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輕舟霧中偶遇,明辨非常。(三)

劍竹島名不虛傳,當真是竹林遍佈,如今正值春到,新筍四處,空氣中一股淡淡的清新飄來,嗅之,唐逸的精神登時一振。

“德皇前輩多在山上自結的草廬中生活,公子且隨我來。”那飄渺天宮門下說完,頭前帶路。

唐逸則跟了在後面,擡頭望去,就見這劍竹島本是一座山,突出水面。山勢由下至上越來越是高,待到山腰處突然變的極是陡峭,之上便再難有房舍蹤跡。至於那飄渺天宮門下所說的草廬,就建在那山腰之上,之上再無平地。

一路上去,眼中所見,飄渺天宮不論是人數還是房舍,都不如其他名門,也難怪他們要限人登島。

比之那些個名山而言,這劍竹島的山也並不十分高,不多時,兩人已到半山腰,飄渺天宮門下先一步進去稟報,唐逸則在外等候。

唐逸並沒有久等,只不片刻,便見德皇推門而出,朗笑道:“唐公子竟到了,可真早的很。”

仍是一身的淡青色長袍,德皇步將出來,雖然快的很,但卻半分匆忙都無,只令人覺得安穩悠然。

唐逸見德皇推門而出,忙是上前行禮道:“晚輩受前輩寵邀,已是有愧,哪當前輩親迎?”

德皇聞言,不以爲意,只是笑道:“甚麼前輩晚輩的,不過年長年幼罷了。比人癡長几歲又有何難?年長不乏昏聵,年少亦可遠鑑,若是能得遠鑑之晚輩,親迎卻又如何?若能得江湖安平,老朽便是執晚輩之禮也自無妨。所謂前輩,左右不過虛名矣。”

唐逸得此誇獎,那一旁的飄渺天宮門下幾是驚呆!心下只道:這要是傳揚出去,可比親筆請柬更加令人震撼!只怕是已無人敢信了。

可身受誇讚的唐逸不僅沒有因此歡喜鼓舞,心中反倒是“咯噔”一下,更加小心起來。

說將起來,對德皇,唐逸很是欽佩,且在嵩山之上,德皇並沒有爲難自己,所以唐逸的恭敬出自內心。只不過出於一貫的防備,唐逸哪會立刻便與人交心?

更何況德皇這麼誇讚自己,怕非自己之福,傳揚出去,也並非全是好處,而這,德皇未必看不出來!

所以在沒有看透德皇之意前,唐逸惟有謹慎,當下小心翼翼的將禮行的全了,卻將口來緊閉,沒有接話。

正所謂言多必失,面對德皇,唐逸再是智慧,也不敢有絲毫的自負,正是少說多聽,絕無害處。

面對唐逸的沉默,德皇只是一笑,卻不多言,當下朝那飄渺天宮門下點了點頭,那飄渺天宮門下會意,禮上一禮,隨即下山而去。

“來,進屋說話。”

見飄渺天宮門下離開,這草廬中再無外人,德皇大顯隨意,當下也不等唐逸應了,便轉身進了屋子。唐逸無法推辭,也便隨着進去。

進得草廬內,放眼望去,擺設就如想象中的簡單,甚至可說是粗陋。德皇早是隨意坐下,也着唐逸坐了,這才笑道:“老朽親請公子,怕給公子添了不少麻煩。不過公子非是常人,些許麻煩想來也不會放在公子眼內。況且以公子如今的形勢,多些依仗也是好的,有了老朽的這一番做作,最少老朽不死,公子便就無人能動得。”

唐逸聞言一怔,心念登時急轉開來,暗道:“是啊,我自始至終都在防備於他,只擔心他如何利用我,卻是沒有去想過借其大勢。”

唐逸之所以一直處境艱難,除了對手太過強大之外,便是因爲背後沒有個依仗。否則就以其自大漠迴轉爲例,便是羅志敢去誣告,常承言都顧忌到唐逸的身份,而會暗裡壓下,哪會聲張?至於其後發生的種種,自然更是一個都不會再有!

不過唐逸心下卻也冷靜,轉念便又心道:“但若是早知武帝打算,任誰都不會再想來尋德皇做依靠,倒非是我的疏忽。”

念起再過幾日,德皇怕是再難有如今威勢,唐逸不禁暗歎了嘆,隨後恭道:“晚輩自忖沒那資格受前輩如此青睞。”卻是輕輕的推將過去。

德皇聞言,只道唐逸謙虛,當下一擺手道:“公子此言差矣,若無本領能耐,老朽亦不會親自相邀,雖然老朽從不自命不凡,可亦不會行那無用之事,平白浪費光陰。”

說到這裡,德皇雙目凝視着唐逸道:“老朽有幾個問題,公子能先答否?”

見德皇正色,唐逸的警惕登生,隨即亦是回視過去,答道:“晚輩自當知無不言。”

德皇點了點頭道:“好!那老朽便問公子,公子怎麼看如今這武林的大勢?”

唐逸聞言,暗想了想,這才慎道:“久養欲戰,安極思變。”

德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的讚賞,這道理不見得沒人知曉,可若說的如此簡練,前因後果如此清晰,又沒有絲毫牽扯,就是傳揚出去,亦難落人把柄,那可就難得的很了。

“不錯,公子言簡意賅。”德皇笑了笑,隨即再是問道:“那公子可有什麼辦法爲這江湖謀得安平?”

唐逸當下毫不猶豫的道:“沒有。”

頓了一頓,唐逸知道自己必然要說些什麼,否則德皇這關便過不去,所以再道:“名門強盛確能使這江湖穩定,只不過萬事皆有度,不可缺,亦不可過。缺,則無人能威懾江湖宵小,過則名門本就爲患。”

其實唐逸並非沒有想過名門作用,雖然他自己吃過名門太多的苦,可若當真這江湖沒了名門存在,武帝如今就可大肆進軍中原!也正因名門之強,令武帝忌憚,這纔有了十數年,數十年的種種佈置準備。也正因東南名門大缺,這才令倭寇肆意橫行。

更何況就算沒了外患,中原武林也不可能真就安平,名門存在一日,便能鎮壓江湖,若名門不在,無人彈壓,則江湖必亂,世間從不缺禍患之人。而真要是沒有名門,江湖久亂之後,也必有能人再出,此時名門亦會再生,永無止境。

自己受的苦再多,名門大派存在的道理卻不能無視,唐逸自然不會口出違心之言。而且唐逸也沒有一味誇獎名門,過缺之論便是明證。

德皇聞言,點了點頭,示意唐逸再言。

唐逸自覺說的不少,便並沒有多說下去,只是言道:“只可惜名門大派,勢力太強,非人力所能束縛,一等其壯大,便成禍患,這江湖安平,晚輩可沒那能力謀得。”

唐逸說完,直視德皇,這老人親將自己迎了進來,卻來問自己這個問題,顯然大有深意,如今唯一能讓江湖維持安平的便只有德皇一人,旁人不是智慧不濟,便是能力不足。

德皇看的出唐逸有所保留,不過能聽唐逸說這麼多,德皇也似很是滿意,當下便道:“公子定是謙虛,老朽如今所做所爲,以公子的睿智,定不會看不通透。”

說着一指自己道:“老朽非是自誇,只要有老朽在這江湖一日,江湖便亂不起來。兩盟實力均衡,都要忌憚老朽的傾向。老朽也因此安心,只可惜武帝那胡人的出現,卻令老朽大感不安。”

見德皇說到武帝,唐逸的眉頭一挑,裝做奇道:“前輩可是擔心這次的比武?”

德皇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滿臉都是自信道:“老朽必勝!”

說來奇怪,唐逸明知武帝的佈置十分的陰險難防,可面對德皇如此的自信滿滿,卻又絲毫也沒覺不妥。只知德皇這自信就似由來已久,便似天經地義一般,更不會覺得他在輕敵,或是自傲。

正自不解間,就聽德皇笑道:“公子如此上心,老朽可是安慰。不過公子可能不知,老朽所修之功,名曰大道正法,此功大成,人便是道,劍便是道。正所謂萬法不離其宗,萬事不離其道,世間萬物皆有規律可循,握之,掌之,使其爲己用,便可有勝無敗!”

唐逸聞言大震,德皇這輕輕一言雖是籠統,可聽到唐逸心下,卻大有助益!少年可知這定是深奧之理!

便在這時,就聽德皇繼續道:“這道之一字,玄奧非常,只可意會,更存乎一心。相信自己,自己便是道,則一切便在掌握,若是連自己都不信,心存疑慮,武功再高,亦徒有其表。”

“原來如此。”

唐逸有些明白德皇的自信從何而來,又爲什麼不會令人反感。

可也正因如此,唐逸更有些擔心,暗道:“如此說來,這大道正法必要人自信一切都在掌握。正是因信而成,不信則敗。如此一來,真要與武帝比武,遇到武帝突然晉級通天這一意外,那德皇前輩的這份掌握自信,可還會保持下去?若不能保持,豈不就……”

武帝既然挑戰德皇,自不會對德皇一無所知,也便是說,武帝的這番準備,很可能就是針對德皇的大道正法而來!

唐逸越想越覺得有理,正心念電轉之間,卻聽德皇笑道:“老朽自知那胡人來挑戰於我,必有他認爲的取勝之法,可比之起來,老朽更相信自己。”

第028章 歸途轉頭空,流沙湖。第461章 巴蜀順天須臾回。第114章 舟頭晨問計,點指爍千波。(三)第136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一)第099章 談笑自若,垂北斗,智比海深。(一)第432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三)第082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四)第462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一)第302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七)第263章 心思各懷。(一)第459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五)第011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二)第341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一)第181章 指狼食湯,乃敢與虎弈謀。(一)第436章 見親人,喜灌心髓。第001章 秋風漸過平涼城,雛鷹初現蹤。第190章 輕揮劍,斷情儘早。第084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一)第039章 衝冠怒,血濺紅顏哭。(二)第296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一)第490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六)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470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九)第275章 聞風嘯萬道,矯矯翩翩。(二)第260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三)第359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一)第029章 絕地亦做生時路。(一)第243章 蝗雨似蓮開。第226章 萬手舉杯同慶,唐哉德皇。(二)第262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五)第013章 檐矮人高需低首,且忍讓。(一)第003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二)第490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六)第224章 春風度帆影,鳳來成雙。(三)第338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四)第152章 淚洶涌,半載始和終,如昨夢。(二)第230章 劍衝宵。(四)第327章 外侮伺、善惡分。(四)第123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二)第408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七)第037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二)第275章 聞風嘯萬道,矯矯翩翩。(二)第486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二)第336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二)第079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一)第239章 權財非吾願,唯盼能傳百年芳。(三)第499章 齊力誅惡除患,雲心鶴眼。(二)第099章 談笑自若,垂北斗,智比海深。(一)第495章 萬里黃沙盡染。(四)第030章 絕地亦做生時路。(二)第141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六)第332章 銘記此恨。(五)第336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二)第110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一)第023章 暴卷蒼茫千千萬。一舞遮天暗。(四)第220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四)第253章 聘卿迎客,方榮蜀中一脈。(二)第272章 略數六萬,大半中原,旌旗接天。(二)第061章 劍縱橫,心香一瓣飄灑,望東急行。(三)第104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一)第125章 謠傳烈,萬聲惡,滿城郭。第168章 野寺孤僧啓疑竇。第228章 劍衝宵。(二)第412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一)第363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五)第382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一)第190章 輕揮劍,斷情儘早。第033章 被污忍卒讀。(二)第309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一)第289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四)第069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三)第460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六)第236章 壽誕成喪。(三)第167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491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七)第258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一)第211章 千里賀安康。第412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一)第249章 靈舌利口。第226章 萬手舉杯同慶,唐哉德皇。(二)第044章 青衫,滿目枯黃間。第282章 把臂同震,神圖展處。第343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一)第275章 聞風嘯萬道,矯矯翩翩。(二)第107章 披星夜戰,如墨暗過無痕。(二)第356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八)第178章 天將曉。(一)第312章 手輕撥、人如輪轉。第415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四)第350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二)第257章 談笑巧安排。(二)第242章 踏浪而來。第204章 雪妖嬈。(一)第319章 只道心誠意懇。(三)第086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三)第355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七)第104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一)第075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四)第234章 壽誕成喪。(一)第369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二)
第028章 歸途轉頭空,流沙湖。第461章 巴蜀順天須臾回。第114章 舟頭晨問計,點指爍千波。(三)第136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一)第099章 談笑自若,垂北斗,智比海深。(一)第432章 惡客重臨,暗窺伺,何人定難扶危。(三)第082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四)第462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一)第302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七)第263章 心思各懷。(一)第459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五)第011章 總有小人推君子,只道口蜜肚中髒。(二)第341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一)第181章 指狼食湯,乃敢與虎弈謀。(一)第436章 見親人,喜灌心髓。第001章 秋風漸過平涼城,雛鷹初現蹤。第190章 輕揮劍,斷情儘早。第084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一)第039章 衝冠怒,血濺紅顏哭。(二)第296章 終與舊人再聚,僅識半面。(一)第490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六)第306章 遙想二十年前,隻身斬千人。(二)第470章 竟循絲毫破綻,截人焚莊,刀磨刃淬。(九)第275章 聞風嘯萬道,矯矯翩翩。(二)第260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三)第359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一)第029章 絕地亦做生時路。(一)第243章 蝗雨似蓮開。第226章 萬手舉杯同慶,唐哉德皇。(二)第262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五)第013章 檐矮人高需低首,且忍讓。(一)第003章 不畏崆峒,不食饋送,但憑手中弓。(二)第490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六)第224章 春風度帆影,鳳來成雙。(三)第338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四)第152章 淚洶涌,半載始和終,如昨夢。(二)第230章 劍衝宵。(四)第327章 外侮伺、善惡分。(四)第123章 臺前偶相遇,狂言不藏拙。(二)第408章 雲臺靈骨寄神兵。(七)第037章 赤目奮起衝冠怒。(二)第275章 聞風嘯萬道,矯矯翩翩。(二)第486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二)第336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二)第079章 終得百草祛毒,隻手傳功。(一)第239章 權財非吾願,唯盼能傳百年芳。(三)第499章 齊力誅惡除患,雲心鶴眼。(二)第099章 談笑自若,垂北斗,智比海深。(一)第495章 萬里黃沙盡染。(四)第030章 絕地亦做生時路。(二)第141章 不敢忘,被擒之辱,今朝還奉。(六)第332章 銘記此恨。(五)第336章 輾轉再相見,把心沉。(二)第110章 各自埋頭,以待時日,莫將心分。(一)第023章 暴卷蒼茫千千萬。一舞遮天暗。(四)第220章 護中原、本我所望。(四)第253章 聘卿迎客,方榮蜀中一脈。(二)第272章 略數六萬,大半中原,旌旗接天。(二)第061章 劍縱橫,心香一瓣飄灑,望東急行。(三)第104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一)第125章 謠傳烈,萬聲惡,滿城郭。第168章 野寺孤僧啓疑竇。第228章 劍衝宵。(二)第412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一)第363章 言蜜利誘把禍嫁。(五)第382章 舉火燒個透天煞。(一)第190章 輕揮劍,斷情儘早。第033章 被污忍卒讀。(二)第309章 又悉賊寇猖獗,尋侯府、門前暗聽聞。(一)第289章 目眥裂,猛頓首,恩情重念。(四)第069章 座前較智計,驚神絕目,駭人聞聽。(三)第460章 真值得?且思錯對。(六)第236章 壽誕成喪。(三)第167章 相依雪山東。(三)第491章 殺人做血路,豺狼走、脫難關。(七)第258章 少室山上,終將合網收袋。(一)第211章 千里賀安康。第412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一)第249章 靈舌利口。第226章 萬手舉杯同慶,唐哉德皇。(二)第044章 青衫,滿目枯黃間。第282章 把臂同震,神圖展處。第343章 挽弓向月滿鋒華。(一)第275章 聞風嘯萬道,矯矯翩翩。(二)第107章 披星夜戰,如墨暗過無痕。(二)第356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八)第178章 天將曉。(一)第312章 手輕撥、人如輪轉。第415章 身後一諾,人謹守、東言九鼎。(四)第350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二)第257章 談笑巧安排。(二)第242章 踏浪而來。第204章 雪妖嬈。(一)第319章 只道心誠意懇。(三)第086章 揚指對天河,豪情滿心胸。(三)第355章 雲霧斂盡映赤霞。(七)第104章 得袖籠六道,蝗雨連亙。(一)第075章 閉目暗歎路險,環陣固穴失聰。(四)第234章 壽誕成喪。(一)第369章 除塵待我執帚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