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

當晚客人中間尤以錢謙益和冒襄這一老一少的大才子出名。

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蘇州府常熟縣人,他出道甚早,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回家閒住。

此人風流成性,又有文才,乃是青樓常客,任職期間,還注意一下,現在無官一身輕,放飛自我,也不管自家老,盡玩一枝梨花壓海棠。

至於冒襄,更是文學巨巨,字闢疆,號巢民,一號樸庵,又號樸巢,如皋人,冒襄出生在一個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隨祖父在任所讀書,十歲能詩,十四歲就刊刻詩集《香儷園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點綴盛明一代詩文之景運”,其文思敏捷,曾有一個月內這邊與紅顏知已應和,那邊寫了三十篇時文,讓世人佩服不已。

明朝的如皋城裡的冒氏家族人才輩出,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也是一個文化世家。當時的明王朝已成潰亂之勢,東北在清兵的鐵蹄之下,川陝湖廣是“流寇”馳騁的戰場,而江浙一帶的士大夫依然過着宴安鴆毒、驕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開宴沿賓,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鴛鴦與書生的烏巾紫裘相交錯,文采風流,盛於一時。

冒闢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貴子弟的浪漫風習。一方面,他年少氣盛,顧盼自雄,他與桐城方以智、宜興陳貞慧、商丘侯方域,並稱“四公子”,其主持清議,矯激抗俗,喜談經世大務,懷抱着報效國家的壯志;另一方面,又留戀青溪白石之勝,名姬駿馬之遊,過着腦滿腸肥的公子哥兒的生活。

實質上就是一老一少兩個老鹹蟲!

話說回來,大家都鹹,現在這場面,所有雄性生物都是谷精上腦。

見客齊了,媚娘正式出場,這女人又換了一套衣服,在舞臺上性感無比,鮮豔肥美,真的是迷人至極。

她代表玉清樓歡迎各位貴客的到來,點出了錢大人、徐小公爺、和冒襄的名字,然後說到了東南府彥公子,手指處,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顏大少,他對大家點點頭,拱手致意。

一般的人向着顏大少回禮,也有人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小聲嘀咕,更有人,那個徐小公爺不屑地道,“原來是黑和尚啊!”

此乃對東南府人的不敬稱呼!

黑,東南府人可沒有什麼詩歌唱和,大家淨是死幹,在外奔波,又近海,這臉色自然不能讓人恭維,經常被人嘲笑。

和尚,平頭也,東南府以海軍起家,海軍的標誌就是鏟小平頭,板寸頭,實際上就是海賊頭,更被人譏笑。

那時期的明男人可是留長頭髮的,《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

其重要性可以用“曹操割發代頭”來表示,曹操有一次犯了自家軍紀,論罪當斬,但他是老大,因此他割了頭髮代替斬首,而無人對此表示不滿,可見留長髮的重要性。

以後當滿清入關,發生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事情,尤其漢人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導致滿清的血腥鎮壓。

但對於海上討生活的人來說,你讓他留長髮,那是大麻煩,沒水,洗不了頭,就發臭,繼而起跳蚤,然後蔓延整條船,那樂子大得不得了。

留長髮,海軍更增加了打仗時的不方便,頭部中彈時不易搶救和容易感染的危險,這道理大家都懂。

因此,爲顯示精神和節省打理時間,東南府公職人員一概平頭!

但沒激起大陸明人的強烈反對,最多是嘲笑東南府人鄉巴佬,排斥他們,蓋因閩南地區本來就是支持留小平頭的,風氣如此,人家要不留長髮,就好象廣東人吃狗肉的地方習俗,關卿何事?

關鍵是東南府民間是自由的,意思就是說你愛留小平頭,還是留長髮,或者什麼奇裝異服,無人管你。

不過東南府的民間風氣,當是討好顏大少也好,還是大家發現板寸頭的好處多多也好,留小平頭的男人佔了八成。

他們到大陸這邊遊學、做生意,引發大陸明人的譏笑和排斥,人稱他們是“黑和尚!”

顏大少好脾氣,沒作計較,戴維先生目光如電,把那些開口說“黑和尚”的人統統計了下來,他記性奇好,等着秋後算賬。

辱我家大少爺,就是辱東南府百萬之衆,豈可容忍。

臺上的媚娘見勢不妙,開口說話,成功地將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她這邊,聽她講道:“今天是媚娘女兒董氏小宛梳攏之日,請貴客們多多捧場!”

董小宛!

董小宛!

臺下諸人叫着她的名字,氣氛熱烈起來,整個大廳欲沸。

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豔之一,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她的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聰明靈秀,神姿豔發,窈窕嬋娟,爲秦淮舊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

之前她是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培養出人氣之後,正式梳攏。

南京周邊能來的富貴人家都來了,想的是爭花魁,不過媚娘說了規矩:一是價高者入圍,選五人;二是由董小宛來選,主要是看文才。

此乃雅事,大家欣然同意。

好戲開場,先是一班全女樂,由女樂師拿着樂器,細心吹奏,仙樂飄飄,音韻悠揚,一片熱鬧。

接着是六位盛裝女子踏着輕快的步子,來到席前載歌載舞,演出曼妙無倫的舞姿,把氣氛逐漸擡高。

人人囑目中,清麗脫俗的董小宛出臺!

端的是明豔不可方物,但見她面暈淺春,纈眼流視,仙姿玉色,神韻天然,姿色可稱爲“造化鍾神秀”,尤在顏大少入手的李香君與寇白門之上!

她輕啓朱脣,感謝各位貴客捧場,聲調嫵媚,聽得人心癢癢的,激發男人心中的狂想!

“這一趟還真的是沒有白來!”顏常武緩緩吐出一口氣道。

而戴維先生仔細觀察董小宛移步,點頭道:“她及格了!”

赫然是天足!

要說到這秦淮河上的生意,女子多是身不由已,老闆看市場導向,有讓女子纏小腳的,不一一而論,而在名女子中,相對有點自由。

主要是東南府留天足影響到秦淮河上的生意,一些女子有主見的,或者老闆心軟的,就不讓她們受罪了。

清客凌濛初以目視金百萬,傳遞出一個花叢信號,金百萬心領神會!

董小宛獻藝,她坐在圓凳上,手持琵琶,錚錚鏗鏗彈奏起來,她輕吟淺唱,乃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樂聲琤崆,優美動聽,一曲彈完,餘音嫋嫋。

她起身向客人們致意道:“宛一生心願,但願良人憐惜,千里共嬋娟!”

衆人轟然應喏,那個徐小公爺更是大刺刺地道:“放心,美人,有我在,不會虧待你的!”

然後文房四寶伺候,這董小宛出玉腕,燈下致致生光,奮筆書寫,一氣連寫二首示衆。

一首乃錢謙益的《西湖雜感》:

“板蕩淒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雲。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爲君。

昆明劫後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又一首則是冒襄的“和阮亭《秋柳》詩原韻”,其作爲:

“紅閨紫塞晝飛霜,顧影羞窺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當年花絮已空箱。

夢殘舞榭還歌榭,淚落岐王與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錯教根植善和坊。”

再寫三首,用是李白的《春思》和《夜宿山寺》,還有杜甫的詩《望嶽》。

五幅詩作掛起來,雖是女流之輩,卻也筆鋒有力,龍飛鳳舞一般,有一股淋漓盡致的感覺。

“貴客們擡愛,小宛只能身屬一人,這些書法,任由入圍貴客挑選,以作紀念!”董小宛面面俱到。

衆人稱好聲中,董小宛退場,大家正式出價!

第1690節 惡土司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206節火槍逞威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48節過春節第1337節 茶事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112節 呸!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0節修路風波第454節 慢一拍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20節軍制確立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48節過春節第169節落子(四)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232節 賊勢熾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846節 過關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692節 艦隊出動!
第1690節 惡土司第520節 畢懋康的聽聞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311節 又要打巴達維亞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206節火槍逞威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019節 卡塔泊·帕夏悔之晚矣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413節 安排爪哇事務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1385節 驚天的鹽政大調整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557節 董小宛入門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881節 剿滅海盜(一)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48節過春節第1337節 茶事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374節 讓大家一起發財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112節 呸!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060節 我的命還是值錢的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911節 中國式的葬禮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476節 烈焰狂奔第10節修路風波第454節 慢一拍第1853節 中國式開花彈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1361節 令人滿意的投名狀第1460節 一家團聚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2186章 唱大風歌第20節軍制確立第357節 我要帶你們去死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935節 三鍋居然在太歲頭上動土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894節 逆天的總督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608節 紅海一行第1406節 伙食好力氣大第1669節 片甲不留(一)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039節 魔都果阿第48節過春節第169節落子(四)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219節 男人水平高下立判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1232節 賊勢熾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684節 誰是獵物(二)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236節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328節 錦衣衛的勝利第997節 印度兵初備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56節當官的好處第1846節 過關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692節 艦隊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