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要比王凌小了十歲,儘管是她們身上都留着相同人的血,但她們的性格卻天差地別。王霄一出生就特別嬌慣自己,遇到事情彷彿只知道撒嬌,也只覺得自己受委屈。但她可愛的模樣撒起嬌來卻那樣招人喜歡。所以父親很愛她,愛她要勝過王凌……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而一個人的性格又恰恰和她所處的環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王凌的周圍。
王凌之父,王靖一從出生就集千萬寵愛與一身,王老爺子和王夫人都很疼愛他們唯一的兒子並對他寄予厚望。得上天眷顧其子是個極具才氣的人,從小就很愛看雜書,七歲便開始自己寫詩歌,其文雖沒有多麼氣吞山河,但語言卻有着超越同齡的清新脫俗。這原本是好事,只是其子生的極具個性,只要是和功課有關的東西一概不碰。
王老爺子雖然很是頭疼,但還是不忘在他八歲生日之際爲他置辦了一間極爲氣派的書屋,裡面擱置着精美的文房四寶,連寫毛筆字時用的毛氈都是純羊毛的。緊接着當地一位有名望的書法家受邀來此寶地教這位小公爺。王靖一自然是對書法很感興趣,很賣力的練着,一開始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書法家很是尊敬,時不時向他禮貌請教問題。隨着年齡的增長與對書法學習和練習程度增加,便有了個人的見解。再加上從富貴之地溫柔鄉里出身,天生就帶有着一種唯我都尊的優越感。這種性格與情緒的作祟使他與那位老書法家產生了分歧,嚴重時兩人可以吵個面紅耳赤。文人之間的吵架一般都不會帶髒字,但卻比髒字聽着更逆耳。王靖一把幼時的筆墨積累都在每次爭辯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現。
後來這位老先生以他爲老不尊爲由拒絕授課。王老爺子很是生氣,大罵他是爛泥難以扶牆。最後王靖一一氣之下提筆寫下“此生只化春泥更護花”幾個大字並把這幅字裱起來。攜着錘釘,披着黑夜,悄悄把它訂在了王老子的臥室門口。
第二天一早王老子一推門,幾個大字便劈頭蓋臉的向他砸來。他看着這飄逸中帶着凜然正氣的幾個墨體字,一時被氣笑了。站在那裡好一會,那字雖然並不是中規中矩的行楷也並未有草書那般不羈,但看着毫無違和感,竟還有一絲賞心悅目之功效。
只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並不能代表他能把自己一輩子的基業發展壯大。他不能放過王靖一。作爲父親他其實比誰都更希望兒子快樂,但他有他的使命,而王靖一又有他的宿命……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直在持續着。但是時間有時真的過的好快,王老爺子確實老了,王靖一也到二十歲了。王老爺子對王靖一唯一的希望也逐漸被他的偏執給消磨。還不如讓他趕快結婚把心收一收呢,確實這是個不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