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那麼,誰纔是反賊?

武昌。

自興漢軍舉義攻佔武昌以來,叫嚷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最兇的其實是一個降官。

此人就是最早投降興漢軍的宜昌學政王昂。

自降興漢軍以來,王昂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大義,正統。

其認爲滿清入關以來屠我赤手百姓,改我衣冠,斷我文明,使我華夏大族淪爲奴隸愚昧之人,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推翻清廷的政策,從而喚醒廣大愚昧無知的百姓起來共同推翻清廷。

由於王昂是第一個主動歸降的清廷官員,因此被興漢軍統帥顧師道委任爲湖北布政使。

可能也是千金馬骨的意思。

王昂上任之後,立即在湖北動員百姓割辮蓄髮,另外推行漢服漢冠,以此標明興漢政權的正統性。

爲此湖北佈政衙門頒佈了《漢人冠服制》、《漢人冠服圖》,要求各級官員主動帶頭穿戴漢官服飾,並恢復從前漢人禮儀,將清廷加之給漢人的諸多陋習一一摒棄,並焚燬大量清代編撰的史料書籍。

爲此有些走火入魔,連清廷給各地童生的教材《弟子規》都給禁了,《康熙字典》也改名爲《洪武字典》。

更規定各級衙門公文凡出現清廷字眼,一律用“韃子”、“胡虜”代替,同清廷的文獄完全相反,不知是王佈政曾受文獄之苦,還是糾枉過正。

然而由於滿清佔領中國長達百年之久,百姓莫說知道漢服了,就是連前明知道的都不多,因此儘管興漢軍本身是明朝遺民組織,對明朝時期的漢人衣冠文明保存完整,但由於清廷的“漢奸”妖魔化宣傳,使得湖北百姓除了少數社團分子、投機分子對興漢軍親近外,大多持懷疑牴觸態度。

同時由於湖北之地數十年未有戰火,雖吏治腐敗,但百姓尚能溫飽,如此自是沒有推翻清廷的動力。

所以,王昂推行的恢復衣冠新政在民間並未引起大的共鳴,僅武昌等大城市的街面上有漢服重現景象,其餘地方依舊是過去穿戴。

倒是強制割辮蓄髮取得不少成效。

爲了讓百姓主動割辮,王昂竟是下了嚴令,命人於各地廣貼布告,稱“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羶之俗。…今者清廷大勢已去,復漢即將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污,作新朝之民。

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遵者同滿洲韃虜,必置重罪。”

只是佈告張貼開始,效果不甚好。

原因是百姓認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今若割辮乃是對父母不孝。

另外就是很多百姓認爲留着辮子雖然醜,但要是把辮子割了自個就成大光頭,那樣看起來更醜。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清廷統治百年,辮子在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認爲自有人類之始便有辮子傳承,今若割去乃是毀損祖宗傳承。

加上有一些不看好興漢軍的鄉紳暗中散佈謠言,說要是割了辮子大清兵再來,就會統統砍頭,結果自是令得百姓響應割辮者屈指可數。

針對這一情況,王昂一開始採取的是利誘手段,即在各地交通要道、城門關卡處設下免費飯菜,只要百姓願意割辮,就能憑藉割下的辮子享受免費飯菜,另外還可以領三文錢。

這個辦法有一定效果,不少窮人爲了這免費的飯菜真的來割辮,可不少人是一邊吃飯一邊哭的,並且在走時死活要把自己辮子帶回去,說什麼這樣就算自己將來死了,也能讓親人在自己入殮時將其放入。

各地關於割辮的信息反饋到武昌這邊後,王昂立時知道光是利誘不行,於是請求軍隊協助強制割辮。

“今湖廣光復已數月有餘,辮子仍未除淨,而百姓尚有心懷猶豫,躊躇不剪者,是滿賊之醜俗猶存,於我漢人聲威有損。”

興漢軍統帥顧師道當即下令各部配合地方剪辮,在軍隊介入下,各地這纔開始大規模剪辮。

畢竟跟命比起來,辮子也不是太重要。

但不少地方士紳儘管被強制割辮蓄髮,也仍以“長毛”詛咒興漢軍,說“長毛”斷然長久不了。

不過隨着興漢軍勢力越來越大,連大清的定西大將軍都給打死後,士紳們態度明顯有了一些鬆動。

不少人私下說到“長毛”時,不再如開始那般惡毒攻擊,反而會感慨幾句,說什麼昔年我漢人不盡是長毛?

割辮的成功讓王昂信心大增,爲了撈取功績,在興漢軍站穩腳步,他又建議興漢軍高層前往顯陵祭拜,以表明興漢軍政權乃明朝後續,爲華夏正統所在。

顯陵乃前明嘉靖皇帝生父朱祐杬的陵墓,初以親王規制葬於松林山,嘉靖時改制升格,山稱“純德山”,陵曰“顯陵”,廟號睿宗獻皇帝。

也是除兩京外唯一的一座明帝陵。

此次拜謁活動是明朝遺民百年以來第一次祭祀前明皇陵,因此上下十分重視。

王昂以顧師道名義撰寫《祭明顯陵文》,寫道:“……滿清乘間入據中夏,嗟我幫人諸夫兄弟,迭起迭碚,至於百年有餘”

該文將清廷統治百年時期稱爲華夏亡國年代,意在告誡世人,漢人重新掌權,恢復中華,就像當年朱元璋消滅元朝建立明朝一樣。

清湖廣總督陳輝祖歸降之後也提出了系列建議。

首先就是提議整頓軍隊,將原來各成營頭的興漢軍整編爲主力十二軍,同時建議理清財政,強軍養兵以備北伐。

財政問題是目前興漢軍最大的難題。

原先興漢軍主力只有不到四千人,征戰以繳獲爲主,如今卻擴充爲十餘萬,且據有三省之地,不能再像從前那般攻佔一地即行抄搶藩庫用以養兵,反而要進行地方的實際治理,故而隨着軍隊人數的暴漲,彈械餉糧兩方面都支絀,軍火缺乏,軍餉不足。

此外由於戰事原因,導致商業阻滯,居民受困,市面蕭條,如此環境一旦外部壓力過大,極容易從內部崩塌。

誠如陳輝祖所言:“錢糧處理不好,兵必反而爲賊,民必起而爲匪。”

顧師道過去只在金川領導遺民抗清,論地盤不過一縣長,論兵員不過一參將,氣節堪稱天下無雙,然於實際治政經驗幾近於無。

因此對於做過湖廣總督的陳輝祖,顧師道極爲禮遇厚待,仍命陳輝祖爲湖廣總督,又以另一降官湖南巡撫巴延三爲長江經略。

也就是以陳輝祖幫助興漢軍建立政權,進行地方實際治理;

以巴延三爲興漢軍攻略長江下游。

陳輝祖上任之後想方設法對興漢軍官兵厚給錢糧,確保軍心士氣,同時針對過去的弊政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即大規模縮減地方開支,裁撤地方無用人士。

同時在武昌設立類似籌餉的單位,稱“助餉局”。

籌集的辦法是派員調查,挨戶勸捐,認明數目,填寫捐冊。

湖廣境內大小商號、地方鄉紳,富裕大戶都在助餉之列。

重點是那些做過清朝大官的致仕官員。

如前刑部侍郎郭某被陳輝祖親自上門勸捐,面對陳輝祖滅族的恐嚇,郭某不得已捐了30萬兩。

不過主動給興漢軍捐錢的也不乏其人。

曾做過蘇鬆道的荊州人劉某就主動給興漢軍捐銀10萬兩,並對陳輝祖道如果興漢軍不對民間騷擾,不對湖廣境內的退休官員迫害,他還可出面勸捐。

並勸說興漢軍萬不可如當年李自成般對士紳大行拷掠,那樣的話,漢室復興恐成曇花一現。

這個劉某倒是有點真心光復漢室的想法,只是因爲種種原因不便也不敢如陳輝祖這般公開歸降。

陳輝祖也不難爲劉某,同意其的要求,再三要求駐防荊州的興漢軍不可擾動士紳。

於是在劉某的奔走下,荊州的清廷退休官員和地方士紳一共爲興漢軍捐了白銀158萬兩,糧食萬石,另籌集棉衣萬餘件。

除勸餉外,陳輝祖又重建了府、州、縣三級衙門,還勸說了不少避禍的清朝官員出來做官,加上清點藩庫,統計繳獲,又得銀數百餘萬兩。

其它錢糧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開辦,釐稅鹽稅一律照舊徵收,所有各處公款公產,一律清查,隨時提用。

種種政策配以興漢軍的強力手段,真就半年時間理清了興漢軍的財政難題,雖各處錢糧支應仍嫌不足,但足以支撐戰事所需。

令得興漢軍統帥顧師道對陳輝祖刮目相看,稱:“得輝祖一人,如得半壁。”

解決錢糧問題同時,陳輝祖又力諫整頓軍紀。

由於前番興漢軍擴充太快,人員組成複雜,有大量降兵散勇、地痞流氓充塞其中,因此除精銳核心外,其餘各部軍紀堪憂,時常發生士兵譁變、搶劫等惡性事件,引起百姓對興漢軍的不滿。

如歸降的黃州綠營兵四百多人於校場點名時,兵士竟然強索軍餉,武昌方面任命的黃州知州沒有答應降兵無理要求,於是降兵譁變四出搶劫,事後清點經此兵亂,黃州損失多達三十餘萬兩。

兵變發生後的第四天即被興漢軍鎮壓,爲首者數十人被正法。

其實軍紀問題最早在興漢軍攻佔荊州時就已經出現,當時興漢軍主力進城後,倉促間只注意滿城八旗,不暇他顧,結果新加入的幾千新兵趁機在外城搶劫,城內無業遊民也跟着趁火打劫,導致外城市面兩天沒有安靜過。

大半商鋪皆遭搶劫,損失最大的一家當天就被搶走現銀七萬餘兩。

後續加入補充新兵很多,然秩序不整,兵不用令,紀律性差,很難指揮。

畢竟時間有限,哪怕興漢軍方面意識到軍紀問題,也做了不少針對性措施,還是難以短期內將十餘萬人馬整合完善。

能做到如今這個局面,已經是極不容易的了。

兵力上,興漢軍十幾萬主力相對於清軍是絲毫不落下風的,因此只要能夠繼續創造勝績,內部的種種不足也不會影響到大局。

局面走勢也確如陳輝祖所料,清軍節節敗退,江西一省得來全不費功夫。

在興漢軍的大舉壓境下,長江下游的安徽、江蘇清軍都調到了安慶,看起來安慶好似硬骨頭難以啃下,但只要興漢軍能夠不惜代價攻克安慶,安徽、江蘇變天就是時間長短的事。

有了長江下游的錢糧支撐,再復洪武北伐盛景就不是癡人說夢了。

因此,陳輝祖力諫於上游以守爲主,集中錢糧資源和精銳兵力攻打下游。

此外不斷建議改興漢軍這一稱號,正式以明軍爲號,並早日擁戴朱明後人爲帝,在大勢上徹底壓過滿清。

顧師道和其侄子顧明遠等興漢軍高層同意攻掠長江下游的戰略計劃,並準備從湖北再調兩個軍參加安慶會戰,只是對於是否立即擁立朱明後人爲帝,顧師道同其侄子顧明遠意見相左。

顧師道以明朝遺民自居,自是願意恢復明朝,成爲徐達、常遇春這樣留芳千古的名臣。

顧明遠卻不同意擁立朱明後人爲帝,說陳輝祖找來的那個朱明後人是真是假都不能確定,於大明覆國更是沒有半點功績,怎麼可以讓這麼一個人來當皇帝呢。

興漢軍其他不少將領也不同意擁立那個朱紹功爲帝,第一軍的軍帥呂元廣更是認爲如果非要登基稱帝,國號可用明朝,但皇帝未必就姓朱了。

言下之意以顧明代朱明。

如果顧明代朱明,顧師道無子,太子之位必是其侄顧明遠。

縱是顧明遠並無當皇帝野心,面對唾手可得的天子寶座,內心亦不免有些遐想。

顧師道思索再三,暫時擱置是否擁立朱明後人爲帝的爭執,只叫人善待那個朱紹功,並召集軍議稱恢復大明乃他夙願,只需攻克南京方能祭拜孝陵,正式復國。

這也是個持重穩妥的法子,至少眼下可以團結興漢軍上下,使興漢軍集中力量進取。

只是就在顧明遠計劃調兩個軍加入下游戰場時,清軍有了大動作。

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世凱被乾隆封爲大將軍王,領京營數萬八旗子弟南下湖廣。

一開始誰也不知道這個愛新覺羅世凱是哪座廟的神仙,等到後續情報打聽出來,這個愛新覺羅竟是賈佳世凱後,興漢軍內部知道此人底細的,不管是喜歡還是厭惡,都沉默了。

“這龜兒子,怎麼混的?”

呂元廣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道理來,倒是腦海中始終閃爍着那個指着自己臉,一臉賤兮兮,右臂上綁個白布條的八旗子弟。

“清軍之中像我這種膽小如鼠,貪生怕死的不多吧?”

“朝廷要是重用我,對你們是有好處的,難道不是麼?”

“.”

正琢磨呢,那小子的使者來了,竟是要和他們談一談。

“談他個鳥!”

呂元廣不同意顧明遠同那小子談,因爲他覺得那小子根本就是個廢物,他一個能打他十個。

爲了防止顧帥同意和這小子談,呂元廣更是勸說顧明遠不要將此事上報。

畢竟,那小子是顧帥的女婿。

爲了讓顧明遠相信賈佳世凱就是個大水貨,壓根就是來送人頭的,呂元廣更是將他知道的一切都說了出來。

之後,原本要調到下游的兩個軍也不調了,在顧明遠指揮下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

但女婿帶兵前來湖廣的消息還是被顧師道知道了,然顧師道只是嘆息一聲沒有質問侄兒爲何隱瞞於他,反而讓侄子全權指揮與清軍的戰鬥。

可讓興漢軍方面沒想到的是,清軍此後並沒有大的動作,看樣子是準備過完年再向武昌發起進攻。

等到鍾祥失守,第三軍的軍帥丘八被手下人叛亂殺害的消息傳到武昌後,興漢軍方面自是震動。

很快,又傳來多地守軍被清軍策反的消息。

深知銀彈攻勢之恐怖的陳輝祖向顧帥提出派人刺殺睿親王的建議,認爲只要睿親王一死,清軍就羣龍無首了。

其指出興漢軍兵員本就複雜,半數以上都是清軍降兵及地方鄉勇,這些人抗清意志不堅定,極易被收買。

若只是個別將領被收買過去於大局可能無大影響,但要是成片成片的降,哪怕只是地方的二線部隊,也會動搖興漢軍的統治基礎。

另外,興漢軍中可是有大量成建制降過來的清軍部隊,萬一這些部隊再被清軍收買過去,那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業怕就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可興漢軍的財政壓根不能和清廷比,所以不可能清軍出一百兩,他們出二百兩,用金錢對抗金錢的。

要麼立即組織大規模攻勢,要麼就是擒賊先擒王。

組織大規模攻勢倒是可以,問題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部隊被清軍收買,萬一有些部隊在調動時譁變作亂,怕是連收拾的機會都沒有。

因此,只有擒賊先擒王一策。

除掉那個睿親王,清軍不戰自潰。

可是,這個建議卻沒有得到顧帥的同意,甚至顧帥臉上明顯有不悅之色。

這讓陳輝祖很是不解,再看呂軍帥臉上也很彆扭,心下更是困惑。

“那個賈佳世凱.是我妹夫,從前對我們一直照顧有加,我們能有今天,都是我那妹夫的功勞。”

顧明遠說這話時臉色很古怪,但事實這一塊他不否認。

沒有這個妹夫,他們可能早就在小金川爲大明殉國了。

“嗯?”

陳輝祖怔住,事情要是這樣的話,那麼問題來了,誰是反賊?

總不能是他陳輝祖吧。

他頂天就是個叛徒。

第973章 陛下不能有狗腿子第609章 賈家真要出天子第267章 好純正的味道第669章 爲了大清就得不要臉第592章 我爲元嬰斷青天第415章 六爺要復辟第149章 又紅又專賈圖魯第398章 火燒紫禁城第851章 我們是睿親王的兵第520章 投機分子兩面派第375章 不正經的太后第876章 鐵拳行動第675章 第六百八十一票 天地江海不及額附一第404章 破宮城,亂殺人第990章 滿餉不可敵!第989章 我就是列強第34章 成績好有什麼不對第816章 別打了,我招!第997章 我老勒,大總統也!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794章 不認賬?弄死他!第667章 爲兄給百官打個樣第384章 忠忠忠!第402章 太后好狠吶!第354章 總理大人來真的第42章 賈領班開張大吉第435章 朕不是漢人!第47章 分配單位有五個第351章 西方鬼家,賈也第933章 大全成仙了第613章 大炮的會不會?第186章 黃馬褂,有的是第252章 額駙從來不胡鬧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第629章 這回你七我三第3章 我爲大清流過血!第525章 爹就是爹,老來勁了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601章 重點突出賈大人第686章 姑爸爸最大!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262章 天大地大,不及錢大第69章 千萬別跟賈大人聊第23章 掃除一切害人蟲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352章 東線無戰事第641章 栓柱老爺第49章 狗蛋大兵加錢哥第153章 誓爲八旗除禍患第90章 精忠報國賈大人第713章 皇位是不是還給我家?第583章 你就是英親王了第647章 額駙這裡加倍第918章 老富急了,真急了第231章 專門克上的團伙第488章 八旗不死絕,大清不會亡第738章 不是,我交了錢啊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379章 太后畏罪自殺?第68章 賈大人蓋世武功第860章 阿祖,你變了第281章 閣下,上路吧!第912章 六子,老富動手了第797章 誰能比我忠!第755章 心裡有數就行第729章 誰能比我狠!第7章 世風日下人心壞第803章 辮子乃不便之物第309章 吉宮滲水 社稷大亂第37章 恭喜少爺,三試甲等第639章 保不離柱,柱不離保第968章 老陳,來一首第10章 老太爺們來瞧瞧第48章 給少爺開開葷第208章 你是不是通敵了?第350章 你小子想養寇自重?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355章 同清狗拼了第663章 先滅綠營,再平八旗第838章 鬼子六,你籤不籤!第634章 做官難,做大官更難第661章 讓皇上講幾句第394章 殺乾隆,保大清第949章 敗家玩意六皇帝第789章 朝廷不地道第743章 朱家做皇帝,王爺做什麼?第575章 我選皇上第325章 賈大人發包第167章 六子也是你能叫的!第981章 老陳,要堅持啊第599章 少爺,受命於天來了!第643章 我全都要!第979章 爲了八旗第982章 是,幫主!第793章 誰給錢,誰是老大第764章 那麼,誰纔是反賊?第533章 大清第二吏部
第973章 陛下不能有狗腿子第609章 賈家真要出天子第267章 好純正的味道第669章 爲了大清就得不要臉第592章 我爲元嬰斷青天第415章 六爺要復辟第149章 又紅又專賈圖魯第398章 火燒紫禁城第851章 我們是睿親王的兵第520章 投機分子兩面派第375章 不正經的太后第876章 鐵拳行動第675章 第六百八十一票 天地江海不及額附一第404章 破宮城,亂殺人第990章 滿餉不可敵!第989章 我就是列強第34章 成績好有什麼不對第816章 別打了,我招!第997章 我老勒,大總統也!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794章 不認賬?弄死他!第667章 爲兄給百官打個樣第384章 忠忠忠!第402章 太后好狠吶!第354章 總理大人來真的第42章 賈領班開張大吉第435章 朕不是漢人!第47章 分配單位有五個第351章 西方鬼家,賈也第933章 大全成仙了第613章 大炮的會不會?第186章 黃馬褂,有的是第252章 額駙從來不胡鬧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第629章 這回你七我三第3章 我爲大清流過血!第525章 爹就是爹,老來勁了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601章 重點突出賈大人第686章 姑爸爸最大!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第262章 天大地大,不及錢大第69章 千萬別跟賈大人聊第23章 掃除一切害人蟲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352章 東線無戰事第641章 栓柱老爺第49章 狗蛋大兵加錢哥第153章 誓爲八旗除禍患第90章 精忠報國賈大人第713章 皇位是不是還給我家?第583章 你就是英親王了第647章 額駙這裡加倍第918章 老富急了,真急了第231章 專門克上的團伙第488章 八旗不死絕,大清不會亡第738章 不是,我交了錢啊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30章 說你幾等就幾等第379章 太后畏罪自殺?第68章 賈大人蓋世武功第860章 阿祖,你變了第281章 閣下,上路吧!第912章 六子,老富動手了第797章 誰能比我忠!第755章 心裡有數就行第729章 誰能比我狠!第7章 世風日下人心壞第803章 辮子乃不便之物第309章 吉宮滲水 社稷大亂第37章 恭喜少爺,三試甲等第639章 保不離柱,柱不離保第968章 老陳,來一首第10章 老太爺們來瞧瞧第48章 給少爺開開葷第208章 你是不是通敵了?第350章 你小子想養寇自重?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355章 同清狗拼了第663章 先滅綠營,再平八旗第838章 鬼子六,你籤不籤!第634章 做官難,做大官更難第661章 讓皇上講幾句第394章 殺乾隆,保大清第949章 敗家玩意六皇帝第789章 朝廷不地道第743章 朱家做皇帝,王爺做什麼?第575章 我選皇上第325章 賈大人發包第167章 六子也是你能叫的!第981章 老陳,要堅持啊第599章 少爺,受命於天來了!第643章 我全都要!第979章 爲了八旗第982章 是,幫主!第793章 誰給錢,誰是老大第764章 那麼,誰纔是反賊?第533章 大清第二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