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公是如何流落到河套的,這其中是否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說來就話長了,這大順軍,自崇禎十五年開始,便在河北陝西境內大肆屠戮,我這也是,被逼無奈,隨後逃到了長城以外。”
“原來是大順軍,汗。”
“這大順軍,格局了西北地域,我本來有心效忠朝廷,但是投效無門,一來二去,倒是沒了法子,至於今日賣馬,更是無奈之舉,手中盤纏用盡,卻偶染風寒,這纔出此下策!”
秦瓊倒也是挺慘的,這一路來,倒也是受了不少的迫害,特別是在這西北之地,原本之前,他還有心報效朝廷,隨後響應號召,入伍當兵的,但誰成想的是,因爲大順這橫刀一把,讓其倒是斷了那個念頭。
最後,外加上這邊靠近大順的西京,對大明那種忠義之士的屠殺,更是明顯和嚴重,也是如此,最後秦瓊只能夠從長城出逃,到了河套。
不過,也是這一番對話,讓其忽然想到了點兒什麼,繼而擡起頭,對上了李世民投來的眼神、
“對了,世民,你是如何進入這河套內部的,還有,你這大量購入皮革,是爲了作甚?”
“這.....這是個機密,我現在掌管了延安府,太原府,以及平陽府,正打算對大順用兵。”
李世民說的有些不太情願,畢竟,在之前,他聽見秦瓊打算爲國盡忠,甚至是報效大明皇室的那一刻,他就覺得有些兒不爽了。
他自然是知道秦瓊的本事,暫且不說他和唐朝那位比如何,單單這武力,想來也是當仁不讓的狀態,而也是如此,如果說自己聯合了大明,進攻大順,那麼按照秦瓊未來的走向,必然是效忠大明。
朱慈烺的本事,李自成顯然也是知道,也是如此,一旦說讓秦瓊加入到其中,那想來會是如何光景,更不用多說。
“對抗大順,世民,就你三都府的兵力,想來並不能撼動這大順的根基吧,對了,這一次,怎麼沒見到建成,還有你的父親李淵呢?”
“他們...”
秦瓊當年救下李氏一家,說起來,這地位,顯然要比李世民高上許多,也是如此,稱呼李淵的性命,倒也是正常。
可就是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讓李世民卻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畢竟,自己的大哥,還有父親,都因爲延安府一役,命喪黃泉了。
“難道是發生什麼事情了不成?”
“是的,延安府一役,父親和大哥對戰大順軍,已經身死。”
“這.....”
秦瓊聽聞,也是臉上掛不住的哀傷,雖說生前,秦瓊和李淵等人認識的交情並不多,但是,這一來二去,老早是當成了一家人。
現在聽聞李淵還有李建成不在人世,心中悲憤,無以復加。
“這該死的大順狗賊,我必然取了他們的性命!”
“恩公,這事情不宜動怒,我已經成爲了大明的臣子,現在,如果有恩公作爲的左膀右臂,想來,這恩怨,必然好解決的。”
“你已經成爲了大明的臣子?”
李自成見到秦瓊如此,也是心頭來了一計,隨之,對着旁邊的秦瓊說了一句。
他赫然是不可能將秦瓊這等猛將送給大明的,所以此刻,不如將其收爲部將,如此這般,到了大明朱慈烺手中,怕是他也不好意思張口朝着李世民要人。
而秦瓊,當然不知道這些年發生的事情,他流落到河套,其實已有一年之久,故此,對中原發生的事情,更是知之甚少。
甚至,就連李淵一家子,之前效忠大順這檔子事情,他都聞所未聞,何況是李世民成爲了大明的臣子來。
“是的,我現在還有四弟,都已經效忠大明,也是爲此,纔有了這三都府的領地,當然,恩公如果說要效忠大明,不然拜入我的麾下,成爲我的部將,這如何?”
“那當然是大好的,這天下紛亂,大順聚首起義,我作爲大明子民,早就有入伍的念頭,要不是當年投效無門,也不至於流落到這北方蠻荒之地,今日,能夠遇見世民,更是三生有幸,請受叔寶一拜!”
秦瓊倒也是個直腸子,此刻聽見有出入,已經不在乎那麼多的條條框框,在這個馬車上頭,也是想要坐起身子,對着李世民做那種君臣之禮。
而李世民卻是覺得不妥,隨後急忙一隻手搭在了秦叔寶的肩膀上頭。
“恩公,無需那麼客氣,當年你救下我李氏一家,我世民已經是感激不盡,現在,又屈身在我的麾下,我更怕是自己對不起你纔是。”
“何來的話,我這投效無門,今日,你讓我有機會入伍,我應該謝謝你纔是,只是,我這身上疾病未除,着實有些可恨,不然,這回到了延安府,必然能夠大展手腳一番,屆時,建立功名,也尚不可知。”
秦叔寶心裡頭,滿腦子的都是建立功名,也是如此,他壓根不知道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圈套,也不會明白現在李世民給自己說的話裡頭,大多都有陰謀論的感覺。
不過,這顯然都不是重點,隨後,秦叔寶在李世民的照顧下,也是飛速朝着延安府趕去。
這一個月的時間,讓歲月也是到了昭武元年十一月份尾聲,延安府外頭,天氣那是越發寒冷,前幾日,這鬼天氣還極爲的不爭氣,下了一場大雪。
北方的大雪,顯然不是南方可比的,這麼一來,居然覆蓋大地都有那麼十來公分的厚度。
也是如此,大明軍隊這邊,顯然是極爲的不好過活,他們駐守在城外,壓根沒有多少可以抵禦風浪的建築,一來二去,這巡邏隊,那都是瑟瑟發抖的厲害。
“這數着日期,李世民應該是快要到達了纔是,如果這皮革還未就位,怕是這一戰,我們只能撤退了!”
在中軍營帳,王景略和薛仁貴顯然都面色凝重,畢竟,他們在這一刻,也算是到了那最爲危難的時刻。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