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

衆人不能置信,熊振春死了?

但確實是事實,吳貞毓即時彈劾馬吉翔蓄意謀殺大將,該當嚴懲!

下面一羣文官鼓譟助威,馬吉翔施施然地道:“雖是過失殺人,但臣確實有罪,臣請陛下罷除臣錦衣衛指揮使之職,讓臣做個閒人罷!”

頓時,文臣的聲音嘎然而止。

死了一個統兵大將,又要罷掉另一個統兵大將,得,大夥兒不用逃了,直接向追兵投降吧!

朱由榔再傻,也只能和稀泥道:“事出有因,全因誤會所致,既往不咎,諸卿該同舟共濟,共度國難!”

着諸人承諾,不就今天此事進行追究,到此爲止!

散了,馬吉翔得意洋洋,揚長而去,文官們則氣憤不已,卻拿馬吉翔無可奈何。

吳貞毓埋怨諸人道:“都什麼時候了,你們還擅自行動!”

當初文官們想搞馬吉翔,請他做帶頭大哥,他阻止他們不可輕舉妄動,沒想到這些文官纔不管三七二十一說幹就幹了,偏又幹不成功!

正所謂是書生造反,三年不成!

朱由榔搞復辟,那些文官也復辟,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大玩嘴炮,還想騎到武將頭上拉糞拉尿,卻沒找對一個好時機,這樣的環境下還來搞!

這就是前明文官的本性,他們在新明受壓抑太久了,一旦有機會就原形畢露。

不過文官中周官的一句話讓吳貞毓也難以反駁:“馬賊深得今上倚重,我們彈劾他有用嗎?”

金蘭則在旁邊幫腔道:“說不定我們這邊出去,他的人馬就在那邊等着哩!”

原來朱由榔識人不明,馬吉翔不學無術,但擦鞋功夫做得好,朱由榔對他言聽計從,他與太后皆深信之,以爲忠勤,命掌戎政;不知馬吉翔是個諂諛之人,其心叵測也,也讓文官們對朱由榔失望了。

大家不歡而散,而做了二五仔的許紹亮被大家摒而棄之,他想想後,乾脆去找馬吉翔投奔!

馬吉翔大獲全勝,在他眼中,文官只會放嘴炮,目前形勢下怎麼也動不了他,他忌憚的是熊振春,剛纔搞了熊振春一下,指望他會對馬某人感恩戴德?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藉機殺了熊振春,盡降其軍!

他稟過皇帝,派出管勇衛營內監龐天壽和他的門生郭璘一起管轄熊振春軍,龐天壽不識軍務,軍權掌握在郭璘手上。

熊振春軍共有三千人,憐熊振春無故慘死,不服馬吉翔派去的人馬,即使是龐天壽着力籠絡,不幾日,依舊散去一半!

更有甚者,他們找到了追兵軍官李存惠,向他報知御營虛實。

我們治不了你馬賊,有人治得了你馬賊!

那些人賣掉馬賊毫無心理負擔,李存惠大喜,破交戰幹得更歡了,讓朱由榔以龜速前進,一天行不到十里地!

吳貞毓見勢不妙,找着朱由榔道:“情況危急,陛下宜輕車簡從,拋棄輜重,輕裝前進!”

他提議,帶上重要的皇親,朱由榔再帶上兵馬及跟得上的勳貴、文臣以及一些財貨、給養,就這樣子,趕快前進!

其他人就顧不上啦!

計是好計,奈何馬吉翔在旁邊斥道:“陛下乃天下共主,須存體面,如此行動,成何體統!”

他對朱由榔奏道:“陛下且請放寬心,賊若來時,臣必爲陛下擋之,屆時,陛下看臣破敵!”

馬吉翔是大明武進士出身,揮舞拳頭,裝模作樣,實際上有姿勢沒有實際,偏皇帝信他,笑眯眯地頜首道:“朕有卿家,國無憂矣!”

吳貞毓嗟嘆而出,只覺得前路茫茫。

馬吉翔人前說得響亮,就連他DD馬雄飛也信不過他這個哥哥的能耐,憂慮地道:“朝廷追兵來時,必是強兵勁將,我們如何抵擋?”

四顧無人,馬吉翔悄悄地告訴他DD道:“多備財貨留給我們自己,屆時再將朱由榔賣個好價錢!”

“啊!”馬雄飛驚詫不已。

他只覺得他哥是個陌生人,枉皇帝這麼信他,他居然想到了賣主求榮!

然而,身爲血親,馬雄飛還能怎麼着,不可能跑去跟皇帝說“陛下,俺哥想賣你!”……

朱由榔御營這樣的前進速度能走得了多遠,很快地,追兵趕到。

急促的馬蹄聲如悶雷一般敲打着人們的耳膜,先是數十騎疾馳而來,咬上了御營後隊,哪怕他們人少,也敢於直逼上前,他們以勁箭開路,射殺跑得慢的永曆軍,在塵土漫天中越逼越近。

新明軍捨得投錢,也接受了東南國的軍魂,騎兵帶隊的軍官往往來自東南國,他們敢戰,甚是精銳,擅長輕騎穿插,一日夜可行數百里,忽散忽聚,遊擊騷擾,入重圍而不驚,擊重兵而不懼,是採自蒙古、老野豬皮時代就運用嫺熟的戰術。

沒錯,騎兵軍官有許多正是歸化的蒙古人和韃靼人!

這些人起的是漢名,說的是漢語,衣着習俗與漢人一般無異,但他們祖宗留給他們的把式沒有扔下。

他們騎術甚精,弓箭射出,成排永曆軍倒下。

待永曆軍大隊人馬過來時,他們即閃,邊走邊射,十箭中得六七箭,讓永曆軍根本不敢相逼!

新明軍騎兵分爲二類,一種是輕騎兵,使用弓箭,爲少數人馬,另一種是龍騎兵,亦即是火槍騎兵,遇敵時可以下馬以火槍對戰。

弓箭射擊速度快且方便,火槍集中射擊威力大,現在來的是輕騎兵。

見不是路,馬吉翔來個壁虎斷尾,由龐天壽部留下阻擊追兵,自已帶皇帝離開。

龐天壽接受了命令,與副將郭璘商量了一下,決定伏擊追兵。

郭璘年輕氣盛,閱歷不多,滿懷着雄心壯志,他找了個開闊的山谷,一邊臨澗,一邊是小山,把千多步兵伏於小山背坡上,伺機破敵。

他們僞裝妥當,馬蹄聲隱約傳來,聲響不烈,正是追兵斥侯騎兵通過山谷,沒有發現伏兵。

接着馬蹄聲由遠漸近,越來越響,轟轟隆隆如同悶雷滾過天空,震得藏身在山窩叢中的郭璘面前的草杆都在瑟瑟發抖,遠遠的一大隊騎兵從山谷進來,策馬狂奔如風雷急電,瞬間如潮水一般踏進了埋伏圈裡。

打的是“袁”字,正是新明大將袁宗第負責率軍追擊。

郭璘在山窩草叢中用望遠鏡觀察,咬咬牙,發出了進攻的號令。

“嗚!”號角吹起來,“殺啊!”永曆軍在山頂上冒出頭來,鼓足勇氣向下衝殺!

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686節 兵發西藏2072節 開國大典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462節 女射手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618節 北海!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98節女婿強撐!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
第1347節 千葉合戰之明軍參戰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174章 蘇門答臘島之遊第794節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1698節 《參考消息》僅供參考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653節 和約將成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714節 東林之殤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249節 好想幹上一票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第2063節 有至尊導遊帶令的遊覽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686節 兵發西藏2072節 開國大典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331節 幕府之窘第295節 捕鯨記(求訂閱)第115節金銅童子第1476節 敵情介紹(二)第1431節 倒想看誰來敲我的頭盔!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857節 三哥晉階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578節 新戰列艦入役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879節 賽義夫帕夏帶路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462節 女射手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433節 二殿下你不怕你老孃教訓你嗎?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335節 幕府軍VS倒幕軍第1914節 大維齊爾出馬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959節 終於有了發現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1781節 一是包頭佬,二是猶太人第1618節 北海!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207節 番邦女子的表演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98節女婿強撐!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1697節 大學士從何而來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493節 戴維先生的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