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金融擴張

今日第二更,等急了吧!訃。,

可以說德國突破北海進入大西洋的夢想破滅。其實按照德國的戰艦設計。適航性太差,在惡劣海況的大西洋中根本無法生存,德國忽視戰艦適航性的代價終於在這個時候暴露了出來。

至此。英國強化了北海的巡邏,從中國進口了刃萬枚電磁水雷,在北海德軍出沒的地區廣佈水雷,死死的封堵德國海軍。不過也爲此付出了高昂的戰爭經費,中國借款給英國的五十億龍幣,到舊舊年鑰時,就已經被花光了,戰爭依然僵持,英國再次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不的不再次向中國大規模的借款。

年3月,中華帝國中央銀行發行第三批國債,同樣可以在市面上進行交雖。歐州大戰,豐國對外貿易量激增,貿易順差在戰爭爆發後的半年內達到過去十年的總和。所有購買中國國債的人基本上都翻番了一倍。這讓在前兩批國債中發了大財的人們。信心倍增,繼續購買國債。

中國皇家銀行,其背後的老闆就是張雲飛的內務府,張大已經完全不管中央帝國銀行的事情了,通過這些年的學習,掌握了足夠的銀行運作經驗。爲此,當皇家內務府跟帝國銀行分離之後,便理所當然的成爲了皇家銀行的總經理。

張雲飛的個人資產是非常龐大的,只有張雲飛的嫡系中的嫡系人馬才知道具體有多少。從西班牙海底寶藏,到美乎油的控股股份,在 臨年前的成立的中國跨國公司,基本上都是張雲飛的私人企業。還有前朝皇室遺留下來的財產,單單一個紫禁城。就足以成爲全世界最豪華的住宅了。全部算到一起,其總資產早已超過了羅斯柴爾德家族,不過中國人的觀念比較保守,不像羅斯柴爾德家族那麼招搖。

以權謀錢,歷來都是中國人的發財方式。儘管張雲飛不想利用他的皇權,可是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中國的傳統觀念就是一切都是皇帝的。哪怕目前的中華帝國已經確立了君主立憲,中國各地的很多財產還是被官員和老百姓們主動的發 入皇室財產範圍。當然,這其中更大的原因是張雲飛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愛戴。中國國民心甘情願的送給張雲飛。

尤其是張雲飛宣佈皇室不再花費國家財政,不再靠全國納稅人養活之後。人們都被張雲飛的舉動感動了,紛紛稱張雲飛是最好的皇帝。因爲,從古至今,皇帝幾乎花費着一大半的國家財政。

皇家銀行富可敵國,全靠張雲飛這個超級斂財專家,而投機倒把卻是令全世界都無語。第二批國債。很大一部分是皇家銀行在各地的公司間接提供的,獲得了暴利。

因此。在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棄人都認爲歐洲大戰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在購買國債上沒有使出全力,留着心眼。可是,張雲飛卻知道歐戰會持續幾年,更是大膽的時外借款。

如今。中國的商人們算是對張雲飛佩服的五體投地,放棄了所有的擔憂。跟着張雲飛的步伐前進就沒錯。

於是。中國第三次發放國債超出了中國財政部的估算範圍。原本準備發放的億國債,可是還沒有等到發行,求被全國各地的銀行內部瓜分了。民間的老百姓們一分都沒有拿到。

爲此,中國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在研究之後,認爲短期內歐洲戰爭不會結束。因此國家可以承擔這個金融風險,可以放心的進行大規模國債發行。

於是第三批國債又追加了的億,達到總額 斷乙龍幣。

中國從古代到現代,一直都是奉行着將財富藏於民間的政策,因此民間的資金非常的龐大,合理的利用這些資金對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的銀行業務經過了十多年的膨脹式發展後,至一戰前已經基本上形成了統一的銀行信貸體制。在國家。中國擁有帝國中央銀行,掌管着中國的龍幣唯一發行權,成爲中國調控國民經濟的最大扛杆。除了帝國中央銀行外,還有在滿清時就成立的交通銀行、通商銀行。新中華帝國成立後,相繼又出現了行業性質銀行。例如支持中國農業發展,專門向農民貸款的中國農業銀門向海外貿易公司提供貿易服務的中國國際貿易銀行,向國內工廠商貿提供支援的工商銀行,向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民住房信貸提供資金的中國建設銀行,向國民基礎教育和對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的中國教育發展銀行等等。

這是以國家中央財政信用爲基礎的國家銀行,冉於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加速。國民對國家的信用給予信賴的同時,地方財政也搭上了快車。

出現了以地方財政爲信用背景的地方性質銀行,這點上國外的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就做的非常好,成爲了中國的方銀行發展的榜樣。

地方銀行走私有制的,主要是地方富戶獨立或者集資成立的銀行。這些人往往藉助地方人際關係強的優勢,周圍的人們對銀行的理事有一定的認可。因此成就了這樣的人發展地方銀行。

由於中國銀行事業起步較晚,需要借鑑外國經驗,而外國經驗未必完全適用於中國。這樣,中國原有的地方性質的錢莊等銀行 ”小習的單位,成爲了的方信貸體系中的員。並發展迅速山帆口名方經濟不可忽略的因素。

中國目前擁有的的方性質銀行,主要集中在商業銀行。這都是得意於歐州戰爭。中國出口貿易拉動的原因。地方上面的大型企業往往因爲受國家影響因素較大。因此向國家銀行貸款。而地方的民族輕工業則更加受到地方人際關係的影響,多數向地方商業銀行貸款。

這樣一來,不用國家調控。國有銀行實力雄厚,支持國家重工業發展。而地方商業銀行響應國家政策,支持地方輕工業發展,將地方閒散資金充分利用,爲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助力。

中國難得擁有這麼好的發展環境,國家強大不受外國政治、經濟、聳事等方面的侵略。這本就是一個發展經濟的好的國內環境。加上列強們捲入了戰爭,在經濟上不但無法侵略和威脅中國,相反被中國反侵略、反威脅。

龐大的中國經濟總量。使得中國地方銀行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並藉助這個大機會全力發展、壯大自己。全中國共有三千多個大城市,近五千家地方商業銀行,有的地方商業銀行已經擴展到周邊城市,不斷的發展壯大。

這樣,中國的銀行體系不斷的完善,並發展壯大,爲日後。中國成爲世界的金融中心莫定了堅尖的基礎。

中國的閒散資金被國家和地方銀行最大限度的集中起來,正所謂人多力量大,怎麼個大法?只有將拳頭握到一起,纔會顯示出其龐大的力量。

國債正是將全中國六億國民的力量集中到一起,發揮最大的力量。然而,隨着中國資本積累越來越多,政府開始考慮國民生活水平的問題。

中國不可以像其他國家那樣成爲金錢社會。中國傳統的思想和教育告訴政府,在中國必須以人情社會爲主。否則六億國民都成爲了拜金主義,對於國家政府的控制力是個嚴重的威脅。爲此。中央財政部爲了防止貧富差距拉大。補充的六十億龍幣國債全部向國民個人攤派,讓國民也可以跟銀行家一起發財。

當然,在再怎麼說,銀行家賺的錢還是比平民多。不過,對於政府來講,賺多少不打緊,問題的關鍵是政府是否想到國民的利益。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不求百萬千萬富翁,但求國家能夠給他們賺錢的機會,不論多少。只是一個機會那麼簡單。這就是中國樸實無華的老百姓們的最低要求,他們是世界上最好養活的國民。

趁着歐洲大戰。中國政府牽叉,集中國內資金,向歐洲各國實行資本輸出。資本輸出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必經之路,他就像一個企業一樣,先是小作坊,然後是工廠、地方企業、國內大企業,最後到跨國公司。

中國資金充盈。因此就要趁着這個機會對歐洲實行資本輸出,將中國的貨物和龍幣輸入歐洲。然後把歐洲的黃金等硬通貨拿回到中國。然後,中國帝國銀行就可以用拿回來的硬通貨作爲儲備標準,繼續發行等值的龍幣。這樣就成爲了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歐洲的硬通貨不斷的流入中國,中國付出的僅僅是紙幣,得到的卻是黃金儲備。漸漸的歐州黃金都流入中國時。中國便成爲了世界金融中心。用個恰當的比喻,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央銀行。可以操控世界經濟。

中國第三次國債集中了 力億龍幣,相當於糾乙英傍。全部借給了協約國。其中借款給英國鈣億。法國馮億,俄國力億。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爲中美的競爭。

美國向歐洲資本輸出。進入同盟國的數量太少了,因爲英法兩國的海上封鎖,德國的破襲戰。都使得美國的貨物很難運抵同盟國。這樣一來,如果借款給同盟國。同盟國根本無法用美元來購買美國的貨物,因此美國實際上得不到利益。

而協約國就不同了。美國可以直接在海上跟他們交易,貸款給協約國後,協約國就可以用美元購買美國貨,從而使得美國謀取戰爭財。

шшш▲ TTκan▲ C〇

因此,中國政府考慮到這些之後,決定跟美國強生意。大規模借款給協約國,使得協約國沒有必要在向美國借款,從而協約國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將會使用中國貨。從而令協約國的債主變成中國,而不是

此時英傍已經貶值,自從中美英三國集團解體之後,英傍便開始大規模貶值。英國市面上流通的英銷紙幣已經無法兌換等值的黃金了。爲此,英國已經限制了黃金自由交換匯兌業務,全部黃金都用來抵押戰爭貸款。可以說。自躬集團解體,英國已經無法穩定其全世界範圍內的黃金本位制了。當前世界唯一還執行黃金本位制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美國,以及歐洲未參戰保

由於中國在貿易上擠壓美國,利用德國封鎖美國和歐州的貿易,使得歐洲八成以上的貿易都是跟中國交易。這樣的結果便是,歐州流出的黃金,基本上都進入了中國。此時,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超過了美國。戰前英國倫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戰爭爆發近一年後,英國、中國、美國三國是世界上的金融中心,其佔有率爲英國聯、中國糊、美國 鰓。而這個比例依然在變化,中國佔有率不

相比較滿清時。中國佔據全世界黃金儲備率不過鰓,那時中國還是銀銅本位制國家。大量的被英國等黃金本位制國家壓榨。如今,中國黃金佔有率達到了礁,開始反過來錄削和壓榨其他國家。

其中被金本位制國家壓榨的最大受害國便是墨西哥,墨西哥是產銀大國,因此長久以來都是銀本位制國家。金本位制國家對銀本位制國家的大規模壓榨行動截至舊舊年總共四次。前兩次因爲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銀本位制。中國、西班牙、法國、俄國、美國、日本等,墨西哥受到的影響被均攤到了各國,躲過了危機。第三次是中國、美國、俄國、法國、日本同時開始金本位制改革,導致墨西哥的白銀跟紙幣一樣便宜,給墨西哥以重創。第四次則是歐洲大戰爆發。英國的黃金本位制崩潰,墨西哥跟中國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後,龍幣成爲了墨西哥的唯一外匯儲備。大規模的流入墨西哥,使得墨西哥的白銀流入中國。結果,歐洲戰爭導致硬通貨暴漲,本該屬於墨西哥賺的鉅額利潤被中國拿走了。

相反,中國對墨西哥使用了歷史上的美國做法,控制墨鼻哥金融,迫使墨西哥進行幣制改革,並在龍幣和墨西哥幣的兌換上進一步壓榨墨西哥,使得墨西哥完全淪爲中國的債務國。

中國使用的手段,出於張雲飛的建議,當然也是跟歷史上美國學的。美國通過這種手段控制墨西哥和中南美洲國家的金融,對中南美洲國家實施經濟侵略,進而達到政治上左右他們的目的。

同樣,中國控制中南美洲國家也只能走這條路線,總不能出兵佔領吧!那樣會引起全世界各國警悄和反對的。

學美國實行經濟控制政治,纔是中國未來發展之路。

中南美洲國家主要依賴西班牙貨幣,曾經一度被美元侵略。不過中南美洲國家跟美國不合羣,西班牙貨幣根本無法承擔國際貨幣角色。因此,當中國插手中南美洲事務的時候,龍幣則成爲了中南美洲國家的國家外匯儲備。

中南美洪國家的經濟非常的薄弱,原材料的出口成爲了國家經濟支柱。一戰爆發後,這種原材料出口激增,不過卻被德國的潛艇威脅,以及歐洲國家對中國的妥協。這一切使得中南美洲國家不得不低價賣箇中國,再由中國的貿易運輸船運往歐洲,造成了中國龍幣進一步控制中南美洲的格局,中南美州國家越來越依賴中國。

在歐洲,由於歐洲戰場陷入了膠着,各國都想着採取措施打破僵局,英德的海上交鋒各有得失,但是依然沒有打開這個僵局。

而在這個時候。奧匈帝國經過幾個月的休整,裝配着中式先進武器裝備的集團軍開始投入加利西亞戰場。在裝甲步兵戰車、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奧匈帝國軍隊首次突破了俄軍陣地,並給予俄軍猛烈的打

舊佔年4月,加利西亞的臘瓦魯斯卡亞之戰中,俄軍的步槍無法穿透裝甲車,面對裝甲車,寬度小的戰壕已經無法抵擋奧匈帝國軍隊的戰車。相反,戰車內的機槍對俄軍猛烈的掃射造成了臘瓦災難日。俄軍死傷在戰車的重機槍之下的人數在三天內猛增到了7萬人。奧匈帝國軍隊在戰鬥機和大炮的掩護下,一天內收復失陷的普熱米什爾要塞。同時擊潰俄軍西南方面軍,整個加利西亞戰場上到處都是奔逃的俄軍士兵。

俄軍無法適應這種先進武器,被迫放棄了整個加利西亞,一路退回了波蘭。

奧匈帝國軍隊乘勝追擊,侵佔波蘭大部分土地,把俄軍再次逼退到了波蘭和俄國本土的邊境線上。由於奧匈帝國的鐵路運輸跟俄國的鐵路一樣糟糕,中國的武器確實非常厲害和實用,但是消耗的彈藥和油料是驚人的。奧匈帝國的鐵路全都用來運輸都顯得緊張,而前面的奧匈帝國軍隊卻是一路猛進,拉長了補給線,給奧匈帝國帶來了龐大的後勤

力。

爲此,奧匈帝國總參謀部不得不命令前線軍隊停止攻擊俄軍,堅守陣地,等待補給抵達。可惜並面作戰的奧匈帝國將軍和士兵們狂的沒有邊了,第一次打仗打的這麼痛快,讓他們忘乎所以了。認爲不用等待補給,以現有的補給就可以打到聖彼得堡,迫使俄國投降。

可惜,奧匈帝國軍隊忘記了法國拿破崙是如何兵敗俄國,飲恨終生的。不顧一切的奧匈帝國軍隊突進了俄國本土,然而令他們難看的是,俄國人將鐵路、公路、橋樑給破壞了,並沿途設立小股襲擊部隊,使得奧匈帝國軍隊進軍緩慢,疲於奔命。

結果在攻入俄國本土十天後,飛機的作戰半徑不夠了,無法提供空中支援。步兵戰車沒油了,履帶壞了,沒有備用零件,成爲了一堆廢鐵。

這時,俄軍開始了反撲,奧匈帝國軍隊大敗,丟盔棄甲的被一路攆回了奧匈帝國境內。一箇中式裝備的集團軍被打的七零八落,裝備基本上被俄軍俘獲。不過,俄軍推進到了奧匈帝國邊境後,並很有自知之明的停止了進攻。再度跟奧匈帝國軍隊挖戰壕對峙了起來。

第122章 回國(上)第479章 俄國求和第467章 輝煌戰績第307章 電磁風暴第185章 重啓文明第94章 回國的藉口第411章 步兵衝騎兵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476章 海參崴空戰第272章 驚現敵蹤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第192章 狙擊第472章 託諾山大捷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第361章 Z字戰術第401章 漏洞第151章 潛艇的誘惑第391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五)第617章 帝王心術第442章 刺蝟思想第195章 辛酸十年第510章 糧食戰略第五章第597章 未來抗體第43章 夏威夷陳家第461章 所羅門海戰第二十八章第317章 風起雲涌第86章 魅魎特戰大隊(三)第452章 所羅門海戰(一)第549章 德國潛艇第598章 中國對德宣戰第182章 枕頭第560章 東南亞風暴第383章 危機四伏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262章 果然是你這個壞蛋兒!第295章 美國的殺手鐗第141章 黃海海戰(八)第160章 奔襲海參崴第452章 所羅門海戰(一)第266章 金礦第393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七)第557章 金融擴張第299章 袁世凱的煩惱第508章 萬國武師團第165章 權臣維特第135章 黃海海戰(四)第93章 作戰實驗室第534章 一戰爆發第159章 B計劃第68章 慈禧的秘密第498章 1907式重機槍第188章 燃燒的海參崴(二)第269章 處境第262章 果然是你這個壞蛋兒!第218章 放鬆一下第559章 中華帝國建元第129章 瘋狂的遠東(五)第339章 北海夜戰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第二十三章第558章 黃金戰略第50章 夏威夷聯合宣言第286章 離京第237章 《明定國是》詔(下)第443章 託諾山危急第116章 回國詔令(上)第390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四)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393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七)第210章 底牌(下)第83章 南非派遣軍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三)第413章 康梁回國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443章 託諾山危急第162章 輿論的力量第495章 航空革命第556章 鱈魚行動第153章 打劫第409章 宗社黨第452章 所羅門海戰(一)第471章 各懷鬼胎第554章 始皇大帝級航空母艦第444章 抵達蘇比克第二十七章第251章 海軍工業第421章 美國海軍抉擇第544章 德國閃電戰第219章 工業基地(上)第159章 B計劃第153章 打劫第三十六章第114章 北洋蒙難第611章 終極戰艦第494章 空中運輸機(0)第198章 壯士斷腕第401章 漏洞第三十一章
第122章 回國(上)第479章 俄國求和第467章 輝煌戰績第307章 電磁風暴第185章 重啓文明第94章 回國的藉口第411章 步兵衝騎兵第331章 驚弓之鳥第476章 海參崴空戰第272章 驚現敵蹤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第192章 狙擊第472章 託諾山大捷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第361章 Z字戰術第401章 漏洞第151章 潛艇的誘惑第391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五)第617章 帝王心術第442章 刺蝟思想第195章 辛酸十年第510章 糧食戰略第五章第597章 未來抗體第43章 夏威夷陳家第461章 所羅門海戰第二十八章第317章 風起雲涌第86章 魅魎特戰大隊(三)第452章 所羅門海戰(一)第549章 德國潛艇第598章 中國對德宣戰第182章 枕頭第560章 東南亞風暴第383章 危機四伏第306章 僞鈔集團第262章 果然是你這個壞蛋兒!第295章 美國的殺手鐗第141章 黃海海戰(八)第160章 奔襲海參崴第452章 所羅門海戰(一)第266章 金礦第393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七)第557章 金融擴張第299章 袁世凱的煩惱第508章 萬國武師團第165章 權臣維特第135章 黃海海戰(四)第93章 作戰實驗室第534章 一戰爆發第159章 B計劃第68章 慈禧的秘密第498章 1907式重機槍第188章 燃燒的海參崴(二)第269章 處境第262章 果然是你這個壞蛋兒!第218章 放鬆一下第559章 中華帝國建元第129章 瘋狂的遠東(五)第339章 北海夜戰第115章 血戰膠州灣第二十三章第558章 黃金戰略第50章 夏威夷聯合宣言第286章 離京第237章 《明定國是》詔(下)第443章 託諾山危急第116章 回國詔令(上)第390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四)第447章 倒賣軍艦第393章 青島要塞攻堅戰(七)第210章 底牌(下)第83章 南非派遣軍第128章 瘋狂的遠東(三)第413章 康梁回國第333章 試探進攻第443章 託諾山危急第162章 輿論的力量第495章 航空革命第556章 鱈魚行動第153章 打劫第409章 宗社黨第452章 所羅門海戰(一)第471章 各懷鬼胎第554章 始皇大帝級航空母艦第444章 抵達蘇比克第二十七章第251章 海軍工業第421章 美國海軍抉擇第544章 德國閃電戰第219章 工業基地(上)第159章 B計劃第153章 打劫第三十六章第114章 北洋蒙難第611章 終極戰艦第494章 空中運輸機(0)第198章 壯士斷腕第401章 漏洞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