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棄城

第202章 棄城

這時嬴政那邊傳來消息,果然就像沈兵想的那樣,對安陵城的迴應是:

“安陵城不可用,我等應另想它法。”

楊端和看到這消息不由皺起了眉頭,然後馬上召來沈兵商議……

沈兵對此倒是早有預見,不過他依舊裝出一副爲難的樣子說道:

“既然安陵城不可用……就只有拿下陳城並以陳城爲基地了。

楊端和皺眉遲疑了下:

“可是這陳城……”

沈兵知道楊端和在擔心什麼。

陳城可是楚國原都城,其城堅牆厚不說還儲存着大量的糧食且有十萬楚軍駐守。

秦軍雖然有二十萬,加上沈兵的大梁軍有二十七萬。

但這些兵力用於進攻陳城就差不多了,如何還能攻城掠地攻佔淮河對楚軍進行分割包圍。

而且這還只是楚軍位於陳城的兵力,曹州還有項燕親自帶領的十五萬。

這兩城若是互相聲援……要攻下陳城並非易事。

沈兵卻不將其當一回事,說道:

“上將軍且放心,要取陳城並非難事!”

楊端和不由奇道:

“副將何以如此肯定?”

沈兵當然肯定,甚至沈兵還知道項燕會放棄整個淮北。

項燕這不放棄淮北不行啊,淮北沿黃河一帶土地肥沃利於灌溉,這一片全是楚王負芻的土地。

項燕要是在這裡與秦軍一決死戰的話,那麼消耗的就只會是楚王負芻的兵力。

項燕不會這麼做,楚王負芻也不會這麼做。

沈兵對其中的內情瞭解不多,但他卻知道一點,這一仗項燕會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

既然是“誘敵深入”,那麼在外圍城池哪怕這座城池是座堅城,楚軍也不會佈設太多兵力或不願死守。

比如楚軍在陳城有十萬兵。

這十萬兵一旦駐守陳城就會被包圍。

一被包圍楚軍就必然要用更多的兵力前來救援。

這樣一來一往,楚軍所有的兵力都會被“粘”在陳城附近,到時又如何能“誘敵深入”?

其實不說十萬,就算一萬的兵力楚軍都不願意放在陳城。

所以,沈兵由這個結果就斷定楚兵在陳城的兵力不過是個幌子,其作用就是嚇阻秦軍使其不致太輕鬆就得到陳城。

一旦秦軍發起進攻……楚軍虛晃一槍便撤退,陳城就會是一座空城。

當然,沈兵不能這麼跟楊端和解釋。

沈兵回答:

“上將軍,此時我軍兵力已達二十餘萬。”

“楚軍兵力也不過二十五萬。”

“一旦我軍將楚軍圍困在陳城,則楚軍勢必要與我軍在陳城城外決一勝負。”

“陳城地勢平坦利於大秦作戰,非楚軍所願。”

“是以屬下以爲楚軍會棄守陳城。”

蒙武聽着這話不由“哈哈”大笑:

“副將,你或許不知楚軍有句話:‘抗敵必以淮北陳城重鎮爲根基’!”

“這陳城乃楚國重地,扼守楚國河道上游,自古便是楚軍必爭之地,又如何會棄守?”

“副將這是太小看楚軍了。”

其實恰恰是蒙武小看了楚軍,他只道楚軍還會像往常一樣守一城一池,於是還堅持之前先下曹州再下陳城的方略。

對此沈兵無法反駁,因爲他的分析是建立在“猜測”之上。

事實上,從軍事角度來說沈兵的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因爲不能將自己的計劃寄希望於敵人棄守或是失敗。

於是就連楊端和都有些偏向蒙武的打法也就是一步步來。

然而,偏偏就在這時,一名探子進帳來報:

“上將軍,我等探得消息,曹州有數萬楚軍秘密南撤……”

楊端和一驚,問:

“可是撤往陳城?”

探子卻回答:

“回上將軍,似乎是撤往壽春。”

探子之所以回答“似乎”兩字,是因爲沒人能確定這些部隊最終去哪,但可以從行走方向大致判斷。

楊端和皺眉看了看地圖,然後就吃驚的望向沈兵:

“此次只怕又被副將言中了,楚軍或要棄守陳城。”

答案很明顯,曹州是陳城的側翼,若楚軍要堅守陳城的話必須堅守曹州,之前項燕從壽春調了五萬大軍發往曹州就是這目的。

但是現在,項燕又將數萬大軍發回壽春而且還隱密行蹤……

這就是要棄守陳城無疑了。

蒙武還是不信:

“楚軍有此堅城何以不守?”

“且楚軍若是要棄守陳城,爲何還要在陳城修築工事封鎖河道?”

沈兵回答:

“此一時彼一時。”

“之前楚軍以爲可以佔領牽城延緩我軍攻城,於是陳城便可守。”

“但自牽城水戰之後,楚軍若是要守陳城和曹州,便必須沿河設防。”

“這非數十萬大軍數年經營不可。”

“尤其我軍還有黑甲軍且佔盡水利優勢,沿河佈防更是危險。”

“於是……”

這其實就是沈兵之前所說的攻大於防的理論。

表面看起來楚軍佔盡了便宜,這條防線南有陳城北有曹州,一路還有大小城邑數十座,再加上又可以沿黃河天險……

搶灘登陸戰就算是在現代熱兵器時代都是難點,更別提秦時了。

楚軍似乎只需要在黃河邊架上投石車再佈下弓箭兵,就能將一半的敵人射殺在沙灘上,另一半就算能衝上來也很快就會被楚兵包圍趕回河裡。

問題就在於這條防線近五百里,秦軍可以從任何一點進攻,而楚軍則必須將有限的兵力分散到這五百里長的地區。

就比如現在,秦軍已將二十餘萬兵力集中在大梁。

雖然楚軍兵力不比秦軍少,但秦軍要攻陳城的話,楚軍就必須以十萬面對秦軍二十七萬兵。

也就是說,秦軍作爲攻方就佔據了靈活及集中兵力的優勢。

楚軍若是想有效的防住秦軍……要麼兵力比秦軍多個幾倍再經營幾年,要麼就收縮防線。

很明顯,楚軍選擇了後者,也就是將兵力收縮到壽春一帶組建另一條防線。

這不僅會縮短其補給線還能得到各方貴族的增援和支持。

沈兵猜測,這些先行的應該是速度慢的步兵,速度快的騎兵依舊在城內作抵抗的樣子。

(本章完)

第223章 準備第298章 戰法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13章 軍糧第79章 挖坑第368章 制高點第501章 炮戰第110章 任務第451章 交易第305章 反包圍第254章 突圍第206章 潰逃第238章 狼煙第174章 親衛第381章 交易第240章 滲透戰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90章 奇軍第438章 巴豆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406章 騎軍第415章 引信第190章 降兵第444章 沙塵暴第131章 淳于越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61章 改革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449章 改革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12章 試炮第500章 接敵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9章 矛盾第372章 西套第400章 算盤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40章 滲透戰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62章 水排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51章 交易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4章 水路第4章 工丞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01章 炮戰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88章 請降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39章 降軍第167章 良商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67章 術數第260章 水力第14章 水路第223章 準備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33章 復國第543章 楊婷第190章 降兵第52章 李牧亡第232章 補給第141章 陷阱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38章 狼煙第294章 礦石第408章 難題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11章 信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20章 承功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507章 出逃第297章 牀弩第502章 騎戰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174章 親衛第87章 翻車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3章 軍心第424章 將在外第136章 紅燒第254章 突圍第100章 由頭第257章 奇人第109章 修橋第217章 項絡第80章 薄禮第239章 奸細第541章 姑師
第223章 準備第298章 戰法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13章 軍糧第79章 挖坑第368章 制高點第501章 炮戰第110章 任務第451章 交易第305章 反包圍第254章 突圍第206章 潰逃第238章 狼煙第174章 親衛第381章 交易第240章 滲透戰第11章 上坡下坡第390章 奇軍第438章 巴豆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406章 騎軍第415章 引信第190章 降兵第444章 沙塵暴第131章 淳于越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61章 改革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449章 改革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12章 試炮第500章 接敵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9章 矛盾第372章 西套第400章 算盤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40章 滲透戰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62章 水排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51章 交易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4章 水路第4章 工丞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01章 炮戰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88章 請降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39章 降軍第167章 良商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67章 術數第260章 水力第14章 水路第223章 準備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33章 復國第543章 楊婷第190章 降兵第52章 李牧亡第232章 補給第141章 陷阱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38章 狼煙第294章 礦石第408章 難題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11章 信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20章 承功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507章 出逃第297章 牀弩第502章 騎戰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174章 親衛第87章 翻車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3章 軍心第424章 將在外第136章 紅燒第254章 突圍第100章 由頭第257章 奇人第109章 修橋第217章 項絡第80章 薄禮第239章 奸細第541章 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