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保定府的降兵數目已經清點完畢,一共兩萬三千人、”
“嗯,知道了。”
“陛下,你看上去有心事?”
“的確有一點兒,朕覺得今天這個左營制將軍,也就是劉芳亮,他還挺有氣節的,如此的人才,現在身首異處,朕覺得怎麼也得風光大葬,給他點兒體面纔可以。”
“可是,陛下,這個人是李自成這反賊裡頭的將領,如果體面下葬的話,怕是朝堂的文武官員有所不悅。”
“他們不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之前,朕讓他們不要私下結黨營私,最後你也看到了結果,這大明官場腐敗,顯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毛文龍當時能夠如此發達,也和這官場風氣,有着脫不了的干係!”
戰鬥勝利以後,朱慈烺也是一個人進入到了河間府府衙,而王景略隨同在他身邊,繼續商討後續的事情。
只不過此刻,王景略聽見朱慈烺說起劉芳亮的事情,也是有點兒困惑。
顯然,這爲敵軍統帥辦理下葬事宜,還是頭一遭聽見。
要是說這事情傳到了大明文官耳朵裡頭,他們想必也會說朱慈烺離經叛道,忘記了當年京都崇禎恥。
要明白,現在死的劉芳亮,那可是率軍進攻京師兩次的副統領,是李自成的左營制將軍,這官銜,這戰績,那都是要被人釘在恥辱柱上頭的。
可朱慈烺聽完這話,卻暴露出了不開心,他一想到滿朝文武的嘴臉,外加上那一次刺殺的事情,心中更是憤憤不平,現在大明,要不是有這系統扶持,想必早早就做亡國了纔是。
再者說,這天下能人不只是這大明朝堂上的幾個,李自成,張獻忠能夠起兵造反,那些手底下的人,也不都是酒囊飯袋,這些人才的流失,哪一個不是大明內部矛盾引起的!
“陛下,現在是多事之秋,我們真的沒必要爲了一個死人如此大張旗鼓,而且,現在朝堂局勢不穩,一旦說我們這件事情激怒了東林黨人,或者是別的黨派,那麼宮中的那位,怕是會藉此機會....”
“宮中的那位?哼,朕倒是想看看他到底有什麼本事接替朕的位置,再者說,朕如果死了,誰能夠光復大明!如果學習先祖朱棣,那麼也要他們有那個本事!”
朱慈烺極爲生氣,隨之,也是一邊說着,一邊講房間中的桌子掀翻在地。
他顯然心中有許多氣焰,他只是想找一個地方發泄罷了,之前,黨派之爭,赫然也被王景略說起過,而他,更是聽從了王景略的吩咐,隨之才做了得罪黨派的事情。
但是現在,讓他轉過頭來,息事寧人,朱慈烺做不到,他是一個現代人,亂世之中的痛苦他不明白,但是,那麼多年的義務教育告訴他,能夠在亂世之中,還保持理智,氣節得,卻是極少!
這些人,都是值得被尊敬的名人,劉芳亮雖然不出名,但是之前他慷慨赴死的那句話,已經在朱慈烺的心中激起了驚濤駭浪。
隨後,也是處於那種愛才之心,朱慈烺明知不可爲,也毅然想要爲之。
王景略這是第一次見到朱慈烺露出這樣的表情,所以此刻,他說完這話,也是閉上了嘴巴子。
“景略,你怎麼不說話了。”
“陛下,你心意已決,景略覺得勸誡不了皇上,不過,我覺得皇上做的也沒錯,這朝堂的氣息,的確到了該整治的地步,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天下有才之士,盡歸天下囊中。”
“你這是答應朕的想法了?”
“是如此,景略之前反駁,是因爲大明內憂外患,李自成軍隊北上危機還未解除,故此,生怕朝廷兵變,危及陛下安危。”
“景略....”
王景略想的,顯然比朱慈烺想的要多得多,要知道,他作爲一個謀臣,所有的事情,那都是權衡利弊之後給出的結果,現在讓他如此草率的做事,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也是如此,他能夠答應朱慈烺,其實內心也做了不少的盤算,可想,裡頭有多少糾結。
“陛下,其實操辦劉芳亮的喪事,也不能算是一件錯事,萬一說,這 天下能人看出了陛下的愛才之心,沒準也能在後頭招降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幫助,甚至,最爲重要的是,如果激怒了宮中的那位親王,最後,沒準也能夠讓其露出馬腳。”
王景略想了好一會兒,最後也是給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說,他其實這些天也在擔憂大明京城的事情,上一次的刺殺事件,雖然說沒有成功,但顯然也在深宮之中,給朱慈烺埋下了一處隱患。
爲此,如果不掃平障礙,朱慈烺也是極爲危險。
“嗯,軍師說的在理,只不過,不知道軍師打算操辦這一次的喪事?”
“要隆重,要宣告天下,要告知陛下喜歡這樣有氣節的人才,要表彰劉芳亮的不得已之處,也要轉頭抨擊李自成造反的事情,要隆重,要讓陛下手下的親信親自扶靈!”
“唔,景略,你果然懂朕,之前朕想的,就和你想的一模一樣,我還打算在河間府訂製一口棺槨,隨後馱着劉將軍的屍首,直接北上解除天津衛的危機!”
“陛下,臣有個提議、”
“你說。”
“我打算讓兵分兩路,兩萬人順着河流,直下天津衛,另一隊人馬則是過陸地,直奔天津衛。”
“軍師,我們現在手中人馬不過四萬人,保定府的守將,顯然還不能確定忠誠,故此,兵分兩路,是不是....”
朱慈烺聽到王景略說的,心中其實也有些困惑,對於他來說,這分兵作戰,顯然不是最爲穩妥的辦法,一旦說保定府的兵馬有所反意,那最終的結果是什麼,不用想也能知道。
“陛下,景略心中有數,等等,你就知道景略要做什麼了。”
王景略看出了朱慈烺的疑慮,隨之,二話不說,也是拉着他往外頭走了去。
而今天,河間府赫然也熱鬧至極,大家吃好的喝好的,看上去,其樂融融。
這一場宴會,是大戰結束,入城時王景略提議的,雖然朱慈烺不知道爲什麼要如此做,但終究還是同意了。
“來人,把東西拿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