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

在峽谷高處觀戰的葉爾羌指揮官烏依古爾不由得臉色鐵青!

他看到已軍非常努力地發動進攻,然而明軍收攏了隊伍形成了環形防線,他們丟出的鐵蒺藜有效地阻滯了騎兵的進攻,騎兵無法殺進明軍步兵陣列中,反倒被明軍依託着“戰馬護牆”打倒了一個接一個,騎兵的隊形在變得稀薄。

有的失馬騎兵很勇敢地步行過去想找明軍廝殺,明軍用刺刀攔着他,後面的士兵開槍,將葉爾羌人打倒。

烏依古爾萬萬沒想到他花費這麼多心思設計的伏擊戰打成這樣子,他抱着一個希望,希望他的部下爭氣些。

沒有一個葉爾羌人能夠給予明軍以重大傷亡,反倒在與明軍的作戰中力不從心,倒下的人越來越多。

有好幾個猛將兄試圖掀起進攻的狂潮,他們身披重鎧,加上用上鐵盾,

最終,烏依古爾下令撤退!

明軍衝着他們遠去的背影開槍,起勁地歡呼起來!

年輕的士兵們慶幸自己勝利了,逃脫一劫。

他們的長官馬進忠在隊伍中巡視,與他們打招呼道:“打得好!”

士兵們高興地道:“我們頂住了敵人的進攻!”

“好,好!”馬進忠非常開心,他在新明時率領步兵戰勝了騎兵,而在前明時要是步兵遇到騎兵,那是一邊倒的屠殺,概莫能外。

敵人奔逃,明軍繼續往吐魯番城前進。

吐魯番地區是荒漠地帶,氣候炎熱,讓明軍遭遇了嚴峻的考驗!

該地區日照長、氣溫高、晝夜溫差大,降水少,風力強,被人稱爲火洲、風庫。

不必多說,想想火焰山,得請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去降溫的哦。

明軍是四月出動,氣溫尚可,但稍一走動就渾身汗水,要不把身體蓋嚴實些,很快就被曬成黑炭頭。

但明軍整體經受了考驗,中暑的人不多,死亡的人更少。

明軍爲了此次進軍,專門進行了適應性的訓練!

他們懂得節水、尋水、遮陽和求治中暑的人,人手兩個水壺,茶葉泡水,後勤帶着水車,裝有藥丸,保障措施還是很給力。

還有大家互相關心與照顧,軍官對士兵有責任的,如果一支部隊出現中暑的非戰鬥減員,就是軍官與士官的責任。

朝廷負責給軍費,兵部戶部負責物資供應,確保充足供應。

老百姓把一個年輕的孩子送到軍隊,軍官與士官有責任照顧他們。

兩中華現在的軍隊上下級的關係遠比前明時期要好,前明時期的士兵在軍官眼中是豬狗不如,至少連家丁都不如。

如今兩中華都行福利制度,地方官員要對老百姓負責,朝廷對官員的要求是忠心、GDP和民心,不得民心的官員做官難以長久。

民間尚且如此,軍隊同樣道理,連帶着軍隊裡軍官也要對士兵好,每年都有考覈的,考察軍官對士兵的待遇情況。

由於兩中華開設軍校,不怕沒有軍官,有大把的軍官等着上位,因此主官也不敢違反軍紀去刻薄士兵。

最重要的是情報不錯,在標定的地圖上,按圖取水,沒錯!

水在沙漠中最寶貴,明擺着明軍的情報部門走過了路上的線路,對於取水點的位置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裡的水有綠洲水、坎兒井水、井水等,要感謝敵人,他們沒作堅壁清野,沒有把牛羊屎尿倒進水源中,沒有水源中下毒!

後來瞭解到是沙漠中水源寶貴,如果這麼做的話,死的敵我雙方,不僅會渴死敵人,自己人也會被渴死!

這種事情有過例子,某方把水源破壞了,激到對方以牙還牙,到處破壞水源,結果自己也沒水喝,最終放棄原有的地盤,大家兩敗俱傷民衆流離失所。

因此沙漠中各族交戰有君子協定,那就是不動水源。

尤其是坎兒井!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爲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

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吐魯番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幹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這坎兒井穿鑿與維護極不容易,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往往身上這種病那種病的,豈能破壞!

一旦破壞了水源就得花大力氣重新引水,畢竟水是無孔不入的,當水流入一個方向時得花大力氣把水引到另一個方向,殊爲不易。

所以明軍自坎兒井地段取水不受限制,同時明軍也嚴格要求軍人不得破壞或污染包括坎兒井在內的水源,有專人負責。

就這樣地,明軍遵守了君子協定,能夠能夠順利進軍。

明軍兵不刃血,進入了吐魯番城!

此時的吐魯番城人口不多,並是不很大,物資不是很多。

進城的官兵一下子就把城裡的葡萄乾買斷了市!

這裡出產的葡萄乾很有名,沙漠光照強,乾旱少雨,出產的葡萄的含糖量高,有的品種的葡萄多了吃不了,真的甜死你!

他們把葡萄放在晾房裡陰乾成葡萄乾,自已吃或者出售,但由於運輸不便,中原地區的民衆很少有機會吃到這裡的葡萄乾,結果這些明軍有口福了。

“嗯嗯,味道太好了!”官兵們嚼着葡萄乾,讚不絕口。

在中原,這種葡萄乾可是貴人才能吃到的!

讓當地民衆不反感的是明軍公平交易,以銀幣購貨,受到了民衆的歡迎。

沒有強買強賣,更不存在着什麼搶劫、強*的不良行爲,所有之處都行約法三章,也是另一種的君子協定了,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竊者辦罪”,並且嚴格執行。

當地人不見得喜歡明軍,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明軍是仁義之師。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馬進忠的部隊在此休整三天,準備第二天出發時,晚上就出了事。

兩名出外辦事的士兵被割了喉!

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8節初建軍(一)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05節人生大樂第431節 謠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83節遠遠炮擊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2095節 酇伯爵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380節 戰海盜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232節剿匪過程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697節 分錢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232節 賊勢熾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
第207節袁崇煥殞落的直接原因第8節初建軍(一)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503節 三小時的戰鬥(一)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072節 三個奇蹟第1841節 反咬一口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05節人生大樂第431節 謠言第129節堅定的帶路黨第466節 攻打安汶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885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二)第897節 東南立國(二)第763節 處置之殺皇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961節 鳥爲食亡,人爲財死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83節遠遠炮擊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788節 閱兵後餘波第716節 柳如是的動作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211節劉之鳳歸心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961節 活佛在此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1681節 中國人的優良品質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960節 準噶爾部歸順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2095節 酇伯爵第2051節 咱也成爲了騎兵達人第1943節 魁星閣會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380節 戰海盜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224節出航前的軍議第1854節 援兵來臨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313節 媽祖娘娘顯靈了!第1983節 大戰葉爾羌人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248節到呂宋之屈辱第232節剿匪過程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294節 金鯨證書(求訂閱)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438節 阿三打敗東南軍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1697節 分錢第282節 從軍記之勝利原因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1232節 賊勢熾第1214節 無奈的沙賈汗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984節 如此的外交大臣!第539節 感謝萬惡的封建社會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1861節 城牆上的槍聲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576節 商人賺你的錢就行了!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1308節 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1107節 圖菲克西火槍手的覆沒第679節 在荷蘭(二)第762節 冬至起事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37節中倭高峰會議(一)第706節 甲申之變(二)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