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激戰

這樣的釋放弩箭的方式,在兩軍陣前,還是第一次出現,本來李全軍對於遭受宋軍弓箭阻擊是有着思想準備的,但是他們沒有料到居然會遭遇這樣的箭雨洗禮,宋軍的弩箭雖然並不算十分密集,但是可怕的卻是綿延不絕,而且宋軍手中皆爲強弩,在他們進入一百五十步之內,便算是踏上了黃泉之路,雖然他們加快了衝擊的速度,但是在這樣的箭雨之下,許多人根本無法完成衝到宋軍面前的這個任務,便中箭倒在了地上。

強弩營不過千餘人,但是在這樣的三段擊之下,發揮出的戰力卻遠超過以前普通的發射方式,給李全軍制造了大量的傷亡。

三段擊可以說也是高懷遠所創,他這些年來一直在琢磨着如何提高宋軍如何剋制敵軍的問題,早已注意到了宋軍的裝備和常用的戰法,宋軍缺馬是一個事實,他即便是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改變這個事實了,火炮眼下還不可能大量的應用於戰場之上,如何提高宋軍戰力這個問題就成了他必須要解決的事情。

宋軍歷來重視弓弩的裝備,而且就連華嶽也曾經有過,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爲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爲第一這樣的話,可見宋軍對於弓弩的裝備的重視程度了,而弓弩手在宋軍的序列之中,佔據着很大的比例,但是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宋軍雖然採用的是募兵制,軍中大多爲職業軍人,但是訓練程度上良莠不齊,弓箭手精於射藝的並不是很多,真正令敵軍感到威脅最大的還是強弩。

而弩的優點是容易操作,容易訓練,射程遠,而且威力強勁洞穿力大等,但是同時又有一個衆所周知的缺點,就是發射速率慢的問題,武經總要上對於這一點寫的很清楚然張遲,難以應卒,臨敵不過三發、四發,而短兵已接。

也就是說,臨陣之時,弩難以應付敵軍快速的突擊,臨敵不過最快也只能發三四支弩箭,敵軍便已經抵達了眼前展開了短兵相接的交戰,這也就大大的影響了弩兵的戰鬥力。

高懷遠琢磨了很久,忽然間想起了後世明代火槍兵常常使用的三段擊的方法,明代之後火銃開始大量裝備軍隊用於戰爭,但是火銃發射速度很慢,一分鐘可能只能發射一發,最快也不過能發射兩發,往往開一槍敵軍就殺到了眼前,後來有人想出了三段擊的方法,讓三排士兵輪番開火,使火槍形成連續的火力,後來這種三段擊在熱兵器前期,成爲了中西方的標準戰法,對於火力的發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弩和火槍相比,射程並不比初期的火槍短,而且發射速率也高於火槍,如果同樣採用三段擊的方法的話,火力強度甚至會超過火槍許多,威力便會成倍增加,只要和敵軍對陣,弩兵就能形成綿延不絕的箭雨,給衝擊中的敵軍以很大的殺傷。

故此他着令軍中弩兵習練這種發射方式,通過近乎實戰的操演之後,發現這種方法確實很有效,大大的增強了弩兵的火力持續性。

而今天則是第一次真正上陣檢驗這種強弩三段擊的威力,一經使用,果真效果奇佳,一百五十步的距離,成了進攻中李全軍的地獄之路,無數李全軍就這麼倒在了前進的道路上,而他們致死都沒有搞明白,爲何今天宋軍強弩如此猛烈,以至於讓他們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稍有不慎,便中箭倒地。

李全看着自己派出的兵馬如同割稻子一般的倒在宋軍弩軍面前,而宋軍弩兵看似數量並不算多,卻生生給他的兵將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直至看清了宋軍弩手發射的方法之後,李全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此中的道理。

李全也乃是久經沙場的將領,見多識廣,當看罷了宋軍這種放箭的方法之後,立即便理解了其中的道理,雖然在同一時間裡,宋軍弩手並未發射更多的弩箭,但是和以前的那種齊射相比,這樣的發射方法卻形成了連續不斷的火力,給進攻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於是他不得不佩服創制這種射法的人實在是一個奇才。

但是眼下他軍令已下,如果收回軍令,將派出去的兵將撤回來的話,將會損失更大,唯有讓手下硬着頭皮衝上去,才能減少損失,要不然的話,現在付出的代價就算是白瞎了!

所以李全也只能令手下繼續擊鼓,鼓動兵將朝宋軍衝鋒,聽到了戰鼓如同催命一般在身後響起,這些受命進攻的北軍將士不得不硬着頭皮,冒着宋軍猛烈的箭矢繼續朝着宋軍陣列衝了過去。

效果不錯!比我原來預料的還要好!高懷遠立於帥旗之下,一直在審視着眼前的戰況,連連點頭對華嶽指着前列的弩兵笑道。

三段擊確實對於進攻一方十分可怕,應用於野戰之中,甚爲合適,大人等於是又創立了一種戰法,以此法即便是迎戰敵軍騎兵,也同樣會令弩兵戰力翻倍的!華嶽這個時候也一直在觀察軍前的局勢,聽罷了高懷遠的話之後,點點頭答道。

不成!這種三段擊對付敵軍步軍衝鋒尚可,但是一旦遇上來去如風的敵軍騎兵的話,效果就不會太好了,充其量也就是比以前的齊射稍稍好一點罷了,畢竟騎兵快速衝擊過來的時候,每個弩兵至多也只能發射兩支弩箭就算是相當不錯了!對付敵軍騎兵,還是弓箭手更合適一些,只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應對敵軍騎兵快速衝擊弓箭手陣營,要知道騎兵一旦殺入弓箭手的陣列之後,就成了單方面的屠殺了!高懷遠搖頭道,現在他還是在考慮對付騎兵的問題。

而他們說話之間,李全軍便已經冒着箭雨,衝近了前排的弩兵了,而弩兵此時再想繼續有條不紊的放箭,已經來不及了。

但是趙府堂卻絲毫不亂,大聲喝令道:強弩營,退!金槍營上前!刀斧手跟上!

隨着趙府堂一聲令下,強弩營立即反身後退,並且彙集起來,讓出了十多條通道,而緊隨其後的手持豎盾、長槍的金槍營隨即便通過這些弩兵所留通道,立即來到了軍前最前列,瞬間散開,將豎盾立於面前,同時將身體矮下,成半蹲的姿勢,用左肩用力扛住了豎盾,右手的長槍杵在地上,槍尖一律朝向了前方,第二列兵卒隨即跟上,將長槍平端着遞出盾牌,相互配合着迅速的形成了一道由盾牌和長槍形成的鐵壁銅牆。

宋軍原本全部都是弩兵的陣前,轉瞬之間就變成了一道由長槍形成的槍林,鋒銳的槍尖閃爍着點點寒芒,指向了迎面衝來的李全軍兵將。

就在李全發動中軍進攻高懷遠宋軍的中路的時候,宋軍左路黃嚴所率的忠順軍此時也已經殺至了李全軍的右翼大陣。

李全軍左翼的兵馬也不是吃素的,這支兵馬乃是當年李全攻打青州時候,在青州一帶組建起來的一支兵馬,青州人自古善戰,乃是有口皆碑的事情,所以這支兵馬也被李全視作軍中精銳,這次希望他們能一戰建功。

兩強相遇勇者勝,忠順軍撞上李全的青州兵,當即便展開了一場惡戰,只可惜的是李全的青州兵此時心卻並不齊,這些人大多數當年都是響應李全抗金,纔跟隨李全起兵造反的,這幾年之中,李全因爲和彭義斌、**、飛虎軍反目成仇,勢力被逐出了京東北部,這些青州兵也就失去了家,不得不隨李全南下,住在了楚州城,幾年間,這些青州兵早已起了歸心,想要回到家鄉去,何乃李全看管很嚴,使他們無法返鄉。

這一次宋軍征討李全,青州兵們並不願意爲李全效死命,但是因爲李全有令,要他們出城迎戰宋軍,纔不得不隨軍出征,被李全安置在了右翼,當做一支重兵使用。

這支青州兵的將官名叫馮濤,並非是李全嫡系,而是劉慶福當年的手下,這兩年因爲李全架空劉慶福,馮濤其實早已對李全心生不滿,但是他身在李全麾下,也不敢造次,這次出征,其實馮濤早已打定主意,要見機行事。

忠順軍一發動進攻,黃嚴便派出軍中最精銳的陷陣營出戰,待到陷陣營衝向青州兵陣列的時候,馮濤令麾下放箭阻擋宋軍進攻,但是因爲陷陣營兵將裝備精良,手中圓盾擋住了大多數箭支,故此他們的反擊並未起到良好的效果,陷陣營在付出些許代價之後,還是很快闖到了青州兵陣前。

隨着陷陣營軍官一聲令下,他們又一次祭出了善用的法寶,一排排陷陣士暴喝一聲,奮力擲出了他們手中的梭槍,馮濤本來是將弓箭手陳佈於前列,弓箭手遠程攻擊能力尚可,但是近戰防禦能力是軍中最差之人,他們沒料到宋軍這些兵卒會用梭槍這種武器突然間對他們發難,當看到滿天飛來的梭槍之後,想要變陣卻已經來不及了,結果前列的弓箭手當即便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輪梭槍落下之後,便被獵殺了過百弓箭手。

強烈推薦:

第38章 敗招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39章 自投羅網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28章 失蹤(上)第63章 問計(下)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51章 擴建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121章 就擒第56章 *第51章 屠城第13章 民報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01章 替罪羊第85章 路遇故交第6章 佈局第231章 水師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95章 賭博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2章 以拳服人第54章 臥虎莊第337章 渡河第62章 認主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51章 屠城第13章 命中貴人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35章 特種行動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70章 琉璃鏡第184章 竊聽者第184章 竊聽者第181章 獻禮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29章 高家老宅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0章 戰馬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369章 入城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71章 脅迫第16章 大婚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16章 清君側第83章 點卯第320章 軍紀第69章 再返紹興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2章 兩強相遇第19章 冗兵屯田第121章 就擒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7章 遇襲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5章 陷陣士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84章 竊聽者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8章 軍統司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369章 入城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47章 逐出軍中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4章 飲宴(下)第3章 驚天冤案第55章 盤點2第58章 香精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318章 北上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349章 倉惶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330章 屠戮第53章 哪根蔥第47章 逐出軍中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8章 偃旗息鼓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
第38章 敗招第75章 分化處之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39章 自投羅網第305章 自相殘殺第28章 失蹤(上)第63章 問計(下)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51章 擴建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121章 就擒第56章 *第51章 屠城第13章 民報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101章 替罪羊第85章 路遇故交第6章 佈局第231章 水師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95章 賭博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2章 以拳服人第54章 臥虎莊第337章 渡河第62章 認主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51章 屠城第13章 命中貴人第348章 柳暗花明又一劫第35章 特種行動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162章 仇人相見第70章 琉璃鏡第184章 竊聽者第184章 竊聽者第181章 獻禮第79章 韃子的驚喜第29章 高家老宅第82章 老不正經第10章 戰馬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369章 入城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71章 脅迫第16章 大婚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16章 清君側第83章 點卯第320章 軍紀第69章 再返紹興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2章 兩強相遇第19章 冗兵屯田第121章 就擒第109章 原來如此第7章 遇襲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5章 陷陣士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184章 竊聽者第10章 不打不成交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21章 降將勸降第244章 砲陣攻城第18章 軍統司第29章 天羅地網(上)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369章 入城第118章 僥倖逃脫第47章 逐出軍中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175章 再見嶽琨第353章 進退兩難第24章 飲宴(下)第3章 驚天冤案第55章 盤點2第58章 香精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209章 意外受阻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318章 北上第111章 北疆有事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39章 水晶花鏡(上)第349章 倉惶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330章 屠戮第53章 哪根蔥第47章 逐出軍中第370章 梟雄張林第56章 賈涉之死(下)第8章 偃旗息鼓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