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騎軍

第325章 騎軍

然而這發展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

此時沈兵正在練兵……沈兵練兵的主方向還是在擴大神武軍也就是騎兵。

這是河套地區的優勢,這一帶草肥水美是優良的養馬場,養出的戰馬質量一點都不比匈奴差。

再加上沈兵又知道未來騎兵纔是王道,所以當然不會放棄這機會。

而且在這方面原河套百姓有一定的經驗……從代國返鄉的百姓有許多就是馬商和牧民,當初李牧的北地精騎也就是靠他們養的戰馬組建起來的。

沈兵第一時間將他們組織起來爲神武軍養馬,另外沈兵還從會騎馬的牧民中抽了一部份加入神武軍將其擴編至六千人。

但沈兵認爲神武軍的人數並不是大問題,更大的問題是騎射。

對此沈兵還幾次與王賁討論過這問題:

“上次與匈奴作戰,神武軍雖是大獲全勝,卻也暴露出我軍的不足!”沈兵說:“尤其是神武軍,其雖是防禦有餘但進攻不足。”

王賁深有同感:

“將軍所言甚是。”

“神武軍更應是主力而非輔助。”

“然上回與匈奴一戰,神武軍不只是輔助,幾乎只是盾牌,用來擋在大梁軍前的盾牌。”

王賁這說的是。

上次殺敵的幾乎都是那一千步卒的強弩,神武軍只是佔着藤甲及機動之利擋在匈奴騎兵面前使其難以靠近步卒方陣,說到底就是起着盾牌的作用。

扶蘇則奇道:

“然我軍以一千士卒再加兩千精騎便擊退匈奴萬餘大軍。”

“往後如何不能繼續以此法作戰?”

沈兵和王賁對望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

王賁解釋道:

“公子有所不知。”

“上回我等出戰其實是佔了防守的便宜。”

“倘若我軍要到百里之外作戰……步卒要行兩天而騎軍只需一天,到時又該如何應敵?”

扶蘇“哦”了一聲這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古時的步兵與騎兵協同十分困難。

這不像現代,步兵可以搭乘汽車、步兵戰車甚至蘇聯還直接讓士兵趴在坦克後頭與坦克協同。

古時的騎兵與行動緩慢的步兵在速度上幾乎不可能協調……步兵趕不上騎兵,而如果騎兵放慢速度等步兵的話,那騎兵就毫無意義。

所以像上回那樣步兵與騎兵協同將步兵強弩與騎兵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情況不是說沒有,但絕不是常態。

尤其對付來去如風的匈奴騎兵,秦軍步兵就更是無法追上他們。

總而言之:就是硬碰硬秦軍佔優,靈活機動作戰……秦軍的步騎將不得不分開作戰,於是兩軍優點無法互補,無論哪一軍與匈奴對陣幾乎只能等死。

比如神武軍單獨與匈奴作戰。

神武軍雖有藤甲防禦之利,但騎射遠不如匈奴,匈奴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又準又快的命中神武軍,神武軍卻拿射程外的匈奴毫無辦法。

時間一長,神武軍便會陷入所謂的騎軍陷阱,也就是“打又打不着,走又走不掉”……會陷入這陷阱的絕不只有步兵,騎射不夠精湛的騎軍面對匈奴騎軍也同樣如此。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則神武軍根本無法與匈奴騎軍作戰,哪怕是沈兵給再多的補貼增強士氣也無濟於事。

扶蘇想了想,就說道:

“如此,我等便只有抓緊練習騎射。”

王賁回答:

“神武軍已日夜不停練習騎射。”

“然匈奴自小專練騎射,我等卻只練數年甚至數月。”

“無論我等如何練習……終歸是技遜一籌。”

其實王賁這還是往輕裡說了。

神武軍在騎射方面比起匈奴來又何止是“技遜一籌”。

如果要用什麼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匈奴是專業騎兵而神武軍是業餘的。

神武軍中也並非沒有佼佼者,比如剺,另外還有王賁。王柏、雷檜也能算一個……他們的騎射本領不會比匈奴差。

但也只是這些有特殊經歷和天賦的人才堪堪比得上普通匈奴騎手而已,從整體素質來對比神武軍就差太多了。

以王賁在戰場上的觀察就是:

“匈奴能借騎乘之力開弓,射程至少比我軍遠三十步且十分精準!”

“另輔以利於砍劈的彎刀,可遠射亦可近攻,戰力不可小覷!”

這也是沈兵在城頭觀察到的。

匈奴騎兵幾乎是與馬匹融爲一體,馬匹就像是他們長出的四條腿,他們總是踩在合適的點開弓搭箭,然後在順着馬匹的前進方向甚至馬匹躍至最高點時放箭……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另外匈奴長期騎射在馬背上能拉開更重的弓:

神武軍使用的弓普遍是兩百秦斤(折現代101斤)。

這弓力已不算弱,步兵使用的最小弓力是一百二十秦斤(折現代約60斤),只不過這是給體弱者使用。

騎軍大多是步兵中精選出的老兵,在他們還是步兵時就有開弓訓練所以能開更強的弓,且還是在下盤不穩的馬背上開兩百秦斤的弓。

若再用強一些的弓,騎兵就必須用盡全力開弓於是沒有多餘的力量和精力保持身體平衡更別說控制馬匹。

但匈奴使用的卻是兩百五十以上秦斤的強弓……

再配合上其射箭的身法,射程就比神武軍遠了三十步以上。

三十步對騎兵來說或許不多,但在戰鬥中卻會是個大麻煩。

因爲這麼一來匈奴就可以保持在神武軍射程之外與神武軍對射,然後來個“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於是神武軍就永遠無法傷到匈奴。

這讓沈兵一度想把馬鞍和馬鐙發明出來。

因爲這兩東西要是一出來,就可以成級數的彌補神武軍騎術不精的問題。

但考慮良久,沈兵最終還是忍住了。

他無法預知同樣裝備了馬鞍或馬鐙的匈奴會怎樣。

匈奴若是裝備了馬鞍或馬鐙,那或許就不再是能被衛青、霍去病打敗的匈奴,而應該是橫掃亞歐的蒙古騎兵了。

沈兵無論如何都不敢冒這個險,除非他能先把匈奴給打趴下。

或者至少也要將其打到元氣大傷。

(本章完)

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3章 劓刑第154章 謠言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9章 許昌第122章 浮力第249章 神武軍第254章 突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34章 馬店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46章 水源第131章 淳于越第525章第343章 資本第134章 困難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98章 梟首示衆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421章 巫術第52章 李牧亡第475章 龍城第164章 設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97章 活路第429章 榜樣第425章 交河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01章 炮戰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79章 挑明第249章 神武軍第8章 公士第344章 齊國亡第549章第546章 水源第400章 算盤第158章 騎兵第196章 昌平君第298章 戰法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315章 定價第543章 楊婷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3章 知己第17章 攻大於守第300章 牀弩兵第468章 目標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05章 真相第378章 交集第28章 能人第155章 水軍第503章 選擇第145章 楚軍第16章 變局第361章 封禪第365章 原料第501章 炮戰第222章 追敵第349章 直道第93章 姬丹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75章 樂趣第87章 翻車第152章 破冰第449章 改革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32章 補給第197章 活路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章 底牌第126章 水網第426章 綠洲第392章 獨輪車第351章 五原第402章 勸降第309章 炫耀第349章 直道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537章 楊端和第548章 書信第415章 引信第537章 楊端和第425章 交河第305章 反包圍第193章 密信第532章 西域第18章 主動防禦第480章 請辭第108章 求放過第519章 火器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80章 請辭第141章 陷阱
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3章 劓刑第154章 謠言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9章 許昌第122章 浮力第249章 神武軍第254章 突圍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34章 馬店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46章 水源第131章 淳于越第525章第343章 資本第134章 困難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98章 梟首示衆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421章 巫術第52章 李牧亡第475章 龍城第164章 設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97章 活路第429章 榜樣第425章 交河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01章 炮戰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79章 挑明第249章 神武軍第8章 公士第344章 齊國亡第549章第546章 水源第400章 算盤第158章 騎兵第196章 昌平君第298章 戰法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315章 定價第543章 楊婷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3章 知己第17章 攻大於守第300章 牀弩兵第468章 目標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05章 真相第378章 交集第28章 能人第155章 水軍第503章 選擇第145章 楚軍第16章 變局第361章 封禪第365章 原料第501章 炮戰第222章 追敵第349章 直道第93章 姬丹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75章 樂趣第87章 翻車第152章 破冰第449章 改革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32章 補給第197章 活路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5章 底牌第126章 水網第426章 綠洲第392章 獨輪車第351章 五原第402章 勸降第309章 炫耀第349章 直道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537章 楊端和第548章 書信第415章 引信第537章 楊端和第425章 交河第305章 反包圍第193章 密信第532章 西域第18章 主動防禦第480章 請辭第108章 求放過第519章 火器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80章 請辭第141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