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公子扶蘇

第267章 公子扶蘇

就在嬴政爲解決了糧食問題形勢一片大好而得意洋洋的時候,趙高就進來報道:

“大王,公子扶蘇求見。”

嬴政想也不想就回道:

“見。”

扶蘇是嬴政的長子,此時已十四歲,在嬴政的培養下已頗有些少年老成,再加上營養充足,是以看起來就像十六、七歲一般。

此時正是由淳于越帶着出宮歷練,經過邯鄲時自然要來拜見。

扶蘇進殿先是問候了嬴政一番,然後就說道:

“父王,據聞楚國勞力不足將來恐有饑荒。”

“兒臣以爲究其根由……在於各國連年征戰致使勞力不足百姓無心生產。”

“爲今之計,應暫緩兵端與民生息纔是上策。”

嬴政一聽這話心下就有些不爽了,他不答反問道:

“這又是太傅教你的?”

扶蘇拜道:

“這是兒臣的理解,若有不對之處……兒臣願聞父王教誨。”

嬴政只是“哼”了一聲。

他心下其實是有些後悔的。

嬴政之所以當初讓淳于越做扶蘇的老師,更多的是因爲他認爲應該“以法家打天下而用儒家治國”。

這麼想有一定的道理。

因爲打天下時處處都要講法,要用法來規範軍隊和百姓,只有這樣才能將百姓、軍隊甚至是貴族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成爲一個戰爭機器……

客觀的說,秦時統治階級以法家治國更多的是爲了集權。

比如對統治階級不利的就可以通過制定法律摒除,對統治階級有利的就發揚光大,就算是貴族勢力也可以通過法律限制他們的權力。

於是全國上下一條心,每個階層每一份子都能成爲戰爭機器的一部份。

如果像楚國那樣,其內部各階層甚至階層內部都存在矛盾和利益衝突,那麼就算有再多的兵再廣闊的土地也是形同一盤散沙。

所以打天下是必須要用法家,因爲法律會像一根繩一樣將所有力量各個階層串在一起。

但若這天下已經打下來了,還需要像如今這樣保持着這戰爭機器?

到時更應該休兵止戈、與民生息。

然而卻不應是這時候,至少不是在這打天下的時候。

扶蘇還想說什麼,卻被嬴政制止了:

“夠了!”

“勞力問題已經解決,也不會有什麼饑荒,或許你應該去看看!”

“打天下或是治天下,絕不會是隻動動嘴就可以的。”

說着嬴政也沒明說,就拂袖而去,只留下扶蘇一個人在殿內發愣。

扶蘇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他疑惑的將目光投向趙高,趙高也只是拱手不言語。

嬴政要是不說,趙高又哪裡敢多事。

不過這疑惑沒持續多久,正在扶蘇手足無措時,就見一名侍衛匆匆進得殿來,對扶蘇說道:

“公子,大王命你即刻前往壽春,任大梁軍監軍。”

公子扶蘇心下又是一陣疑惑:

“監軍?”

公子扶蘇一直以來學習的都是治國之道,跟軍隊沒多大關係,是以對行軍作戰沒多少了解。

爲何父王會突然在這時候派他前往壽春任監軍?

不過既然是父王的命令,而且還是“即刻”,是以扶蘇也不敢違抗,稍事整理下行裝就出發了。

在扶蘇臨上船前,淳于越終於知道了原因。

“公子。”淳于越匆匆趕來對扶蘇說:“外界傳聞沈兵以水車舂米,並以舂米換百姓屯田,於是……”

扶蘇不由皺了皺眉頭,說道:

“哪有這等好事?”

“水車還能舂米?這多半是以訛傳訛。”

“太傅莫要爲此操心,我去看看就來。”

於是扶蘇便一路沿水路趕往壽春。

卻是那許應先趕到的。

他一看到沈兵就像老熟人似的遠遠對沈兵拱手道:

“五大夫別來無恙?”

“我等相別不過數月,據聞五大夫又製出新物事,我許應特來一開眼界。”

沈兵哪裡還會拒絕,當下就領了許應去看那水車舂米。

許應在路上對水車舂米一事也是頗有疑惑,因爲這過於神奇了……許多事在現代看起來稀鬆平常,但在古時卻往往是不可思議。

就像之前水車可以自行引水,如果不是真製出了實物,說出來也沒人相信。

不過許應還是相信的,因爲沈兵早就製出了水車、翻車等物事。

此時許應一看到水車舂米,接着馬上就明白了它的原理。

發明創造往往就是這樣,沒想到時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真看到實物時就發現其實也很簡單。

許應一邊看着水車一邊頻頻點頭,對沈兵拱手讚道:

“五大夫大才,此水車舂米着實簡單。”

“可嘆我等有水車也會舂米,卻不知將水車與舂米如五大夫一般將其連起來。”

沈兵當然又要謙遜一番。

許應又問:

“我等是否可以詳錄其製法並將其傳到各地?”

沈兵回答:

“這是自然,否則製出此物又有何用?”

許應半信半疑的問了聲:

“無需收取費用?”

沈兵打趣道:

“若是別人自是要收取費用,但先生要錄我又哪敢收?”

許應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楊端和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說道:

“副將,公子扶蘇要來了。”

沈兵不由奇道:

“公子扶蘇?他來此作甚?”

楊端和沒說話,只是將一封書信遞給了沈兵。

這封信卻是嬴政送來的,上面寫着:

“着公子扶蘇爲大梁軍監軍!”

沈兵腦袋不由“哄”的一下就亂了。

這什麼情況?

公子扶蘇可是大秦的法定繼承人,讓他來這任監軍?

話說“監軍”一職在唐朝之後通常都是太監擔任。

因爲監軍一職通常都是擔心武將擁兵作亂,所以纔要“監軍”。

而太監是沒有成爲皇帝的可能的,所以太監不可能擁兵作亂搶奪皇位,於是太監任監軍才能讓人放心。

公子扶蘇任監軍當然也能放心,這可以說是個例外。

然而……這是擔心沈兵擁兵作反嗎?

要任監軍也要去楊端和那任,怎會到大梁軍這任?

大梁軍纔多少人啊?

哪有謀反的可能?

這麼點兵還需要監?

不過想想沈兵就明白了,嬴政這目的或許並不是監視,而是讓扶蘇歷練。

(本章完)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535章 先機第188章 軍魂第311章 工業區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394章 智慧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61章 火彈第209章 權力第218章 騎射第288章 請降第356章 奴隸第352章 心態第424章 將在外第440章 希望第43章 知己第518章 局勢第548章 書信第179章 牽城第122章 浮力第261章 勞力第97章 狼來了第481章 試探第457章 信任第148章 辦法第198章 求降第217章 項絡第391章 炒麪第136章 紅燒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72章 麪粉第360章 西域第416章 方略第502章 騎戰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51章 交易第70章 番木鱉第337章 發展第172章 製法第72章 麪粉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20章 承功第252章 消息第186章 仙人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87章 賜婚第340章 忽悠第80章 薄禮第311章 工業區第386章 屬國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24章 水攻第448章 聯軍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413章 射程第534章 馬店第61章 火彈第73章 榨醬面第360章 西域第275章 宣傳戰第495章 嫁衣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51章 交易第290章 門客第508章 霍木桑第318章 售賣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260章 水力第37章 借刀殺人第291章 二選一第53章 軍心第92章 家書第371章 控制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00章 狼筅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61章 火彈第398章 肅州第466章 出兵第386章 屬國第163章 藤甲第492章 遠征軍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4章 矛盾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50章 控制第6章 眼見爲實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57章 信任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95章 力量第457章 信任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60章 聯軍第152章 破冰
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535章 先機第188章 軍魂第311章 工業區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394章 智慧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61章 火彈第209章 權力第218章 騎射第288章 請降第356章 奴隸第352章 心態第424章 將在外第440章 希望第43章 知己第518章 局勢第548章 書信第179章 牽城第122章 浮力第261章 勞力第97章 狼來了第481章 試探第457章 信任第148章 辦法第198章 求降第217章 項絡第391章 炒麪第136章 紅燒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72章 麪粉第360章 西域第416章 方略第502章 騎戰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51章 交易第70章 番木鱉第337章 發展第172章 製法第72章 麪粉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20章 承功第252章 消息第186章 仙人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487章 賜婚第340章 忽悠第80章 薄禮第311章 工業區第386章 屬國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24章 水攻第448章 聯軍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413章 射程第534章 馬店第61章 火彈第73章 榨醬面第360章 西域第275章 宣傳戰第495章 嫁衣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38章 調虎離山第451章 交易第290章 門客第508章 霍木桑第318章 售賣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260章 水力第37章 借刀殺人第291章 二選一第53章 軍心第92章 家書第371章 控制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00章 狼筅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61章 火彈第398章 肅州第466章 出兵第386章 屬國第163章 藤甲第492章 遠征軍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4章 矛盾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50章 控制第6章 眼見爲實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57章 信任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95章 力量第457章 信任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60章 聯軍第152章 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