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

馬爾馬拉海東岸,布爾薩城。

這座城市是奧斯曼帝國的舊都,在14世紀由蘇丹奧爾汗在此建都,是僅次於伊斯坦布爾的第二大城市!

人口衆多,位於絲綢之路上,自中國傳入蠶桑,譽稱爲“絲綢之城”。

這座城市因擁有衆多的公園和果園,滿目皆是絕色,因而被稱爲“綠色的布爾薩”

所以說,攻下這座城市,無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意義重大,無論是東南軍還是包頭佬,都很清楚。

包頭佬已經沒有“十帕夏”去指揮作戰那麼奢侈的陣勢,現在有康斯坦丁帕夏、穆費德帕夏、拉巴哈帕夏、查比爾帕夏和赫立裡帕夏負責前線作戰,他們都是很優秀的將領,如果對付白皮或者其他敵人,早就打贏了,可惜他們對付的是中國人!

知道中國人的厲害,包頭佬採取守勢,他們象東南軍一樣,修築好深溝固壘,架設排炮,亮出彎刀,嚴陣以待。

東南軍主力展開了攻擊,他們採用了正面進攻,騎兵突襲和側翼迂迴的作戰方式,使盡渾身解數,但進展緩慢!

仗打到現在,包頭佬也在進步中,他們懂得了穩守反擊,在前線佈置少量部隊,然後集中重兵來短促突擊,雙方打得有聲有色,這也是東南軍主力進展不如第四軍快速的原因。

除了當面之敵是包頭佬的主力,還有路途更遠的原因,包頭佬會打仗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東南軍向布爾薩城進軍,在距離該城百里的耶底底亞城,雙方在那裡發生了一場激戰,包頭佬不敵,後撤十里,又與東南軍交戰,東南軍前進了五十里,而包頭佬則且戰且退,他們都是掘壕列陣,決心固守。

用東南軍的一位將軍的評價道:“包頭佬現在很象以前的我們!擅長防守!”

東南軍像一條殘忍的蟒蛇蜿蜒而來,狠狠地追擊着,有時遇挫後也退縮一下,但隨即又猛追上來。

雙方接連激戰了10個晝夜,東南軍的每次進攻都被打退了,而包頭佬則付出的是數倍於中國人的傷亡代價,且又遇到了包抄,只得把日益稀少的部隊再後撤幾裡,重組防禦。

一路上都是屍體,包頭佬損失慘重。

由於都是敗退,傷兵無法被收治,東南軍只顧補刀,也不浪費醫藥去救治,所謂的仁義其實就是放狗P,這樣包頭佬的老兵日缺,派上用場的新兵都是老弱病殘。

包頭佬的兵源吃緊,以前一些退役的殘廢軍人,也被重徵入伍,幹不了一線步兵,那就當軍官,或者幹後勤。

前線不落好,奧斯曼的民衆也隨即受苦,大股大股的難民向着東南軍進軍的反方向潰逃。那是些市民、農民和山民,有窮的,也有富的,受傷的拄着拐仗,瀕死的躺在擔架上,被人搬運着,是好運的,不好運的,已經死在了路上。

還有大肚子婦女,白髮蕭蕭的老人,走不穩的孩子,他們或坐車或騎馬或步行,連同那些堆滿箱櫃和家用什物的馬車和大車,使狹窄的道路擁擠不堪。這些難民在軍隊前面前方行進,有時還離軍隊很近,都聽得到槍炮聲。

他們在沿途城鎮不斷地停留,每停一次都希望聽到異教徒已被擊退的消息,以便回到自己家裡去,可是在這條陽光、酷熱與灰塵的大路上卻不見有誰退回的蹤影,包頭佬所過之處都是些空無人煙的大廈,被遺棄的農場,門戶洞開的孤獨小屋,莊稼也被遺棄在熾熱的田地裡無人照管了。

奧斯曼帝國嚴重缺糧,但在一些已經走光了人的偏僻地方,則是麥穗沉甸甸地彎着腰,果實壓枝頭。

包頭佬打得非常艱苦,以人命去換取東南軍的速度,逼迫東南軍放慢速度,穩紮穩打。

東南軍能夠加快速度,付出的代價也是人命。

顏常武的選擇是頂可花多點時間與軍費,也要減少戰士們的傷亡,將“你能派子彈去的地方不要派人去”,但這麼做帶給的是包頭佬難熬的經歷,他們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軍人們在東南軍的打擊下死去,東南軍就象一條惡蟒般把包頭佬纏死!

失去戰友,失掉土地,親人們的殷切希望變成失望,讓包頭佬渾不是滋味。

現在包頭佬的主將是康斯坦丁帕夏,他不與東南軍大軍決戰,而是層層防禦,節節阻擋的戰術,損兵折將卻沒有令人振奮的戰果報來。

包頭佬的傷亡是慘重的,他們不敢丟棄傷員,傷兵一車車地運到布爾薩城,全城爲之震驚!

這個城市從沒見過這麼多的傷兵,他們學中國人建立的醫院裡早就爆滿,來不及轉運的傷兵就躺在樹下,蒼蠅在他們當中成羣結隊地飛舞,用傷兵自己的語言來說,多得就象異教徒丟過來的小炸彈。

多且致命,如果傷員的傷口來不及包紮,很快就會生蛆,這幾乎無藥可治。

所有的旅店,公寓和私人住宅都住滿了傷病員,擁擠不堪,各家各戶都被強派了傷兵,事情多起來,要免費地不斷的爲他們做飯,扶着他們坐立和翻身,打扇,不停地洗滌和卷繃帶---這也是從東南軍那裡學來的,據說對傷員有好處。

一到晚上,傷員的呻吟傳遍全城,鬧得所有的人通宵不安。

還有可怕的血腥氣,死人的惡臭在市民們周圍瀰漫,實在是可怕。

由於這些像潮水般退下來的傷兵帶來了種種互相矛盾的消息,以及紛紛逃來的難民大量增加,布爾薩城這個城市簡直沸騰起來了。如今天邊那片小小的烏雲已經迅速擴大,陰沉沉地醞釀着一場暴風雨,彷彿一陣不祥的冷風已隱隱吹過來了。

包頭佬依舊保持着對神、對自己軍隊不可戰勝的信心,可是人人,至少是布爾薩城的市民,都不再信任他們的帕夏了,異教徒離城越來越近,這可是奧斯曼帝國的光榮城市,第一個國都,他爲什麼不將異教徒擋住,反而節節敗退呢?

難道他想將布爾薩城讓給該死的異教徒?

他不是奧斯曼勇士,我上去打都好過他!

市民們的憤怒化成了對康斯坦丁帕夏同志的怨念,他們如願以償。

康斯坦丁帕夏被異教徒幹掉了!

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2169章 不能停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286節 王爺威武!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045節 抓壯丁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5節初議事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832節 發財了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63節風向改了?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321節 很多槍!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597節 航行中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
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80節大海戰(二)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2169章 不能停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468節 安汶登陸戰(一)第1605節 高琪勸降第1578節 鬧劇一場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930節 三個計劃第472節 安汶入手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2093節 海雷丁是小孩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286節 王爺威武!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759節 打過河去第1045節 抓壯丁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5節初議事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448節 軍人的婚禮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178節戰列線交戰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243節遇敵必戰!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814節 好肥的那不勒斯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235節 不是英主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383節 好心被狗吃第250節到呂宋之見總督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754節 阿濟格圖川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1832節 發財了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1206節 美女如雲第63節風向改了?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424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192節 一槍在手,天下我有!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377節 玉雪上艦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392節 鎮壓流寇如抱薪救火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088節 炮擊開羅新城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65節議徵東南府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1321節 很多槍!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436節 新兵一枚之見識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597節 航行中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580節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10節出診部族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391節 強敵在前,你應該怎麼辦?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256節到呂宋之軍艦參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