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

翌日,乾清宮上,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周延儒、次輔建極殿大學士賀逢聖、文華殿大學士張四知,武英殿大學士謝升、文淵閣大學士魏照乘以及東閣大學士陳演紛紛齊至。

朝中議事,都是皇帝召集涉事臣工,一般都是六部一院四寺等長官入宮。至於內閣大學士,從最初設置的職權上來說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但隨着國朝後續的發展,大學士職權已經超越秘書的範圍,擁有了近乎宰相的權力,被稱爲宰輔。中極殿大學士就是建極殿大學士就是次輔,其他大學士依照排位,在朝廷之中代表不同的影響力,稱之爲羣輔。

一般而言,每位大學士都有自己的分工,除了首輔次輔,其他大學士都不需要參加每個朝會。這次一衆閣老齊齊出場,顯然是昭示了皇帝對此次議事的重視。

同樣,早早就在場的兵部尚書陳新甲、戶部尚書傅淑訓以及戶部侍郎王正志紛紛都是面色肅然,嚴正以對。

比起臣下們一副神色肅然的景象,一向面多愁苦的崇禎皇帝今日卻顯得心情頗好,手中翻看着王正志的奏章,怎麼看都怎麼滿意。

一旁,是一封早就翻閱完畢的,陳新甲奏上來的奏章。

見此,更是讓下面看着的陳新甲也跟着暗暗乍舌,心情放鬆。

戶部侍郎王正志爆發性地給力,讓戶部這次能夠迅速籌措出三十萬折色銀,十萬石本色,兵部自然也不甘落後,迅速籌措了十萬兩折色銀,五萬兩本色。雖然還差了五萬兩銀子,但這沒關係呀。軍餉又不需要一次性撥付,往後再徐徐籌措便是了。

再不濟,少一個營頭也夠。能要來四十萬兩軍費已經讓兵部喜出望外,可以收拾一下而今殘破的時局了。

陳新甲心情不錯,看着崇禎翻看自己奏章露出笑容的王正志更是幾乎可以用志得意滿來形容了。

果然,崇禎開口便是褒獎:“戶部王正志勤勉用心,此次京營錢糧籌措之策做得極好,極佳!”

“忠勤國事,臣之本分!”王正誌喜笑顏開。心道,這會戶部尚書該換了吧!該趕走傅淑訓輪到我來執掌了吧!

此刻的傅淑訓臉上的神色十分難看,更見蒼白了一分。

果然,一旁的魏照乘也是跟着補刀道:“陛下。依臣下看,戶部之力,應專於一人之手,以集戶部之力,儘快爲陛下籌措京營糧餉。”

魏照乘說罷,一旁的周延儒眯着眼睛仔細看了一眼,隨後眼觀鼻,鼻觀心沒有言語。

這一次戶部的動盪可以說迅速而詭異,毫無徵兆,讓周延儒還未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對手佈局完成。讓他失去了插手的能力。

於是周延儒沉默了。

得勢的東林黨人沉默,其他內閣宰輔幾乎是來當背景的,自然是紛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一時間,魏照乘一語而出,幾乎抵定局勢。

就當王正志心中歡喜爆開的時候,崇禎翻看着奏章,眯着眼睛看向了傅淑訓。

只見傅淑訓出列道:“戶部侍郎王正志勤勉於事,奏陛下京營糧餉之策,是爲大功。微臣奏請陛下,加王正志戶部尚書銜,出山西督餉!”

“明升暗掉?”衆人心中紛紛冒出這麼四個字,但轉而,便紛紛搖頭。

這樣的手段,若非是有雷霆萬鈞可以抵定局勢的力量,不然使出來又何作用?雖然是你戶部尚書的副手,但人家也不是泥捏的任你揉搓。

果然,王正志眉頭一挑,便微笑着出列冷聲道:“王尚書爲我請官加銜,屬下心中欣喜不勝惶恐。但想來,既是請官加銜,那便是對我京營糧餉之策贊同褒揚的。只是不知,王某出了京師,這京營之策,王翁要與誰擔起?”

王正志這話說得志得意滿,頗帶了幾分跋扈。

殿上一時間微微陷入了一絲劍拔弩張的靜寂。

其他人縱是不滿王正志之跋扈,卻不得不心中承認,王正志這個時候的跋扈有底氣,更是理直氣壯。

就是崇禎聽了,也心中多了幾分認可。敢於任事之人,若是沒了幾分出鞘拔劍的膽子,如何去爭搶屬於自己的權益?

王正志一語鎮住了場子,氣勢勃發,凝視着傅淑訓,彷彿如同狂風暴雨襲來,要將傅淑訓的一處扁舟蓋過一樣。

“呵呵呵呵……”忽然,傅淑訓微微輕笑了起來,帶着幾分灑然自如,帶了幾分生死相搏的勇往直前,笑着道:“這戶部,自當有我執掌,不使陛下爲京營糧餉之策所憂。臣奏陛下京營糧餉籌措策,爲陛下籌折色銀,六十萬兩。”

傅淑訓說完,場中同樣跟着微微一絲寂靜。

所有人皆是感覺今日的朝廷怪異得不似平時一樣。縱是崇禎十五年來如何前驅後逼,也從來沒有讓朝臣如此拼命過。

什麼時候,朝堂上的對決,竟是這般你死我活了?

但無論如何,在場諸人都被傅淑訓這氣魄,這決心,這膽大包天喊出來的籌餉之策給驚到了。

最被驚到,感覺到一股來自靈魂的危險寒意的王正志幾乎下意識地質疑着道:“王尚書!京營之策雖重,但你要挪用京師百官俸祿不成?”

也唯有如此,王正志才能想到,到底是哪裡能讓傅淑訓挪出這麼多銀子了!

聽到這裡,內閣衆輔紛紛悚然,目光凝視過去。

只見傅淑訓依舊灑然自如地回答道:

“不費河南官兵之俸。”

“不挪黃河河工之需。”

“亦保四月京師俸祿。”

“只需陛下與我十日時光,整頓戶部!”傅淑訓最後一言,重重說出,滿堂皆驚。

如此果決的氣勢讓首輔周延儒眉頭猛跳,沉聲着道:“傅翁,君前不得戲言。此事或許再三思!”

傅淑訓緩緩頷首,出列拜在君前:“臣願下軍令狀!”

王正志面色蒼白,茫然望向天外,似乎雷霆正來。

“朕……準了!”崇禎放下傅淑訓的奏章,似笑非笑,蘊意非常。

第五十三章:一定要贏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18章:兵變 上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一章:西安裡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五十五章:不拋棄不放棄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五章:一派荒唐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六十章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十三章:南京廷對第五章:剷除碩鼠圖謀出宮第二十三章:捷報入漢城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九章:搖錢樹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五十七章:迪亞戈的反擊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七十一章:奇謀第七章:大鬧朝鮮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
第五十三章:一定要贏第十三章:戰火地中海第一百二十三章:清軍主力第18章:兵變 上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十三章:未進化版國姓爺第三十三章:報復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六十六章:戰鼓我先擂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四十二章:西班牙人的進攻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一章:西安裡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五十章:不平靜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五十五章:不拋棄不放棄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六十章:海上來兵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三十七章:江南變局第九章:薩摩藩增兵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七十四章:折服人心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六十九章:勝利旗幟迎風揚第八章:首裡城的新客人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六十八章:殺阿巴泰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第一百三十八章:要戰便戰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一百七十六章:心志在北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一百三十章:出兵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五十一章:百貨大樓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二十九章:拷掠追贓盼出兵第三十八章:將軍老了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一百七十二章:隻手撐天第十九章:攻陷黃州第四十四章:女天皇興子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戰開啓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四十八章:天策突擊隊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五章:一派荒唐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六十章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十三章:南京廷對第五章:剷除碩鼠圖謀出宮第二十三章:捷報入漢城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九章:搖錢樹第十四章:八大晉商第五十七章:迪亞戈的反擊第五十七章:戰術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三十七章:蒙古與北伐第七十一章:奇謀第七章:大鬧朝鮮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四十七章:兵圍盛京第六十八章:勝負將明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五十六章:遼南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五十一章:漢文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