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首次攻城

這會兒濟王心情頗爲不佳,看到潘壬這麼說,氣就不打一處來,心道本王雖然被史彌遠矯詔奪去了皇帝的位子,但是好歹還算是個王爺,被趕到湖州來,起碼靠着王爺的俸祿,也過得逍遙自在,偏偏被你這羣混賬東西強推出來,結果呢?眼下說起來我也是皇帝,百官呢?子民呢?地盤呢?軍隊呢?什麼都沒有,只有小小的湖州這塊彈丸之地,難道就能成大事不成?

但是濟王雖然生氣,但是也沒敢朝潘壬瀉火,而是吞了一口吐沫問道:“城外的局勢如何,敵軍現在在幹什麼?”

這個時候潘氏兄弟的潘甫答道:“聖上請放心,我們城中軍民早已備好,城外敵軍剛剛到湖州城下,現在尚做不得什麼大事,聖上莫要擔心便是!”

濟王側耳傾聽了一下,只聽得遠處亂哄哄的一片,也聽不清城外到底發生點什麼,於是反正也睡不着,乾脆他起身道:“諸位愛卿不妨陪朕一起登城看看,也順便鼓舞一下軍心,既然敵軍來犯,那麼朕也不能總呆在這裡吧!”

謝周卿趕緊攔着濟王勸道:“聖上萬金之軀,豈能輕易登城犯險呢?有我等在,請聖上還是早早休息吧!”說着謝周卿給潘壬兄弟使了個眼色。

潘壬兄弟也連忙勸濟王不要出府,還是留在州衙裡面休息爲好,濟王雖然想要出去走走,考慮到這會兒的湖州城可能正是人慌馬亂的,於是點頭答應了下來,命謝周卿打開府庫,拿出庫房之中的金帛會子等物,犒賞兵將,使兵將歸心,堅持抵抗敵軍的攻打。

謝周卿也立即答應了下來,馬上安排人去打開府庫,按照濟王的吩咐犒賞三軍,總之這會兒他們也盡其所能,儘量的拖延湖州城被破的時間。

待到天光大亮的時候,湖州城之外早已變成了一個戰場,數道浮橋在經過連夜的突擊架設之後,已經快要成形,而且一夜之間,湖州城南面和西面也架設起來至少超過百架砲車,並且在砲車旁邊堆放了大批石頭,只待一聲令下便開始轟擊城牆。

更有甚者,一夜過後,在後方徵調的民衆的運送下,一批大型攻城器械也被運至湖州城外,隨軍工匠正在緊張的忙活着裝起這些攻城器械,攻城的準備還在緊張的進行之中,一批批被徵調來的船隻,通過各條河道還在魚貫進入護城河,並且停靠在護城河一側,做好了隨時準備裝運兵將渡過護城河攻城的準備。

假如城中叛軍兵力充足的話,高懷遠軍如果想要一夜之間昨晚這些事情的話,恐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城外稍有動靜,城中叛軍便派兵出來突擊襲擾的話,單單是那些浮橋的架設,就不可能進展如此順利。

包在同和肖涼在城上忙活了一晚,東奔西走的敦促兵將們放箭阻止敵軍架設浮橋,但是卻因爲城外的那些大嗓門的宋軍的攻心戰,收效甚微,箭是放了不少,拋車也丟了不少石頭,但是後來這些箭石卻都落在了空地上,對於架設浮橋的工匠們傷害甚小。

高懷遠看着各種準備基本上都已經到位之後,便點將出營,使大軍在湖州城外列隊,於是一隊隊黑甲宋軍隊形工整的出營,一列列的排布在了城外的開闊地,一時間城下盾如牆、槍如林、刀如山、弓如雲,旗幡招展顯得好不威風。

如此氣勢讓城上的守軍望下去之後,不由得各個都有些心驚膽戰,這次高懷遠出戰,兵力再次增加了不少,從紹興趕來的援軍也在昨晚到達,今日隨即投入到了戰場之中,而且在臨安的諭旨調度之下,駐守衢州的一支兵馬也奉旨出兵,正在趕赴湖州的道路上。

而且高懷遠收到聖旨,鎮江府也已經重新表明效忠臨安朝廷,已經同時派出水軍,將會很快進入太湖朝湖州方向進攻,對湖州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

但是不好的消息是李全那邊也有了動靜,近期開始派出更多兵馬,陳駐於興化,並且開始了對泰州的襲擾,鎮守泰州的宋軍不得已之下,也開始反擊李全軍,李全隨時都可能會發動大規模的南侵。

高懷遠知道時不我待,一旦短時間之內打不下湖州城,事態將會惡化,到時候李全發動大規模南侵之後,天下必將會一片大亂。

故此天一亮,他便率軍出營,展開之後便派出三千兵將,乘坐渡船或者突過浮橋,開始進攻湖州城。

而且同時高懷遠還着令大批民壯協助砲軍朝湖州城發砲,以此壓制守軍的反擊,支援進攻部隊的進攻行動。

一時間湖州城內外戰雲密佈,兩方的戰鼓聲都響徹了天空,號角響起的時候,進攻的兵馬發出了一聲吶喊,在各營指揮的率領下,朝着護城河方向衝了過去。

而一架架砲車,在無數壯漢的操作下,將兜囊裡面裝上了各種形狀的石頭,一聲令下數十人抑或上百人同時拽動砲梢上的繩索,隨之將砲梢拉起,巨石帶着風聲脫繮而去,掛着呼呼的風聲重重的砸向了湖州城的城牆。

“弓手上前!開始給本官放箭,膽敢違令不前者立殺無赦!給我殺!”肖涼也手持了一張大弓,搭上了箭支瞄準了城下,嘴裡面也沒閒着,大聲的對城牆上的兵卒們吼叫着。

不管他們願意打不願意打,城牆上這個時候出現了一批刀斧手,威逼着這些兵卒們一個個的持弓上前,站在女牆後面,將弓弩準備好,而且一批城中的民壯這個時候也被驅趕上了城牆,加入到了御守的行列之中。

爲了抵禦臨安朝廷派來的大軍進攻,肖涼和潘氏兄弟也算是想盡了辦法,眼看包在同對於麾下兵將的指揮不見成效,他於是便讓包在同親自組織了親兵構成的執法隊,分列於城牆各段之上,監督兵卒進行反擊。

並且由潘氏兄弟出面,在城中搜羅大批民壯,爲城上運送滾木礌石等物,幫助軍方御守城池。

如此一來倒是也起到了相當的作用,當看到大批敵軍開始對着各式攻城器械,比如雲梯、尖頭木驢,各色登城長梯等等開始攻向湖州城的時候,城牆上還是開始了亂箭齊發,箭如飛蝗一般的射下城牆,開始阻擊臨安軍的進攻。

“步軍司弩雄武營、護聖軍強弩營、紹興雄弩軍壓上!以弓弩壓制敵軍!”高懷遠當看到城牆上敵軍還是開始了大幅度的反擊之後,立即着令軍中數支以弓弩爲主的部隊壓上去,在護城河一側,以弓弩壓制城上守軍的反擊力度。

而那些架設起來的砲車,這會兒也開始在第一輪校射之後,開始了高強度的轟擊,一時間巨石亂飛,越過寬大的護城河重重的砸在了城牆上面,抑或是越過城牆,落入了城中,將城牆上砸的石塊亂飛,中者立即便化作一灘爛肉,成了城上第一批犧牲品,而落入城中的石頭更是砸的臨近城牆的屋舍坍塌,在城上響起了一片驚呼之聲。

而城上的人也沒閒着,各個敵樓上也佈設了砲車,開始以牙還牙,朝着城外發射起了砲石,只要落在人羣裡面,當即便會騰起一片血霧,中者非死即傷,兩軍展開了一場砲戰。

大批進攻部隊在各色矢石的掩護下,以盾牌組成盾牆,在前開路,後面緊隨着兵卒推動着各種器械或者擡着各式長梯踏上了浮橋,冒着守軍射下的矢石,展開了第一次攻城。

箭支如同飛蝗一般的落下,射在盾牌上、浮橋上、器械上、或者是人體上,發出着各種不同的聲響,巨石也不時的落下,但是大多都落在了水中,激起一股股水柱,浮橋在大量人員的踩踏下,不時的搖晃着,走在上面的兵卒稍不小心,就會跌入水中,衆人都身披鐵甲,一旦落水根本就來不及掙扎,便會沉入水中直至被活活淹死,但是這也擋不住更多的人前赴後繼的踏上浮橋,朝着城下衝去。

還有一批兵馬爲了儘快通過護城河,轉乘舟楫強行渡河,石塊、箭矢不住的落下,在舟楫旁邊激起一股股水柱,不時會有中箭者倒入水中,水面上立即冒起一股鮮血,染紅一大片水面,然後又漸漸消散。

望着前方激烈的戰事,高懷遠心中有一絲不忍,這些兵卒本不該死在這裡,但是卻因爲濟王的作亂,豆萁相煎,宋朝軍民自相殘殺,而且其中有不少人,都是他一手操練出來的,本來他是爲了有朝一日對付北方使用的,但是沒想到現在卻要令他們戰死在這裡。

高懷遠心生一股怒意,這件事雖然是史彌遠他們有錯在先,但是既然事已至此,濟王再行興兵作亂,豈不是要將大宋帶入水深火熱之中嗎?

故此高懷遠鐵了心,要攻破湖州城,將濟王等人繩之以法,儘快平復這場動亂,恢復南宋的秩序,至於對濟王的同情,他現在再也顧不上了。

第25章 堵口第64章 橫掃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58章 香精第8章 變局第66章 狼羣第160章 服軟第308章 大魚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191章 西路軍第201章 頑抗1第83章 水師第11章 臨安第165章 得勝回朝第37章 周俊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49章 倉惶第98章 死人復生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54章 小勝一場第26章 孤島第69章 銅礦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160章 服軟第84章 如此軍容第68章 狼口脫險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64章 剪除後患第19章 啓程第45章 新丁第62章 認主第113章 動手第10章 挑釁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60章 考量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21章 暗鬥(上)第46章 意外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200章 陳震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68章 四面楚歌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36章 悔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21章 就擒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158章 和談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14章 趙與莒第98章 死人復生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58章 翹班驚遇第103章 決勝2第109章 身份第4章 紛雜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288章 夜襲第30章 楊氏訓子第28章 失蹤(上)第9章 平章第86章 軍棍伺候第3章 大金名將第90章 走水第48章 敗露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42章 中伏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39章 死扛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197章 斷糧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9章 堅壁清野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60章 倉促應戰第11章 臨安第77章 參謁第53章 王家第65章 壽宴(上)第24章 鉅鹿之戰第190章 血書第201章 發動
第25章 堵口第64章 橫掃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58章 香精第8章 變局第66章 狼羣第160章 服軟第308章 大魚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191章 西路軍第201章 頑抗1第83章 水師第11章 臨安第165章 得勝回朝第37章 周俊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49章 倉惶第98章 死人復生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54章 小勝一場第26章 孤島第69章 銅礦第140章 夏震倒臺第185章 揮師北伐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160章 服軟第84章 如此軍容第68章 狼口脫險第32章 縮小範圍(下)第64章 剪除後患第19章 啓程第45章 新丁第62章 認主第113章 動手第10章 挑釁第17章 沂王王妃(上)第196章 柳兒的心事第60章 考量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21章 暗鬥(上)第46章 意外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200章 陳震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68章 四面楚歌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36章 悔第281章 反目成仇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21章 就擒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158章 和談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206章 互有損失第111章 先下一城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14章 趙與莒第98章 死人復生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58章 翹班驚遇第103章 決勝2第109章 身份第4章 紛雜第224章 紀府夜宴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157章 爭奪甕城第288章 夜襲第30章 楊氏訓子第28章 失蹤(上)第9章 平章第86章 軍棍伺候第3章 大金名將第90章 走水第48章 敗露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24章 原來如此第42章 中伏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39章 死扛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197章 斷糧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9章 堅壁清野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60章 倉促應戰第11章 臨安第77章 參謁第53章 王家第65章 壽宴(上)第24章 鉅鹿之戰第190章 血書第201章 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