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對策

議事堂上,東西兩府中樞大臣和洛陽大都督楚逍遙、京畿河北京東五路宣撫使岳飛正在商討中原戰局,看到李虎進來,紛紛起身迎接。

今年這個新年過得簡樸,也沒有任何喜慶氣氛,不管是朝廷還是地方府署,也不管是官僚還是百姓,都在惶恐不安中迎來了新的一年。李虎到長安除了陪侍皇帝迎接新春外,主要是查看都城建設,按行程他要到正月十五之後才能回來,但中原形勢太過嚴峻,他不得不提前返回。

“大帥怎麼回來的這麼快?我們以爲你明天才能到。”李綱面帶歉意,“我們應該到城外迎接大帥……”

“沒有必要。”李虎一邊和文武大臣們打招呼,一邊對李綱說道,“大家都很忙,沒有必要爲此耽誤時間。”

“京都建設如何?”黃涉不待李虎坐下,急不可耐地問道。

李虎皺皺眉,“皇上很不滿意,.但現在非常時期,朝廷不可能在京都建設上耗費大量人力財力。考慮到中原戰局緊張,我已和皇上談妥,暫時中止京都建設,把人力財力都投到戰場上。”

“皇帝當然不會滿意。”趙明誠苦笑.道,“既要少花錢,又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對長安城的改造,哪有這樣的好事?我看京兆尹馬擴要想在今年內完成京都改造根本不可能。”

“不談這個了。”李虎坐下後,衝着.岳飛說道,“給我介紹一下中原戰局。”

岳飛把近二十天的戰事詳細述說了一遍,在講到.板橋一戰的時候,岳飛毫不客氣,把劉光世罵了個狗血淋頭,不給劉延慶一點面子。劉延慶十分難堪,如坐鍼氈,心裡更是陣陣發寒,不知道岳飛當庭發難是不是得到了李虎的授意。

現在的劉延慶可沒有幾個月前風光了。隨着武將.地位提高,軍中將士士氣大振,對李虎更是敬若神明。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都是李虎給的,飲水思源,將士們當然臣服於李虎,願意追隨李虎,聽從李虎的指揮。李虎越來越強勢,尤其重用關洛士人,使得他在朝堂上得到了文官士大夫們的絕對支持。這些文士大部分是關學弟子,過去他們在學術不受重視,在仕途上更是一片黯淡,但李虎一夜之間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關學成爲官學,成爲中興變革策略的理論基礎,而這些研習關學的文人也一夜崛起,仕途一片光明。這同樣是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些文士們當然擁戴李虎,忠誠於李虎。

李虎在短短几個月內既提高了軍隊的士氣,又.獲得了關洛士人的支持,完全控制了朝廷,這是劉延慶和一幫汴京舊臣根本想不到的事。接着,李虎把皇帝送到了長安,徹底架空了皇帝,這時李虎獨攬大權,還有誰可以與其抗爭?

西北人勢弱,而.李虎勢強,如果李虎要繼續剷除異己,當然要對付西北將門了,這讓劉延慶焦慮不安,度日如年,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劉光世兵敗板橋,這給了李虎打擊西北將門的藉口。

岳飛說完了,劉延慶不待李虎說話,站起來主動請罪。如其讓李虎趕出洛陽,還不如主動一點,請辭走人,好歹保全一家性命。劉光世兵敗板橋,損失慘重,劉延慶的實力因此受到重創,而他二十多年來追隨童貫和西北將門之間結下了很深的仇怨,現今西北將門盡數投靠了李虎,他們看到劉延慶不行了,勢必要將其推倒。李虎顯然不會爲了劉延慶而與西北人產生矛盾。

“兵敗板橋,劉統制當然負有一定的責任。”李虎笑着安慰劉延慶道,“汴京被圍,我的罪責最大,所以使相沒必要爲我分擔罪責,更沒有必要爲劉統制承擔責任。現在大兵壓境,形勢嚴峻,我們必須齊心協力,我也非常需要劉使相。”

劉延慶將信將疑,不知道李虎這句話是真是假,但李虎既然在大庭廣衆之下把自己和劉光世撇清了,想來還不至於馬上把自己趕出洛陽。

劉延慶連聲拜謝,不管怎麼說,李虎還是顧全了他的臉面。

“樞密院對戰局有什麼看法?”李虎請劉延慶坐下,轉頭望向董小丑。

“自濮陽大戰後,金軍改變了攻擊策略,在過去的兩個多月裡,宗望以西帳軍主力在真定、邯鄲和黎陽一樣拖住了我河東與黃河一線所有兵力,而宗望則乘機率東帳軍主力橫掃京東兩路。”董小丑說到這裡,臉顯怒色,“京東兩路聞風而降,齊州知州劉豫更是認賊作父,幫助金軍佔據山東,唯一抗擊金軍的就是山東義軍,但他們缺少錢糧武器,只能聚集於山林,無法對金軍形成威脅。”

“京東兩路的丟失導致京畿東面完全暴露在金軍的攻擊之下。雖然宋江在濟州一線頑強作戰,但整個戰場形勢對我非常不利。當宗翰率軍突破白馬之後,宋江也敗於濟州,兩路金軍隨即會師於汴京城下。”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金軍的攻擊策略了,先據河北、山東,然後逐鹿中原,如此一來,我們和金軍就形成了僵持。”

董小丑走到地圖前,指着地圖上的太行山說道:“諸位請看,我們和金軍處在太行山的東西兩端,最北端是代北大同戰場,然後是河北河東的兩軍對峙,過了黃河,我們和金軍又僵持於中原汴京。”

“在代北大同戰場,虎烈軍和金軍人數相當;在河東河北的對峙中,雙方兵力也是相差無幾;在中原戰場,金軍兵力要遠遠多於我們。”

“與此同時,我們和党項人在涇原路、麟延路激戰,和吐蕃人在熙河路激戰。未來幾個月,東南叛逆可能會乘着荊湖、京西叛亂疊起之際,攻打荊襄。”

董小丑看看李虎,又看看在座衆人,神色凝重,“我們的敵人太多,所有的對手都在此刻跳了出來,我們不管在兵力上還是在財力上都無法同時迎戰這麼多敵人,所有未來幾個月關係到我們的生死,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擊敗金軍。只要擊敗了最強大的敵人,我們才能震懾其它敵人,贏得喘息的時間。”

“樞密院拿出的對策是,先確保西北戰場,然後在汴京城下消耗金軍,伺機與金軍決戰。”

“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西北河川解凍,党項人肯定要撤軍。党項人現有的國力無力支撐長時間作戰,他們持續攻擊到初春已經是極限。二月中旬前後,西北大都督府一旦穩定了橫山、天都山一線,隨即可以把主力調到熙河路,攻打吐蕃人,收復積石軍。我們的意見是,收復積石軍的戰鬥可以拖到中原決戰之後,以便朝廷把錢糧武器投到中原戰場。”

“川蜀四路較爲穩定,尤其朝廷在川蜀四路廢止錢引,重新實施交子政策後,大獲民心,各地州縣紛紛上表擁護朝廷,所以我們打算在春耕之後,調川兵東進,讓成都大都督府的張關羽率軍沿江而下,會同襄陽大都督毛軍鎮戍荊襄。”

“三月或者四月,我們在中原反攻金軍,伺機決戰。”

李虎抱着雙臂望着地圖,沉吟不語。

“大帥,在未來兩個月內,我們一邊堅守汴京,一邊囤積糧草武器,同時尋找決戰良機。”李綱就坐在李虎身邊,董小丑說完之後,他隨即補充道,“我們在中原戰場上的兵力嚴重不足,指望創造奇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不現實,還是儘快想辦法打破河東河北的對峙局面,迫使金軍回援河北爲上策。”

“我們這麼想,女真人也會這麼想。”折可求反駁道,“金軍肯定有準備,他們打到中原,未必就想速戰速決,這或許就是一個陷阱,目的是打破河東河北的對峙局面,繼而伺機殺進河東,攻佔中原。”

“我同意折使相的看法。”柴雲說道,“在我們看來,大同和太原比汴京更重要,同樣,對女真人來說,佔據大同和太原也比攻佔汴京更重要。女真人一旦佔據了大同和太原,全取雲中和河東,事實上就拿到了黃河以北的大部疆土,對我們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我們的處境也因此變得極其困難。”

“還有一件事,我認爲諸位必須要考慮。”趙明誠接在柴雲後面說道,“東南叛逆或許已經派出使者議和金賊,他們一旦狼狽爲奸,坑瀣一氣,那我們即使想決戰,也未必有機會。”

“童貫肯定已經派出了議和使者。”黃涉冷笑道,“他們八月下逃到東南,九月就會派出使者,算算時間,雙方應該達成了約定。如果我們未能在三四月的時候擊敗金賊,估計接下來的仗就非常難打了,我們可能會陷入南北夾擊之中。”

李復咳嗽了幾下,欲言又止。

“李尚書,暢所欲言嘛。”李虎笑道,“這是議事,不要有什麼顧忌。”

李復雖然是關學大儒,但他進入中樞的時間畢竟不長,很多時候他還是非常小心。中樞不同於地方,一言一行都不能犯錯誤。李復遲疑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說道:“朝廷是不是派個使者到東南去一趟?”

李虎笑笑,不置可否。

“去東南?”黃涉笑了起來,“有什麼意義?你認爲東南叛逆會和我們聯手抗擊金賊?不要妄想了,要想擊敗金人,只能靠我們自己。”

第74章 我會帶你回家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47章 國將不國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45章 老帥定計第49章 無法喘息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10章 國力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48章 東線調兵第2章 脅迫馬哥第15章 五月紀事第36章 虎王瘋了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89章 必殺對象第2章 不進反退第22章 風捲雲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58章 機不可失第17章 會師第91章 黃雀在後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91章 陷阱第12章 庸人自擾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49章 跳進大坑第69章 虎烈虎烈第7章 還能打第4章 集結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55章 開始攻擊第33章 殺虜衛國第76章 茂德公主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69章 致命忌諱第26章 漢王必死第41章 計在明月第88章 草芥第72章 鐵匠來了第71章 總帥挖坑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30章 逃跑第31章 我來賄賂你第96章 陰謀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49章 兵貴神速第51章 我要倒戈第7章 致命要害第67章 倉惶後撤第7章 董帥決斷第35章 我叫岳飛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61章 對策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46章 飛揚跋扈的老大們第96章 一腔怨氣第83章 手足相殘第26章 一盆冷水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8章 尋找退路第26章 一種情感第53章 決戰態勢第58章 陷城第41章 你敢造反?第15章 我很掛念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84章 談判第88章 草芥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14章 千古鐵律第66章 宗望的攻擊第28章 意外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57章 主力在哪?第26章 最後決策第43章 幽燕鎮戍第24章 童貫之痛第94章 兩跛子第59章 夜襲第48章 步步緊逼第24章 不要忘記大宋第5章 王者歸來第4章 王者之子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66章 分家了第14章 儒家學派第11章 夜襲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24章 攝政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3章 漂亮女匪
第74章 我會帶你回家第89章 可怕的未來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47章 國將不國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45章 老帥定計第49章 無法喘息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10章 國力第52章 變幻莫測的汴京第48章 東線調兵第2章 脅迫馬哥第15章 五月紀事第36章 虎王瘋了第28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89章 必殺對象第2章 不進反退第22章 風捲雲第50章 中國的草民第58章 機不可失第17章 會師第91章 黃雀在後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91章 陷阱第12章 庸人自擾第93章 做最壞的打算第49章 跳進大坑第69章 虎烈虎烈第7章 還能打第4章 集結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55章 開始攻擊第33章 殺虜衛國第76章 茂德公主第98章 不可思議的君主第16章 欲速則不達第69章 致命忌諱第26章 漢王必死第41章 計在明月第88章 草芥第72章 鐵匠來了第71章 總帥挖坑第85章 皇帝的賭注第30章 逃跑第31章 我來賄賂你第96章 陰謀第66章 向戰場推進第3章 大宋第一腐敗第49章 兵貴神速第51章 我要倒戈第7章 致命要害第67章 倉惶後撤第7章 董帥決斷第35章 我叫岳飛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61章 對策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46章 飛揚跋扈的老大們第96章 一腔怨氣第83章 手足相殘第26章 一盆冷水第17章 未來的大宋官學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15章 毀滅性擄掠第8章 尋找退路第26章 一種情感第53章 決戰態勢第58章 陷城第41章 你敢造反?第15章 我很掛念第18章 黑暗中的明燈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62章 我當然要搶第84章 談判第88章 草芥第90章 皇帝激動了第14章 千古鐵律第66章 宗望的攻擊第28章 意外第45章 這就是戰場第57章 主力在哪?第26章 最後決策第43章 幽燕鎮戍第24章 童貫之痛第94章 兩跛子第59章 夜襲第48章 步步緊逼第24章 不要忘記大宋第5章 王者歸來第4章 王者之子第88章 讓你去送死第66章 分家了第14章 儒家學派第11章 夜襲第77章 大石的消息第24章 攝政第35章 一隻虎崽兩條狗第3章 漂亮女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