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

.極樂世界沒有晝夜晨昏,唯一的時間標誌就是佛殿之上掛着的直徑三尺的巡天儀。巡天儀上清楚的顯示着整個宇宙統一的時間。

六月初六辰時,須彌神山的上空祥雲繚繞,香氣瀰漫。中心佛殿前綠如眉眼的草地上坐滿了人,一個個寶相莊嚴,佛光四溢,顯然是來自各地的菩薩、諸佛。大家有的盤膝端坐,有的小聲討論著,全都翹首以待百年一遇佛宗大會的開始。

葉昊天和蘭兒沒想到人會來那麼多,他們只是稍微晚去了一點點,就發現很難找到位置了。諾大的廣場,只有前面靠近佛殿的地方還有一些空處。

兩人急忙走了過去,來到近處才發現,這片空地也不好隨便坐,因爲那是大家留給諸佛和排名靠前的菩薩們坐的。宇宙之間十方三室,諸佛加起來足有千餘人,合稱爲“三世三劫大功德山無量壽千佛”。

看着那些身放金光的諸佛們,蘭兒遲疑着停下了腳步,心中忐忑,低聲對身邊的葉昊天說:“公子,還是換個地方吧。”

葉昊天心中猶豫,實在不想離去。因爲現場的人太多了,如果坐的太遠,恐怕連諸佛的影子也看不清楚。那樣未免太過可惜。

正在這時,忽見空地邊緣站起一人,一面輕輕招手,一面很是親切的傳音過來:“淨悟師弟,這邊坐,請來這邊。”

聲音入耳,葉昊天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爲對方在叫別人。淨悟,淨悟是誰?這名字怎麼那麼熟悉?哎,那人怎麼盯着自己?且慢,那不是九華淨土見到的金喬覺麼?淨悟不就是自己麼?

這一刻他終於想起來了。金喬覺是地藏菩薩的高足,在九華山開闢一方淨土。因而又名金地藏。當初正是金喬覺給他取得佛號“淨悟”,同時將地藏三寶之一的佛罄送給了他。

葉昊天大喜過望,連忙上前見禮,十分高興的道:“師兄,好久不見,一向可好?”

金喬覺向地上指了指。說道:“坐下再說。隨便坐,佛宗一律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師弟進步好快!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躋身菩薩行列,真的慧根不淺,出乎意外啊!”

葉昊天一屁股坐在地上,“哈哈”笑道:“哪裡啊。我們是機緣湊巧,正好有佛宗的貝葉,所以纔能有幸來此一觀。沒想到菩薩這麼多,我們才晚了一會兒,就找不到位置了。”

金喬覺緩緩坐回原處,微微笑道:“是啊!十方世界,無量乾坤,數不盡算不清一切諸佛,及各位大菩薩摩訶薩,都來參加這場盛會。希望能聆聽佛祖駁奈奚廈罘ǎ諼遄嵌袷樂邢植豢傷家櫬籩腔凵褳ǎ鞣漲恐諫呵址ā!?/font書

蘭兒伸長脖子轉來轉去,喃喃自語道:“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些大菩薩都在哪裡?怎麼一個也看不見?”

葉昊天心中一動,當即想起深陷地獄烈火中的地藏王菩薩來。禁不住問:“師兄,令師怎麼樣了?今天會不會來?”

金喬覺的臉上微微現出不安的神色,搖搖頭道:“我也不知道,師尊五大分身之一被困在地獄烈火中,這幾年不知渡化了多少惡鬼,可是惡鬼卻一直源源不絕,甚至越來越多,因此三月之前,師尊的本體親自前去超度亡靈,說是渡不完惡鬼絕不回來!”

葉昊天心中佩服,又感到有些惋惜,當下用無比崇敬的口吻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令師地胸襟令人欽佩,可惜見不到他本人。文殊菩薩的大智、普賢菩薩的大行、觀世音的大悲、地藏王的大願,世間廣爲傳頌,被認爲是佛宗的四根頂樑柱,端地是非比等閒。”

說話間佛殿的大門悄沒聲息的緩緩打開,佛祖領着十餘人走了出來。他們下了數百級金銀琉璃的臺階,站在距離高出地面丈許的水晶玉階上,滿臉微笑望着下面坐着的衆人。佛祖的左邊爲藥師琉璃光佛,右邊的爲南無阿彌陀佛,後面是彌樂佛和聞名天下的幾位大菩薩。

滿場的聽衆鴉雀無聲,全都定定的看着佛祖,似乎被他臉上的微笑迷住了。

那一刻,蘭兒只覺得心中充滿了安寧,渾身無比的舒暢,彷彿剛剛沐浴更衣,洗脫了一切的煩惱,什麼真神、妖孽全部都不存在了。

葉昊天全神貫注的盯着佛祖,發現佛祖面上的微笑越來越威,簡直是意味深長,回味無窮,似乎包含了修行千百萬年無比精深的佛法,給人一種包納宇宙無所不能的感覺。

正在他心神具震的時候,心底忽然傳來九品蓮臺的聲音:“這是佛祖大舨涅盤神功的第一招,叫做‘如來含笑”一笑之間放出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暗含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舨若光明雲、大三味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嘆光明雲……”

葉昊天越聽越是吃驚,沒想到這佛祖看似簡單的一笑竟然有那麼多說法。

九品蓮臺的話剛剛說完,廣場上忽然響起無比美妙的佛音。

不知何時,佛祖身邊的諸位菩薩有的取出樂器,有的嘬口成音,紛紛演奏起佛曲來。佛祖站立不動,口脣似開似合,好像在指揮佛曲,又好像什麼也沒有做。

金喬覺閉目靜聽,面含微笑,似乎聽的很是舒暢。

蘭兒聽的心花怒放,覺得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完美的曲子,簡直比自己演奏的種種名曲還要美妙。她一面側耳傾聽,一面揣摩樂曲的高低起伏,想將佛曲的節奏變化融入自己日後的演奏中去。

葉昊天則敞開身心放任樂曲注入腦中,試圖將所有的曲譜都記錄下來,盤算着如何寫一本傳於世間。然而令他驚奇的是,佛曲變化萬端,極其微妙,彷彿是千萬種樂器同時演奏的大合唱,要向記憶實在困難。

耳聽如此美妙的曲子卻無法記住曲譜,他心裡着急,簡直有種想抓耳撓腮的感覺。

此時此刻,九品蓮臺的聲音再度傳了過來:“主人莫要費心了!這是最高明的佛音,心動而成音,根本沒有曲譜!”

葉昊天心中着惱,恨恨地道:“是音都有曲譜,佛音難道就不是音樂了麼?”

九品蓮臺“嘿嘿”笑道:“佛音的演奏必須依賴於佛法修爲,沒有精湛的佛法,即使記住佛音也奏不出佛韻。你看佛祖身邊的那些人,哪個不是佛法精深法力無邊的大菩薩?他們隨心所欲的演奏,根本就沒有曲譜。”

葉昊天皺眉道:“不管有沒有曲譜,其中的規律總有一些吧?”

九品蓮臺道:“若說規律,只能從佛法的角度分析。這些佛音可以分爲檀波羅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葉昊天聽的乍舌:“莫非是閒的無聊?佛門練這些雕蟲小技幹什麼?修身養性麼?”

九品蓮臺沉默了片刻道:“不是閒的無聊,他們是在演練一招叫做‘萬佛梵唱’的神功。這是佛祖從大舨涅盤神功中領悟出來,然後又傳給諸位菩薩,令大家日夜苦練的一招。這一招威力無窮,原因是他可將多個菩薩的功力迭加,是佛宗專門對付真神這種超級高手的殺手鐗。”

葉昊天又驚又喜道:“這麼說,佛宗一直按兵不動,原來是在演練神功阿!現在他們終於演練成功了!簡直太好了!”

九品蓮臺不無憂慮的說:“似乎還差了一點,你聽,這些曲子還不是非常的流暢,轉換之間還有一絲空隙,就是這一絲破綻,就夠真神急飛千里從容逃逸的了。”

聽它這麼說,葉昊天忙靜下心來仔細聽。聽着聽着,他果然聽到了三個極小的缺陷。

蘭兒本在努力揣摩佛音,可惜沒過多久便堅持不下去了。佛音入耳似乎有種催眠的功效,彷彿有人在講經一般,不停的在她耳邊教誨:“四大皆空,無心無我,忘了這一切,你就能永遠快樂……”於是她只好放棄努力,靜下心來傾聽音樂,將自己完全沉浸在佛音之中。

等到佛音結束的時候,佛祖的講經便正式開始了。

但見佛祖面上的微笑璀璨奪目,一手指向天空,一手指向地面,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葉昊天嚇了一跳,差點想拔腿就跑,心道:“這,這就是佛祖講的話?天哪,莫不是佛門至尊忽然成了真神的信徒?要不怎麼說出這種狂妄的話來?縱然是法力無邊,功力天下第一,他也不用這麼狂妄吧?這種話即使在心裡想想都是罪過,此刻他竟然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出口來!要麼是忽然瘋了,要麼就是背信棄義投向真神了!”

葉昊天轉頭看看蘭兒,蘭兒也剛好狐疑地回過頭來望着他,兩人相視睜大了眼睛,心頭都有一股不寒而慄的恐怖之感。

再看看周圍的諸佛、菩薩,大多紋絲不動,只有少數人微微躁動不安。

若說那麼多修行多年的菩薩一夕之間全都投向真神,葉昊天死也不肯相信。此時此刻,他只能緊緊抓住蘭兒的玉手,盡力壓下心頭的不安,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佛祖。

佛祖的微笑還是那麼微妙,姿態還是那麼自然,眼光在衆人面上掠過,渾厚的聲音響在空中:“什麼是唯我獨尊?這個‘我’並不是指我釋加牟尼本人,而是指大千世界的每一個生命。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沒有人能無緣無故的提拔你上天堂,也沒有人糊裡胡塗的推你下地獄。在這因果相循的世界裡,你的修行決定了你的命運。”

聽到這裡,葉昊天和蘭兒懸到嗓子眼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哈哈,原來是這麼回事,佛祖並沒有發瘋,他清醒得很呢!

開了這麼個驚世駭俗的頭之後,佛祖接下來的講經就比較平緩了:“諸位身爲佛門高層,身上的擔子很重,必須引導衆生抓住難得的人生機緣,好好認識、把握和改造自己。”接下來他便一條條講了下去,首先闡述如何認識自己:“要認識自己生存的環境:處於劣境的人,決不可自卑,更不要怨天怨地怨人,應心安理得的在艱苦環境中好好、改變、磨練自己。至於處境優裕的人,雖然值得慶幸,但應弄清楚成佛之路一樣遙遠,根本沒有什麼值得驕傲自打的資本。

講到這裡,他略爲停頓了一下。目光在衆人面上掠過,隨後闡述道:“人生就象一個大染缸,無時無刻不在洗染着每個人的心靈,稍不留心,則受誘惑,孽生惡念。與惡人爲伍,使惡念膨脹而墮入罪惡的深淵。‘唯我獨尊”就是呼喚人道衆生堅信自己本來具有佛性;告誡衆生:‘天上地下,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切全靠自己造化自己。’”

葉昊天知道,這些問題若是闡述起來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他還真怕佛祖一高興講起來沒頭。那樣他就來不及趕到仙岩谷看衆仙走出九天坤鼎了。

幸喜佛祖講的比較簡單,立場也是從如何弘揚佛法的角度出發的:“諸位菩薩,你們要勸慰衆生出染缸而不染,不但要知福,還要培福。勸喻當權者施仁政造福一方,不貪不腐;教育富者平等待人。樂善好施,盡力支助貧困。這樣長期宣揚教導下去,才能慢慢糾正人性偏惡、善心衰弱的狀態,使人類的佛心不斷加強。不要懷疑,佛法是能減少天災、控制

接下來他又仔細解釋了六道輪迴和佛心的關係:“我受天尊之命掌管宇宙內所有生靈的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佛心水平的高低!每個人的六道輪迴全靠各自造化。佛心高的人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佛心低的人則將墮入阿鼻地獄。作爲一個普通人,不僅領受上一劫所造善惡之果報,也要經受處在‘可留住人道、可進入佛道,可墮入出聲道、鬼道’三岔路口上的選擇與考驗。若想留住人道,繼續努力造化升入佛道。就必須在戒惡律己正當做人的基礎上,跳出自我的圈子,多爲他人着想。多發善心做善事,拔人以苦,予人以樂,這樣積累佛心功德圓滿時,就會顯出本性,立地成佛。這雖然是一個漫長、可涉及幾世的路程,但絕對是一個真正充滿快樂、幸福的光明大道。”

葉昊天聽的明明白白,暗自佩服不已,覺得六道輪迴的管理方式應該算是比較嚴謹的了,理應對人類的整體佛心水平有所促進。可是爲何千年以來人類的佛心數還是不升反降呢?其中的原因何在?難道是因爲佛教的推廣不力麼?

顯然佛祖也在一直考慮這個問題,這不,只見他臉上地笑容微微收斂了一些,同時提高了聲音道:“我知道諸位菩薩爲弘揚佛法已經盡心了,可是效果卻不甚理想。這是爲什麼呢?佛門弘法不暢,誰知道其中的原因?”說完他環視臺下端坐的衆人,等着有人回答。

可是臺下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開口。

佛祖故作輕鬆的“呵呵呵呵”笑個不停,渾厚的聲音在空中迴盪:“這纔是本次大會的中心議題。大家都盡力說說看,即使錯了也不要緊。我們要集思廣益,探討一下佛宗的發展方向。”

聽了這話,臺下開始有人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可是過了好大一會兒還是沒人站起來回答。

蘭兒看看葉昊天,側過身來在他耳邊輕聲笑道:“公子,要不你去說兩句?這可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阿!”

葉昊天看着她眼若秋泓,笑語嫣然的樣子,恨不得一把將她的櫻脣捂住。

因爲蘭兒說話的聲音雖然很低,可是還是被很多人聽見了。周圍坐的都是功力極高的菩薩諸佛,耳朵靈着呢!這不,好多人回頭去看蘭兒,附帶着瞄了葉昊天一眼,想知道這兩人是何方神聖。

葉昊天被看的心理髮毛,恨恨的對蘭兒做了一個鬼臉,同時將一道神識傳了過去:“這可不是人間的武林聚會,說什麼揚名立萬,看看,讓人家笑話了不是?”

蘭兒紅着臉低下了頭。

佛祖等了一會兒,見衆人始終不肯發言,於是看了看身邊的幾位大菩薩,說道:“你們有什麼看法,先說說看。”

身材高大的金剛手菩薩上前一步,率先答道:“弟子說話直率,我比較崇尚武力。我覺得,佛宗的武功見效太慢,不及仙家和別的門派立竿見影,所以衆生大多首選修仙。修佛者少之又少,佛教的發展也就很慢。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先創出一套見效快的佛功來!”說完他將一雙眼睛熱切的盯着佛祖。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肯定。

佛祖不置可否,目光已經瞄到了莊嚴優雅彩袖飄飄的觀音菩薩身上。

觀音和藹可親的臉上現出慈悲的神色,合掌道:“弟子覺得。不是佛宗的功夫見效慢,而是入門容易精深難,越到後來越難精深下去。弟子號稱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神功修到了第九十七層境界。還差一點點未能達到極致,可是這最後兩層卻花了我極大的精力,到今天仍遙遙無期。世上的苦難看太多了,我們的目標是普度衆生,可是現實很難很難,要是能早日修到大乘就好了……”

佛祖憐惜的看了她一眼,微微搖頭之後,眼光又轉到文殊菩薩身上:“文殊,你的智慧列佛宗第一,你怎麼看呢?”

文殊菩薩躬身道:“弟子以爲,佛宗的理論還不夠完善,很多方面闡述的還不夠清晰,還有些自相矛盾。世尊若能號召諸佛,請大家每人寫一部佛經出來,將自己修行的經驗向西總結,那樣我們的佛典將會極爲豐富,也好推及天下,弘揚佛法。”

佛祖聽完三人的回答,臉上的笑容不覺又淡了幾分,很是惋惜的道:“你們說的都不算錯,但是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地藏呢?他怎麼還沒回來?或許他能有些高見呢。”說完他收起笑容。表情嚴肅的看着臺下衆人,用無比渾厚的聲音道:“諸位還有什麼好的見解,請不要再推託了。佛宗看似是盛,其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弘揚佛法不是一件小事,大家一定不要客氣!”

聽他這麼說,臺下之人終於憋不住了。

有人站起來高聲道:“世尊,我看問題的根源出在妖孽橫行上面。俗語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這種魔焰洶洶的情況下,我們再怎麼努力也沒有效果,只有先把大大小小的魔頭清除了纔會好點。”

此言一出,當即引來不少人的迴應。另有一人高叫道:“別的門派都在奮死力戰,清剿真神,只有佛宗按兵不動,我們的反應是不是太遲鈍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佛宗的地位將會一落千丈!”

這下子,原本鴉雀無聲的廣場一下子熱鬧起來,羣情激昂,很多人摩拳擦掌,紛紛請戰。

佛祖大手一揮:“請諸位先靜一靜,剿滅真神的事情是大會第二個議題,等下再議不遲!現在先說如何弘揚佛法。對於弘法不力來講,妖孽橫行只是外因,關鍵的原因只能從佛宗內部尋找。就是說我們面臨着一場巨大的變革,只有變革纔有發展。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樣變革?怎樣變革才能使佛宗發揚光大?”說完,他的眼睛依次掃視臺下衆人。

衆人面面相覷,現場一下子又變得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很多人心裡想到:“怪事,佛宗也要變革?幾千年了,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葉昊天一直認真傾聽衆人的發言,同時想着這兩日讀過的無數佛經,思考着解決問題的關鍵。他的心裡隱隱約約有些想法,可是又有些遲疑,不敢當着那麼多人的面班門弄斧。

他的眼睛緊緊盯着佛祖,想看佛祖究竟要如何處理。

沒成想佛祖的目光從周圍轉了一圈,最後剛好落在他的身上,同時渾厚的聲音響在半空:“昊天大帝,你有什麼高見?”

聚然之間,葉昊天幾乎被嚇了一跳,轉頭看看周圍,發現很多人都在望着自己。

不少人驚訝的議論紛紛:“昊天大帝?是哪個?就是那個年輕人麼?”

知道的人解釋道:“玉帝新封的二品天官,聽說最近風頭很盛。”

又有人道:“奇怪,我們是佛宗大會,他是一個仙家之人,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葉昊天避無可避,只好站起身來,對大家抱了抱拳,朗聲說道:“弟子非是佛宗科班出身,佛學知識有限,說錯了請諸位師傅不要笑話。”然後他轉頭回答佛祖的問題:“弟子愚見,佛宗的弘法不力可能有兩個原因。”

佛祖“哦”了一聲,眼中神光聚然增強了很多,鼓勵道:“說來聽聽。”

葉昊天大着膽子道:“第一個原因或許與佛經有關。弟子的意見剛好和文殊菩薩的意見相反。我認爲佛學理論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簡直是浩如煙海,汗牛充棟。這麼多的經文即是好事,也是壞事。說它是好事,是因爲每部經文都是菩薩、諸佛心血的結晶,代表了一個人辛苦修佛的經歷,是佛學研究的珍貴寶庫。說它是壞事,是因爲每個人精力有限,很難將那麼多經文全部仔細閱讀。所以,弟子的意見是,需要答理加強佛經的管理工作,最好能將無數的經文總結壓縮爲一本小冊子,最多不超過幾十頁,那樣才能方便推廣。”

佛祖聽完雖然沒有說話,臉上的笑容卻慢慢恢復了。。臺下有人不以爲然,起身大聲說:“修佛將就資質,必須有大智慧才能修成。有了大智自然不怕佛經多;沒有大智,再修也很難進步。”

葉昊天微笑辯解道:“弘揚佛法的目的不在於造就幾個高僧菩薩,而是爲了救苦救難,讓普通的百姓找到失去的佛心,從而提高整個人類的佛心水平。這樣說來,佛經自然是越簡單越好。”

臺上的文殊菩薩鼓掌道:“好,我同意昊天大帝的觀點。修佛與智力關係不大,只要有一分上進心就夠了。”

臺下也有不少人表示贊同。

更多人這樣表示:“嗯,說的似乎也有道理,不過……可是……”底下的聲音低不可聞,顯然即有認可的地方,也不是完全同意。

佛祖不動聲色的看着衆人,然後對葉昊天笑道:“你說的第二個原因是什麼?接着講下去!”

葉昊天見自己的發言沒有被全盤否定,心裡頓時增強了信心,一下提高了聲音說:這第二個原因跟佛教的出世態度有關。佛宗的修行之所選在山林野外風景秀美之所,遠離百姓,力圖創建無災無難和平的一方淨土,爲渾渾噩噩的百姓樹立樣板,從而將百姓中的優秀人士吸引過來。這種想法是好的,可是卻容易與民衆產生隔閡,不利於弘揚佛法。

這個問題引起很大反響。話音剛落,就有不少人站起來,其中還包括葉昊天身邊的金地藏。

金喬覺高頌佛號,目視葉昊天道:“淨土必須遠離百姓,這是佛宗久遠以來的傳統,不出家就不算僧人!同時這也是有現實條件決定的,不遠離鬧市很難修成真佛!熙熙攘攘,皆爲利往,無法擺脫名利,如何修佛?這一點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身有感觸!”

葉昊天環顧四周,一眼看見周圍站起無數人來,大家都躍躍欲試,張口欲言,那架勢彷彿要審判自己一般。於是他仰天打個“哈哈”搶着說道:“諸位師傅莫急,先聽我解釋清楚。弟子有個想法,名之爲人間佛教。這就是說將佛教的基本原理傳播給普通的百姓;百姓願意出家則出家,不願意出家做個居士也可;修習佛法不必非要到寺廟裡去,身在叫中一樣可以修持,這樣就可以打破佛宗與百姓相互隔閡的狀況,使佛宗發揚廣大。”說道這裡他暫時挺了下來,想看看大家的反映。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有的贊同:“這個說法不錯,可是具體怎麼辦呢?”

有的不已爲然:“這種說法老早就有了,又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想的很好,實際卻根本就無法執行,很多所謂的居士純粹是佛門敗類。”

更多人道:“在家修佛也不是不行。可是顯然不如出家修佛好。”

葉昊天等衆人吵吵嚷嚷了好大一會,纔有微微一笑說:“佛法也不一定非要修到及至,應該量力‘而爲。能修多少是多少。多修一條就多一分福氣,即使不能修全也有莫大好處。如果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羣體,甚至每個不同的人都以佛法`立場互易`的平等觀來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把歡喜佈滿人間。使世界融合一體,不分種族、國籍,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而能和睦相處,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人類社會就成了和平寧靜的佛國淨土了。”說道這裡他嘎然挺住了,心道:這不就是儒家的大同世界嗎?看來無論是佛家還是儒家,都有相同的地方,說不定能夠互相借鑑,互相融合呢?

聽了這番話,在場之人大多紛紛點頭,但也有人表示反對:“修佛就要努力修到底,怎麼能修多少算多少呢?這種態度要不得!”

旁邊的金喬覺低聲道:“師弟,我也不同意得過且過的觀點。不過我對你說的佛國世界很感興趣,看來`人間佛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方向。”

葉昊天沒有回答金喬覺。而是環顧一週,對着衆人解釋道:“弟子以爲,弘揚佛法的意義在於提高人類的整體佛心,佛心水平的高低牽涉到魔劫的消亡問題。”然後他將魔劫的根源從頭到尾詳細介紹了一下,只聽的大家心驚肉跳,無不睜大眼睛看着自己。這才收住講演,大聲強調道:“當今之世,物慾橫流,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如果能通過弘揚佛法,將普通百姓的佛心提高一點,使他們自覺抵制邪念的能力強一些,即使不能成就佛心,也是一場莫大的造化。”

這些話講完之後,再沒人表示反對。就連金喬覺也十分佩服地望着他。

蘭兒心中高興,差點要捉住葉昊天的手臂擰一把了。

站在水晶臺階上的佛祖放開聲音“呵呵”笑道:“好!好!不愧是玉帝新近加封的二品上仙,非但見解獨到,就連口才也好生了得。”說完他轉頭跟旁邊的幾人低聲交談了兩句,隨即對臺下衆人道:“大家不是嚷着要除魔衛道嗎?下面我們討論第二個議題:如何對付真神?諸位都知道,千年大劫已在眼前,目前的形勢極爲嚴峻。此時此刻,仙家五位帝君正在拼死奮戰,我們佛宗也不能再按兵不動了。佛國百萬大軍,出征之前首先要登壇拜將。佛宗這麼多高手,究竟要誰來統帥大軍呢?”

衆人鴉雀無聲,全部靜靜地看着佛祖,心裡想着這可是天大的殊榮了。

佛祖的眼光在衆人面上掠過,高聲道:“這個人必須足智多謀,既要對佛蹤有深厚的瞭解,有不能完全受到佛法的束縛;既要看透世情心中無礙,又要數讀兵法,爾虞我詐之道!這個人會是誰呢?”

臺下人面面相覷,心道:我們都是修行多年的菩薩,當年就不懂爾虞我詐,現在再去鑽研,那可就難了。

佛祖看着大家十分緊張的表情、,哈哈大笑道:“天降奇材啊,這個人我們已經找到了!他……。他就是仙佛合蹤、年輕有爲的昊天大帝!”說道這裡嘎然而止,挺了片刻才補充道:“這是我和藥師佛、彌勒佛等十餘位佛陀一早商議下來的結果:只要有人回答瞭如何弘揚佛法的問題,便登臺拜將,以其爲佛蹤大軍的統帥!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臺下鴉雀無聲,衆人都驚訝地望着葉昊天。

蘭兒嚇得呆住了,沒想到自己鼓勵葉昊天出出風頭,卻引來如此結局。

葉昊天滿面通紅雙手亂搖:“這可不行!絕對不行!弟子佛法修爲不夠,做個小小的羅漢都很勉強,做大軍統帥是肯定不行的!當着那麼多前輩的面,您這不是讓我獻醜嗎?”

佛祖笑道:“原來是嫌自己職位低啊!那好辦,我今天就封你爲昊焚廣天佛,賜你萬佛錫仗,號令八部天龍。如此該行了吧!”

葉昊天越聽越心驚,斷然拒絕道:“那也不行。弟子修爲不夠,封什麼佛都是騙人的。再說弟子即將遠行。半年之內無法回來,這統帥之責一天都不能耽誤,您還是交給別人吧。”話音未落。忽見一隻金光閃閃的錫杖正緩緩飛向自己,他心中一呆,想要讓開卻是避無所避,那錫杖就象通靈了一般。輕飄飄徑自落在他的手中。

他手捧錫杖呆若木雞,一時手足無措。在場之人紛紛站起身來向他行禮:“恭喜昊天大帝。”“恭喜昊梵廣天佛。”

佛祖身邊的幾位大菩薩也下了臺階,緩緩來到他的面前,躬身施禮道:“仙佛一體,昊天大帝貴爲二品上仙,仙品不在我們之下,也算是天庭的管理人士了!有您出山指揮佛魔大戰,我等放心的下。”

葉昊天哭笑不得,連忙向諸位菩薩施禮,然後快步走向佛祖,想將錫杖還給對方,這佛軍統領的的身份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想做的。

正在他剛要開口的時候,忽見空中飛來一隻身長數丈的金翅大雕,盤旋在佛祖頭頂,口吐人言道:“啓稟世尊,鐵圍山外一日之內聚集了數不清的妖魔鬼怪,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們或許會意圖不軌,抑或衝擊須彌神山。我們要不要未雨綢繆,先將八門全部封閉?”

聞言之下,佛祖和身邊的幾位菩薩紛紛睜開慧眼向山下望去。

文殊菩薩十分驚訝的答道:“來的人好多啊,看起來有神有鬼,不但有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廟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還有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這些人都是來皈依我佛的嗎?”

佛祖點點頭,不慌不忙的答道:“普賢,你看來人總共有多少?”

普賢菩薩答道:“世尊,由於很多人正在源源不斷的趕來,縱令以我的大神通力經過萬劫時間來計算的話,也很難計算清楚。”

佛祖點頭表示讚許:“不錯”別說你們,即使以我的佛眼來看,也是看不完的。因爲這些都是地藏王菩薩從久遠劫以來,已渡的、當渡的、尚未叫化度脫的衆生。也就是已經修成正果的、應當修成的、尚未修成的衆生,恆河沙數,不可計量。”

觀音菩薩感嘆道:“八大菩薩在世間廣受供奉,被認爲具備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其實這些功績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地藏王菩薩建立的。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力比我們幾位都要深重的多。”

佛祖意味深長的說:“說得不錯,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縱然你們化身千萬廣度衆生,總有願力了盡功德圓滿之時,唯獨地藏王菩薩、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經過千百萬億恆河沙數不可思議劫,也渡不盡苦難之人,這大悲願真是世間稀有的千古絕唱啊!”

話音未落,空中忽然傳來一個深沉和緩的聲音:“世尊過獎了,地藏不自量力,也渡不盡苦難之人,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只圖盡一份心力而已。”

葉昊天循着聲音望去,只見東天門的方向緩緩飄來一座碩大的蓮臺,蓮臺上端坐一人,方面大耳,慈眉善目,頭戴金冠,身披袈裟,左手握明珠光攝大千世界,右手持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見此情景,人們紛紛站起來,鼓掌歡呼地藏王的到來。

金喬覺十分興奮,使勁的招手,大聲叫道:“師傅,您終於趕來了,恭喜您渡化了鳳麟洲的所有惡鬼。”

蓮臺緩緩飄落在廣場前面唯一的空地上。地藏王菩薩收起蓮臺對不遠處的金喬覺笑了笑,一眼看到葉昊天和蘭兒,也看見葉昊天手中的錫杖,不覺有些訝異:“小施主,你的佛緣不淺呢!竟然成了佛國護法元帥,不枉我將佛磬贈送於你。”

葉昊天急忙施禮:“謝謝菩薩,恭喜您老功德圓滿!”

地藏王淡淡一笑:“圓滿還早着呢,不過經此一劫,我的功力倒是又進了一步。”說着他走向佛祖道:“世尊,鐵圍山外的那些人都是仰慕我佛的。很多人佛新甚低,無法上的須彌神山,我們能否將將經大會移至山下,也好給那些人一個瞻仰諸佛的機會。鐵圍山外的海灘十分寬闊,空中海面都可以容納無數鬼神,這也算是佛宗貼近民衆的一個重要的舉措吧。”

佛祖哈哈笑道:“地藏體察民情,功德無量啊!好說,我們就換個地方開會吧,順便幫你渡化幾個惡鬼。“說完一馬當先向山下飄去。

衆位菩薩也各施法術移向須彌山外。

葉昊天看了看手中的錫杖,苦笑着搖了搖頭,看來只好等下再說了。

他和蘭兒佛功較弱,即使有貝葉在手葉無法在神山之內隨意飛行。

正當兩人準備跑下山的時候,忽見面善心慈莊重親切的觀音菩薩走了過來,微微一笑道:“讓我助你們一臂之力。“說話之間,她的足下突然生出一隻金色蓮臺,蓮臺迅速增大,迎風化作數丈大小。她端坐蓮臺正中向兩人招手:“來把,不要客氣。”

葉昊天和蘭兒十分驚喜的上了蓮臺,一左一右站在她的身旁。

蓮臺緩緩飄向山下,觀音菩薩微微一笑道:“‘水漫東林庵,火焚天魔石,鐵樹開花,石魚現世。’說起這件事,我還要謝謝昊天大帝呢。”

第194章 變天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第225章 臥底第236章 茶道11 十洲三島第236章 茶道後記4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第12章 王屋第237章 歧路12 安神之音第107章 反擊第294章 破天第106章 圈套第138章 主僕8 御風行空第224章 櫻花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111章 琴劍第73章 教主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85章 衆惡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57章 被困第132章 逼宮第274章 入甕第37章 仙機第162章 登天23 正氣歌第131章 王府第107章 反擊第70章 真神第5章 弄玉21 佛國之音7 五祖丹訣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234章 生規第100章 鉅奸18 平沙落雁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7 初論仁學第85章 衆惡第139章 益壽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151章 溝通3 仙家境界21 佛國之音第8章 飛劍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13 儒將的內在修養第132章 逼宮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260章 獨尊第227章 武道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73章 教主20 道經德理第293章 禮法21 爲道日損第133章 豔舞第275章 退讓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12章 王屋第11章 北宗第40章 法印第98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163章 天街第97章 大同第132章 逼宮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62章 仙丹第290章 約法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97章 大同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70章 真神第200章 魔本8 御風行空第216章 朱胯1 琴笛初起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218章 專使第130章 王道16 儒家的音樂7 龜山操第282章 求仁第176章 拜師第270章 援兵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189章 金神第58章 療傷第76章 丹心第198章 魔道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194章 變天17 仁愛的生命觀與氣貫長虹第225章 臥底第236章 茶道11 十洲三島第236章 茶道後記459 富貴與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有道第12章 王屋第237章 歧路12 安神之音第107章 反擊第294章 破天第106章 圈套第138章 主僕8 御風行空第224章 櫻花第87章 魔尊身量等須彌,百萬修羅忽動嗔第111章 琴劍第73章 教主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85章 衆惡66 燦燦文光奎星耀黑黑心底入魔深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57章 被困第132章 逼宮第274章 入甕第37章 仙機第162章 登天23 正氣歌第131章 王府第107章 反擊第70章 真神第5章 弄玉21 佛國之音7 五祖丹訣43 天賦仁心愛生通聖傳詩經蘊音煞第234章 生規第100章 鉅奸18 平沙落雁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7 初論仁學第85章 衆惡第139章 益壽22 佛教的歸結人間佛教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151章 溝通3 仙家境界21 佛國之音第8章 飛劍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65 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13 儒將的內在修養第132章 逼宮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260章 獨尊第227章 武道44 行行止止仙路回矢志毋忘歸雙鳧第73章 教主20 道經德理第293章 禮法21 爲道日損第133章 豔舞第275章 退讓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70 幽顯共生三界內魔道相爭無盡時第12章 王屋第11章 北宗第40章 法印第98章 白首窮經若枷鎖,一夜東風曉破天第163章 天街第97章 大同第132章 逼宮71 閒來屈指從頭數恩怨情仇皆有因74 今得帝賜難息壤明年俯看千樹梅第62章 仙丹第290章 約法11 封建社會裹足不前不能由儒家獨自承擔第97章 大同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第70章 真神第200章 魔本8 御風行空第216章 朱胯1 琴笛初起1 大劫蟻蟲徒有備危情晝夜逃孤雛第93章 白日常養浩然氣,靜夜勤修丹心鐵第218章 專使第130章 王道16 儒家的音樂7 龜山操第282章 求仁第176章 拜師第270章 援兵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189章 金神第58章 療傷第76章 丹心第198章 魔道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