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歸服

公爵,那是何等隆重的榮耀。

雖說而今的公爵已經不再發放高額俸祿,僅是多了一些參政議政的權利以及榮譽地位。但公侯之位啊,那是徹底的貴族。能讓自己子孫厚待榮耀一生,世代傳襲。光是想想每年能有機會得到皇帝陛下接見,就足以誇耀進族譜之中,讓後代傳唱。

但同樣,不比那些冒險者,陸慶衍的身份也是不同。

他是哈爾濱知府。是親民官,在北疆這樣開拓邊疆的地方,哈爾濱是前進大本營的角色。

封侯的吸引力是非凡的,這一點,陸慶衍已經切身體會過。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無數人會涌上北疆。在盛京,在九連城,在鳳凰城,更重要的……在哈爾濱,以及剛剛被設立成吉林府的吉林城。

同樣,據傳,伴隨着東北都督的軍事管轄統一。原本並無統屬的東北各地勢必將出現新的省級行政單位。

到時候,封疆大吏落入誰手,也顯然是個極具吸引力的一點。

本着來自各種各樣的誘惑與鼓舞,陸慶衍對於工作的積極性高漲百倍。不過,沙爾湖達顯然不是很懂那些彎彎繞。

“沙爾湖達老丈,你若信得過我,便只管做。將這裡的屋舍修的多多的,到時候你開價一個月一銀元也有人住。將湖裡的魚打得多多的,就是開價一銀元一條也有人吃。再將地裡的糧食種得多多的……”陸慶衍努力地用着沙爾湖達能聽懂的方式表述着。

沙爾湖達眼睛一亮,提前插話說:“就是我開一個銀元一斤,也能賣得出去?”

“老丈,可不能做奸商。”樑益心這會兒笑說:“湖裡的魚,抓起來,能有幾十斤。這才賣一銀元,內裡來的同胞雖然是愛吃大米飯,大白麪饅頭。可也不是有潑天的錢能隨意花銷的。”

“曉得曉得了。但種地的事情,老漢我是操弄不來。還得年輕一些的娃子去學會。倒是捕魚的手藝老漢我懂得,這就去帶幾個老頭子一起去捕魚。不過,陸大官人,你可得好生準備上鹽。這魚經不住放,過了夜,能不能吃就兩說。最好是鹹魚幹。”沙爾湖達應聲而去。

這會兒,不知何時李巖卻是來了。

他扯住了沙爾湖達,說:“老丈,打魚這等事,讓其他人去做便好。老丈是左右裡最有聲望之人,今日,有大事要留老丈了。”

李巖的出現有些突兀。

此刻,更是一連風塵僕僕。整個人似乎是一直趕路着,疲倦又有點脫力,但精神頭卻是極好。

“李大郎,有什麼事,要尋着我這個老頭子,要說是什麼大事。”沙爾湖達撓頭。

要說此前,這松花江流域裡還真是時常有事,比如打仗。

畢竟,能夠度過上一個平靜的冬天,那是真多虧了這些漢家兒郎的幫助。是他們,帶來了足夠的過冬糧食以及衣物,伴隨着這些到來的,還有秩序。

當李巖組建的哈爾濱守備隊成立以後,就再也沒有哪個部落膽敢過來挑刺。平靜魚安寧,讓沙爾湖達分外感慨背後一個強大國家的好處。

部族,不就是爲了在外界的衝擊之中能生存下來而出現的產物麼?

投靠明朝就能做到,那顯然沒有人會拒絕。而且,這也並沒有讓沙爾湖達覺得有什麼受損。

單單從生活質量上來說,他已經從明人醫生的藥物之中將此前的暗傷舊疾都緩解了許多。能夠住進明人新秀的磚石新房子裡,堆上熱炕,可是比在冰冷簡陋的老房子裡舒適許多。

建設的力量,歸功於陸慶衍與樑益心。

但要說秩序的維護,顯然還是李巖的軍隊更加給力一些。

這會兒,見李巖來尋自己,沙爾湖達卻是更鄭重一些。

“不知,沙爾湖達大叔可聽說過拉夫凱的名諱。”李巖說。

“聽說過。那是黑龍江北面一個大部族的首領,只不過距離這裡極遠。而且,人家有自己的大城堡,自成一體。加上隔着一條大江,來回能有上千裡,大家都不大交道。要不是他曾經遣人來打聽過大明與大……建州的消息,我們也不知道有這一號存在。”沙爾湖達回憶了稍許,就緩緩說了起來。

聽此,李巖微微點頭:“那巴託加此人呢?”

“也是聽說過,大約是拉夫凱的對頭罷。”沙爾湖達有點茫然,不知爲何提起這兩人來。

“眼下,他們都投靠我等,歸化入境大明。”李巖驗證了消息,一臉古怪,雖然挺開心的模樣,卻很是不解。

看神情也知道,那是比沙爾湖達這個大部落更強大的兩個部落。

只是,眼下卻突然間都投靠了過來。

要知道,渡過黑龍江就已經是個不容易的事情了。更何況,哈爾濱還在松花江上。

“要投靠大明?這是好事啊,使者在哪裡,我親自去迎接。”陸慶衍激動地說。

李巖連忙說:“知府,他們還未到來。是我此番巡遊黑龍江見到他們前隊人馬得知的,這就急忙過來,先尋沙爾湖達老丈驗證。”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出發了?”陸慶衍不傻,一聽這樣意外的情況就明白肯定有異常。

“這也是古怪了……”沙爾湖達喃喃自語:“恐怕,還真有大事發生了。他們兩個部族,都是大部族。有自己的石頭築成的城堡,各個手底下都有將近千戶的人馬……況且,還是兩個一起……”

“再怎麼古怪,都要接下來!”陸慶衍分外明白人口的可貴。

東北之地並非是無人區。

只是很多地方,都是部族林立。他們近乎是原始人一樣,漁獵山野。穿皮衣,用的打獵武器都是骨頭製作的箭頭。生產力十分落後,生產關係也近乎原始。

但再怎麼原始,他們對於陸慶衍而言都是一筆極爲難得的勞動力。

就如同沙爾湖達一樣,有一點漢語基礎,待了一陣子,已經能頗爲流利地說起漢話了。

只要是人,就能將他們變成大明的勞動力,建設哈爾濱這個亟需人口的地方。

“接,是肯定的。眼下我們要做的,是得給他們準備好安置之地。還得想好,安置的政策。”樑益心又說。

陸慶衍當即點頭:“各位,迅速行動吧。房屋、糧食、飲食、衛生、安保、民政。各個地方,都要迅速行動起來。至於政策的問題,這卻是簡單。入我大明戶籍,爲我大明子民。服徭役稅務,暫爲軍管。若是服從,便得我大明庇護。”

所有人各自行動去了。

陸慶衍又安排完畢行動,拿出了府庫裡的賞銀作爲激勵以後,卻是迅速提筆寫了一封書信。

那是奏書給皇帝陛下的。

……

陸慶衍的奏章很快就到了朱慈的手中。

紫禁城裡,不出意料的朱慈提出了親自北征的命令。

朝議之上,短暫的沉默之後,衆人心中嘆氣,各自開始躬身應命。這一回,沒有人再有多說什麼勸阻的話語。只是盡力爲皇帝陛下效力,準備好一應事務。

李邦華與倪元璐都是熟手,也是經歷了朱慈多次不在京師的情況,準備得妥妥當當。

雖然皇帝陛下說了一應開始有他的私房錢買單,但朝堂顯然沒有這麼吝嗇。大量軍資開始調撥出京。

此前東北地區開始動員之後,關內也開始動員。

京師各個倉庫,各個國有的工坊,特別是軍工作坊開始運送存活,增加既有訂單,乃至於擴招工人。

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短時間裡爆發出來的力量彙總到朱慈的案臺上時,更是讓他充滿了信心。

來到這個時代,改變這個世界。

一切都顯得那麼充滿成就感。

當朱慈再度抵達盛京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五月十九。

天色越來越熱了。

盛京也符合了原來朱慈對這裡的規劃:避暑。

帝國理工大學的學堂裡,擠滿了前去報名參軍的人。對此,朱慈只得婉拒。讓科研工作者走上戰場,要麼是這個國家的治理者昏頭了。要麼是這個國家已經到了末路。

不管是哪一個,都不符合眼下大明的情況。

抵達盛京,並不是朱慈一路出發的終點。他的目的地,卻是要一直前往到哈爾濱。

聽聞這個消息,李定國嚇了一跳,卻又不得不佩服紅娘子此前的判斷。爲此,這讓他們有了足夠的時間準備應對。

朱慈沒有在宮殿裡見李定國、朱笛。而是在直接在行軍的路上,這一回朱慈不再任性走海路前進,而是走了陸路,出發哈爾濱。

東北三省聽起來很近,實際上哪怕是有鐵路,也得開行大半天。更何況這年頭道路通行條件頗爲惡劣。

好在,因爲有預料到朱慈會前往哈爾濱前線,路上的道路已經初步有了修繕。

在路上,朱慈有了足夠的時間聽朱笛魚李定國彙報他們進剿的計劃。

“此戰,在內部的討論之中。頗有些大炮打蚊子的說法。”李定國先是詼諧地開了場,隨後笑着細說起來:“我們的敵人,充其量在整個亞洲方面只有幾萬人。能夠動員的軍事力量很難超過一萬人,可能魚我們作戰的,只有幾千人不到。但是,爲此,卻是東北方面出動正規軍兩萬人,民兵無以計數。而這,還不包括陛下爲了這個計劃而策動起來,很可能高達百萬的流動人次。上百萬人帶着武器進入北疆,哪怕是那些兇手化成灰潛入深山,也別想逃出我們的手掌心。”

“準備充分,信心也很好。”朱慈淺笑地說着:“還有呢?”

紅娘子,也就是被賜名朱笛的此戰長官輕咳一聲說:“陛下,情況大約已經摸清楚了。”

朱慈輕輕嗯了一聲。

隨後,李定國拿出了一張顯然是剛剛被繪製出來的戰地地圖。

朱笛開始講解起了眼下摸清楚的情況。

此戰,那個傑日涅夫顯然還不是什麼**oss。在被委拉斯凱茲僱傭來搗鬼之前,他僅僅只是一個帶着七艘船的冒險家,並不具備大規模入侵內陸的實力。

倒是這一回在中國內陸帶着衆多的馬匪搶了一頓以後,他一躍而成,成了俄羅斯督軍弗蘭茨別科夫麾下受看重的一員殖民先鋒。

但是,真正在遠東地區俄羅斯一方有足夠實力與狡詐能力的,還是那個哈巴羅夫。根據錦衣衛以及探馬斥候的情報,不管是哈巴羅夫還是傑日涅夫,兩人都在俄羅斯督軍弗蘭茨別科夫的安排之下組合了起來。

這樣的新意外讓朱慈有些皺眉。

但這似乎還不是最壞的消息。

也許是朱慈的蝴蝶效應,也許是傑日涅夫在委拉斯凱茲的手中獲得的鼓舞。總之,這一回俄羅斯人的兵力比原定歷史上都顯得多了許多。

當年,面對清朝上萬兵馬的進攻,俄羅斯方面的兵力也只不過是幾百人。

但現在,俄羅斯人似乎是將遠東的重要性提高了好幾個級別,遠東方面無論是人力物力,都比原定歷史上多了許多。

根據各方面情報,俄羅斯人的兵力很可能在三千人的規模上。

五月到來,北疆之地也暖和了起來。

同樣,這也是一個適合戰爭的時候。

朱慈掀開簾子,看着外間不知何時多起來的車馬,心中稍安:“將士們對於那些封侯計劃如何看?”

李定國乾咳了幾聲,不知要如何說是好。

朱笛猶疑了一下,還是說:“陛下大魄力,有些將士也想去冒險一番。”

“戰功之上封侯,一樣是條出路。況且,等後方的人手到了。恆信商行也會在東北有些動作。來了這麼多人,難道都是抄起刀子去搶,去打打殺殺麼?只有建立起了產業,百姓們纔會在這裡定居。只有生計,百姓們才能樂業。當地官府,也才能組織起秩序,建立軍隊。而這些,都是賺大錢的機會。這些,都少不了將士們的賞,當然,做得不好,也有罰。”朱慈說着忽然見一匹高大神駿的阿拉伯馬疾馳而來。

一看馬上那人,朱慈有些驚訝。

那人,不就是西班牙的瑪麗亞公主麼?

還未等朱慈做出反應,瑪麗亞便笑着放滿了馬蹄步伐,說:“皇帝陛下,就不想知道爲何俄羅斯人忽然間在遠東有了重兵嗎?”

第四章:攔路虎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一章:天家親情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七十六章:天子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一百二十一章:女人們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六十九章:緣分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一百一十二張:前軍已復廣寧城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五章:倭寇動靜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一百二十章:鑽石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二十六章:山海關旁現強敵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154章:王師來了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
第四章:攔路虎第一百二十二章:頭痛的歐洲人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二十五章:捷報在京師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三十四章:陳皋文的殺招第一章:天家親情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九十六章:隱秘驚天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七十六章:天子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一百二十一章:女人們第一百四十八章:這纔是大明強軍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七十九章:傑日涅夫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四十四章:領袖氣質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54章:10倍之敵孤軍守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49章:明軍反包圍第三十七章:逆風行舟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六十三章:神仙佳人的心甘情願第八十章:皇帝大婚 下第六十七章:新的世界體系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一百一十四章:思鄉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六十九章:緣分第八十六章:領土擴張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五十八章:親軍鎮場第二十四章:潛入敵營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一百一十二張:前軍已復廣寧城第六十章第一百零五章:倭寇動靜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一百二十章:鑽石第五十章:一言平千軍第二十六章:山海關旁現強敵第一百三十一章:援軍半坡店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154章:王師來了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八十九章:北征廣場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一百六十六章:揚名乾清宮第七十一章:周王選擇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二十三章:馬紮然的選擇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一百六十章:戰戰戰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二十八章:士子不風流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