐵騎第五四四章 十萬青年十萬兵第六八五章 昏君與奸臣的時代第五十四章 大明好男兒第五零零章 地瓜盛世第三二四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四五六章 大明朝的反賊們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四四六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二一八章 自古未聞糞有捐,而今唯獨屁無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