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崇禎的第三道聖旨到了西安城下。

孫傳庭接過聖旨說不出話來,歷史上岳飛接過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自己卻接到了三道聖旨。

孫傳庭知道,岳飛其實本不用退兵的,岳飛如果一開始重視宋高宗的意見的話,接到第一道金牌的時候就已經退兵了。

他等到第十二道金牌退兵的原因並不是畏懼皇上的軍令。

因爲前幾道金牌的命令是調令,岳飛完全可以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推辭。

但是到了第七道的金牌的時候已經是若不速歸,按謀逆論處!

若是論岳飛一人的罪,岳飛大可不必管他,兵鋒可直搗黃龍。但是論謀逆處的是岳家軍,若是岳家軍成了叛軍,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會瞬間消散。

失去了信仰的軍隊就像丟失了母親的孩子。所以纔有一句話:潰軍不如寇,流兵即爲賊。

崇禎的第一道聖旨是說的孫傳庭有不臣之心,孫傳庭自然不必理會。只要打了勝仗,剿滅了闖賊,自然能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是這第三道聖旨,清清楚楚寫道:如若再不退兵,昭告天下,孫傳庭軍爲反軍,各地官軍儘可誅殺。

這一條就抓住了孫傳庭的軟肋,他可以不在乎身背反名,卻不能不在乎麾下將士的想法。他們不可能不在乎,他們若是真的不在乎了,自己也就真的成了叛軍。

這聽起來像一條悖論,其實就是大明的將士就要聽皇上的話,不聽皇上的話就是叛軍。自己一個人反叛,他們可以說受到主將迷惑。

若是真的昭告天下了,他們就真的要身背反名,而且以崇禎的性格,絕對不可能給他們平反。

孫傳庭讓人找來了盧曉航,開口說道:“皇上的聖旨又到了。”

盧曉航點了點頭,他也聽說了,知道這次真的不能再爲難這位名將了,嘆了一口氣:“時不與我,下次不知何時纔能有這種良機。”

孫傳庭輕輕地說道:“當年嶽武穆接到十二道金牌之後,面向東南而拜,大泣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末將算是體會到了他的心情。”

“如今不是十年之功,而是百年難得之機。末將實在不知道皇上的心裡究竟想什麼。難道末將的威脅比這流竄數年的闖賊還要大麼?”

說到這裡孫傳庭已經紅了眼圈:“末將自從萬曆四十七年入仕以來,爲大明活了二十一年,末將不後悔,也不覺得不值。大明不只是皇上的大明,也是我們的大明..”

說到這裡的時候,孫傳庭已經泣不成聲。

盧曉航看着眼前這位年近半百的老將軍,突然感到了一陣陣心酸。

孫傳庭擦了兩把眼淚,低聲說道:“末將此去,大概不能不能活着回來了,家中老妻幼子就託付給王爺了。”

“不求他們能榮華富貴,只求他們能衣食無憂,算末將欠了王爺的,來世再報吧。”

盧曉航紅着眼圈:“孫大人,這都是我們朱家欠你的,孤王先替你照看着,你一定能活着回來。”

孫傳庭苦笑一聲,正了正衣冠,抹了抹眼睛,大步走出了軍帳。

“三軍將士聽令,即刻拔營,撤回潼關。”

軍中的將士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主帥有令不得不從。紛紛開始收拾行囊。

失去了孫傳庭的大軍,盧曉航獨木難支。再加上臨近新年,將士們思家心切,只好隨着大軍撤退。

盧曉航命人將孫傳庭的家眷護送回洛陽,眼看着到了潼關之後,錦衣衛帶走了孫傳庭。

于波站在盧曉航身後,輕聲說道:“孫大人是個好人,也是個真正的將軍。王爺,要不要我..”

他沒有繼續說,但是盧曉航知道,近衛營若是在路上截殺錦衣衛十分容易,定能救回孫傳庭,到時候死無對證,皇上也不能說些什麼。

盧曉航搖了搖頭:“算了,孫大人忠臣良將,我們就不要陷他不仁不義之地了。你們派人暗中保護孫大人,到了京師再聽命令。”

心中暗道:孫大人,歷史上你在潼關大戰之中找不到屍身,皇上到了闖賊入京都沒承認你是爲國捐軀,這次我一定要你堂堂正正和崇禎對薄公堂。

若是崇禎得理不饒人還是要殺你,那我一定去劫法場,不爲別的,爲了那句大明是我們的大明。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崇禎在大殿之上命人帶上了原陝西巡撫孫傳庭。

孫傳庭大步走上了大殿之中,昂首挺立,威風稟稟。

崇禎淡淡地說道:“孫傳庭,朕沒把你送到刑部查辦,也沒送到大理寺審訊,算是對得住你了。但是,你可知罪?”

“臣自任陝西巡撫以來,未曾貪污一分軍餉,未曾當過一次逃兵。臣不知何罪之有。”

旁邊的大臣們一聽,壞了。按照他們的經驗,崇禎不喜歡見面便求饒之人,更不喜歡臭石頭一樣脾氣的人。當年袁督師前車之鑑,孫傳庭怎麼就不知道吸取教訓呢。

要說孫傳庭爲官正直,當年因爲不滿魏忠賢獨攬大權,掛冠而去,很得東林黨人的敬佩。如今朝堂之上幾乎全是東林黨人,所以不少人都爲他擔憂起來。

崇禎冷冷一笑:“這麼說你是不認罪了?”

“臣實不知何罪之有!”

“未得聖旨私自出軍還不算大罪麼?”崇禎聽不到想要的答案,索性自己喊了出來。

“闖賊席捲陝西,臣身爲陝西巡撫自然有責任保一方安平,當時闖軍內亂,臣自然要圖謀收復失地,戰況緊急未得向皇上稟明,不知何罪之有。”

崇禎冷冷一笑:“還敢狡辯?朕的旨意明明是讓你固守潼關,等待聖旨。你卻私自出兵,你眼裡還有朕麼?”

“皇上,兵書有云:兵貴神速。皇上不在陝西自然不知道陝西的形勢,進軍時機稍縱即逝,臣自然要便宜行事。”

“朕有說讓你便宜行事麼?你若是便宜行事行到了京師朕還得給你擺酒慶功不成?”

聽到了這裡,孫傳庭沉默不語。自己這次行軍確實沒有符合大明律,可以論罪。

崇禎眼見孫傳庭不在說話,朗聲說道:“孫傳庭於深陷圇圄,朕念其忠義擢其爲陝西巡撫。誰知他不思忠君報國,反而暗中抗命不遵。”

“朕念其勞苦多年,特免去其陝西巡撫之位,發配南疆,永不錄用!”

在場的大臣一聽命保住了,萬幸之至,也不用求情了。

他們之中有一部分人是敬佩他的東林黨人,還有一部分人是被盧曉航的銀子買來的說客。

盧曉航可不能真的去劫京師的法場,那樣的話稍有不慎便會引起一場大戰。

畢竟洛陽的福王自從崇禎的父親開始,就一直是皇上心裡最脆弱的神經,稍有風吹草動便是腥風血雨,所以誰也不敢輕易撥動它。

當在洛陽的盧曉航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簡直欣喜若狂,如今張獻忠正在四川鬧得昏天黑地,南疆基本和朝廷隔絕了消息。

只要自己肯花銀子,必然能在孫傳庭南下的路上將其買下,神不知鬼不覺送到洛陽,有了這位老將在,不愁大事不成。

卻說陳奇瑜在遼東,得知了孫傳庭被罷官免職發配南疆的消息之後,心中苦嘆一聲:自己又少了一個助手。

黃太吉已經於十天之前撤退了,圍困在錦州周圍的清兵也隨着黃太吉撤了回去,錦州之圍歷時三個半月,終於得解。

錦州城戰前兩萬餘人,戰後只剩下了不到五千人,而且個個面黃肌瘦,看起來餓了不少日子了。

這場在歷史上原本被稱爲鬆錦大戰的戰爭,徹底改變了結局。

歷史之上,洪承疇兵敗投降,九邊精銳除了吳三桂山海關一支孤軍全軍覆沒,大明十三萬人只逃回去三萬殘軍,八邊統帥或死或降或逃,明朝再無圖謀關外之力。

如今臨近年關,寒日裡行軍不便,陳奇瑜上奏摺請求在寧遠休整,待春暖花開之日再行圖謀關外。

如今陝西的李自成被盧曉航和孫傳庭聯手打得不輕,元氣大傷,正在休養生息。

關外又傳來如此大捷,崇禎掩蓋不住臉上的喜意,只覺大明中興有望,天下可定。

無奈糧餉不足,於是下令加賦。此令一下,天下震盪。

大明朝的財富大都積聚在官商勾結的這幫人手裡,可是無論怎麼加賦都加不到他們的身上,所以崇禎永遠收不夠銀子。

明朝的百姓早已苦不堪言,聽聞又要加賦,紛紛揭竿而起。各省的農民聽說了李自成在陝西的不納糧政策,爬山涉水向着陝西而去。

一時之間,李自成又有了爭霸天下的本錢。

看着崇禎的加賦令,盧曉航苦笑了幾聲,這個崇禎還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本來已經元氣大傷的李自成又死灰復燃不說,天下的百姓又對大明朝喪失了幾分信心。

若是再這樣折騰下去,大明朝勢必還要毀在李自成的手裡。

恰好若是進入陝西境內,大多數人還要走河南一地。

盧曉航下令:河南饑荒,十室九空,如今收留流民,賦稅正常收取,不加一文賦稅。

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91章 爲君相思君知否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93章 南海尾聲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4章 顧君恩第45章 八成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25章 咱們反清吧第263章 關於娶一個還是娶兩個的大討論第107章 搶人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29章 臣也是獅子座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73章 心戰第182章 潰軍不如寇第55章 留下調查第196章 坐下喝酒第56章 意外第56章 學生顧炎武拜見老師第55章 夜宴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233章 城外事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12章 劉宗敏出事了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75章 反水(二)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16章 奪軍整營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62章 夜闖葉府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445章 潼關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76章 連環第31章 忍痛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112章 明殤(二)第59章 文華召對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34章 屠殺第147章 鄭家村第77章 鬆錦第10章 結陣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45章 拔刀相向第37章 蘇州行第18章 練兵之道第10章 秘辛(二)第29章 臣也是獅子座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2章 北鎮府司第28章 祭旗第14章 戰場反水第42章 亂戰第242章 中計第46章 金牌打手第228章 希望第48章 十個打一個楊林和戴小蟲二第148章 英魂當死戰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136章 黃龍第148章 英魂當死戰第183章 分兵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156章 破局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232章 成都事第50章 夢境第70章 說服第15章 夜訪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103章 攻心之計第151章 跳翻船第22章 勸降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193章 商隊第96章 進京勤王第184章 酆都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27章 朕要見見世子第226章 痕跡第231章 異心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22章 勸降第242章 中計第183章 分兵第53章 轟炸皇城第76章 沒有退路
第205章 大西軍的反撲第3章 出路和胖哥哥第27章 京師還是南京第91章 爲君相思君知否第2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93章 南海尾聲第150章 水上激戰第4章 顧君恩第45章 八成第72章 左良玉訓子第25章 咱們反清吧第263章 關於娶一個還是娶兩個的大討論第107章 搶人第539章 底氣要足,可見血第29章 臣也是獅子座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73章 心戰第182章 潰軍不如寇第55章 留下調查第196章 坐下喝酒第56章 意外第56章 學生顧炎武拜見老師第55章 夜宴第101章 全面作戰第233章 城外事第98章 吳三桂拜營第12章 劉宗敏出事了第67章 對面有鬼兵第75章 反水(二)第31章 你怎麼瘦了第35章 霍州之戰(4)第16章 奪軍整營第32章 霍州之戰(1)第62章 夜闖葉府第75章 爲什麼是滄州第445章 潼關第74章 鑿船者必殺之第42章 殿下面相未定第76章 連環第31章 忍痛第235章 狗皇帝和黃臉賊(三)第112章 明殤(二)第59章 文華召對第77章 南海惡蛟鄭芝龍第34章 屠殺第147章 鄭家村第77章 鬆錦第10章 結陣第52章 做官不好玩第134章 江南巡撫第45章 拔刀相向第37章 蘇州行第18章 練兵之道第10章 秘辛(二)第29章 臣也是獅子座第7章 護院教頭胡德一第52章 夜中襲擾第12章 北鎮府司第28章 祭旗第14章 戰場反水第42章 亂戰第242章 中計第46章 金牌打手第228章 希望第48章 十個打一個楊林和戴小蟲二第148章 英魂當死戰第24章 官職任你挑選第92章 傳教試驗田第136章 黃龍第148章 英魂當死戰第183章 分兵第212章 顛倒黑白第156章 破局第60章 原來你是金聖嘆第60章 洛陽是洛陽第232章 成都事第50章 夢境第70章 說服第15章 夜訪第40章 遼東傻狍子船隊第103章 攻心之計第151章 跳翻船第22章 勸降第89章 聽聞太后與攝政王有染第193章 商隊第96章 進京勤王第184章 酆都第7章 山上有座廟第27章 朕要見見世子第226章 痕跡第231章 異心第67章 夫人敗家又如何第343章 白蓮有變第7章 私怨不擋國事第22章 勸降第242章 中計第183章 分兵第53章 轟炸皇城第76章 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