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九江府

第214章 九江府

你贏了,雖然不知道你到底是什麼鬼,雖然你手下死了十一個金丹,四個元嬰,折了兩把飛劍,但還是你贏了,你贏麻了行了吧。

沒有陰陽怪氣的意思,但這回確實是李凡輸了一籌,他不僅被逼出了好多殺招和底細,還被迫捨棄了人質。也使得羅酆仙宮錯失了用全公主這個棋子,在背後挑撥巽國兩黨內鬥的機會。而且還給北辰劍宗完美的綁票履歷上,增添了一抹刺眼的污點。

恥辱啊!

行,這波仇是結大了,此仇不報誓不爲人!

真的,現在李凡對這鬼東西的仇恨度已經高於南宮家了你敢信……

不過恨歸恨,嘴上說着不爽不爽的,李凡的身體還是很老實的,在巽國大軍逼近的時候,已經順着地脈潛遁,逃出不知多遠了。

他一路遁地,遠遠得離開興業城的範圍,才尋了一處底下靈脈氣竅,以《玉清玉質無瑕遁身》一邊隱藏氣息,一邊治療修補連番惡戰下來,道體收到的外創和內傷。

這不愧是玄門正宗青城山的神功,確實有神奇的效果,施展之後,李凡整個人都逐漸變色,化成了一尊深埋在土石之中的玉雕,全身的骨骼肌肉臟器,也都在歸塵真氣的浸潤下,變成了冰魄羊脂翡翠摻雜在一起,青白相間的玉石。而身體受創的傷口,那些細小的隱患,經脈的破損和骨骼的皸裂,此時都顯露出來,成爲玉塊上明顯可以看出的裂紋和斑痕,也就能直接且針對性得,吸納周圍的歸塵真氣,高效的療傷復甦。

而在養傷的同時,李凡也出神內視,在腦海神識之中,利用過目不忘的能力,開始對之前的幾場戰鬥進行復盤和戰鬥總結。反覆重演,模擬,推到那些死士的修爲功底,思考自己的對應哪裡有疏漏,哪裡有破綻,哪裡還可以有更好的改進。

首先,這三批人中,對李凡威脅最大的其實是第一波那個自爆金丹,不僅僅是自爆了,他還會赤脈童子劍,甚至可以說,李凡現在受到的絕大部分傷害,都是他一個人輸出的。

相比之下第一波的其他三人就是一招秒的貨色,現在想來,他們只怕是犧牲自己,給那金丹製造讀條放大的時機。這一波確實是李凡大意了,他還想抓幾個活的拷問,才只打殘了沒下死手,結果差點給反殺。

第二批那七個使北辰劍宗劍陣的,雖然都是一招宰了,但其實一點也不弱,七人圍殺一個元嬰真人,下手沒有絲毫猶豫,都是捨身一劍殺來,明顯也是置生死於度外的死士。這一看就是老練的一批,換了一般的仙宮假元嬰,肯定是個死。十一個金丹修士的兇悍老辣給李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明顯他們是那種出生入死的殺手,絕對是經驗豐富老辣的精英組合。要不是實力上差李凡一個境界,而且正好被他知道破陣之法,可沒有那麼輕鬆能對付的。

而第三批的四個元嬰修士,其實沒有太多的機會顯露出他們的真正實力。畢竟人家也是上來就飛劍斬首,緊跟着就和李凡近身廝殺混戰,雙方都是拿出本事來全力以赴,一陣血拼之後就盡皆死於非命給攝魂抓了。壓根沒有讀條作法的時機。所以乍一看上去,好像也就那麼回事罷了。

可是通過事後的思考,還有側面的比較,李凡也可以看出這四人的實力不虛。當然不是和金丹境界的比,是和他在興業城裡殺傷的五個巽國元嬰修士相比。直接說結論就是,水準強太多了。

巽國那三個戰將,兩個儒士的水平,應該說完全代表了一般意義上的仙宮元嬰修士了。就那種,你說他是元嬰吧,他確實是,但也就‘是個元嬰’,僅此而已了。

那些人說句難聽的,李凡只用普化劍法,再讓一隻手都能收拾,大羅經天指一指就能點倒了。非要打個比喻的話,他們就像是搖搖欲墜的樓臺,用紙紮的空架子,看着花團錦簇,根基卻是虛的,風大一些就要散架了。李凡使些虛招都能駭得他們半死,一旦動起真格的,直接就給人打殺了。

但是剛纔那四個就不一樣了,這些人是實打實的真修,他們的元嬰道體不是花哨的紙板,而是千錘百煉的精鋼。雖然乍一看差不多,其實有天壤之別。同他們廝殺的時候,李凡可是上來就動真格的,每一招都奔着要害下死手的。他的大羅經天指.風雨二式,更是點中了對方四人好幾十下的。效果居然不大你敢信??

雖然風雨式比起陽式的勁道更小,而且李凡也沒發揮出全部功力。但要知道指功是無視皮肉的防禦,直接創傷經脈內臟的。就算不能一擊斃命,打個重傷,點個穴總沒問題吧?換了巽國的垃圾元嬰,戳了那麼多下早就癱了任人魚肉。可這些人卻硬生生頂下來了,這就是基本功紮實,道行精深的體現了。

雖然一時被點了穴道封了氣,但是依然可以調用其他的經脈行氣出招,可以避過要害,可以硬撐着內傷同李凡較勁,更何況他們中有三個都已經是折了飛劍,元神重傳的狀態,居然一直頂着李凡劍指交加的猛攻,撐到他用飛劍背刺才崩盤。這個水平,絕對是可以了。

而這樣的人,僅僅是被當場刺客和消耗品使用的死士麼。

毫無意問,這些精英,絕不是巽國主這樣的藩王可以駕馭的。而且肯定也不是什麼北辰劍宗遺脈,就像李凡也不是出身青城山或者曇花島的,畢竟正經人誰在外頭用自家的功法害人啊是不是咳咳。

可以肯定,這些得是三大派那個層面,最頂尖的宗門勢力才能培養出來的人物。

反過來仔細想想,光是對方能在北辰劍宗滅門之後,搶到赤脈童子劍和天罡劍陣的真傳就猜得出一二來。至少也是中原數一數二的大派,絕對是三大派第一線執掌棋局的勢力了。

而那個在背後調兵遣將,運籌帷幄,陰魂不散的傢伙,大概就是那種勢力核心的幹部了。

這就是中原級數的鬥爭麼。

唉,玄天劍意說的對,墨竹山果然是鄉下地方啊,散~~修!也就只能和些妖孽相愛相殺,鬧騰鬧騰……

李凡睜開了眼睛,確認身上的傷勢完全被修復了。

雖然《玉清玉質無瑕遁身》比起用煞氣急速修補道體要慢一些,但勝就勝在可以完全根除隱患,而且還能進一步精粹道體。

李凡還發現,似乎用此法重塑精粹道體之後,歸塵真氣和玉清真元的凝練效率,也大幅度提升,不,說大幅還保守了一點,是翻倍。看來這功法就和塞嗶人似的,每次給打個半死,站起來戰鬥力就翻倍,倒還挺符合李凡只要作不死,就往死裡作的戰鬥風格的咳咳!

當然玉質無瑕這部神功也還是有缺點的。最主要的缺點就是,李凡他喵的又不煉玉清元嬰!

他仔細一瞧就發現,他內景的無極真元被消耗了好多!

單單地脈靈穴中的歸塵真氣還不夠,他自己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無極真元,也被逆向提煉成玉清真元,拿去修補道體了!

不划算啊不划算,這要是歸虛真元也就隨便了,拜月吸兩口也就滿了,可無極真元積累起來好慢的啊!

難怪沒多少人煉雙元嬰的。畢竟道息是萬相轉化的,一增一損,那等同於沒煉,有時候還有行氣走脈時的衝突,增加岔氣僵癱的風險,那還不如專精於一道呢。

這下李凡真是有點猶豫了,這無極元嬰進度實在太慢了,反倒是青城山這個功法可以療傷,效果真的不錯。要不乾脆洗點重練玉清元嬰?可是青城山那仙人傳下的功法中,正經修煉元嬰的他還沒仔細參悟呢。無極真元也安安穩穩煉了這麼久了,一直穩妥得一匹,這麼洗了好可惜啊。

唉,也不知道秦美眉啥時候可以過來雙修啊,大家共同進步啊……

李凡想起秦南心,想起雙修,又想起被迫扔掉的公主,還有BCCD,還有泉客島特產,不由有些恍神,但想到最近風聲正緊,趕緊搖搖頭驅逐腦補了兩千多字的雙修之法,堅守道心,然後用瞽觀法確認安全後,就直接破土而出。

現在正是白天,那陰魂不散的傢伙大概是不能出來鬧騰,但天知道對付還有多少自爆死士可用,而且指不定他已經給那傢伙盯上了,未免坑了羅酆的內應,興業城李凡是暫時不能去了,那乾脆去九江府搶天書吧。

之前僅有的一身好衣服還是去仙衣閣忽悠的,這下也給炸爛了,墨竹山弟子的制服,羅教和歸虛的道衣又不能穿,李凡也沒法子,只得麻衣草鞋,扯得破破爛爛,擦點灰在臉上,披頭散髮裝成個老乞丐,直往九江府方向去。

從興業城出發,沿着灕江順江東去,就可以抵達九江府。此處是巽國,震國,以擊三垣直轄的司州,也就是狹義上的中原,三方交界之處。

除了灕江這樣的天然江河及支流,還有過去爲了糧運,商貿,灌溉,城防,治河等各種原因開鑿的許多人工運河,被密佈的河網分割的這片肥沃的平原,也就被稱作九江平原了。

在這片平原的西邊就是巽州九江府,東邊隔水相望的就是震州江陵府,再往北,就是當年安置在南方的諸多仙尊嫡系宗國封地,現在是隸屬三垣直轄的司州地界,鎮守中原門戶的南宿七衛,井宿衛也駐紮於此。

九江平原的地利極佳,非常適合農業耕種,震巽兩國局勢穩定,是聯姻結好的盟友,又屬忠於仙宮的親近藩國,局勢穩定鮮有戰亂,密佈的河網也適合三國貿易,因此人口極多,田舍相聞村落密集,隨處可見數萬數十萬人規模的大型村鎮。同離國那種山溝溝裡鬼都見不着幾個的孤寂景象相比,實在是相差甚遠。

不過哪怕關係再好,人越多的地方也越複雜,這裡相當於三國門戶,南國同中原直接接觸的門戶,而且地處平原無線可守,兩大藩國繳納給仙宮的賦稅錢糧,也都是通過九江的運河轉運,直達三垣的糧倉府庫,可以說是仙宮的大動脈了。

因此各方也不約而同得在此地屯駐重兵。這次仙宮討伐坤國,雷部,巽國和震國的三路大軍及無數糧秣兵餉,也是經過九江運河,舟車北上,旌旗連天,一路運抵三垣的。

如今駐鎮九江府的化神修士,就是巽國四大門閥的領袖,九江縣侯,平東將軍,巽國丞相,陸家家主陸議。

這個人在巽國的地位,就相當於離國的國師和御史大夫的集合體,陸家主不僅是巽國的文武百官之首,四大門閥的士族中人也爲他馬首是瞻。

他也確實是個有本事的,據說年輕時,同統帥雷部的徵東將軍聞天君配合,率領仙宮同巽國的聯軍掃蕩百嶽山,幾乎是戰無不克,攻無不勝。直到巽國主說放下那人頭!讓我來!給他調到北邊駐守九江,這纔給了羅酆仙宮一點喘息之機,當然九江這邊也很重要啦咳咳!

總之這次陸家主倒是沒動,依舊留在北邊鎮守,防備中原的妖魔鬼怪流竄入巽國。但他麾下諸將和部曲精兵,那些巽國的百戰精銳,大都加入了神教討伐軍,跟着聞天君西征去了。

李凡一個個村落城鎮,走馬觀花得看下來,心裡略估算了一番,光是巽國九江府這一側,應該就有兩三百萬人了,整個九江,江陵,司州井宿衛的三角平原,人口怕是不下千萬。而且李凡還發現本地的鄉鎮,有非常完善和體系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各村各鎮都有鄉賢宗族辦的學堂和從書院請來的先生教習儒學。門閥豪族寒門的子弟都可以在書院接受教育。而庶民賤民也有機會被挑中去作部曲私兵。有一說一,仙宮也是有上升渠道的,制度本身也沒有什麼好壞,符合生產力的發展就穩定,不符合就會崩潰罷了。

而且在仙宮的體系之外,還有許多從北方流落來的散修,畢竟修真世界是真的很殘忍很血腥很恐怖,動不動就滅門絕宗,殺頭下酒,煞化魔胎什麼的,總有人混不下去的,也總有人想過兩天安穩日子。

巽國倒沒有離國那麼巴結散修,無論墨竹山還是南宮家都恨不得打出‘大爺來開荒啊’的招牌來。當然巽國也不禁止其他修士傳教佈道。畢竟虛月當空這年頭,連水裡的蛤蟆,地裡的田鼠和海里的珊瑚都能拜月,你想管又哪裡管得過來?何況也能制衡本地的書院,何樂而不爲呢?

於是巽國的宗旨就是放任這些散修自己整自己的。只要你不自己作死和三大派對着幹,更不要和羅酆魔宮勾勾搭搭的,那官府也懶得管你在哪座山哪個洞裡稱神顯聖。如果真有特別優秀的人才,世家和朝廷也會樂於招募爲供奉,給個官方的出身納入體系裡來使喚。

於是這些外來的散修,通常實力弱的就依附於地方家族,成爲本地家族供奉,實力強的則自己挑個地方開壇講道,建立自己的道場,收取地方財主員外商人的供奉,挑選弟子發展自己的道統。也算是提供了仙宮體系之外的道路。

鐵佛寺就是這麼個性質的修真門派,嚴格得說算是三大派之外的第四條路,釋家的道統。

釋家以前從西邊傳過來的,但是西邊的諸國差不多都給神教滅光了,崑崙另一邊都是神教的地盤,所以這部道統的來歷已經不可考察,只知道這種功法比大部分散修功法,甚至大部分三大派的功法都穩妥安全,也不算太弱,據說也能修到化神的境界,所以最近在中原也非常流行。尤其是震國,據說有僧舍萬座,寺廟千所,連震國國主,鼎鼎大名的蘭陵蕭氏家主都在潛修,據說震國的釋家修士都以國主爲尊,稱他爲護法菩薩王,並且得到震國的大力支持和籠絡,散修爲了投靠蕭家,因此聞風參習的人數甚衆。

鐵佛寺似乎就是釋家內部某個派系,從震國開到巽國的下院。因爲兩國有聯姻同盟之誼,釋家在巽國的發展也比較順利。也算是巽國宗室比較信任的散修門派,鐵佛寺就在九江府城中,同宗室代表的建昌侯府相隔不遠。

李凡抓了把土用歸塵真氣捏成個破碗,把司南放在裡頭轉悠着,就和個老叫花子似的,跟着機緣進了城,一路找到了建昌侯府,然後擡頭就看到侯府門口拉着黑旗白幡,裡外全府正披麻戴孝的哭喪。心裡登時咯噔了一下。

你說巧不巧,他還啥都沒做,建昌侯這就薨了。

第483章 顓頊第546章 天魔隕滅第626章 甲士第535章 悔有悔第180章 奇襲第485章 玉質良材第442章 禍亂第190章 突破第355章 瑣事第212章 自天佑之第564章 一切順利第238章 亂世第303章 蔚州第217章 銀黛第42章 利益第631章 師徒之緣第523章 丁甲無妄神拳第113章 疑問重重第513章 雲霄天尊第39章 宿怨第376章 作主第11章 拜月第433章 玩物第530章 雲臺大比 其一第463章 送鍋第509章 五蠹六蝨第517章 有厲第72章 互幫互助第481章 壞消息第122章 好夥計第645章 又是高家第234章 巽國主第228章 準備第103章 亂麻快劍第472章 仙蛾第432章 一場誤會第623章 踏九關 中第142章 真香第21章 人命第202章 二宮並闕第177章 小場面第207章 興業第144章 月下小憩第141章 入澤第203章 羅酆六宮第487章 阿莎第186章 曇花第476章 烏鷺第167章 不巧第188章 燈滅第224章 寶庫第185章 出關第115章 陸豺第21章 人命第47章 解約第279章 民風淳樸第230章 劫啓第124章 最後一劍第480章 文明社會第321章 楊瑛第370章 星落第551章 猛虎下山第21章 人命第394章 活下來的第44章 赴約第266章 小問題第39章 宿怨第330章 屠耆王第126章 棋局第450章 元神秘法第554章 獵人第555章 暴走第274章 劍隨我意第103章 亂麻快劍第644章 嵩山上第604章 幾個雷第171章 合作第280章 道姑第154章 嫁禍第100章 仁至義盡第92章 驚喜第188章 燈滅第394章 活下來的第545章 雲臺大比 終第267章 跨過門第231章 魔劫第230章 劫啓第15章 物源樞機第485章 玉質良材第484章 十年寒窗第331章 血神子第95章 修行瓶頸第21章 人命第72章 互幫互助第293章 死門谷第337章 玄天第514章 混元道第281章 烏鴉與貉第576章 墨山北第437章 規劃
第483章 顓頊第546章 天魔隕滅第626章 甲士第535章 悔有悔第180章 奇襲第485章 玉質良材第442章 禍亂第190章 突破第355章 瑣事第212章 自天佑之第564章 一切順利第238章 亂世第303章 蔚州第217章 銀黛第42章 利益第631章 師徒之緣第523章 丁甲無妄神拳第113章 疑問重重第513章 雲霄天尊第39章 宿怨第376章 作主第11章 拜月第433章 玩物第530章 雲臺大比 其一第463章 送鍋第509章 五蠹六蝨第517章 有厲第72章 互幫互助第481章 壞消息第122章 好夥計第645章 又是高家第234章 巽國主第228章 準備第103章 亂麻快劍第472章 仙蛾第432章 一場誤會第623章 踏九關 中第142章 真香第21章 人命第202章 二宮並闕第177章 小場面第207章 興業第144章 月下小憩第141章 入澤第203章 羅酆六宮第487章 阿莎第186章 曇花第476章 烏鷺第167章 不巧第188章 燈滅第224章 寶庫第185章 出關第115章 陸豺第21章 人命第47章 解約第279章 民風淳樸第230章 劫啓第124章 最後一劍第480章 文明社會第321章 楊瑛第370章 星落第551章 猛虎下山第21章 人命第394章 活下來的第44章 赴約第266章 小問題第39章 宿怨第330章 屠耆王第126章 棋局第450章 元神秘法第554章 獵人第555章 暴走第274章 劍隨我意第103章 亂麻快劍第644章 嵩山上第604章 幾個雷第171章 合作第280章 道姑第154章 嫁禍第100章 仁至義盡第92章 驚喜第188章 燈滅第394章 活下來的第545章 雲臺大比 終第267章 跨過門第231章 魔劫第230章 劫啓第15章 物源樞機第485章 玉質良材第484章 十年寒窗第331章 血神子第95章 修行瓶頸第21章 人命第72章 互幫互助第293章 死門谷第337章 玄天第514章 混元道第281章 烏鴉與貉第576章 墨山北第437章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