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諜戰風雲

安平山上的兄弟們最終選了三四百號精壯漢子下山。這一行人不作別的打扮,紛紛都是正兒八經八旗軍隊的裝束。

馬武還愣着,崔英賢倒是驕傲地說起了朋友口中那一回威寧營附近一個滿編牛錄清剿安平山,結果兩百多號人被拔光了衣服的事情。

樑三山驕傲地挺了挺胸膛:“我這身衣服,就是那一戰的斬獲!”

聽此,馬武頓時笑了起來:“好!那我們就先去威寧營,用着崔兄弟的信符賺一筆建奴的補給,再渡河北上!”

下了安平山往西,一行人光明正大地在舊威寧營城中裡取得了補給。果不其然,這裡沒人知道鳳凰城與九連城發生的事情,甚至,這裡的大部分牛錄也已經被徵集入伍,隨多爾袞西征。崔英賢只是拿出了鳳凰城甲喇章京古勒章阿的信物說這些是鳳凰城派遣來北上的軍隊就順利過關。

崔英賢一個“朝鮮人”,要是沒有古勒章阿的信物,他就是說破天女真人也先天帶一層歧視與不信任。有了信物,又有身後安平山裡那一兩百號生女真武士,威寧營上下就是有那心思去猜,也絕想不到會是這般結果。

若古勒章阿九泉有知,聽到自己的信物竟是落得這麼一個結果,恐怕也會氣得爬上地表大叫吧。

閒話不提,一行人隨後向北渡過太子河,經行官道,過鳳集堡經白塔鋪,星夜奔波過了渾河後,瀋陽也就出現在了崔英賢一行人的身前。

崇禎十六年九月二十七的瀋陽秋雨延綿,下得人心緒惆悵,又有種洗刷一切的清新與寧靜。

或許是朱慈烺一路上消息遮蔽都太好的緣故,瀋陽依舊一片安寧,無人知曉四天前五百里外的地方就已經進入了一支敵國的大軍,他們士氣昂揚,鬥志激烈,懷着樸素的正義爲死難的同胞復仇。爲遲到的正義奮戰。

眼下的瀋陽外表是平靜的,只是有些地方的人心變得格外地不平靜。

比如佟圖賴,這位漢軍旗的鐵桿漢奸在跟隨阿巴泰入關一戰中折損不輕,雖然最後處分很輕只是降職。仍舊總領其部,但佟圖賴卻格外鬧心。

因爲,大清攝政王多爾袞西征竟然沒帶上他!

當然,一樣沒帶上的還有投降了清軍的祖大壽。

但在佟圖賴看來,那祖大壽能和他佟圖賴比麼?

佟圖賴先祖佟養真爲這大清拋頭顱灑熱血。子嗣部屬六十人都爲清國做了烈士,是開國功臣。皇太極天聰五年選拔漢人少壯者組成漢軍旗,裝備新造紅衣大炮,也是由佟家的佟養性爲昂邦章京,總理漢人軍民一切事務。

而今佟圖賴領漢軍正藍旗,一樣是八旗漢軍骨幹,哪裡是祖大壽這種拿着投降當騙局逃跑歸順大明的叛將能比的?

但他想不通,眼下的祖大壽兵權被奪,權威毫無,多爾袞卻依舊對祖大壽溫言有加。偏偏佟圖賴這個鐵桿漢奸反而冷漠以待,只是勉力幾句讓他配合守住盛京,說什麼擔心朝鮮的明國皇太子。

佟圖賴聽了,嘴上萬分誠懇,心中卻是格外不耐。甚至很是有些後悔聽信了那個商人的情報。雖然情報沒錯,朱慈烺的確登錄朝鮮,讓佟圖賴最終免於章丘一戰的重罰,可要是知道得困守盛京,不能跟隨攝政王出征,他纔不幹呢。

在他看來。攝政王都親自出手遠征明國京師了,那明國皇太子但凡懂一點是事都會屁顛屁顛回去守衛京師。把他這個大清忠臣留在這裡,分明就是要錯過了此次征伐明國的機會,丟掉無數立下戰功翻身的前程啊!

每每想到。佟圖賴都是心中大恨,就連巡視城門的職司也沒了興致。

上峰鬆了手,下面的人自然也是隨意自如,每日城門照例開關。

雖然這個時候還有鳳凰城與九連城的女真兵進盛京城,那幾個守門士兵也不會多想,只是照例收了。

尤其是那捧着古勒章阿信物的朝鮮人格外懂事會孝敬的時候。幾個守門兵更是大方地放行。

他們萬萬不會想到,這些人進入了盛京城以後,在密密麻麻如蜘蛛網的盛京小道之中消失,匯聚到了位於盛京南城各處屋舍院落之中。

若要窮究這些屋舍院落的主人,卻又能紛紛落到一個人的身上。

此人,便是盛京錦衣衛千戶:符禮譙。

位於盛京城東南角的一處小巷子裡,符禮譙正在安撫着腦袋不住轉着的獵鷹,從桌案桌案上深紅色木盒裡拿出一根根牛肉絲喂着。

就這麼過了將近一盞茶的時間,獵鷹也不吃了,安安靜靜地站着。

到了這時,符禮譙這才鬆了一口氣。這獵鷹是錦衣衛盛京駐點與外界的聯絡通道,要是斷了消息,漏了消息,那可就真的罪過大了。

獵鷹平靜了下來,符禮譙也終於可以將獵鷹腳環上抓着的圓筒取出,看到了裡面的字跡,又拿出一部《史記》,符禮譙看懂了密報。

“大軍已入,誘清軍伏威寧營。”看到這幾個字,符禮譙胸口裡猛地炸開一陣歡喜,讓他久久不能平靜,好半天這才喘着粗氣平靜下來。

這時,那獵鷹見主人情況不對,也過來啄着符禮譙,關切地看着。

符禮譙見了,卻是大笑道:“我無礙,我無礙。我這是歡喜了,太歡喜了啊!”

“千戶,大喜事。大喜事啊!”這時,門外一個面目尋常,喜色滿臉的男子,大笑道:“大好事啊!”

“噤聲!”符禮譙扯住這男子,道:“冷靜些,到底什麼事,樂得你這般?”

那男子笑道:“他們果然來了!皇家近衛軍團的先遣斥候隊,喬裝進瀋陽了!”

“真的?快請!”符禮譙頓時大喜:“殿下剛好也來了一封書信,這卻是又有大事要生了!”

沒多久,符禮譙就見到了樑三山、海蘭察、崔英賢以及馬武等人。

進了屋子,關了門,聲息不透屋外,幾人一落座,紛紛喜色上眉,彼此見禮。很快就進入了話題。

馬武說一拍掌,瞧着樑三山與海蘭察道:“我說殿下一早就有預謀,佈局深遠,諸位看。這如何不是?眼下咱們一入城就能順着殿下給的暗記進入潛伏點,這省了多少事,用了多大力?”

符禮譙笑道:“殿下下了令,吾輩軍人自當全力完成。”

崔英賢此刻道:“兩位大人一身是膽,我們也都知曉了。咱們還是話歸正題吧。眼下戰事一起,瀋陽這般寧靜不知聲息的時間也是極少了。萬事,需迅速行動。”

符禮譙也知曉了這男子身份,明白是手握着古勒章阿報信的反正好漢,心中佩服,話語也多了幾分敬重,道:“崔兄弟說的是。正事要緊,不過兄弟雖然居於瀋陽,卻還不知曉諸位的情況。不如先說說罷?”

很快,馬武與崔英賢也都各自說起了一路上的見聞與訊息。符禮譙下筆極快。刷刷刷地將消息都記了下來,也明白了幾人的打算。

待衆人說罷,符禮譙道:“殿下命錦衣衛派駐其中,爲的就是能發揮情報優勢。既然如此,此間消息刺探,錦衣衛會竭力相助,成就此番秘密戰事!此外,殿下方纔亦是飛鷹傳令,誘城內清軍出城。此番錦衣衛正有一計,與諸位袍澤使出!”

馬武、崔英賢以及安平山衆人都明白深處如此狼巢虎穴之中是如何危險。紛紛不由肅然一禮:“爲殿下效死!”

“爲殿下效死!”

……

這裡沒有人是來遊山玩水的,交換情報,吃完飯,各自就紛紛開始收拾起來。

率先行動的是馬武。他的受命很簡單,就是進入遼地,聯合有志於報仇雪恨殺韃子的漢家義士。當然,大多數的漢家郎都成了農奴,能拿得起刀兵的除了土匪,也就只有城內的漢軍旗了。

唯一讓馬武擔憂的是此行的成功率。固然。如果能夠策反漢軍旗,有這些職業軍隊幫助,裡應外合攻破瀋陽的機率大大增加。可同樣,漢人內賊出的太多,漢奸比起建奴更加可恨。馬武也明白,此行頗爲有些九死一生。

入城後馬武草草吃了東西,出了據點,望着大門,輕輕呼出一口氣,轉過身,看着跟來的梅律唐,仔仔細細地盯着梅律唐的眉目,神情凝重。此時瀋陽已經日僅黃昏,照得人影子拉長,頗爲蕭瑟。

梅律唐感覺到了不對勁:“大哥,小弟身上哪裡出問題了嗎?是今早臉沒洗乾淨?”

“不是……”馬武失笑,一旁的金井半兵衛也不由笑出生。

但接下來的話讓幾人都笑不出,馬武道:“此行恐怕九死一生,我一人生死無足道哉。但我是皇家近衛軍團的軍人,身負使命,沒有完成命令而死,這是失敗的軍人。所以,這一次佟府,我去,你們不去。”

“大哥……”

“隊長……”

……

梅律唐與金井半兵衛都紛紛預感不對,出聲呼喚。

馬武堅定地搖頭,繼續說道:“方纔符千戶說了殿下新傳來的將令,思來想去,這任務,正好我去接了,用來試探那佟圖賴!今晚,若是戌時一刻前能回來則說明此行還算順利。我回不了,則說明較爲兇險,只要未探聽到我身死之事,就說明還在可控。若是建奴大張旗鼓,則說明佟圖賴確係鐵桿罕見,毫無猶疑,也絕不要多費力氣在我一人身上。”

“可要是我亥時纔回……卻說明佟圖賴另有圖謀,要一人深挖,那時你們在有李氏生藥鋪的那條街的接口留意……情況,恐怕會最大不妙……”

……

“給我換身衣服。”朱慈烺將身上金光閃閃的鎧甲脫了下來,換了一身尋常親衛營的常服。

伴隨着大軍的火器化程度越來越提高,騎兵也不需要隨時保持戰爭勢態了。一來,穿着皮甲或者薄甲的輕騎兵已經在外圍警戒,足夠留出給全體騎兵換裝的時間。二來,伴隨着火器化程度提高,哪怕有伏擊戰鬥開始,也是外圍的騎馬步兵率先迎戰。

穿了衣服,朱慈烺起了一匹馬,隨後縱意馳騁,狂奔向北,在長蛇狀的行軍隊列之中,從中軍位置狂奔一直到了先鋒劉振的身前。

這時,朱慈烺回望着身後長蛇神龍一般的大軍隊列,看着一個個敬仰崇拜的目光,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

“京師的壓力……也真是有些大呢……”朱慈烺不由地回想起了京師之中傳回的那些書信。

這是謝洪運在鳳凰城開駐兵站後第一份傳來的後方情報。

可就是這麼一份情報,上面的內容卻是讓朱慈烺愁腸不已。

那是京師危急的訊息……

京師,乾清宮。

“陛下,歇息會兒吧。”王承恩看着朱由檢紅腫着眼睛,心疼地說了一句。

朱由檢微微搖頭,卻是沒有再繼續批覆手頭批覆不完的奏章,而是看着案頭上被放在最上頭的幾封奏章出神了。

見此,王承恩反而鬆了口氣。他委實是擔心這位大明皇帝的身體健康。自從山海關吳三桂投降,唐通部全軍覆沒後,朱由檢的身體就一天比一天差了。

因爲,這大明京畿的防務,也委實一天比一天差了。

多爾袞率兵號稱五十萬進發大明,雖然大家嘴上都說多爾袞肯定撒謊,就那麼十幾萬的兵,可十幾萬的強兵啊,還有吳三桂投降的關寧軍,這妥妥二十萬的實數,如何不讓京師上下心中彷彿大山一樣壓着?

要不是陳永福部六千人星夜入援京師,着實威武不凡,讓衆人稍稍安定,恐怕這京畿之內已然慌亂如沒頭蒼蠅了。

對於朱由檢而言,外賊的確難平,可更加讓他棘手的,還有這大明的內事。

比如……

那個他指揮不動,跑去了朝鮮的皇太子!

“棄君父不顧,東宮失德……”

“頑固人倫,坐待神州陸沉……”

“野心勃勃,奏請嚴查……”

“朝鮮小國,如何比擬京畿安慰……”

朱由檢放下奏章,站了起來,忽然覺得有種頭暈目眩,一頭栽倒下去,只聽得到耳邊王承恩不住大呼:“聖上……聖上……”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搜索大明最後一個太子即可支持正版。】

【我的讀者羣號:15146926,大家都可以來聊天~】(未完待續。)

ps:感謝超級宇宙騎士、海盜的戰艦、糾結的卡卡、會稽山人007、雲海書遊詩同舟、彼岸客、kkppb、袁yh1234567、因爲不同所以欣賞、雙生之折翼天使、書友160316023819346這十一位書友這麼久以來的支持~

自從半個月前加班開始,微言都沒顧得上一一感謝了,鞠躬致謝~

感謝諸位的月票支持~雲格?投了?1?票

闌珊處?投了?1?票

剛子123?投了?2?票

書號134?投了?2?票

我要檸檬?投了?1?票

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一百章:軍心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十八章:戰果第七十七章:德川家光的真面目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二十三章:捷報入漢城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11章:山海關內吳3桂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11章:山海關內吳3桂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十六章:戰西風臺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十五章:錦衣衛廉政公署要對你雙規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六章:攻佔仁川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7章:1舉多得第六章:認規矩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六十章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七章:下西洋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六十九章:最高權力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33章:第1軍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八十七章:封王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
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一百章:軍心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七十一章:多爾袞之死第二十六章:改天換地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十八章:戰果第七十七章:德川家光的真面目第四十三章:情折媚香樓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四十八章:不曾拋棄第一百零八章:包場第一百零五章:行進射擊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十章:瘟疫已克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四十六章:創造奇蹟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二十三章:捷報入漢城第二十八章:錦衣衛辦案第11章:山海關內吳3桂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11章:山海關內吳3桂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第一百一十七章:保定將官第四十九章:回到兵部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十六章:戰西風臺第九十六章:初見湯若望第十五章:錦衣衛廉政公署要對你雙規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二十九章:中日自由貿易區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三十八章:闖軍受挫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六章:攻佔仁川第三十六章:我上你掩護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7章:1舉多得第六章:認規矩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六十章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二十章:朝鮮內情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三十五章: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七章:下西洋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六十九章:最高權力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六十七章:新的征途第八十八章:漲漲漲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33章:第1軍第一百零七章:時機已到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四十章:煮酒論名將第五十一章:新的希望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八十七章:封王第一百章:還遼令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三十六章:讓寰宇爲中華所獵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21章:老兵的最後1支箭第六十三章:打賭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