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

遊學之事,目的是一回事,沿途又是一回事。

作爲南行赴楚的第一站,霸下穿太原、邯鄲、東郡,一路南下,行到碭郡以西,在名城大梁的遠郊熄爐補給。

大梁曾有天下文華之稱,百年前即爲魏之國都,此後連番興擴,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中原都會的顛峰。

世傳大梁鼎盛之時,夜如晝,城無眠,聚民十萬,比肩繼踵。高牆之內樓閣密佈,飛檐層疊遮蔽天空,有小兒長至少年,仍不知秋雁南往,日從東昇。

只是這段傳說的真假對李恪這個年紀來說已經無從去判。

七年之前,王賁攻魏,掘大河大溝水淹大梁,洶涌的河水沖垮城牆,譭棄樓宇,將大梁的繁華徹底淹沒在眼前這片殘垣斷壁當中。

現在的大梁只是一座小小的,破敗的三裡之郭,視野盡頭尚能見到腐朽的梁木高聳向天,上頭早已爬滿草藤,一眼望去,與將死的林木無異。

趁着查證驗傳的當口,慎行指着遠處一個單薄的小山包對李恪說:“恪,那處曾是大梁的城牆,高五丈,寬四丈,上萬大軍不足以塞,魏人號稱固若金湯。”

李恪聳了聳肩:“金湯最終卻輸給黃湯。我猜王賁當時或是在想,沒有什麼城牆是大河衝不垮的,如果有,那便再掘開大溝!”

慎行被逗得哭笑不得:“此言可莫在大梁城中說。”

李恪奇道:“王賁做得,我卻說不得?”

“魏人好臉面……”

“虛妄的臉面罷了。”李恪撇了撇嘴,“老師,我聽聞碭郡郡治落戶睢陽,大梁舊民卻不離故土,莫非就是這臉面之故?”

“城雖破,故土不可離。”

“皆在一郡之地,左右不過數百里,算不得背井離鄉吧?”

慎行搖了搖頭:“睢陽再好,也沒有往昔雲煙。”

“還真是臉面……”李恪翻了個白眼,看到蛤蜊收回驗傳,繳了城稅,就讓滄海蹲下來,重把慎行扶上背榻,“老師,您還未與我說,我們來這破城作甚?”

“此番你以真名履世,爲師有意帶你尋訪名士,否則錦衣於身,無人知曉,豈不枉費了爲師心意?”

李恪興奮道:“這大梁城中有名士?”

慎行尋了個舒服的坐姿,笑着點頭:“張耳,陳餘,此二人儒學精深,賢名當世,有伯牙子期之美譽。不過眼下張耳不在,城中唯有陳餘。”

“儒生?”李恪的臉色古怪之極。

墨家非儒,慎行帶他來拜訪儒家,不會是想踢人館子吧?

……

大梁城,成安裡,裡中有處佔據六宅的廣闊茅舍,匾掛【乘府】。

慎行令蛤蜊拜門遞謁,自己則下了背榻,領着李恪在門旁束手。

不一會兒,遞送拜謁的蛤蜊被從人請了出來,半開的大門順勢閉合,從後傳出栓門的聲音。

李恪覺得這一套好似有些眼熟……

慎行清了清嗓子:“主家可在否?”

屋中無人應答。

慎行等了一會兒,凝聲又問:“主家可在否?”

屋中隱隱傳來回應:“敢問先生,欲尋何人?”

“隴西慎行,聽聞乘公婿賢,特請拜會!”

“竟是墨家鉅子親來?稍待!稍待!”

那應和由遠及近,不一會兒,大門便被人從中大開,從內迎出個寬袖儒袍的白麪漢子,衣飾端正,髮髻不亂,以一對光足踩地,邁着小步趨出門檻。

只見他風雅卓絕地抖摟一下裙襬,有意無意,恰好亮出那對髒兮兮的腳丫,持續足兩個呼吸,這才擺平裳服,躬身長揖。

“先前不知鉅子親至,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慎行笑着回以長揖:“老兒無名,何勞賢君倒履。”

“佳賓盈門,鼓樂不及,鄙履礙事,棄之何惜!”

“賢君盛情,實令老兒羞煞!”

“鉅子無愧,鉅子當得!”

兩位影帝就這麼你來我往地恭維了半日,李恪強忍着笑,總算等到慎行和那人一同起身。

“敢問鉅子同行……”

“此子乃劣徒李恪。恪,還不過來見過賢君?”

李恪不情不願地邁前半步,學着慎行的樣子一記長揖:“雁門學子恪,見過陳……”

“無名之輩,不足以提!”

李恪的招呼被毫無徵兆地打斷,只好躬身站在那兒,撇了撇嘴,餘光偷瞧。

陳餘正在打量李恪,由下至上,又由上至下,其目光在七星龍淵上停留片刻,最終卻落在深衣右畔的李家玉牒上。

“佩高潔,承勇烈,武安之血,果不一般!”

陳餘讚歎一聲,擡手虛扶將李恪扶起,也不回禮,只是側身擺手,含笑迎客。

“屋外風大,鉅子,屋內請!”

“賢君先請。”

“鉅子先請!”

“賢君先請。”

“鉅子先請!”

“不若……我等一道?”

“把臂而行,甚善!”

李恪滿心疲憊地看着慎行邁步,當先踏入大門,陳餘隨後,又幾步前趨與慎行把臂。

李恪終於嘆了口氣,對一臉傻樣的蛤蜊和滄海揮了揮手。

滄海一張問號臉靠上來:“方纔,可是黑話?”

李恪恨恨瞪了他一眼,輕聲說:“你懂甚,這叫虛禮。”

滄海還是不明白,小聲嘟囔道:“蛤蜊明明連拜謁都遞了,他怎的也不看上一眼?”

李恪不屑一笑:“待會兒記得跟緊我身後,入門廳後四下瞧瞧,若我所料不差,隱蔽處當有一雙步履,一處泥塘。”

滄海瞪大眼睛:“你說他……”

李恪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朗聲笑道:“進門吧,謁而獨行,非禮也。”

衆人跨入乘府大門,細緻的蛤蜊果然在門廳側後找到一處小小的溼泥塘,塘邊有桶,有井,還有一雙乾淨步履,鞋幫如雪潔白,滾繡簇新。

滄海又準備大呼小叫,被李恪一眼瞪住,三人追上前行的慎行和陳餘,放緩步子,老實跟隨。

乘府有六宅,長四而橫三,看上去就像個奇怪的T字,而且院落前後不設隔斷,隨處可見都是木房茅舍。

這些屋舍雖破,院中人氣卻高,沿着長長的前院一路行至,兩側都是連片的矮房,短短的檐廊下皆是人影,老弱壯漢,一應俱全。

這些人有的習武,有的誦讀,怪誕的正練雜耍,風雅的撫琴弈棋。

慎行與陳餘邊走邊聊,輕聲誇讚道:“賢君蓄士,有孟嘗之風。”

陳餘自傲一笑,假謙迴應:“可惜我無才無德,投奔之人多擅雞鳴狗盜,莫說甘羅衛鞅之輩,便是毛遂之流,舍中亦難尋一二。”

“明珠彈雀,不如泥丸,細流納海,累塵成岡。遙想孟嘗當年,若是無此輩相幫,又哪兒來合縱六國,擎道懲奸的威風?”

“鉅子笑話我!”陳餘哈哈大笑,駐步擡手,“高士且在正廳安坐,我這便令備酒擺宴,我等,不醉不休!”

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
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八零三章 假道伐虢第五五四章 焚書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六二八章 轉帆延城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五二三章 請馭機關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六十八章 生死一瞬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三五七章 霸下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