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丁香疑案

只能聽到胡大爺咬牙切齒的聲音:“徐三那個叛徒,當年給八國聯軍的洋鬼子帶過路!就連十三爺,也是被那傢伙害死的。”

Wшw▪тtκan▪¢Ο

“什麼?”丁立完全都沒有想到,徐卓浩這傢伙臉皮夠厚,居然這般了還好意思跟自己論起師兄弟。他忽然想起來了,就說:“胡元堂的那個寶貝羅盤就在徐卓浩手裡!在湘西科甲洞的時候,我看見他用過。”其實丁立沒有看見徐卓浩用過,只是羅應山那個老鬼給他說的。不過解釋起來太複雜,丁立就往簡單來說。

“那就更沒錯了!”胡大爺恨的咬牙切齒,丁立似乎都能聽見磨牙的聲音:“徐三把十三爺給害死了,投奔了洋人。七叔,也就是胡可俠當時還追殺過他,追到歐洲去,都一直沒有找到人!”

“那個徐三當年究竟幹什麼事情了?”丁立問。

“幹什麼事情了?”胡大爺冷哼一聲:“他能幹什麼好事?搶劫圓明園!”

“啊,”丁立算是大吃一驚了:“他搶劫了圓明園?”

“龔孝琪你聽說過吧?”胡大爺問。

丁立頓時赫然,不好意思道:“還真沒聽說過!”

“那龔自珍你知道吧?”胡大爺又問。

丁立對這種啓發式的說法膩味透了,還沒有說話。張雨忽然插了一句:“我知道龔孝琪是誰?”

原來胡大爺老奸巨猾的,說到這些不重要的事情的時候聲音大了一些。有意給別人聽到。

“龔孝琪是龔自珍的兒子,就是我上學的時候學的那首詩,萬馬齊喑究可哀。那就是龔自珍的詩!”張雨插口道。

丁立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兒:“不對啊?時間對不上吧,火燒圓明園的時候好像是1840年……”

“1860年……”。張雨打斷了丁立的話。丁立頓時有些臉紅,不過好在黑暗之中也沒人能看出來,他就說:“好吧,就算是1860年好了,胡可俠是什麼時候的人啊?”

胡大爺冷笑道:“他說的話你也相信,徐三不是十三爺的弟子,而是師弟。要不然就是你聽錯了!這件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龔孝琪是龔自珍的長子,自幼好學。天資豔人,其父所藏書,無所不讀,爲學浩博無涯。輕輕的時候。就跟隨龔自珍入京城。此時他已經通曉滿、蒙兼西洋文字。然而他卻性格孤僻,落落寡合,很少與人說話。道光十四年,參加鄉試,未中。惱怒之下竟發誓再也不參加科舉考試。

龔自珍去世之後,他搬到上海,時近中年,生活寥落。靠賣書維持生計。這時候,結識了英國駐上海副領事威妥瑪。並且成爲他的幕賓,出任記室之職。

咸豐十年八月。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城郊,威妥瑪任額爾金的通事,龔孝琪因此而與額爾金相識。額爾金“欲徑攻京城,孝琪力止之。言圓明園珍物山積,中國精華之所萃,毀此亦可償所忿矣”。額爾金採納了他的建議。聯軍繞過德勝門,直撲海淀,直奔圓明園。這次進軍“孝琪實通往,單騎先入,取金玉重器而歸”。

後來這廝被的不義行徑爲世人所詬罵,就連他的家人朋友都不再理他,他唯一的弟弟也和他斷絕往來。

他本來娶有妻室,並生有二子,在事變之後,又納一妾。並且從此改號爲“半倫”意思即爲從此以後,他已無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只有一妾。其處境和爲人可見一斑。

客居上海十多年,恣意揮霍,所得的不義之財很快被滌盪一空,晚年窮苦潦倒,所納的妾也很快離他而去,1869年,患上精神分裂,發狂而死。俗話說:天作孽可恕,人作孽不可活。用在他的身上可謂十分恰切。

龔橙是龔自珍的長子,字孝拱,號半倫。中國人講究“五倫”,可這位龔大公子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別的通通不愛,故自號“半倫”,真是“坦誠”得讓人佩服。

龔半倫雖放蕩不羈,可並非不學無術之徒,相反他自幼聰穎,“藏書極富,甲於江浙,多四庫中未收之書”,少時即“沉酣其中”。

龔半倫雖家學淵源,又有嚴父親授,卻生性狂傲、喜空談,世稱狂士。爲此,龔自珍曾多次勸勉兒子要踏實做學問。可惜,龔半倫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後來他流落到上海,依然放蕩不羈,揮霍狎妓。

如果僅僅做一名“狂士”,倒也罷了,偏偏這位龔公子在走投無路之際投靠了英國公使威妥瑪。龔半倫流利的英語,讓這位公使大爲驚歎。威氏對他極爲賞識,給了他很高的待遇,行動有護衛跟從,月致萬金。包括公使本人在內,上上下下都恭敬地稱他爲龔先生。知遇之恩當涌泉相報,龔半倫爲洋人效力的日子終於來到。那就是這廝居然慫恿洋鬼子燒了圓明園。

至於爲什麼呢,還得從龔自珍自己說起。

龔自珍是個名士,不是有句話叫做是真名士自風流嘛。龔自珍自然就是風流了名士了,自古名士愛美人,尤其是才女。

龔自珍最知憐香惜玉。他收藏到一枚漢代美人趙飛燕的玉印,即視爲藏室三大寶貝之一,讚不絕口。他見人起屋時用斧斤砍伐桃樹、海棠,也不禁打動惻隱之心,立刻從刀下“救得人間薄命花”。他對同時代的美女、才女的呵愛就更不用說了。然而他風流過頭,終不免死於花下。

名士和才女在一起,往往都能傳出佳話來,但是和已婚的才女滾到一塊去,那就不是風流佳話了,變成了醜聞。如果那才女還是有錢有勢家的女人,那事情就更大了!龔自珍就是惹出了這麼一件大事。

清朝貴族滿人一向以崇尚弓馬爲習俗,入關時間長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漢族博大文化的薰陶。清代文壇鼎盛,但有名氣的滿族文人終是寥寥,要說在詩詞方面佔有一席之地的滿人,一般就認爲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成容若就是納蘭性德,乃康熙年代的大詞家,太清春就是和龔自珍傳出緋聞的顧太清了。

顧太清名春字太清,本屬滿州西林氏,因自小父母雙亡,由家在蘇州的姑父姑母撫養長大,便隨了姑父姓顧。姑父是個漢族文士,在他的影響下,顧太清從小就接受了詩詞的教育,憑着天資慧敏,所作詩詞新穎精巧,在江南閩秀文壇中堪稱魁首。因了江南青山秀水的滋潤,顧太清生得苗條身段,雪肌滑膚,水汪汪的大眼睛,彎彎的柳葉眉,一口純正的吳儂軟語,雖是旗人血統,但看上去完全象一個地道的南國佳人。

一次,貝勒王奕繪南遊來到蘇州,在當地滿族文人爲他特設的接風宴上見到了正值妙齡的顧太清。奕繪是個嗜弄文墨的八旗子弟,生性風流調優,驚訝於顧太清一個滿族姑娘竟然詩詞可嘉,而容貌又是這般明麗可人,不由得動了心意。這時奕繪的正室福晉妙華夫人在不久前病歿,他此次南遊,既是散心遣愁,也有重覓新愛之意,老天讓他在這裡認識了滿身靈氣的顧太清,真是機緣天成!奕繪在蘇州盤桓了一段時間,着意與顧太清交往,越看越可心,於是決定納她爲側福晉,也就是側王妃,不久就攜她一同返回了京城。

(顧太清婚前的經歷頗爲撲朔迷離,有人考證說她在東北長大,有的甚至說她曾當過歌妓,但她幼年的生活艱辛是肯定的,她自己的詩中有“那堪更憶兒時候”之句,表明她幼年曾有坎坷辛酸的經歷,但她本人好像諱言幼年事。)

顧太清成了奕繪的側妃,明爲妃仍是妾,好在奕繪對她甚是鍾情。至死除她之外也沒有納別的女子。顧太清與奕繪感情很好,有“九年佔盡專房寵”之稱,一方面也說明她很會逢迎。

徐珂《近詞叢話》中說“太清嘗與貝勒雪中並轡遊西山,作內家妝束,披紅斗篷,於馬上撥鐵琵琶,手潔白如玉,見者鹹謂爲王嬙重生也”。在清宮那樣嚴格的風氣之下,椒房女眷能落入文人筆下成爲香豔韻事,除卻自己的才情美貌,可見奕繪對她很是放縱。

顧太清當時在京城的社交圈應該很出風頭。奕繪學過拉丁文、善書法,工詩詞,也算有才,更不是脾氣驕蠻的八旗子弟。襲爵的王爺生活又優渥的很,他喜歡宴樂,喜歡招待文化人。龔自珍時任宗人府主事經常出入王府,得與顧太清相識。顧太清特賞其“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之句,尤其在奕繪死後。經常邀他入府論詩文,成爲“詩友”。這一切前因都爲日後所謂“丁香花疑案”埋下伏筆。

憑着貝勒王爵的優越條件,他們無需爲生計而奔波,又能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詩詞間。在這種甜蜜生活的滋養下,顧太清的詞作象雨後的春筍,源源不斷地涌出,。她的詞如行雲,如流水,揮灑激盪,頗有大家手筆。於是每出一詞,都成爲京都文人爭相傳抄的佳作。(。。)

第70章 復得第16章 丁香疑案第110章 變臉第49章 化石第133章 創新第69章 古董有邪第179章 搏殺第6章 山海白澤第110章 變臉第135章 形勢理氣第11章 銅錢第105章 爭吵第4章 誤會第4節 宅蛇第103章 傳承第55章 屍羣第125章 白蓮第106章 棺材第119章 雷印第8章 密道壁畫第52章 孽債第156章 鍊金第135章 形勢理氣第184章 還擊第44章 山頭第108章 重逢第48章 範青青第118章 龍堂第99章 祝由第42章 再次進洞第56章 又見蟲子第9章 青龍廟第74章 殭屍第142章 鵲巢鳩佔第4章 海上風暴第70章 復得第39章 心卦第119章 雷印第69章 古董有邪第164章 殷頑第63章 橫公魚第73章 蠱毒第162章 真相第4章 胡可俠的過往第183章 槍手第20章 情之爲物,不計死生第111章 圓覺第132章 報恩第119章 雷印第57章 旱魃第26章 煉丹爐?第122章 蛇羣第19章 偷聽爭吵第168章 孽煞第130章 欲擒故縱第146章 又見火魚的一百零七章地下第47章 氣機紊亂第56章 又見蟲子第125章 白蓮第137章 寄生蟲第79章 洪範第10章 倒七關第9章 寶貝第139章 開眼第35章 湘西金杖第129章 人傀第3章 鬼臉瘤二第142章 自殺第114章 鎖龍井第125章 白蓮第91章 山路第12章 大河裡的怪事第116章 青銅器第12章 大河裡的怪事第19章 偷聽爭吵第77章 陽氣第102章 治鬼第130章 欲擒故縱第155章 巨黿2第13章 王領隊第15章 畫中有神第14章 看病第91章 人心險于山川第94章 山水第167章 取義第159章 鼎第145章 放不下第149章 考古第137章 水火第149章 考古第69章 棄子第64章 祭壇第119章 老丈人第76章 聖旨第38章 人心第31章 美女第137章 水火第109章 佛舍利第152章 大霧
第70章 復得第16章 丁香疑案第110章 變臉第49章 化石第133章 創新第69章 古董有邪第179章 搏殺第6章 山海白澤第110章 變臉第135章 形勢理氣第11章 銅錢第105章 爭吵第4章 誤會第4節 宅蛇第103章 傳承第55章 屍羣第125章 白蓮第106章 棺材第119章 雷印第8章 密道壁畫第52章 孽債第156章 鍊金第135章 形勢理氣第184章 還擊第44章 山頭第108章 重逢第48章 範青青第118章 龍堂第99章 祝由第42章 再次進洞第56章 又見蟲子第9章 青龍廟第74章 殭屍第142章 鵲巢鳩佔第4章 海上風暴第70章 復得第39章 心卦第119章 雷印第69章 古董有邪第164章 殷頑第63章 橫公魚第73章 蠱毒第162章 真相第4章 胡可俠的過往第183章 槍手第20章 情之爲物,不計死生第111章 圓覺第132章 報恩第119章 雷印第57章 旱魃第26章 煉丹爐?第122章 蛇羣第19章 偷聽爭吵第168章 孽煞第130章 欲擒故縱第146章 又見火魚的一百零七章地下第47章 氣機紊亂第56章 又見蟲子第125章 白蓮第137章 寄生蟲第79章 洪範第10章 倒七關第9章 寶貝第139章 開眼第35章 湘西金杖第129章 人傀第3章 鬼臉瘤二第142章 自殺第114章 鎖龍井第125章 白蓮第91章 山路第12章 大河裡的怪事第116章 青銅器第12章 大河裡的怪事第19章 偷聽爭吵第77章 陽氣第102章 治鬼第130章 欲擒故縱第155章 巨黿2第13章 王領隊第15章 畫中有神第14章 看病第91章 人心險于山川第94章 山水第167章 取義第159章 鼎第145章 放不下第149章 考古第137章 水火第149章 考古第69章 棄子第64章 祭壇第119章 老丈人第76章 聖旨第38章 人心第31章 美女第137章 水火第109章 佛舍利第152章 大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