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

阿巴泰似乎一直以來忽略了一個情況。

他們曾經肆意地仗着自己騎兵的優勢各處出擊,讓步卒爲主的明軍在戰略戰術上陷入被動。

但當這一刻,明軍全面恢復戰略主動的時候,阿巴泰忽然想了起來,明軍竟是真的一直沒有出現過騎兵的出擊。

如果說明軍真的沒有騎兵,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不比宋朝,明軍擁有燕雲十六州,擁有與蒙古繁忙的商道。馬匹或許是貴了些,但絕對是有資源可以組建自己的騎兵的。比如關寧鐵騎,便是明朝一直以來對抗滿清鐵騎的驕傲。

但皇家近衛軍團在戰場上一直以來出現的卻只有步兵。

方陣的確剛猛,但阿巴泰絕不相信以朱慈烺的聰慧會看不出騎兵的優勢。

是朱慈烺缺錢嗎?

那更不可能了。臨清的防務之用心,錢糧之耗費,就連軍醫體系的大方都表明朱慈烺絕不會缺錢。更何況,到現在阿巴泰都不知啊都朱慈烺是如何把瘟疫解決掉的。他最後都只能概括成土豪畢竟有錢,可以用錢砸下去了。

那麼……

騎兵在哪裡?

戰場上越發膠着的態勢要如何處置,是否要出兵?

阿巴泰陷入了思考,但時局顯然沒辦法給阿巴泰更多的思考時間。戰場的戰機稍瞬即逝,已經由不得阿巴泰多思慮一分了。

“出兵……還是不出兵?”阿巴泰凝望向戰場,似乎看到了重重軍陣後,朱慈烺的身影。

十息後,一名清軍小校衝到了阿巴泰的身邊,輕輕說出幾句話便悄然退了出去。

聽罷,阿巴泰頓時不由緩緩閉上眼睛。

“全軍聽令!”阿巴泰冷聲道。

特慕慎,特庫殷聞言,頓時大喜:“末將在!”

“出擊,直衝明國太子營地!”阿巴泰說完,頓了頓。補上一句道:“我與爾等,一起衝陣!”

說完,十數息後,這清軍的最後一千餘騎卒集結待命。開拔衝向明軍營地。

此刻,明軍這邊,除了炮兵營與直屬親衛營沒動以外就再也沒有其他兵馬了。

攔在朱慈烺身前的,只有正在與佟圖賴鏖戰的方三虎所部千戶步兵。

這個時候,清軍衝了過來。

不得不承認。清軍的騎兵在發動衝鋒的時候是格外勇猛的。尤其是在主帥饒餘貝勒阿巴泰親自領軍衝鋒的情況下,哪怕三輪火銃手排槍射擊一連就打落了百餘清軍士卒,但這支清軍最後的騎兵依舊衝鋒殺去,毫無退縮之意。

方三虎千餘人手原本與佟圖賴鏖戰還略有上風。但面對清軍鐵蹄衝鋒,卻不多時就被衝亂。

見狀,方三虎目眥欲裂,這個時候,佟圖賴又鼓起勇氣纏了上去,讓方三虎無力彌補軍陣。

戰場上誰都明白,阿巴泰這次親自衝鋒是朝着朱慈烺去的了。

“阿巴泰親自衝來了!”

“目標是太子殿下!”

ωωω●тTk дn●C〇

“快救駕!清軍這次是拼命了。千萬不能讓阿巴泰衝上去!”

“快救太子殿下!”

……

“讓各部不必驚慌。”朱慈烺輕輕呼出一口氣,道:“難不成,真當我們親衛營是擺設嗎?況且,孤已經備好了後手了。”

說完,朱慈烺看了眼前這一大片空白的地圖,悄悄笑了。

朱慈烺的所在的地方是一處臨時搭建起來的高臺,這是爲了便於大軍指揮作戰所用的。而高臺的前方,卻是一塊極大的空地,大到從高臺前方直接縱馬疾馳到方三虎處也需要奔行百餘步。

很快,阿巴泰的前鋒已經突入進來。殘存的近千滿清騎軍開始壓榨着戰馬最後的力量,竭力朝着朱慈烺處衝鋒。

而朱慈烺,便站在高臺上,直視着百步外的阿巴泰。

只見朱慈烺立在冷風之中。身量筆挺,就這麼凝視着近千滿清鐵騎殺來,眼中毫無畏懼之色,有的,只有對侵略者的蔑視:“阿巴泰。我給你留了一處好地方,一處……下葬的好地方!”

“死到臨頭。你明**中,哪裡還有一支兵將可以與我作戰?你那親衛營折損再三,有還有幾人可堪一戰?”阿巴泰暢快大笑:“今日你若現在投降,我可以作保留你一命!”

說完,阿巴泰也卻全然不等朱慈烺迴應,厲聲大喊:“衝過去!只有五十步了!”

“四十步……三十步了……已經大部進入了吧?那就不必等了。”朱慈烺輕輕地呼出一口氣:“我既然堅持要出戰,留在這裡。又如何沒有做好準備,等到這將帥相對的一刻?”

朱慈烺一聲令下,十數個手腳輕快的士兵飛速衝出去,點燃了一根根細小的火繩。

五息後。

已經抵近距離了只有二十步的阿巴泰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勁。

“爲何明軍沒有開槍?”這麼想着。忽然間,阿巴泰感覺到耳邊猛地一陣聲音爆開。

然後,阿巴泰便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了。

他的目光裡,整個世界一切似乎都慢了起來。他看到,自己騰空而起。身下,俯視着這最後一直滿洲騎軍的模樣。

阿巴泰的雙目緩緩地瞪大,彷彿看到了神鬼出世一樣。

地面上,一片狼藉。

整個大地忽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

無數戰馬被莫名的力量撕裂開兩半,而戰馬上的騎士則是四分五裂,到處灑滿了鮮血與臟腑。

原本整肅有序的衝鋒戰陣此刻落在地上,彷彿像是見到了十八層地獄的景象一樣。

空中瀰漫着腥臭刺鼻的氣味,散落的屍首與死前驚恐的雙目震驚着阿巴泰。

這一刻,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滿清的勇士,就是這麼脆弱嗎?竟然在這莫名的力量面前……彷彿破布一樣,被隨意撕扯!”

阿巴泰不會懂得什麼叫做文明的力量。

但火藥的力量,卻足以讓滿清勇士引以爲傲的勇武不再成爲可以壓倒一切的力量。

很快,阿巴泰感覺自己開始緩緩落下,他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爲什麼自己會飛起來?”

“開火!”寧威低沉的聲音喊出來。

頓時,數百杆火銃齊齊綻放出火光,煙霧升騰。

當三輪排槍射擊完畢後。戰場上忽然間出現了一絲的沉靜。

佟圖賴悄然抽身,怔怔地看着這一幕。

身處遠方,他比阿巴泰看得更加真切,也能回答阿巴泰的疑問。

“爲什麼阿巴泰飛到了天上去?”

“因爲……阿巴泰被炸的四分五裂了啊!”

“貝勒死了……貝勒死了!”佟圖賴失魂落魄地溜走了。親衛給他準備了十數匹馬,讓他魂不守舍地打馬狂奔離開。

咚咚咚……

忽然間,一陣輕微的震動聲響了起來。

不多久,這樣的震動聲就越發密集,越發清晰。越發接近。

戰場的北邊,一道移動的黑色陰影出現。

劉振挺立着胸膛,手中的長槍高高舉起:“大明皇家近衛軍團直屬騎兵營!奉太子殿下命!出擊!”

“出擊!”

“殺啊!”

……

啪嗒……

蘇拜手中的長槍忽然間被虎大威挑落,槍尖直指蘇拜的咽喉。但蘇拜卻顧不上這一點,他已經看到了阿巴泰身死。

阿巴泰死了,清軍主力依舊在蘇拜的手中,他依舊有機會翻盤,最不濟也可以在這樣的戰局之中脫身。手中有十個女真牛錄,明軍方陣在強,他也有信心突破殺出重圍。

但當蘇拜看到劉振領着一直沒有出現的騎兵營上場的時候。蘇拜絕望地閉上了眼睛,認命地仍由虎大威一槍打落馬下,隨後被幾個明軍小兵捆上。

“抓住了一個清軍大將!”

“捆住他!生俘可比一顆腦袋功勳大了!”

“我們要贏了!阿巴泰死了,清軍的主將也被抓住了!”

……

滿珠習禮苦笑地望着這樣的場景。他的身邊,無數蒙古士兵慌亂地地看着,但滿珠習禮明白,這一仗……結局註定了。

“我不甘心!”滿珠習禮大聲喊着:“突圍,我要衝出去!”

懷着這樣的心思,滿珠習禮開始領着其餘蒙古士兵不再管戰場上殺來的明軍,而是朝着北方。亡命突圍而去。

漢軍的站意在佟圖賴自己擡頭逃跑的情況下,潰散了。

作爲滿洲人的鐵桿,蒙古兵也在滿珠習禮的帶領下突圍了。

而女真清軍自己這一刻,也發現主帥死亡。主將被擒獲。這樣的極端慘烈的結局面前,這些驕傲兇殘的滿洲勇氣心中頓時紛紛變得空落落的。

方纔的戰鬥再也進行不下去,戰鬥的意志頓時變得土崩瓦解了。

戰場上,左中右三路明軍齊齊開始進攻。北邊,騎兵營迅速插入,兇猛如餓狼一樣撲食着還有餘下最後一份頑抗心思的清軍。

清軍的戰陣如同一塊被猛地砸碎的玻璃一樣。被不斷地摧垮,不斷地碾壓着對方最後一點還成型的部分,直到所有還成型的玻璃都被碾壓成了粉末。

當軍隊的戰陣組織被徹底摧垮後,只剩下一個個站意不一的士兵時,那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戰爭,從來都是有組織的軍隊對抗有組織的軍隊。

當清軍失去了組織,失去了戰陣的時候。

形態就變成了明軍開始了有組織的屠殺,有組織的追殺。

戰場上,原本凝滯的形態開始如水瀉一樣朝着東方壓過去。

西方推過去的是明軍,被壓向東方的則是清軍。

地上,徒留下一片片的屍首。

當阿巴泰的屍體與蘇拜的將旗被高高舉起的時候,任何清軍士卒都只能接受這一場失敗了。

漸漸的,戰場上有人哭聲出來:“我們贏了……”

“贏了!”

“我們勝了這些韃子!”

“我們打贏了,打贏了這一場保家衛國,保衛家園妻女的戰爭!”楊文嶽激動地大喊大叫,幾乎跳了起來。

當他吼完這句話的時候,楊文嶽忽然想到了還沒給朱慈烺報喜呢,於是楊文嶽快步衝到朱慈烺身邊:“殿下,我們贏了!殿下,我們贏了!”

“好……贏了就好啊!”朱慈烺笑着,面上紅潤無比:“真好啊。軍師……我有些困了,有些渴,讓我休息下……休息下……”

說完,朱慈烺沉沉地躺倒在地上。

一旁,胡波迅猛地衝了上去。

三百餘里外的兗州城。

這個魯王駐地的州城此刻宛若一片廢墟。

作爲山東境內除了臨清、濟南等少數地方唯一還未被打下的富庶州城,這裡留下了清軍的一路分兵。

在朱慈烺出擊軍情還未傳達到兗州的時候,這裡依舊還駐紮着清軍最後一支爲數四千人的力量。

他們在圍攻兗州城,主帥,便是阿巴泰的嫡親孫子和託。

在和託謀士趙雄的建議之下,他們裝備了清軍裡面幾乎僅存的大半火炮。在將近數月的轟擊之下,兗州本來就缺乏資金修繕的城牆頓時被轟破。

此刻,積蓄了數月**的清軍大吼大叫着,衝進了兗州城的西北角。

兗州知府鄧藩錫正在抵抗着佯裝主攻的南城。

“鄧大人……快走吧!”範淑晉面色悲慼地找到了鄧藩錫:“清軍從西北角積土攻城,城牆塌破,北門被攻入。兗州……完了!”

鄧藩錫聽此,不由慘然道:“韃子攻破了兗州,但他殺不絕我大明義士!本官是兗州知府,有守土之責。範兄,你爲士紳,堅守於此已經足夠了。還請帶着範家忠烈之後退走吧!”

“那大人你怎麼辦?”範淑晉一聽,頓時急了。

“守土之責,自然是巷戰到死。”鄧藩錫沉默地說着,就這麼領着餘下的士卒在街上佈置起了防務:“我爲陛下臣子,食君之俸,忠君之事,絕無後退之理。其餘人等,願意退而留命者,我不阻攔。”

“大人如此慷慨大義,我輩身爲大明軍人,又如何忍心?我金姚,願一同作戰!”此刻,一員戰將披着戰甲,提着繡春刀,笑着走上來。

“錦衣衛?”鄧藩錫頓時啞然:“想不到,我大明錦衣衛之中,也有如此忠君愛國之人。如此,我便戰死此處,也有人作伴了。”

那錦衣衛聞言,笑而不語,而是拉來了監軍參議王維新、副將丁文明、滋陽知縣郝芳聲、滋陽知縣樊吉人,以及這些時日堅守兗州的士紳時範淑泰與範淑謙。這些,可是朱慈烺說了要保留的大明忠臣良將好士紳的種子啊。(未完待續。)

ps:

今天在讀者羣裡說了……這兩章章合併一章送了。寫到最關鍵的地方,就擔心自己寫不好。鞠躬致歉……

大家久等了

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二章:征途漫漫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九章:皇權下縣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七十九章:“死”而復生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18章:兵變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一百二十八章:撫順關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一章:太子監國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一百二十一章:獨立建營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
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二章:征途漫漫第五章:佔領輿論陣地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九章:皇權下縣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三十九章:拍賣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二十二章:朱慈烺的追求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一百七十章:心尖盪漾第一百六十一章:我血沸騰劍未冷第三十七章:劫中伏殺第七十九章:“死”而復生第七十八章:勢如破竹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三十二章:海戰 完第十一章:解決方案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退李自成第七十五章:該我們上場表演啦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六十五章:萬馬易主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六十一章:真假虛實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八十九章:炒糧票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十九章:帝國的尊嚴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18章:兵變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六十九章:大捷後第九十章:天理教少教主第九十三章:征服世界的啓航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一百一十九章:試探決心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一百二十八章:撫順關第五十五章:孝莊的焦慮第一章:太子監國第五章:皇子取名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三十章:決不屈服的朱慈烺第一百三十六章:薩爾滸突圍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三十四章:盛京無間道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十八章:藩王與巡撫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五十六章:難道是他?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八十章:大權漸握第一百三十二章:伺機而戰第一百二十一章:獨立建營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一百五十三章: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