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穩紮穩打

聽罷了孛魯的吩咐之後,這些將領大爲失望,但是想想也是,人家宋軍這次過來那麼多人馬,他們只剩下這一萬多人,即便是決戰能戰勝對方,恐怕損失也會非常大,即便是打勝了,又如何能繼續進攻下去呢?而且漢人多的厲害,似乎殺也殺不完一般,一旦敵軍再發援軍的話,那麼他們豈不就都要把性命丟在這裡了嗎?

更何況長久以來,他們跟着大汗南征北戰,爲的不就是搶劫更多的財物,獲取更多的奴隸,佔有更多的女人嗎?要是把命也丟了,那麼他們得到的東西豈不都徹底白費了嗎?雖然他們非常善戰,而且不畏生死,但是他們也是人,螻蟻尚且偷生,他們也不願就這樣把命白白丟掉,而且他們軍紀十分嚴明,令行禁止是他們能連連獲勝的基本,既然孛魯心意已決,那麼他們也唯有服從了。

帶着不甘和懊喪,當天中午之前,孛魯便收攏了所有的兵馬,在恩州城外拔營起寨,朝着冀州城方向撤退而去。

恩州城中的趙府堂他們這些兵將們看到城外的蒙古大軍突然間拔營而去,頓時大爲高興了起來,只要有點腦子的人便能想明白此中道理,肯定是援軍打敗了蒙古韃子,才使得蒙古韃子們灰溜溜的撤離了恩州城,要不然的話以他們的貪婪,又豈會放過恩州城呢?

於是李孝天立即向趙府堂請命,要求領兵出城追擊蒙軍,但是立即被趙府堂駁了回去。

休要大意,我軍之責在於堅守恩州城,不管蒙軍撤兵是否是計,我等都不要輕易出城追擊,蒙軍現在還有過萬兵馬,我軍遠不是他們的對手,而且他們多爲騎兵,我等即便追擊也恐怕追之不及了,還是在此恭候大帥大軍到來之後,再會同大帥一起兵發冀州爲好!趙府堂對李孝天等人說道。

李孝天於是只得悻悻的點頭答應退至了一旁,而石崇貴等義軍將領,現在對趙府堂等宋軍將領早已十分欽佩,自然不會提出異議,點頭接令繼續加強城防,以防蒙古軍虛晃一槍,趁着他們鬆懈偷襲恩州。

趙府堂雖然不同意李孝天出城追擊蒙軍,但是還是派出一支斥候,尾隨蒙古大軍監視他們的行動,並且探查一下通往冀州城的道路情況,查探查探蒙古軍的實情。

同時他還派出斥候,朝濟南府方向探查高懷遠主力大軍的動向,做好迎接高懷遠主力大軍的準備。

結果當天晚上,高懷遠便率領數萬聯軍抵達了恩州城外,他已經提前從斥候那裡得到了消息,得知了蒙古軍已經主動放棄攻打恩州城,解圍朝冀州城方向撤退了,恩州之圍其實在他們御河渡口之戰後,便等於宣告解圍了。

聞聽宋軍在御河大勝蒙古軍的消息之後,恩州城軍民歡聲雷動,紛紛涌出城門,沿途夾道歡迎援軍的到來,當看到援軍之中宋軍軍容整肅,所有人都更有信心了。

趙府堂領着城中諸將出城相迎,在城門之外接住了高懷遠等人,兩廂相互陳述了近期的情況,得知趙府堂及李孝天等人在恩州城也讓蒙古軍碰了一鼻子灰之後,高懷遠更是欣慰非常,這些年來他的辛勞總算是沒有白費,麾下將士終於成爲了一支善戰之軍,這讓他對未來更是充滿了信心。

閒話不多,護聖軍和高懷遠主力合兵一處,將恩州城交予損失較大的神勇軍和弩雄武接防,同時也讓付大全和劉大勇在恩州休養傷勢,高懷遠當晚只在恩州城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再次率軍朝着冀州方向進發而去,而他也沒忘了將御河大捷的消息派人傳送回臨安城,奏報給趙昀得知。

有了御河渡口這一場大捷之後,軍中士氣更是如日中天,一路高歌猛進,行軍速度非常之快,連隨行的彭義斌的手下,也大受鼓舞,如同有了主心骨一般,鼓足了勇氣,緊隨宋軍主力大步朝着冀州城開去。

而孛魯接受了御河之戰的教訓,沒有再分兵來阻截宋軍,而是聯合了張榮的部下,在冀州城外擺開了戰場,靜候宋軍的到來。

當然這也不是他不想再圍城打援了,而是孛魯現在實在是兵力有限,成吉思汗這段時間正在發大軍進攻西夏國,根本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來支援京東戰事,而且孛魯也沒敢向成吉思汗求援,他只想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在冀州城外扳回一局,找回點面子,至於經略京東的計劃,他已經不再考慮了,這次他出乎意料的遭遇了這麼多不順,短時間之內,想要再攻佔京東之地,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這一點他自己很清楚。

而冀州畢竟還有張榮麾下的兩三萬兵馬,加上他眼下集結起來了一萬多蒙古大軍,基本上兵力和宋軍聯軍持平,他雖然明知繼續攻佔京東已經不可能了,但是他還是想要在冀州城會會這個讓他吃了這麼大虧的宋軍,會會這個傳言中戰無不勝的宋軍主帥,見識見識此人到底有多厲害。

所以冀州城外此時早已戰雲密佈,孛魯做好了一切應戰的準備,只等宋軍的到來了。

故此高懷遠領兵這次進兵冀州城的路上,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麻煩,除了道路被蒙軍破壞拖延了一些進兵的速度之外,沒有遭遇到蒙古軍的阻擊,經過幾天的行軍之後,終於抵達了冀州城東南十五里的地方,在高懷遠一聲令下,大軍隨即停駐了下來,並且立即便紮下了一個堅固的營盤。

一路上宋軍行進雖然很快,但是高懷遠卻一直都很擔心,畢竟蒙軍雖然新敗,但是還有不少兵力可用,他擔心的是孛魯在路上也設伏,還以顏色給他,一旦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這裡一馬平川,根本無險可守,十分利於蒙古騎兵大規模的機動進攻,而宋軍多以步軍爲主,基本上沒有什麼戰術的主動性可言,幾萬人被遠少於他們蒙古騎兵包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旦作戰失利的話,很可能就會立即崩潰。

所以高懷遠這一路行來,走的很小心,大軍儘可能的抱成團前進,儘可能的縮短大軍的陣線,並且廣撒斥候在大軍四周進行偵查,嚴防遭受蒙古騎兵的突襲,以免被蒙古軍突然之間攔腰截斷。

不過基本上他的擔憂沒有成爲現實,孛魯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在冀州城集結兵力,作出了要和他決一死戰的架勢,這也就讓他們安安全全的走到了冀州地界之中。

在路上高懷遠和軍中諸將多次商議了作戰的計劃,最終決定使拖字訣,在冀州東南結營,慢慢的和蒙古軍磨,而不同蒙古軍正面決戰。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們已經探得消息,初步估計出了孛魯的打算,孛魯現在可以說退意已定,只是想要在冀州城和宋軍來一場決戰,找回點面子,如此一來,高懷遠反倒不太着急着和孛魯決戰了。

而且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初夏,漸漸的氣溫轉高,而且雨水也開始多了起來,蒙古軍雖然對於後勤需求不高,但是眼下他們出兵也已經數月時間了,而這次孛魯率軍出征之後,並未討得什麼大便宜,所獲糧秣資財十分有限,估算着他們的消耗也基本上應該是差不多了,而這裡離幽州尚有一段距離,他們唯有依靠張榮爲他們補給,故此蒙軍現在的儲備應該並不算充足。

雖然宋軍同樣也面臨着補給的問題,但是相對來說,宋軍的情況要好的多,這次高懷遠北上之前,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隨行攜帶了充足的糧秣,而且他還着令鎮江府大批朝濟南府轉運糧食,加上飛虎軍這段時間也在着力準備,大批朝濟南府輸送糧食,眼下他們倒是對於糧食不太緊缺,足以支持他們一兩個月的作戰消耗。

所以孛魯着急,他們便不着急,乾脆就在冀州東南停下了腳步,不再朝前進兵了,天氣也越來越熱,雨水也越來越多,如此一來,對於蒙古騎兵來說,天氣的炎熱和道路的泥濘也會大大限制蒙古軍的機動能力。

宋軍就這樣停了下來,這種行動讓孛魯果真大爲意外。

在孛魯看來,冀州城已經被他們包圍數月時間了,城中糧秣早已耗盡,宋軍既然前來救援冀州城,就應該很着急前來和他決戰纔對,而他正好這次也以逸待勞,給宋軍來一個迎頭痛擊,沒成想宋軍走到離他們還有不近的距離的時候,就停下了行進,在曠野之中構築起來了一座堅實的營盤,好像不打算再朝前走了一般,居然和他們形成了遠遠的對峙狀態。

這讓孛魯十分不爽,宋軍的行動大大偏離了他的計劃,他現在已經不再想着攻下京東了,他只想使勁的揍宋軍一頓,找回前幾天石卜一敗的面子,然後就起兵回去,可是宋軍這架勢,明擺着要和他磨下去,這可如何是好呀!

———————————————————————————————

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105章 毒花第52章 海拉蘇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162章 還師第99章 膽小如鼠第30章 兄弟相會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55章 調整第123章 再戰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32章 司令不是東西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324章 朝議第11章 露餡第200章 陳震第67章 楚州兵變(下)第131章 衆志成城甕中捉鱉第77章 幕賓第75章 分兵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78章 前村第1章 亡金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61章 接收第56章 *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56章 釘子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69章 再返紹興第28章 危城2第201章 頑抗1第99章 真相大白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325章 爭執第252章 總攻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8章 規矩第61章 戰爭之神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95章 賭博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9章 整頓第52章 海拉蘇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6章 佈局第38章 敗招第334章 御河第75章 分兵第96章 奪情起復第14章 賈奇第61章 戰爭之神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8章 敗招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6章 父親第39章 自投羅網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31章 恩威並重第58章 圍城之戰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59章 養犬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43章 殺俘第96章 湖匪屠村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66章 狼羣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65章 崩潰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2章 隘口禦敵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04章 城破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39章 整頓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56章 *第47章 惡鬥第52章 彙報第36章 京東亂局(上)
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105章 毒花第52章 海拉蘇第298章 周俊殺俘第162章 還師第99章 膽小如鼠第30章 兄弟相會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55章 調整第123章 再戰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205章 神威大炮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32章 司令不是東西第278章 厲兵秣馬第324章 朝議第11章 露餡第200章 陳震第67章 楚州兵變(下)第131章 衆志成城甕中捉鱉第77章 幕賓第75章 分兵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275章 李全之煩第17章 沂王王妃(下)第78章 前村第1章 亡金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61章 接收第56章 *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48章 各懷鬼胎(下)第56章 釘子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69章 再返紹興第28章 危城2第201章 頑抗1第99章 真相大白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325章 爭執第252章 總攻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28章 規矩第61章 戰爭之神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95章 賭博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39章 整頓第52章 海拉蘇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6章 佈局第38章 敗招第334章 御河第75章 分兵第96章 奪情起復第14章 賈奇第61章 戰爭之神第296章 虛晃一槍第38章 敗招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6章 父親第39章 自投羅網第67章 楚州兵變(上)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31章 恩威並重第58章 圍城之戰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59章 養犬第204章 清秋大夢第43章 殺俘第96章 湖匪屠村第113章 太子闖關第107章 功高蓋主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66章 狼羣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65章 崩潰第57章 皇后壽禮(下)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2章 隘口禦敵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43章 叛軍屠村第204章 城破第228章 受命起兵第39章 整頓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56章 *第47章 惡鬥第52章 彙報第36章 京東亂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