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豬肝補血

“天……”

“夫人,您……”

“快來人,端水拿藥!”

丫鬟們一見到顧懷袖回來,原本是高興的,結果一看她那手,又嚇得不行。

衆人都忙碌了起來,唯有張廷玉尚算是鎮定。

他吩咐人去辦事,自己扶了顧懷袖進屋,讓她坐好,然後沉默着埋頭將外頭裹着傷口被血給浸紅的綢帕,扔了下去。

看着她被傷藥糊上的傷口,張廷玉拿了一旁青黛端過來的乾淨帕子,將傷口周圍的血跡給擦乾了,偶爾看見翻起來的皮肉,就拿一旁的藥瓶給抖上一點藥粉。

嘴脣緊抿,張廷玉一張臉冷峻之極。

顧懷袖笑道:“好歹沒事,何必這樣在意呢?皇上左右還是明君……”

說來,她自己都覺得諷刺。

明君也不過爾爾,哪一個帝王手底下不是千千萬萬人命?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皇帝除外。

因爲皇帝本身就是法。

張廷玉冷着臉,也冷着眼:“閉嘴。”

她怔然了半晌,看他只小心翼翼又惱怒至極地擦着她手指和指縫裡沾上的鮮血,又不由得一笑:“你別這樣……”

“我怎樣?”張廷玉手一頓,出來的每個字都跟冰塊一樣,“你只是輕輕劃上一刀,皇上也不會跟你計較……怎……”

他“怎”字一出口,終於還是立刻就閉了嘴。

讓顧三閉嘴,不如自己先閉嘴。

張廷玉決定不說話,先給顧懷袖處理手上的傷口。

半路上,阿德已經跑去杏林醫館請人了,再過一會兒人就應該來了。

“四爺說,讓你今年舉薦年羹堯上去,擔任鄉試主考官。”顧懷袖若無其事地說了,“我是他奴才,你不是。”

“你是我髮妻。”張廷玉看着手裡的絲帕已經染紅,便換了一條,低眉慢聲道,“與虎謀皮,不謀如何能得?四阿哥是知道我負責處理這次各省鄉試之事。”

顧懷袖一下愣住了,有些沒想到。

張廷玉笑了一聲,他自然知道顧懷袖爲什麼詫異。

歷年來,朝廷選拔人才,從縣試鄉試到會試殿試,一層一層。

每一次考試都有主考官,考生員與童生的時候,都是知縣監考出題,每一個地方出來的名次都排在縣衙的翹頭案上,所以下面小三元只稱之爲“案首”,當初投河死了的汪繹就是連中三個案首。後面的三場考試,則稱之爲“大三元”,分別是各省鄉試解元、順天會試的會元、金榜殿試的狀元。

這鄉試,就是最要緊的三場考試之中的頭一場。

每年各省鄉試的主考官,基本都是從京城這裡,由皇帝欽點出去的。

自明時起,便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

翰林院之中的人,一般都是進士出身,每次點學政和主考官,也基本從這裡出。

翰林院之中的翰林們,敢叫“老先生”,哪個不是學識過硬?

由他們擔任考官外放出去,才能讓衆人都服氣。

所以每到了要點考官的時候,翰林院之中不少人都翹首以盼,只等着皇帝點中自己。

顧懷袖經常戲稱張廷玉爲“窮翰林”“老先生”,“窮”指的就是翰林們的日子清苦,連俸銀都領不到幾兩,可一旦外放出去做了學政或者考官,出去一趟回來就能吃一輩子了。

朝廷的俸祿不夠,官員們連過日子都不成,所以下頭有些灰色的銀錢乃是上位者默許的。

當鹽政有冰炭銀子,當學政,有“棚規”和“辛苦費”,也就是監考費和辛苦費。

有的出題考官還能自己寫書賣給考生,畢竟涉及到以後出題的事情。

這些都是皇帝允許的……

可以說,學政和考官都是肥差,而且不比“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來得兇險,一切都是安全的,甚至是高尚的。

爲朝廷選人,鄉試考官都是要皇帝點的,只是張廷玉現在是南書房行走,正好辦這件事。

他在翰林院之中多年,從中了狀元的那一年起,又寫過一本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的書,對如今的翰林院可稱得上是瞭如指掌。

康熙讓張廷玉來辦這件事,可見康熙不是個糊塗人。

張廷玉道:“今年外放鄉試考官的事,一半人由我提薦,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老大人再把關叉名,若有異議提出再議,最後組織翰林們考試,便是‘考差’了。”

他說着,已經將顧懷袖沾血的袖子撩了上去,手腕上還沾着血。

帕子浸入水中沾溼了,只輕輕擦拭着她藕臂。

“這件事本是絕密……誰也不知道我握着這樣大的權力,所以翰林院之中的故交們雖有向我打聽此事,卻還沒來找我討差事。我也不曾想,這消息竟然泄了出去……四阿哥竟然知道……”

竟然知道。

南書房之中的一切事情都是機密,張廷玉很少對外面說。

他每一日處理的事情,都不小,而今提薦各省鄉試主考官,可以說是半個大清朝的人才甄選,都握在了他的手上。

“要提一個年羹堯,太容易了。”

顧懷袖也暗道四爺好算計,她都不知道的事情,胤禛竟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不過聽張廷玉這話的意思,最要緊的其實應該是消息是怎麼透露出去的。

“你怎麼知道我進宮,並且要出事的?”

“南書房裡聽見的,是德公公身邊的小太監小呂子。不過我也很好奇,四阿哥哪裡早就備好了傷藥等你出來。”張廷玉眼神微微發寒,只道,“捅這件事出來的是宜妃。當日我在行宮之中聽人說你進去了,卻一直沒見着你人……那時候行宮裡與你有仇的僅有一個朱江心與林佳氏……所以我……”

“你不敢明目張膽地插手,也不確定中間是不是有太子,更不敢在行宮之內亂走,唯有一個朱三太子的孫女朱江心能在行宮之中亂走……所以,你使計引了朱江心來找我,然後轉頭就找了宜妃。”

顧懷袖聽見之前胤禛站在宮道里說的時候,就已經將事情給想通透了,她說來波瀾不驚。

張廷玉聽了,只垂着眸:“只怪她倒黴……我原沒想害她性命……”

可這女人,必須死。

只是沒想到,她人死了之後,他當時太急又忘了有宜妃這麼個處理不掉的後患。

當時是別無選擇,只有宜妃有那個能耐罷了。

顧懷袖笑道:“何必在我面前這樣虛僞?”

張廷玉也笑:“怕你以爲我薄情寡義,連愛慕我的女人,我都能毫不留情辣手害了……”

真不知道有危險?

假的。

張廷玉豈能不知道箇中定然有不測之險?

只是十個朱江心也抵不了他的顧三一根手指頭。

死了也就死了,張廷玉不過頂多兔死狐悲意思意思,連眼淚都不會掉一顆。

他將顧懷袖的手擦完,上官轅也就到了,張廷玉讓了個位置,讓他給顧懷袖看手。

上官轅一看顧懷袖傷口就奇道:“這不是我師父獨門的傷藥嗎?”

顧懷袖道:“宮裡帶出來的,您且看看我這傷口。”

之前胤禛說這藥是孫之鼎那邊來的,想必孫連翹跟孫之鼎都很聽話,投靠了四阿哥了。

上官轅沒敢多問,只看着傷口頗深,也不知是誰人下手這樣狠,他又提了兩瓶傷藥出來:“您這傷沒兩個月落不了疤,留不留傷痕也是未知……好歹是斷在掌心,不怎麼看得出來。看着這傷口,倒興許唯有一件好事……”

上官轅摸了摸自己鬍鬚。

顧懷袖心說自己這樣倒黴,哪裡還有什麼好事?

張廷玉也看了看顧懷袖的傷口,問道:“何來的好事?”

一指顧懷袖掌中的紋路,上官轅道:“原本這一條線乃是斷了的,今兒夫人這手傷得巧了,一個手掌都被這一道傷疤給拉出一條線來……大富大貴,長命百歲啊。”

顧懷袖一下就聽笑了:“您這是算命還是治病呢?”

“有時候算命,有時候治病。”

上官轅罕見地笑了一下。

他又接着道:“給有心病的人算命,給有身病的人治病。大夫行醫,不過爲了救人。醫者仁心,算命救人,又有什麼區別?”

倒還是頭一回聽見這樣的道理。

顧懷袖看了看自己重新被包起來的手掌,卻想着:幸得傷了的是右手。

丫鬟們帶着上官轅出去開方子,付了診金,這才請他好吃好喝一頓,夜裡送了人走。

現在屋裡什麼事情都是張廷玉幫着做,她手傷了碰不得水,洗臉都是他代勞,甚至還幫着她洗腳,端遞洗漱的水,沐浴自然也是他幫着了。

晚上躺着睡的時候,他握着她手,按在自己心口,只道:“快了……今日你走後,皇上與我談了納蘭容若的《飲水集》,便是你父親幫着編纂出來的那一套。裡頭有納蘭懷人之詞,皇上是在思念皇后了……太子乃是先皇后所出,皇上念着舊情,一直對太子做的一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如今,是已經開始動心思了。只要他動心思,下面人就多的是機會能乘了……”

更何況,他有那麼多個虎視眈眈的兒子呢?

大阿哥雖然是個庸才,可很能找麻煩;

四阿哥心思狠毒,乃是蟄伏在太子身邊一條毒蛇,只等着太子哪一日露出破綻,他再寄予致命一擊;

八阿哥外有賢名,笑起來溫文爾雅,籠絡不知多少王公大臣,雖系辛者庫出身的妃嬪所生,可心裡自有他的一份野心;

九阿哥雖然對皇位沒有野心,可畢竟宜妃爲郭絡羅氏,背後勢力強大,他支持着八阿哥,事情就更大了;

十阿哥乃是八爺黨,又是一位跟九阿哥差不多的,且按下不說;

除了這些人之外,十三阿哥最近風頭勁得頗爲離奇了,聰慧又有才能,連張廷玉都要稱讚一句,只可惜……是四爺的人。

十四爺乃是四爺的親兄弟,卻跟八阿哥走得很近,更是離奇了……

皇家的關係啊,錯綜複雜得厲害。

若是太子這麼一倒,下一個被立爲太子的又是誰呢?

張廷玉眯着眼,“且讓太子無知無覺,一步一步觸着皇帝的底線,終會逼得他廢太子的……”

顧懷袖不說話了,只道:“睡吧。”

張廷玉點點頭,也閉上了眼。

次日早朝過後,衆人照舊在南書房議事。

張廷玉手裡有兩本摺子,一本厚厚的,乃是整個翰林院庶吉士以上者的檢討、修編、修撰等的名單,另外薄薄的一本,則是他提薦的各省鄉試主副考官的名單。

李光地感慨地看着張廷玉,只道:“當年跟我一起擬名單的,乃是你老父親,你如今才踏入官場不過兩年,竟然就混到了你父親三十幾年走的位置上……長江後浪推前浪,終究還是你們能耐了。”

張廷玉垂首拱手道:“李老大人謬讚,廷玉受之甚愧,不過沾着父兄餘蔭,恬居此位罷了。此乃今年各省鄉試考官的提薦名冊,還請李老大人過目。”

聞言,李光地伸手接過。

他將摺子打開,長長的一沓名單,主考官一人,同考官兩人,鄉試會試的房官不算。

近百人的名字寫在上頭,李光地一一地看過去,掃過年羹堯的時候根本沒有停頓。

他最後只叉掉了兩個名字,道:“這二人曾被皇上訓斥過,斷不能上。餘者沒有問題,過三日便考差,過了的都派出去,考差的考題依舊從南書房這裡出。我將名單面呈給皇上,你辛苦了。”

“多謝李老大人提點了。”

這些被張廷玉提上去的人,學識應當都是沒問題的,可畢竟張廷玉在皇帝身邊的時間不如李光地多,對皇帝的好惡知悉得不夠清楚,因而有疏漏。如今李光地將這二人的名字塗掉,乃是提攜着他,張廷玉又不是不是好歹,對李光地自然是敬重有加。

李光地看張廷玉,卻覺得這樣的人確實是難得。

高中狀元入翰林院與那些同進士出身的人一起習清書,不驕不躁地熬着,終於熬出了頭,如今一入職便是重臣,迅速得到皇帝的信任,可仍然不見他有任何的浮躁與高傲,始終虛懷若谷,這氣度胸襟與韜略見識,儼然他日宰輔之相了。

五月初,考差結束,年羹堯外放四川省鄉試主考官,即日赴任。

在一大堆的鄉試考官人員名單之中,獨獨沒有張廷玉。

原本李光地以爲皇帝會放個最要緊的順天鄉試主考官給他,不曾想竟然什麼也沒有。

張廷玉還是四品的南書房行走,頓時讓朝中衆人猜測不已,都有些摸不清皇帝是怎麼想的。

只有張廷玉自個兒明白,當初在宮裡說過那些話,皇帝自然厭惡他。

一面倚重張廷玉的才能,一面又要壓着他,好教他知道皇帝的本事。

張廷玉規規矩矩地聽候着差遣,等九月裡各省鄉試都過了,新一輪的朝堂風雲便來了——

康熙四十四年,鄉試結束,朝廷裡爲着讓誰擔任明年會試總裁官而掙破了頭。

太子爺,八阿哥,大阿哥……

各自提出了各自的人選。

八爺胤禩在江南士林之中多有賢名,他極力舉薦自己一黨的人,好籠絡住今科士子,畢竟翰林院之中就多的是他的人,沒人會嫌自己的勢力大。

而四阿哥胤禛就跟看戲一樣,冷眼瞧着衆人爭來爭去,在旁邊一語不發。

爲着誰當會試總裁官的事情,康熙看着朝堂下面唱了好幾日的大戲,今日這個大臣出來說誰誰誰好,明日那個大臣出來說誰誰誰決不可擔任總裁官……一個又一個人,就在康熙眼皮子底下蹦躂。

他看着這些人蹦躂了幾十年,蹦躂的人也換了一批又一批,總有那麼幾個眼熟的,卻都還是不愛蹦躂的。

於是康熙隨口就問了:“李光地啊,要不你去吧?”

滿朝文武剛剛還爭論得激烈,這會兒全都跟被打了一巴掌一樣。

又是李光地?

這老頭子多大年紀了,都老眼昏花了!

要緊的是誰都知道李光地是個皇帝黨!他當總裁官,連各自妥協爭奪的機會都沒有!

不成,不成,李光地不成!

立刻就有無數人委婉地說李光地已經當過許多次了,還有李光地年紀也大了……

衆多說辭可謂是天花亂墜,貶低李光地的同時就將自己準備的人選給拋出來。

只可憐李光地這麼大把年紀了,竟然還要被這些人拉出來跟後生們比較,聽了這些人的話,李光地也只能搖搖頭嘆着氣,這都是個什麼事兒啊!

孃的,有你們這樣罵人的嗎?

敢罵我老李?

有你們好看!

李光地老小子,他早把皇帝的心思給琢磨了個透,這會兒老神在在地,故意沒說話,等那些個蝦兵蟹將、牛鬼蛇神都蹦躂得差不多了,李光地才清了清嗓子:“啓奏皇上,誠如諸位大人所言,老臣深受皇恩,多次主持會試,如今已是兩眼昏花,難保不再出個姜宸英案來。所以,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另謀他選。”

“這滿朝文武都把能說的人給說了,你李老大人難道還有什麼人選不成?”康熙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問着李光地。

李光地一躬身:“恰有一人,最合適不過,年輕有爲又學識豐富,不至於如老臣一般昏聵。”

衆人心裡咯噔一下,好個李老頭,你這是坑咱們啊!

誰不知道你是皇帝的心腹,你說話這就是皇帝的意思啊!

你娘啊,你這樣說,咱們還敢反駁嗎?

你說說,還敢嗎?!

讓不讓人活了!

一時之間,無數人將李光地罵了個狗血淋頭,卻又只能憋了一口血,等着聽這人到底是誰。

康熙老爺子裝模作樣地好奇一問:“哦?還有誰沒提過?”

他掃了一眼,張廷玉站在一邊,雙手放在身前,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

而後,李光地一躬身,朗聲道:“此人,便是張廷玉大人了。”

瞬時之間,所有目光聚集到張廷玉身上。

張廷玉眼皮子一掀,依舊沒事兒人一樣。

他心道這些個大臣們嘰嘰咕咕吵了有小半個月,爲着一個會試主考官的位置,幾乎把腦袋都削尖了,爭得是頭破血流,口唾橫飛……

阿哥們之間的勢力相互傾軋,彼此內耗,又不知道多少人相互之間鬥紅了眼。

可到底,這從天而降的會試總裁官的名頭一下被個老不死李光地,蓋在了張廷玉的腦門上,氣煞無數人啊!

李光地說的肯定就是皇帝想的!

這個張廷玉默默站在一旁有幾天了?

有幾天了?

鄉試主考官沒了他,又聽說他夫人得了皇帝的厭惡,以爲他起不來了,連這樣大的朝會都只能夾着尾巴做人,不敢說一句話。

誰想到?

誰想到啊!

人家不是不說話,人家扮豬吃虎呢!

跟看耍猴兒一樣看着咱們蹦躂了幾天呢!

欺人太甚,張廷玉李光地,一老一小,欺人太甚哪!

今兒不知多少同僚要吐血,張廷玉琢磨着準備幾斤豬肝,給諸位同僚府上送去?

第一更。

12點之前有第二更。

第238章 成王敗寇第53章 有孕第216章 說漏嘴第203章 沾血的第80章 秦淮十里第12章 舊伎倆第126章 胖哥兒第112章 八字現第239章 真假厚黑第35章 亮刀第128章 舞弊案第225章 條件第80章 秦淮十里第114章 定風波第239章 真假厚黑第128章 舞弊案第20章 泥人氣第203章 沾血的第250章 紅顏多薄命第27章 捉刀人第160章 環環緊扣第116章 小高興第127章 養兒日常第237章 東窗事發第132章 不負不離第141章 爲官之道第214章 蛛絲馬跡第70章 秀色可餐第241章 相位第88章 風雷定第146章 毒殺宮女第4章 我心疼他第18章 張家廷玉第109章 容齋隨筆第231章 一敗塗地第130章 殿試金榜第177章 壞棋第123章 更黑的第263章 番外 高無庸圍觀四爺第173章 火銃第173章 火銃第63章 首罪第221章 鹿血第259章 大結局(下)第221章 鹿血第4章 我心疼他第157章 色膽包天第159章 得知第220章 熱河第251章 押錯寶第126章 胖哥兒第63章 首罪第223章 再廢太子第28章 坑媳婦兒第99章 天煞孤星第191章 再南巡第42章 張二故事第231章 一敗塗地第59章 自戕第1章 有女顧三第22章 處理芳姐兒第162章 心尖尖第80章 秦淮十里第237章 東窗事發第171章 白髮第244章 指鹿爲馬第77章 相思病第209章 龍眠山隱居第169章 左撇子第214章 蛛絲馬跡第194章 又玠第1章 有女顧三第265章 番外 張老先生有話說(二)第6章 雞蛋與書法第82章 錦鯉池第181章 作繭自縛第252章 名教罪人第126章 胖哥兒第13章 此計不成第147章 陷害第248章 滿門榮華第223章 再廢太子第129章 官二代第4章 我心疼他第16章 庶子明川第161章 耳光第151章 取哥兒第155章 若改嫁第178章 護犢子第45章 禍害成雙對第242章 內閣學士第16章 庶子明川第126章 胖哥兒第169章 左撇子第90章 出題第229章 金簪第73章 開水白菜第20章 泥人氣第214章 蛛絲馬跡第171章 白髮
第238章 成王敗寇第53章 有孕第216章 說漏嘴第203章 沾血的第80章 秦淮十里第12章 舊伎倆第126章 胖哥兒第112章 八字現第239章 真假厚黑第35章 亮刀第128章 舞弊案第225章 條件第80章 秦淮十里第114章 定風波第239章 真假厚黑第128章 舞弊案第20章 泥人氣第203章 沾血的第250章 紅顏多薄命第27章 捉刀人第160章 環環緊扣第116章 小高興第127章 養兒日常第237章 東窗事發第132章 不負不離第141章 爲官之道第214章 蛛絲馬跡第70章 秀色可餐第241章 相位第88章 風雷定第146章 毒殺宮女第4章 我心疼他第18章 張家廷玉第109章 容齋隨筆第231章 一敗塗地第130章 殿試金榜第177章 壞棋第123章 更黑的第263章 番外 高無庸圍觀四爺第173章 火銃第173章 火銃第63章 首罪第221章 鹿血第259章 大結局(下)第221章 鹿血第4章 我心疼他第157章 色膽包天第159章 得知第220章 熱河第251章 押錯寶第126章 胖哥兒第63章 首罪第223章 再廢太子第28章 坑媳婦兒第99章 天煞孤星第191章 再南巡第42章 張二故事第231章 一敗塗地第59章 自戕第1章 有女顧三第22章 處理芳姐兒第162章 心尖尖第80章 秦淮十里第237章 東窗事發第171章 白髮第244章 指鹿爲馬第77章 相思病第209章 龍眠山隱居第169章 左撇子第214章 蛛絲馬跡第194章 又玠第1章 有女顧三第265章 番外 張老先生有話說(二)第6章 雞蛋與書法第82章 錦鯉池第181章 作繭自縛第252章 名教罪人第126章 胖哥兒第13章 此計不成第147章 陷害第248章 滿門榮華第223章 再廢太子第129章 官二代第4章 我心疼他第16章 庶子明川第161章 耳光第151章 取哥兒第155章 若改嫁第178章 護犢子第45章 禍害成雙對第242章 內閣學士第16章 庶子明川第126章 胖哥兒第169章 左撇子第90章 出題第229章 金簪第73章 開水白菜第20章 泥人氣第214章 蛛絲馬跡第171章 白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