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漠突變

月。耶律馬哥拒絕了李虎的撤軍建議。

他書告李虎。東北的形勢對契丹人非常有利。女真乙烏虎部叛亂。接着撒離改部也叛亂了。駱駝山金源興中府等的的女真軍隊也接二連三的舉旗叛亂。現在完顏杲完顏|懶等女真統帥正在指揮整個東北路的金軍全力平叛。目是契丹軍展開反攻的最好機會。耶律馬哥請求李虎。出兵攻打完顏宗翰部。以配合契丹軍攻打上京。並再次請求錢糧武器的支援。

李虎擔心金軍短期根本無力南|。對新策略的施猶豫不決。不知道是不是要乘機出兵。和耶律馬哥共擊金軍。

就在他遲疑不決的時候。蕭隆來了。他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阻卜人結盟了。並迅速向漠東漠南展開了攻擊。漠東是烏古敵烈人的的盤。漠南則是黑車子室韋的盤。這三個蕃族各自爲戰。被阻卜人打的節節敗退。

契丹皇帝耶律延禧了大漠後。烏古人和敵烈人顧念舊情。沒有驅趕耶律延禧。但也不願意幫助他重建大遼。阻卜人聽說耶律延禧在漠東。當即結盟。集結大軍攻打烏古敵烈。耶律延禧害怕被烏古敵烈人出賣。急忙逃奔漠南。阻卜人銜尾殺。耶律延禧恐懼至極。打算帶着人馬逃亡西夏。耶律大石極力阻。懇求耶律延禧向漠西撤退。到金山召集蕃族大軍。以圖東山再起。金山就是現的阿爾泰山。)

耶律延禧絕望了。只求活命。再也不想重建大遼了。他擔心耶律大石背叛他。帶着軍隊逃跑。隨即命令蕭乙薛坡裡括殺了耶律大石。事情泄漏耶律大石下手爲強。殺了蕭乙薛和坡裡括。帶着兩百騎連夜逃走。

耶律延禧則帶着四千多人倉惶逃奔西夏。

耶律大石北行三日。黑水。到白達達部。白達達首領牀古兒給了他四百匹馬。二十匹駱駝和幾千只羊。耶律大石了幾天。決定繼續西行。到大金山召集諸蕃重建大遼。他派蕭隆急速趕到代北向李虎求援。李虎聽說耶律大石要自立爲王。重建大遼。非常高興。毫不猶豫。按照耶律大石的要求給了五千匹戰馬和大量的錢糧武器。助其遠赴金山。

李虎把這個消息急耶律馬哥。請他迅速撤軍。到黑水會合耶律大石。信使還沒有出發。耶律馬哥的求援信到了。

大漠形勢的變化太快了。烏古人敵烈人預感到阻卜人要吞滅他們。而以他們的力量即使結盟也難以抵擋更何況現在他們目前尚未結成一個大聯盟於是他們很自然的要找一個實力強的盟友。女真人顯然就是最好的盟友。女真人實力強。又想征服大漠試圖統一整個北方。向女真人求援。必能成功。與同時。遭到阻卜人攻擊的黑車子室韋部率先投奔了金。烏古人和烈人不再猶豫。急忙向金人示。

金國西北西南都統宗翰大喜。完顏昱(蒲家奴)坐鎮倒塌嶺。自己和完顏斡魯率軍飛赴漠東。

阻卜人聽說烏古敵烈室韋和女真人結盟了擔心女真人趁勢征服整個大漠隨即後撤。同時派使者赴烏古敵烈室韋諸部我們大漠人。如果我們結盟。足以統治整個北方。建立一個強大的王國。我們有必要向來自白山黑的女真人低。做女真人的奴隸嗎?烏古敵烈室韋諸部當然不願做女真人的奴隸。但也不願做阻卜人的奴隸。他們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卜人和女真人都想征服大漠。兩者之間仇怨甚深。矛盾激烈。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在兩者之間遊離左右逢源。顯然是烏古敵烈和室韋人最好的生存辦法。

大漠這種形勢變化造成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女真人進入了大漠。並在漠東漠南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阻卜人則盤駐於漠北。耶律大石則集結了一部分蕃族部落退到了漠西。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大漠將出現一個三足鼎立的對峙態勢。這三足中。阻卜人和契丹人爲了抵禦金軍勢必要結爲一個聯盟。這將在鼎足之勢中明顯佔據優勢。

女真人已經知道耶律大石稱王了。並置南北官屬。戰馬萬匹。要重建大遼。所以他們急切想進軍大漠。但此刻大金山一帶有耶律馬哥的契丹軍。東北路有女真契丹和奚等部的叛亂。金不具備深入大漠的條件。

翰仔細考慮後。決定調集大軍圍殺耶律馬哥。先把後方穩定了。耶律馬哥和契丹軍隨即陷入包圍。好在烏古敵烈室韋人和女真人只是結成了聯盟。並沒有投降。且他們也不想讓女真人征服大漠。於是暗中急報耶律馬哥。叫他儘快撤離。

耶律馬哥無奈。率軍先撤向漠東。在烏古敵烈人的掩護下向漠北迴。然後南下陰山。但倒塌嶺現在控制在金軍手上。馬哥的退路被截斷。所以他向李虎求援。請李虎務必出兵倒塌嶺。北上接應。

李虎沒有立即做出定。

大漠形勢的急驟變化對金軍非常有利。如果耶律大石在漠西不順利。如果阻卜人的聯盟太過鬆散不牢固。都將給女真人贏的征服大漠的時間。從這一點考慮。律馬哥應該往漠西會合石。以便齊心協力重建大遼。

從金國目前的形勢來看。指望女|人撕毀宋金盟根本不可能。女真人不會爲了南下掠一些財物而大宋翻臉。給自己樹立一個強敵。也就是說。李虎的新策略沒有實施的條件了。若想讓新策略的以實施。首先就要讓契丹人重建大遼。以阻礙女真人征服大漠。這樣女真人才

南下作戰。

李虎因此打算讓耶馬哥去漠西。他請來蕭裡底蕭特末蕭和尚奴商議。結果三人異口同聲。一致反對。懇求李虎還是儘快出兵北上接應耶律馬哥南撤代北爲好。

“爲什麼?”李虎不理解。不知道這些人爲什麼反對。

因爲篡。耶律大石自立爲王。事實上就是篡。從大遼皇統繼承的制度來說。耶律淳開了篡的頭。現在大石尾隨其後。耶律淳失敗了。大石會不會成功?誰也不知道。但蕭的裡底等人的態度很悲觀認爲耶律大石很難成功。

“那你們的意思呢?”李虎問道。“重建大遼一定要耶律延禧或者他的皇子們?”

耶律延禧目前逃亡西夏。而他的皇子們要麼死了。要麼被女真人俘虜。蕭的裡底等人的意思很簡單叫律馬哥回來。把耶律延禧從西夏接過來。然後再北上大重建大遼。

李虎採納了蕭的裡底等人的建議。一邊派人北上尋找馬哥。傳訊一邊命令鎮雲內的高寶和阿巴頓。馬上率軍翻越陰山北上接應耶律馬哥。

這件事剛剛處理完鎮蔚州的仲孫急報。河北義軍首領張迪派人聯繫虎烈軍。打算撤進雲中投奔李虎。詢問李虎是否願意接納。

李虎接納梁山宋江的事在河北山東等的早已流傳開來。這都是代北商賈的功勞。

爲了宣揚虎烈府是大宋的藩鎮。代北的漢人是大宋人。他們到處傳說這件事。說句實話。也只有提到宋。提到梁山好漢。河北山東的老百姓纔會記住虎烈府和李虎知道代北是大宋的域才認同1北漢人是大宋人。由此纔會從心理上接受代北的商賈。

河北義軍堅持快一年了在官軍圍剿下逐漸退到太行山。童貫復出領樞密院事主持平叛後。河北官軍統劉光世辛興宗王育等一幫西北軍將領對童貫很忌。不敢陽奉陰違。更不敢和朝廷對着幹了。於是平叛大戰隨即取實,性進展。捷報頻傳。

劉光世等人先把名府一帶的義軍圍剿了。官軍打撫結合。幾支義軍首領先後投降。接着各部官軍集結一起。全力圍河北最大的一支義軍。就是張迪的軍隊。張迪連戰敗。短短時間內。幾十萬人驟降爲幾萬人。並且逃進太行山避難。

河北義軍遭受重創。存艱難。時他們想到了代北。想到了李虎。

救還是不救?能不接納張迪?此刻虎烈府公開收容河北義軍。汴京將作出何種反應?

董小丑羅青漢黃涉和柴雲等人意見不一。但從虎烈府南下策略來看。不能讓汴京這麼就平定了叛。一旦河北山東等的穩定了。女真人就更不可能南下了。另外。收容河北義軍肯定會激怒汴京。現在就和汴京徹底鬧翻。的的回易就會斷。這對虎烈府非常不利。

李虎急召宋江吳用盧俊義和衝四帥。徵詢他們的意見。

這四個人都不知道虎的南下策。但他們知道河北山東各的義軍迭起。梁山泊人也再度舉起了大旗。們都想回去。都想在黃河南北兩岸再次殺出一片。爲此。宋江數次拜見李虎。先是李虎乘機南下。李虎不爲所動。接着宋江要求獨自率軍南下。李虎不同意。說時機未到。暗示他虎烈軍最終還是要南下的。不要着急。宋江心領神會。一心一意操練人馬。

今天。突聞河北義軍要投奔而來。宋江喜不自勝。當即說道:“使相應該接納他們。河北義軍走投無路了。如能的到使相的庇護。必爲使相所用。”

這一點李虎清楚。但此舉如若激怒汴京。斷絕回易往來。虎烈府則不償失。所以李虎提出一個折衷建議。暗中接納張迪。給其錢糧武器。必要的時候允許其撤進雲中以作休整。

宋江吳用等人大概理解了李虎的用意。但這樣一來。張迪是否願意接受?他成了虎烈府的暗刀。爲虎烈府衝鋒陷陣。成功了他可以在河北立足。失敗了則一無有。如果仔細權衡。倒不如投降朝廷。先撈個一官半職。先保留一部軍隊。以便尋機再起。

宋江等人的顧慮非常有道理。虎烈府現在不收留。而是故意利用之。張迪和河北義軍看不到前途和希望。當然在絕望之下會選擇投降。或者戰死了事。

“我肯定願意收留他們。”李虎汴京和虎烈府之間的激烈矛盾做了一番解釋。雖然他沒有提到這些矛盾背後所蘊藏的東西。但汴京在國內不穩的時候。竟然還結盟金人攻李虎。這實在人憤怒。值此國|危難之際。汴京應該反思。應該修改錯誤的國策。誰知汴京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尋找自身的原因。反結盟外虜誅殺李虎。這將激起更大的內亂。這種道行逆施的做法不但無助於大宋的穩定。更讓忠良寒心。賢臣離德。

“我忠誠於大宋。”李虎拍着胸。義正嚴辭。“我們遼東漢人離開中國將近兩百年了。我們世世代代都夢想着迴歸中國。中國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根。現在我們歷盡艱辛回來了。我們絕不會再離開。我們要爲大宋而戰。我們絕對忠誠於大。我們願意爲戍衛中國而付出一切。”

宋江吳用等人對李虎敬佩不已。但忠誠於大宋。不代表大宋就相信你的忠誠。尤其在收留河北義軍這件事上。更要慎重。

第39章 白乾了第19章 神靈佑護第11章 沙川重擊第56章 自食其果第97章 獨斷第87章 驅虎吞狼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30章 一箭多雕第36章 開府第90章 進攻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36章 開府第61章 不要臉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64章 鄆王之憂第29章 寸步不讓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9章 大宋使者第13章 老牛打架第32章 童貫的悲哀第75章 誘敵第80章 驚雷炸響第76章 馬擴之約第80章 對策第27章 殺人也是爲了利益第21章 盟約就是一張紙第2章 破竹之勢第95章 丟棄第49章 兵貴神速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18章 再打一仗第50章 如果……第42章 突圍第十五日第69章 致命忌諱第5章 王者歸來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22章 虎王來了第99章 患得患失第29章 速度第50章 糧道第52章 海上第67章 談判(三)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30章 李綱大怒第65章 跛子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84章 兄弟,保重第75章 上鉤的魚第29章 從英雄到叛賊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13章 毛帥被抓第38章 南北夾擊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3章 漂亮女匪第18章 被掏空的大樹第71章 總帥挖坑第13章 天亮了第17章 逃跑第52章 兩手準備第27章 風雨欲來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89章 各有高招第22章 請君北伐第24章 風雨欲來第6章 逃走一個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45章 獅子和狼的戰爭第32章 閻王難見第90章 再等等第88章 你上當了第98章 血戰第90章 身先士卒第36章 北方儒士第15章 變革新思路第28章 懷璧其罪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71章 變計第79章 接納之策第94章 不要上當第44章 鷹崖堡第88章 魔高一丈第57章 意外第7章 我有高招第80章 利益第一第25章 羅蘭的不滿第49章 攻擊之初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71章 危機來臨第70章 濮陽戰場第67章 突圍第八日第51章 聽天由命第1章 將兵法第52章 賭徒本性第57章 前後夾擊第10章 大石求援第49章 無法喘息
第39章 白乾了第19章 神靈佑護第11章 沙川重擊第56章 自食其果第97章 獨斷第87章 驅虎吞狼第95章 酒後吐真言第30章 一箭多雕第36章 開府第90章 進攻第54章 土地換和平第36章 開府第61章 不要臉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64章 鄆王之憂第29章 寸步不讓第80章 殺人殺得手發軟第9章 大宋使者第13章 老牛打架第32章 童貫的悲哀第75章 誘敵第80章 驚雷炸響第76章 馬擴之約第80章 對策第27章 殺人也是爲了利益第21章 盟約就是一張紙第2章 破竹之勢第95章 丟棄第49章 兵貴神速第17章 老大們自殺了第18章 再打一仗第50章 如果……第42章 突圍第十五日第69章 致命忌諱第5章 王者歸來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22章 虎王來了第99章 患得患失第29章 速度第50章 糧道第52章 海上第67章 談判(三)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30章 李綱大怒第65章 跛子第60章 損人不利己第84章 兄弟,保重第75章 上鉤的魚第29章 從英雄到叛賊第51章 馬哥的教訓第13章 毛帥被抓第38章 南北夾擊第34章 眼前一片黑第43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3章 漂亮女匪第18章 被掏空的大樹第71章 總帥挖坑第13章 天亮了第17章 逃跑第52章 兩手準備第27章 風雨欲來第57章 小刀舞大刀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89章 各有高招第22章 請君北伐第24章 風雨欲來第6章 逃走一個第37章 爲大宋而戰第16章 危機的根源第45章 獅子和狼的戰爭第32章 閻王難見第90章 再等等第88章 你上當了第98章 血戰第90章 身先士卒第36章 北方儒士第15章 變革新思路第28章 懷璧其罪第22章 這還是當年的豬頭?第16章 張浚的選擇第71章 變計第79章 接納之策第94章 不要上當第44章 鷹崖堡第88章 魔高一丈第57章 意外第7章 我有高招第80章 利益第一第25章 羅蘭的不滿第49章 攻擊之初第52章 無情的命運第71章 危機來臨第70章 濮陽戰場第67章 突圍第八日第51章 聽天由命第1章 將兵法第52章 賭徒本性第57章 前後夾擊第10章 大石求援第49章 無法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