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待時而動

很快天色便暗了下來,門口的河洛軍開始按照佈置隱藏在各個民房之中,而這片區域的百姓全都暫且被撤離到了東城那邊。

因爲要打仗了,再加上盧曉航親自出面,這些百姓也沒有多說什麼,帶着家裡的細軟撤到了東城,反正皇上說了,房子打沒了,原地給他們重建一座更好的。

幾十尊小火炮已經對準了城門的方向,每個火炮手都站在這兩天剛剛挖好的壕溝之中,用盧曉航的話講,沒有要命的事情就不要露頭,別被人一槍把腦袋打穿了。

盧曉航不知道那種輕機槍是不是陳奇瑜的全部底牌,所以他將陳奇瑜可能造出的武器全都列了一個清單,然後嚴格佈防。

一半的河洛軍在西城準備着,另一半則去了南城,他們的任務便是在盧曉航的命令到達後迅速打開城門出擊,所以這邊的多半是何可綱帶領的騎兵。

亥時已經到了,所有人都開始手心冒汗,這一仗決定着自己和子孫後世的命運,誰都有些緊張和興奮。盧曉航坐在明月樓的樓頂上面,靜靜地看着整個場面的局勢,以前作戰的時候,他總有種看透一切的感覺,但是今天的這場戰鬥讓他有些未知的興奮。因爲這一戰之後他便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會不會存在着跟自己一樣的人。

亥時三刻轉眼便到了,然後按照開城門的次序,城頭上面火把搖了三下,大門緩緩向下落去。

周遇吉早就準備好了,大聲喊道:“衆將士隨我殺進去,凡是手中有武器的士卒,殺無赦!放下武器投降的,不可濫殺無辜,否則軍法處置!”

他本着良善的心思下了這條令,但是手下人可瞬間就氣餒了,要知道這可是黑夜,誰能看清楚對面的人是不是真的放下武器投降,自己若是錯殺了,那豈不是得以命償命,若是不錯殺,那對方先動手怎麼辦?

但是軍令一下,全軍衝鋒誰又不能改變的事實。

很快大軍便衝到了城門下面,周遇吉一直提防的城頭突然出現伏兵的事情沒有出現,城門也沒有忽然關閉,他的心放下了一半,知道這次投降差不多是真的了。

大軍的先頭部隊迅速衝進了城門之中,然後便傻了眼,在他們眼前幾十米開外,站着一排排士卒,然後槍聲和炮聲便響了!

周遇吉聽到這裡冷笑一聲:“都把我的人放進城了,現在再想算計我,實在是太蠢了!”

然後先頭部隊的人死傷慘重,很快中堅力量的精英便趕了上來,他們手裡拿着的可是最新的火器,但是由於時間和材料有限,他們只有五百條這樣的槍,但是對於戰場上壓制敵人來講已經足夠了。

很快他們端起了火槍開始射擊,然後只看到對面的士卒成片成片的倒下,盧曉航在明月樓上冷笑一聲:“發信號,動手!”

很快信號筒便飛上了天空,然後城牆兩側埋伏的河洛軍士卒紛紛用盡最大的力氣將手中的手雷扔進了城門洞子了。只聽到震耳欲聾的數聲爆炸,城門洞子的這些人全都支離破碎。

周遇吉在遠處看着火花一閃,然後便感到一陣地動山搖,再看去,衝向城門的二百多士卒已經灰飛煙滅了。看到這裡周遇吉心中大怒,那可是自己一半的精銳,就這麼葬送在這裡了:“全軍出擊,打下洛陽城,凡是出現在眼前的人都是敵人,殺無赦!”

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周遇吉依然保持了極大的剋制,沒有敢下屠城的命令,在這個儒家正統的年代,就算你有天大的功勞,一旦屠城,就會被朝廷上的文人排擠,然後悽慘一生,最後史書上揹負一個罵名。

所以不是喪心病狂的人,誰也不敢屠城。周遇吉手下的人迅速衝了上去,這一次他倒是沒將最精銳的底牌壓上去,因爲他感受到了城門口莫大的壓力,讓他沒了信心,自己再打下去會不會將全部精銳葬送在這裡。

大批的士卒衝向了城門,然後城中的炮火聲響起,一隊隊的人開始倒下,等到他們葬送了許多條人命衝到河洛軍面前的時候,才發現眼前的河洛軍原來是一個個稻草人披着河洛軍的盔甲,士氣一瞬間便掉到了谷底。

但是周遇吉在城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眼看自己手下的將士突破了城門一線,只以爲洛陽城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於是立刻開始派所有人向裡面衝,只要是河洛軍的士卒殺無赦!

到了這個時候周遇吉也明白過來,裡面那個元才良肯定是詐降,想到這裡瞧不起他的心思便淡了許多,能在如此危急關頭還能站出來和自己對戰的人都是忠臣義士。

前赴後繼的將士進了城,才發現到處都是敵人的槍聲和弩箭,有的從民房上面,有的從地底下的深溝之中,再加上這又是晚上,看不清周圍的情況,周遇吉手下的人一時間陷入了困戰。

這個時候陳奇瑜站了出來:“機槍手聽我號令,開始由東至西掃射!壓制住他們的勢頭,其他的人儘快找到敵人在哪裡然後殺死他們!”

盧曉航在樓上聽到了這一句微微翹起了嘴角:“連機槍手這種名詞都知道了,我若是再看不出你的身份是不是太傻了些。通知何可綱,讓他出擊!”

很快一顆信號筒又被髮射到了空中,何可綱看到之後立刻下令打開南城門,全軍出擊!

就在陳奇瑜機槍手的壓制下,河洛軍果然擡不起頭來,然後周遇吉的大軍趁機開始相似處散去,找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而這個時候的投擲手雷的那些人已經上了城牆,對準了那些機槍手存在的方向狠狠扔了過去。

本來這些人衝進城門之後,城牆上一直沒有什麼動靜,所以他們下意識地以爲城牆上面已經空無一人,正面戰場纔是自己需要拼命的地方,就算是有異心重的回過頭看了兩眼,也沒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所以就沒有再把注意力放在身後,這個時候突然出現讓他們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大虧。

第78章 羣謀第41章 宋獻策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86章 斬首行動第56章 意外第43章 我看你們兄弟還是去唱戲吧第36章 搖搖欲墜第241章 對質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49章 人情世故第58章 鬆錦前序第191章 談不攏第80章 隨機應變第8章 小火炮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32章 無巧不成書第54章 密道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46章 金牌打手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22章 我要見她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16章 奪軍整營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第320章 大婚(九)第35章 備戰待機第29章 亂起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49章 河洛軍魂第93章 南海尾聲第206章 進城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3章 冒死以諫第55章 夜宴第30章 要前途還是要哥哥?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26章 仁壽坊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74章 反水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60章 大局已定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41章 油鍋面前第74章 反水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41章 蘇州的夜第15章 回家的路第20章 借糧食第65章 仇人見面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4章 重開百家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71章 皇宮第178章 血債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65章 威脅第234章 大亂第231章 異心第42章 亂戰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77章 鬆錦第9章 明清之戰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58章 鬆錦前序第65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下)第29章 麗春院第210章 鄧元化第5章 大婚(五)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23章 針鋒相對第82章 娘宮嶼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533章 兄弟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42章 亂戰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254章 兵書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27章 梅宜修第84章 奪糧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68章 割袍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9章 秘辛(一)
第78章 羣謀第41章 宋獻策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86章 斬首行動第56章 意外第43章 我看你們兄弟還是去唱戲吧第36章 搖搖欲墜第241章 對質第510章 人皆有退路,我沒有第49章 人情世故第58章 鬆錦前序第191章 談不攏第80章 隨機應變第8章 小火炮第38章 霍州之戰(7)第32章 無巧不成書第54章 密道第43章 興亡百姓苦第46章 金牌打手第64章 反覆無常是小人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115章 下官吳襄第22章 我要見她第8章 河洛軍主帥第16章 奪軍整營第16章 城頭還是大順旗第320章 大婚(九)第35章 備戰待機第29章 亂起第89章 關外的黑夜(三)第49章 河洛軍魂第93章 南海尾聲第206章 進城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3章 冒死以諫第55章 夜宴第30章 要前途還是要哥哥?第58章 心正者天地皆浩然正氣第2章 變化的天下第26章 仁壽坊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74章 反水第187章 無計可施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100章 奉陪到底第60章 大局已定第292章 要銀子還是要命?第41章 油鍋面前第74章 反水第61章 光明便是光明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41章 蘇州的夜第15章 回家的路第20章 借糧食第65章 仇人見面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38章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第4章 重開百家第51章 山下有座書院第73章 左良玉掌兵第201章 成都爭奪戰第105章 冤家路窄第218章 成都亂(三)第71章 皇宮第178章 血債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65章 威脅第234章 大亂第231章 異心第42章 亂戰第15章 寧死不回頭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77章 鬆錦第9章 明清之戰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58章 鬆錦前序第65章 暮色下的七大家(下)第29章 麗春院第210章 鄧元化第5章 大婚(五)第47章 莫要委屈了自己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23章 針鋒相對第82章 娘宮嶼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533章 兄弟第24章 滋養他的野心第42章 亂戰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261章 雙喜臨門第254章 兵書第91章 親切而友好的會談第27章 梅宜修第84章 奪糧第366章 吃飽纔是硬道理第83章 大牛的幸福生活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68章 割袍第144章 戰事不利第9章 秘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