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國際風雲

雲飛在檀香山逗留了兩個多月,等到新建的兩座戰鬥的首架戰鬥機下線後,張雲飛才下令成立正式空軍部隊。

首批空軍部隊只有五百人,基本上都是在飛艇上服役,作爲受過飛行員訓練的他們來說,如今卻因爲每月每條生產線只有一架戰鬥機服役而無法滿足這些個空軍的需求,不得不呆在飛艇上,當個空降兵了!

倒是原本的空軍司令薛慕華上校,手下不再是隻有高旭東一個人了,五百人的部隊,再加上兩千多人的後勤,雖然比起海軍和陸軍來看,是少了不少!倒是也比以前好多了!

按照現在華府的飛機制造能力來看,這空軍部隊想要形成規模,怕是還要等上相當長的時間!一年裝備一個空軍中隊的速度,已經是華府飛機制造業的極限了!

這主要受制於空軍戰鬥機製造的材料限制。從一開始,華府飛機制造走的便是高起點的道路,起初由於木質機身生產週期長,而且在阿德爾看來,既然出現了機載武器,那麼就要考慮到外國模仿的情況下,華府飛機存在的空中危險。

爲此,從一開始,鬥機便走鋁合金外殼的路線,強化抗打擊能力。同時,這個時代的航空發動機震動相當劇烈,木質機身不利於高震動波的衝擊,戰鬥機空中射擊時機槍和發動機某種情況下可能會產生共振,因此飛機很可能會發生空解體的情況。所以還是走穩重的鋁合金的飛機構架方案。

鋁合金這個既輕便又易切割的材料目前世界上僅有檀香山有這方面的研究和使用夏威夷盛產鋁而盛京撫順工業基地又有礦的開採,於是便造就了華府空軍使用鋁合金這種奢侈材料造飛機的可能。

目前華府空的裝備主要有阿德爾|型飛艇,麻雀|型水上偵察機,麻雀|偵察機,黑鷹||型戰鬥機,探空氣球等裝備。

麻雀|型水上飛機是作半徑最遠的海軍偵察機。主要是因爲該型飛機在水上起降,不在乎航程問題,沒油了就在海上迫降便可以。隸屬海軍太平洋艦隊通訊通報艦隊直接管轄,可以跟隨通報通訊偵察艦在廣闊的大洋大海上執勤。

麻|型偵察艦是陸上飛機,標準的固定輪式起落架屬華府陸軍師級路上作戰單位,用於路上偵察。由於受限於陸上機場跑道,該型陸軍偵察機的活動範圍較小,只能在機場附近空中偵察。因此只能隨師級以上單位指揮部前進。

黑鷹||戰鬥機是華府空軍地戰鬥單位。直接隸屬華府空軍司令部。當然在地司令部只有薛慕華上校和高旭東中校兩個主要指揮官。以及幾個飛行員參謀。華府空軍司令部由於是世界首個空中軍事指揮單位。沒有前人地指路和基礎。完全靠着自己地摸索前進。

黑鷹||型戰鬥機:翼展992米。機長907米。機25米。空重2030千克大速度125千米/時。最高升限1程千米。作戰半徑200公里。在搭載飛艇地情況下戰半徑達到公里。裝備武器是一門M1899式11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動力裝備爲一臺狄賽爾汽油發動機功率950馬力。

黑鷹||型戰鬥機是將黑鷹|型雙發雙人戰鬥機改進後獲得地機型。受限於工業製造能力。主要是小型航空發動機製造困難。無法更有效地提升飛行航程。不過好在可以在飛艇地搭載下。雖然速度慢了很多。倒也不是顯得那麼雞肋無用。

按照張雲飛地構想。這款戰鬥機能在跟俄國開戰前列裝華府空軍。保持啊兩個飛行中隊。大約三十二架到四十架戰鬥機地數量便可以了。根據張四提供地國外狼穴情報表明。俄國對於飛艇十分地看重。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對飛艇地生產進行政策傾斜。按照現在俄國飛艇地生產進度。若是兩年後爆發戰爭時。俄國至少擁有八十艘飛艇。

張雲飛雖然心中很是歪歪。想着跟俄國人來一場飛艇大空戰。因此也加速造飛艇。不過華府建造飛艇可不是準備跟俄國飛艇部隊打空戰地。只不過是吸引俄國地注意力而已。

當然。張雲飛也希望自己地飛艇能飛到聖彼得堡地俄國皇宮去。炸死沙皇尼古拉二世這個老瘋。不過。事實上那是不可能地!張雲飛希望利用空艇來完成更特殊地使命。除了掩護生產戰鬥機外。更重要地卻是看重每艘飛艇搭載一個標準排地戰鬥人員。

這個時代的人,連制空權的意識都沒有,就更想不到張雲飛這個後世來的傢伙心中的彎彎繞了。

飛艇如果作爲在敵人後方轟炸或者空降戰鬥的話,那纔是飛艇真正的歷史使命!

當然,飛艇可以掛載戰鬥機,當然還能夠掛載炸彈了,空中轟炸似乎還是水到渠成的!不過,張雲飛更看重的卻是敵後空降的戰鬥方式。

這招德國人在一戰就已經開始偷偷使用了,張雲飛自然不會放過!倒是空降的方式需要斟酌一下。

最簡單的便是飛艇降落敵後,然後放下步兵,投入戰場。但是被敵人發現的可能性太大,而且飛艇一旦降落,短時間內無法起飛,一旦遭到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現代戰術告訴張雲飛,還是走空降兵這條道比較划算。空降兵其實很簡單,也不需要什麼空降什麼重裝備那麼複雜。因爲就算張雲飛想要空降重裝備也不可能的,以現在的技術,空降裝備的話,啥都摔爛了!

倒是製作一個空降兵降落傘十分可行。爲此,張雲飛在逗留檀香山期間密的跟軍械署設計研究了多套降落傘方案。

18紀30年代着氣球的問世,爲了保障浮空人員的安全,雜技場上的降落傘開始進入航空領域據國外資料介紹,當時有人制成一種綢質硬骨架的降

以半張開狀態放置在氣球吊籃的外面,傘衣底下帶在人的身上,如果氣球失事,即乘降落傘落地這可能是最早用於航空活動的降落傘

降落傘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傘衣、引導傘、傘繩、揹帶系統、開傘部件和傘包等。由降落傘綢(早期曾用絲綢、棉布、現用錦綸織物製作)、傘繩、傘帶和傘線等紡織材料以及部分金屬件及橡膠塑料件構成。傘繩採用空芯或有芯的編織繩,要求結構緊湊、強度高、柔軟、彈性好、伸長不勻率小。傘帶用作傘衣加強帶和揹帶系統。傘繩是傘衣的骨架具有輕薄、柔軟、強度高、有較高的彈性模量和小於傘衣織物的斷裂伸長等性能。傘帶採用雙層或三層織物的厚型帶,要求具備很高的強度和斷裂功。傘線是縫合降落傘綢、帶、繩各部件的連接材料,要求強度高、潤滑好和捻度均勻穩定。

華府軍械署利用當前氣球上使用的降落傘,經過多次改進和試驗終於設計出可以用於步兵揹帶的降落傘包,其大體性能和現代降落傘已經差不多隻不過在材料上有些差距而已。現代的多爲高分聚合物製作的降落傘,華府的紡織工業能力,也僅僅使用絲綢這種高等奢侈品來製作降落傘,主要是因爲絲綢的密封性和韌性較好,而華府空降兵顯然數量不多,還裝備的起。若是等再過十幾年的話以萬計的空降兵誕生時,再用絲綢做降落傘料的話雲飛非心疼的吐血不可!

空降兵的訓練都是秘密進行的,檀香山周圍都是廣闊無垠的大海海上試驗和訓練的話,受傷率便大大減小同時便於對空降兵準備的原始數據積累,畢竟這也是首開先河的東西!

一切的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當中,看到華府的國家機器運轉一切正常,張雲飛心中也放心了很多。

在接到盛京新情況報告後,張雲飛於是便啓程返回盛京。

~~~~~~~~~~~~~~~~~~~~~~~~~~~

在十九世紀最後的一年,真個世界格局看似依然十分的平靜,但是在平靜下面,世界各國都在緊張着。

當然最大的依然是聚焦在遠東的張雲飛身上,不過其他國家的事情,也是不少。

一個世紀時間,美利堅一個殖民地誕生的國家成爲一個帝國主義大國,加入到國際政治鬥爭的大漩渦中。19世紀80年代,歐洲通常談到6大國,即法、德、英、俄、臭匈帝國和意大利,現在又加上美國成了7個,當然還有一個實力強悍的中閥,這兩者也算入了強權力量均勢的排列組合中。

自西戰爭後,美國的野心是越來越大。其國內的一副知名漫畫表達了新的形勢,漫畫中山姆大叔伸手去擁搶地球,並說:“我還不能完完全全地抱攏——但已爲時不遠了。”

這種言壯語,其他列強們雖然心中有些擔憂,但是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爲美國和中國一樣,有錢不一定就是強國,美國的戰爭實力在歐洲來說,除了美國的海軍戰艦數量令他們誇耀一番外,剩下的幾乎可以忽略。

當然,這個世界裡,也只有張雲飛道這個山姆大叔未來充當的世界角色,以及山姆大叔心中的野心。

其實若是歐洲沒有世界大戰的話,美國還真就被歐洲國家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們說中了,是追不上歐洲傳統強國的!兩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歐洲國家是在朝後跑,美國是一個勁的超前追,這才成就美國今天的霸業!

歐洲的戰略家們顯然沒人能猜出歐洲會在短時間內接連爆發世界大戰,自然就無法相信美國能追上他們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出來。

美西戰爭後,美國決策者們客觀地分析了形勢。由於有了高速蒸汽動力戰列艦型客運郵船和客船大規模地趕洋作戰成爲現實可能。

美國面臨的主要威脅主要來自海上,來自大不列顛、德國和華府這樣的海上強國。最嚴重的威脅是一個海上大國發起海上攻擊,奪取舊金山和紐約這樣美國主要港口,然後做爲外交籌碼討價還價。

但這樣的可能性畢竟不大,美國人天生喜歡幻想,但最爲現實的可能性是歐洲列強滲透到拉丁美洲,這是嚴重威脅美國利益的。

而去年美國發現英國和華府強化了軍事同盟關係,倫敦條約的簽訂,成立了世界第三大軍事集團。

美國一直被歐洲列強排擠在外,其實比歐洲國家制定的排斥英國的情況還要糟糕國一直被歐洲國家認爲是叛逆者的國度,若不是美國都是歐洲人的後裔的話,怕是早就來了一次歐洲聯軍踏平美國了。

如今的美國其實就是獨樹旗幟的獨行者,沒有盟友在內於太平洋上的華府跟英國的聯盟很是擔心。

於是,保衛美國的安全似乎主要依賴於採取迅速的軍事行動的能力便保衛古巴、巴拿馬地峽和波多黎各,或先發制人,打敗任何試圖在古巴、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建立新的軍事存在的外國勢力。

1899年,古巴制憲會議被迫接受“普拉特修正案”,並做爲附錄載入古巴憲法。普拉特修正案規定,美國爲保衛古巴獨立“有權對古巴進行干涉”。美國有權在古巴購買爲建立“煤站”和停泊海軍所需要的土地。不經美國同意巴不得以任何方式把領土轉讓給其它任何國家。

美國人清楚,美國雖然被孤立在外似太平洋上有華府海軍威脅,大西洋上有英國海軍威脅。但是們更明白,這兩個國家對美國的興趣不大。

英國人正忙着跟德國人較勁呢!華府也準備跟俄國掐架!看似東西夾擊美國的態勢實美國有驚無險。

美國人一向是喜歡佔便宜!趁着沒人搭理他們的

美國人自己動手謀取利益。當然,美國人還沒有傻節骨眼上道非洲或者亞洲去插上一腿,建立軍事存在,因爲那樣會同時得罪其他各方勢力的。

於是美國人便盯上了實力最爲薄弱的中南美洲地區。1899年,正當其他大洲局勢緊張的時候,美國人出兵鎮壓古巴解放軍的起義。

歷時六個月時間,美國陸軍是吃盡了古巴解放軍的暗戰和游擊戰的苦頭。在鎮壓了古巴人民解放軍的武裝起義後。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在尼加拉瓜、海地和多米尼加登陸,接管了海關和稅收大權。

至此,美西戰爭後保留的古巴共和國正式滅亡,成爲了美國人名副其實的殖民地。

在出兵古巴的時候,美國人藉機製造了巴拿馬獨立計劃,在三個月的巴拿馬獨立戰爭當中,美國人厚顏無恥的以維護加勒比海穩定爲由,從當了美洲警察的角色,公然派出軍艦封鎖哥倫比亞軍隊對巴拿馬的干涉,並派兵進駐巴拿馬。

爲此儘管哥倫亞政府十分嚴正的抗議美國的無恥行爲,但是攝於山姆大叔的強橫實力,最後還是讓步,默認了巴拿馬的實際獨立。

爲此,美國人得到了夢寐求的巴拿馬運河開鑿權和經營權。美國垂涎三尺的肥肉終於到手了!隨後,美國立即組織陸軍工兵部隊和當地大批工人開鑿運河。計劃歷時十年時間,1911左右竣工。

這條運河的,正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間,運河正式通航,給美國海軍造成難以估價的通道,這條運河把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縮短了三分之二。當然也爲華府海軍進入大西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戰略價值。

在全世界掀起海軍軍競賽的時候,美國自然也不甘落後。到189年,美國國會共批准了211艘一級戰列艦,12艘裝申巡洋艦,22艘巡洋艦以及大批其它不同類型的艦隻,總噸位超過了3噸。

自西戰爭後,海軍的年撥款從1896年的8500萬美元增加到了1899年的218元佔到美國財政支出的227%破了和平時期軍費開支的最高記錄。

美的擴張計劃在列強擴軍的角逐中一直處在第三位,目前居於英法之後,但是按照各國的造艦計劃,幾年後,美國海軍將會被德國和俄國超過。當然美國人認爲俄國的可能性不大,在正常狀態下,俄國自然要超過美國,但是誰都知道華府和俄國將會爆發大戰,那麼俄國的海軍在戰後是鐵定無法超過美國的。

美國不想直接挑戰英國和德國海軍競賽,爲此美國選擇了保持對法國海軍的優勢。這樣國海軍便可以在暗中跟隨英德海軍,等待漁翁得利。

也許是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的劇烈程度,讓後世的人忽略了美國海軍,但是這些顯然都在張雲飛的眼中。美國也是軍備競賽的一份只不過美國曆史上在1907年剛剛有了衝擊英德海軍的力量時,英國的無畏級戰列艦問世了。

爲此當時除了英國外,全世界都吃了虧,多年的海軍夢被英國佬無恥的無畏艦給打殘了!也正是那次,世界大多數國家推出了海軍競賽,唯獨德國依然跟英國較勁。

因此,若是沒有無畏艦的出現或許世界上會出現英德美三國海軍爭霸的局面。

美國人不斷的藏在小心思,那麼張雲飛的盟友英國人在忙活什麼呢?

無是那點兒破事兒!

英華聯軍洗劫南非兩國的戰爭,雖然結束了是那只是大規模的戰事沒有了而已,局部的小規模的游擊戰爭纔是最令英國佬頭疼的。

從1898年7月爾游擊隊在博塔和德韋特的指揮下深入英屬開普殖民地作戰。

1898年到9月的冬季戰役中,布軍游擊隊對德蘭士瓦和奧蘭治的英軍發動多次偷襲,並屢屢得手,俘獲大量軍火、給養和大炮。七月,赫爾佐格再次進入開普殖民地。他們率領5000騎兵,分成若干小股游擊隊,奔襲千里,深入英軍大後方,一直推進到大西洋沿岸和開普敦近郊,迫使英國在開普地區宣佈戒嚴。

爲了早日結束戰爭,從1899年3月開始,基欽納采取+=堡戰術、焦土政策和設置集中營來對付布爾人的游擊隊。在布爾游擊隊活動的地區,英軍架設鐵絲網,將布爾共和國分割成若干綏靖區域,進行分區掃蕩。鐵絲網的總長度達6000公里。綏靖區內每隔1至2公里設一座木板碉堡,派士兵駐守,凡是有人走近+=堡射程,一律射殺。

共設置了八千多座碉堡。在這些綏靖地區內,凡發現布爾農場主幫助游擊隊,則周圍1C英里內的農場、房舍一律燒燬。此外,基欽納還一改以往對戰俘的寬大政策,投降、被俘的游擊隊成員,以及參加過游擊隊的成年男性公民,一律流放到遙遠的印度、錫蘭和百慕大戰俘營。在開普殖民地和納塔爾殖民地,凡有響應“拿起武器”的號召的荷裔英國公民,一旦被俘皆判處死刑。

爲了徹底消滅游擊隊的活動基礎,基欽納下令先後將136萬名布爾人婦女,兒童和老人以及八萬多黑人僕役統統從被焚燬的農場上抓走,用敞蓬貨車或牛車運到一起,關進集中營。

南非的集中營首創於1899年9月,起初是收容那些家園被焚燬的布爾軍人家屬的難民營,基欽納在1將其改造爲關押所有布爾平民的集中營。

南非境內的集中營有50多座,分佈在開普、德蘭士瓦、奧蘭治和納塔爾的鐵路線兩側,以及約翰內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近郊。集中營內實行嚴格而苛刻的配給制度。每人每天四分之三磅玉米麪、大米或土豆,一盎司咖啡,兩盎司糖,半盎司鹽,

磅肉(有親屬參加游擊隊的婦女和兒童得不到肉)。六歲以下的兒童每天可以領到四分之一夸脫的牛奶。黑人集中營的情況更糟,但是他們可以得到黑人親友的接濟,也可以在宣誓效忠英國後被釋放。集中營的四周環繞鐵絲網,凡有試圖翻越逃者一律射殺。集中營內人口密度極高篷、毯、衣服和藥物奇缺疫流行,營養不良,死亡率極高,奧蘭治地區白人集中營的死亡率在1899年曾高1%。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其實主要原因卻是歷史跟張雲飛開了個玩笑!在英華聯軍截擊布爾軍運輸黃金部隊時,不是發生了布爾軍分散攜帶黃金潛逃的事情嗎?

結果英軍跟華軍最後搜刮回來的黃金數量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找到。

爲此,英軍司令認爲布爾老百姓中一定藏着大批的黃金,於是便大規模的搜捕老百姓,並強行關押近集中營。

這倒是令張雲沒有意料到的事情!難道原本的歷史便是因爲這個原因纔出現的集中營事件嗎?

不得不說,歷史的巨大慣是相當強的!

集中營的高:亡率嚴重動搖了布爾軍人的士氣同時也使英國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一落千丈。英國婦女埃米莉-霍布豪斯爲集中營的狀況所震驚,向國內提交了一份長達15頁的報告,描述了集中營內的慘狀。

當然,這些都是英國內政治派別之間的爭鬥的結果爲了繼續推行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英國的守舊派和在野黨不惜將南非的事情透露給了這個傻婦女埃米莉-霍布豪她當槍兒,去抨擊索爾茲伯裡內閣中傾向於靠近歐洲大陸的政策。

高的英國貴族們自然不希望像愛德華親王之類的人,過度跟歐洲大陸國家親近,他們更希望保持歐洲均勢政策。

最後,布豪斯小姐被英國政府宣佈爲“祖國的敵人”,立即逮捕並驅逐出境。不過她被當槍使的效果確實出來了。她離開英國歐洲後堅持鬥爭,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在野的自由黨以年青的威爾士民族主義者勞合-喬治爲首烈抨擊保守黨和陸軍的野蠻政策。瑞士、德國、荷蘭、法國、美國派出了視察人員,歐美各國向集中營內的平民捐贈了大量物資。在國際和國內輿論的強大壓力下國國會不得不派出調查團前往南非。在對基欽納和集中營官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後,集中營的配給和醫療條件方得以改善亡率迅速跌落到2%。

這樣一來,英國人更加被歐洲大:國家排斥了,剛剛跟歐洲大陸國家建立好的一點兒關係,被在野黨這麼一攪和,又恢復到了以前的局面。

對於英國跟華府結盟爲聯盟軍事集團後,最不滿的就是俄國了。連帶着俄國的協約國盟友法國也不待見英國了。

當然,其實歐洲的大陸國家都對英國排斥,除了英國是歐洲的島國外,其不加入任何一方的政治態度,自然也就將同盟國和協約國都給得罪了。同時,最重要的是,英國擁有着龐大的殖民地和工業能力,這也是這些個大陸國家嫉妒英國,不搭理英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話說,德國作爲同盟國的老大。在歐洲大陸上,最近倒是消停了不少。除了依然在大規模擴充海軍外,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囂張了。

這德皇威廉二世,雖然是個高傲的瘋,但是也不代表他一直瘋瘋癲癲的!這不,得知俄國跟遠東的張雲飛勢必會幹一架的情況後,德國也開始在遠東蠢蠢欲動了。

最爲德國在遠東的唯一殖民地青島,德國當真是動了相當大的心思。

考慮到華府和俄國將會在中國北方爆發大規模戰爭,德國也要在遠東有所行動。當然不是加入到他們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那是不符合德國利益的!德國要做的是,在華俄戰爭結束或者相持的時候,趁機攫取在中國的利益。

德國人不是傻,知道這次戰爭對於德國來說,正是一次擴大在中國利益的機會。上次鋌而走險的在張雲飛嘴裡撈到了一塊肥肉,雖說是德國賺了,但是這是在付出大批金錢的情況下。那一千多萬英的費用,其實是張雲飛故意敲詐德國的,爲此,德皇威廉二世可是一直記得張雲飛的這個仇呢?

天生殘疾的德皇威廉二世,似乎就是一個特別記仇的人。他一邊命令德國國會大筆的撥款遠東青島殖民地,大肆修建軍事要塞。一邊秘密派遣軍隊以換防名義進入青島的多,出的少。於是青島地區突然見多出了近八千多的德人,還有兩萬德國工兵部隊。

原本德國人是準備用中國老百姓作爲免費民工建造軍事要塞的,但是德皇威廉二世卻長了個心眼兒,知道這些中國老百姓在張雲飛面前,是決計守不住嘴的,萬一德國要塞的防禦情報泄露給了張雲飛的話,那麼一旦張雲飛這傢伙實力暴漲後,變卦的話,德國豈不是要在這方面上吃虧?

於是威廉二世頂着鉅額費用的壓力是在德國弄了兩萬工兵部隊到青島構築要塞工事。德人的工作效率是驚人的,在德國的計劃中,是要求這些工兵要在華俄開戰前,將青島要塞修建完畢。其希望趁火打劫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在威廉二世的計劃中先是仿照張雲飛修建珍珠港要塞的樣,先在青島構築一個無法攻陷的東方君士坦丁堡後再想法趁着華俄開戰的空當兒,偷偷的攫取利益。這符合了德國人呢扎穩打的思路!

在張雲飛準備全力對付俄國的同時,德國也悄悄的在青島周邊逐步擴大勢力範圍。首先是逼迫袁世凱簽署一系列的條款,允許德國人在山東修鐵路、開礦藏、建立工廠等,然後便藉口山東義和拳事亂的緣由,不斷的派兵在四處修建軍事哨所

本土增兵青島。

袁世凱自然不敢得罪德國人,但是已不能讓德隊橫行無忌竟山東還是大清國的不是?若是傳到慈禧太后的耳朵裡的話,袁世凱是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德國人不斷的在膠澳地區製造跟老百姓們的事端老百姓們一旦反抗過激,便一口咬定是義和拳亂匪後再借口出兵彈壓。

爲此,袁世凱無奈,這鎮壓也不是個事兒,這邊彈壓下去了,那邊又起來了。而朝廷又百般的催促袁世凱迅速平定山東義和拳事件!

袁世凱也知道,雖然慈禧太后指着他平定亂匪和安撫德國人,但是其中的兩外一層的含義袁世凱自然也清楚,不外乎就是也想要藉機整一下他,畢竟朝廷還是不太放心袁世凱帶兵,而且袁世凱還有案底兒不是?

於是袁世凱找了個由兒,下令擴充新軍規模,然後大舉將山東老百姓向周邊地區驅趕。這動作當然令其他周邊的督撫們不樂意了,紛紛要求袁世凱停止驅趕老百姓。

這時,段~瑞給凱出了個主意,讓袁世凱將這些老百姓統統攆到東北去。張雲飛不是正用各種手段方法在各省挖老百姓嗎?正好借這個機會,將山東的老百姓們趕到東北去,順便還能問張雲飛要點兒費用不是?而且還賣給了張雲飛一個天大的人情!

這事兒十分划得來,於是凱立即跟盛京取得了聯繫,盛京出的海陸軍配合袁世凱的新軍開始有計劃的將山東的老百姓大批遷往東北!也使得山東人口銳減,矛盾減小了許多!

爲此德國的;謀製造山東動亂,藉機謀取山東利益的計劃,因爲袁世凱的強力手段未能得逞!

~~~~~~~~~~~~~~~~~~~~~~

德國人動作的同時,作張雲飛頭號敵人的俄國,更是忙碌的很!

俄皇帝尼古拉二世幾乎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狠狠的詛咒張雲飛一頓,以緩解他在兩年前被張雲飛氣得半死的壓力盒煩惱!

俄國海軍方面無一個被稱爲浩大工程的項目,在法國的太號戰列艦即將完工,而模仿太號在俄國國內建造的戰艦也已經紛紛開建,在時間上跟華府海軍進行競賽。不過俄國政府甚至海軍部幾乎都認爲只要沒有歐洲的軍事壓力的話,憑藉着現有的十幾艘戰列艦和大批的其他戰艦隻要開到遠東,便足以消滅張雲飛的太平洋艦隊了。

如今啊馬漢的鉅艦大炮主義下,俄國人只以數量來評判戰爭勝負,認爲華府只有一個九九艦隊計劃,是決計無法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艦隊的。在全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的國家的政治家、軍事家們都看好俄國海軍勝,這種情況下,沙皇尼古拉二世便將重點目光又轉回到了俄國陸軍上來。

跟俄國海軍相比,俄國陸軍卻跟華府陸軍有着相當大的差距,這在幾年前的時候,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德國便說出了華府陸軍的裝備實力。雖然尼古拉二世一百個不願意承認德國陸軍的強大和說話的權威性,但是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國家的陸軍在裝備上卻是不如張雲飛的陸軍。

爲此,在已經認爲海軍決計不是吃敗仗的前提下,尼古拉二世開始了對陸軍的全面改革。當然,只是更換裝備而已,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俄國陸軍落後的戰法也跟華府陸軍存在巨大差距。

十九世紀末的歐洲陸軍,其實並沒有繼續崇拜拿破崙時代的炮兵戰術,對於陸軍炮兵的比例一直是低於拿破崙時代的20%,只有不到6%的水平!

當然,尼古拉二世不認爲炮兵也需要改革,於是便只有槍械需要改革了。一直以來,俄國陸軍採用的都是老式的毛瑟步槍。主要是因爲189前,俄國和德國還是親密的盟友的原因。

如今,德國不甩俄國了,俄國的步槍就需要領選途徑了。

在1886年法國採用8mmm口徑M1886勒貝爾步槍後,這是第一種採用無煙發射藥的小口徑槍彈的軍用武器,此舉在世界各國引起了一場使用無煙發射藥小口徑槍彈的輕武器軍備競賽,在1887年至1889年間,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軍隊都採用了類似的武器。

俄羅斯沙皇政府也決定採用一種類似的新型連發步槍,代替現役的伯丹步槍(類似於英國馬蒂尼-享利步槍的黑火藥彈單發後裝槍)。爲此俄羅斯政府組織了一個委員會,從現有的毛瑟、勒貝爾、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魯賓和克拉格-約根森等設計中進行選擇,當然也要對華府1896式彈夾式步槍進行評估,這是戰爭的需要。

在這個委員會幾乎變成一個世界步槍收藏博物館的同時,莫辛也接受委託設計了一種5發單排彈倉的762mmm口徑步槍參與這個招標,根據古老的俄羅斯度量衡稱爲3線口徑【注:liniya,英文爲line,舊俄羅斯度量衡,1線等於英寸或254mm,因此,3線等於762mm或英寸】。

而比利時武器設計師李昂甘則向俄羅斯軍隊提交了一種35線口徑(889mmm)步槍和500發槍彈進行測試。

所有參與投標的武器都在俄羅斯軍隊中進行測試,政府對莫辛的步槍很感興趣,而俄羅斯軍隊卻偏愛納甘和華府96式步槍的設計。爲此沙皇狠狠的批評了一頓陸軍部長,不顧陸軍部和官兵們的反對,首先將華府步槍排斥在外。

~~~~~~~~~~~~~~~~~~~~

大家元旦快樂!今天更新較晚,補償大家更新一萬字,可能時間有點兒緊,沒來得及檢查,錯別字會有的,

()

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523章 國家生存法則第515章 插手歐洲. .第124章 回國(下)第472章 託諾山大捷第298章 建儲風暴第460章 所羅門海戰第270章 變相體罰第227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上)第113章 海防危機(下)第478章 斬前行動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280章 黑龍會之覆滅(四)第410章 兵圍庫倫第589章 航母PK戰列艦第451章 箭在弦上第612章 帝國海軍的驕傲第603章 中美冷戰第150章 再做一次人販子第五章第81章 蚊子好厲害第183章 永山第178章 雙喜臨門第60章 三國干涉還朝第70章 張雲飛的春天第337章 計中之計第132章 援兵抵達(下)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125章 大清咋就這麼窮囁!第247章 ~第248章 強盜第一軍第599章 彩虹行動第394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八)第451章 箭在弦上第554章 始皇大帝級航空母艦第163章 德皇威廉二世第八章第550章 雷達誕生第340章 平定江北第490章 超無畏海軍時代第71章 無悔的誓言第202章 海軍支援第二十二章第514章 歐洲的牆頭草第601章 狠宰蘇俄第226章 九九艦隊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183章 永山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313章 世紀交替第十九章第497章 陸軍軍備競賽第553章 兩棲登陸艦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380章 嚴詞拒絕第400章 圈套第488章 來自中國的挑唆第74章 德國的海軍牛人到訪第74章 德國的海軍牛人到訪第553章 兩棲登陸艦第378章 簽署條約第378章 簽署條約第592章 H1N1來襲第259章 換湯不換藥第375章 溥偉第251章 海軍工業第544章 德國閃電戰第517章 巴爾幹戰爭第288章 聯盟軍事集團誕生第229章 失之交臂第177章 寒凍危機第二十五章第410章 兵圍庫倫第200章 激戰第358章 抗議無效第125章 大清咋就這麼窮囁!第478章 斬前行動第131章 援兵抵達(上)第379章 日本內戰第285章 大婚第524章 夏威夷級戰列艦第155章 漁翁得利第428章 生化來襲(下)第427章 生化來襲第157章 願者上鉤第245章 舉步維艱第511章 電力革命第265章 搖身一變成英雄第344章 聯合艦隊出動第480章 扳手腕的藝術第502章 中國大西洋艦隊第170章 廷議第133章 黃海海戰(一)第175章 對策第509章 精武門第264章 人模狗樣的裝純情第151章 潛艇的誘惑第409章 八.二五事變第251章 海軍工業第311章 空軍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
第606章 全球經濟危機第523章 國家生存法則第515章 插手歐洲. .第124章 回國(下)第472章 託諾山大捷第298章 建儲風暴第460章 所羅門海戰第270章 變相體罰第227章 世界海軍軍備競賽(上)第113章 海防危機(下)第478章 斬前行動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280章 黑龍會之覆滅(四)第410章 兵圍庫倫第589章 航母PK戰列艦第451章 箭在弦上第612章 帝國海軍的驕傲第603章 中美冷戰第150章 再做一次人販子第五章第81章 蚊子好厲害第183章 永山第178章 雙喜臨門第60章 三國干涉還朝第70章 張雲飛的春天第337章 計中之計第132章 援兵抵達(下)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125章 大清咋就這麼窮囁!第247章 ~第248章 強盜第一軍第599章 彩虹行動第394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八)第451章 箭在弦上第554章 始皇大帝級航空母艦第163章 德皇威廉二世第八章第550章 雷達誕生第340章 平定江北第490章 超無畏海軍時代第71章 無悔的誓言第202章 海軍支援第二十二章第514章 歐洲的牆頭草第601章 狠宰蘇俄第226章 九九艦隊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183章 永山第319章 風起雲涌(3)第313章 世紀交替第十九章第497章 陸軍軍備競賽第553章 兩棲登陸艦第322章 兵不血刃第380章 嚴詞拒絕第400章 圈套第488章 來自中國的挑唆第74章 德國的海軍牛人到訪第74章 德國的海軍牛人到訪第553章 兩棲登陸艦第378章 簽署條約第378章 簽署條約第592章 H1N1來襲第259章 換湯不換藥第375章 溥偉第251章 海軍工業第544章 德國閃電戰第517章 巴爾幹戰爭第288章 聯盟軍事集團誕生第229章 失之交臂第177章 寒凍危機第二十五章第410章 兵圍庫倫第200章 激戰第358章 抗議無效第125章 大清咋就這麼窮囁!第478章 斬前行動第131章 援兵抵達(上)第379章 日本內戰第285章 大婚第524章 夏威夷級戰列艦第155章 漁翁得利第428章 生化來襲(下)第427章 生化來襲第157章 願者上鉤第245章 舉步維艱第511章 電力革命第265章 搖身一變成英雄第344章 聯合艦隊出動第480章 扳手腕的藝術第502章 中國大西洋艦隊第170章 廷議第133章 黃海海戰(一)第175章 對策第509章 精武門第264章 人模狗樣的裝純情第151章 潛艇的誘惑第409章 八.二五事變第251章 海軍工業第311章 空軍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