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通判

bookmark

黃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物,如果所唐王朝的衰敗是始於安史之亂。

那麼黃巢起義就是給大唐帝國披上了最後的晚裝,雖然他最後戰死,但是他的部下朱溫後來卻滅掉了唐帝國,歷史也就進入到了五代十國的階段。

趙旭在心裡想到難道說的就是這個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以前說過趙旭的歷史方面的知識還是可以的。

他記得這個黃巢曾經也是建立了一個叫做大齊的政權,他就是皇帝。

唐中和四年就是黃巢死的那一年,那麼這麼說這副畫不一定就是黃巢讓人家畫的了。

想不通就不想了,說實在的趙旭還真的對這個黃巢十分的感興趣,身爲一個下層的人居然能撼動大唐的江山。

老黃原來是一個鹽販子,靠販賣私鹽爲生,平日裡和一幫子朋友喝個酒,賭個博,小日子過得倒也可以。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黃巢的一輩子也許就這樣過去了,可是有一句話叫作時勢造英雄。

唐朝此時已經是日暮西山了,李唐的皇室更加的無用,就知道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黃巢的日子也是不好過,有時候碰到官府還不免要爭鬥一番,正是和官府你來我往之中,老黃練就了一身絕佳的功夫。

這一年在河南的境內發生了大旱災,顆粒無收,但是朝廷卻不顧這些,依然加倍的收取租稅。

這時候黃巢的哥們王仙芝受不了帶領着一幫子的人揭竿而起,反抗着唐朝的暴政。

一年的時間就橫掃大半個唐王朝,諸省份都是很震驚,各地的官府就是緊急的派兵清剿。

這個時候黃巢也不甘寂寞在王仙芝攻陷了濮州、曹州之後老黃也帶着自己的子侄加入了進來。

一時間義軍的隊伍不斷壯大,很多的人都是不斷加入進來,義軍的聲望不斷的提高。

後世總是說農民起義具有侷限性,這就話說的是不錯,義軍的聲望不斷的壯大。

原本王仙芝就是因爲自己不順耳起兵造反的,現在聲望日漸變高,於是當唐朝有人來招降他的時候,他就動搖了。

高官厚祿的誘惑讓王仙芝沉淪了,這時候身爲義軍二號人物的黃巢怒斥王仙芝,然後各自爲戰。

後來王仙芝還是戰死了這時候的黃巢實際上已經成爲了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了。

他領着他的部下南征北討慢慢的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令唐王朝的統治者恐慌不已。

最後在公元八百八十一年的時候,黃巢攻陷了唐朝的京師長安。長安是唐朝的象徵。

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繼續指揮者各地的官軍想黃巢的義軍發起攻擊。

黃巢在入城之日曾經做了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事情,那就是向城中的貧民散發財物。

大將軍尚讓向羣衆宣佈:“黃王起兵,本爲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

也就是說我們黃王起兵並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百姓,不會像李氏那樣不愛護你們。

你們不要這麼驚恐,沒事的,你們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這一招果然很奏效。

很快的城中的百姓已經接受了義軍,有的甚至還加入了義軍,這時候黃巢也住進了皇宮。

公元八百八十一年的農曆十二月十三日,黃巢在唐皇宮的含元殿,稱皇帝,國號大齊,改元金統。

成立國家當然要有官員治理了,原來義軍裡面的人當然要用了,不過,他們的的才能實在是有限。

根本就不可能擔負起治理天下的重任,這時候黃巢有個個決定就是要啓用唐朝的原來的官員。

不過他不是每一個官員的都能進入新的王朝根據百姓的述,對着這些人酌情的留用。

還別說這一招還真的管用很多真正爲百姓幹實事的人,都留在了大齊的中樞。

後來黃巢還是被趕出了長安,後來轉戰地方,終於在公元八百八十四年,被手下出賣,最終被殺。

趙旭在腦海裡回憶了一下這黃巢的大概的一生,倒是不失爲一個英雄,這幅畫被李重進收在了這裡,一定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自己還是留着吧,萬一以後有什麼能用着呢,再說這幅畫也不帶,也可以隨身攜帶。

他不知道這還真的是引起了另一段故事,這是他現在不知道的,到那時候所有的事情就都清楚了。

趙旭又在這裡面看了看,什麼也沒有,就走了出去,他一出去就讓人把這些財物給擡出去。

現在揚州城的百姓經過這些兵痞的搜刮已經很貧困了,這些錢正好分發給他們。

反正他也不管李重進是從哪裡得到的這些錢財,他只記住一句話,那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所以這些東西歸還給百姓是最實用的,不然放在這裡有什麼用呀是吧。

當主管的人員把這些東西分發給城中的百姓的時候,說是朝廷發給他們的。

當即百姓就齊刷刷的跪倒在地上,高呼着大宋萬歲。百姓的要求就這怎麼實在。

不論是誰當皇帝,只要給他們好處讓他們有利益,他就擁護誰,這樣趙旭感嘆民心這東西還真是……

趙旭這揚州城的事情基本上是步入了讓正軌了,他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所以他就準備回京了。

在此之前趙旭已經讓人將此處的情形告訴趙匡胤了,此時趙匡胤也已經看到了這份詳細的戰報。

“哈哈,太子真的是不負朕望,這麼快就將李重進給平定了,來呀所有的將領都有重賞。”

朝廷上的衆臣這時候總算是明白了,原來是朝廷打了勝仗,這纔多長時間。

看來太子真的是名不虛傳,真不知道是太子太厲害了還是李重進太無能了。

但是還都是說恭喜陛下,恭喜太子。

趙匡胤的眼笑得都眯了起來,又平定了一個前朝舊臣的叛亂,這一下子大宋的江山就更加的穩固了。

“擬旨,太子所奏朕都準了,讓太子儘快回宮。”

趙旭所奏的無非就是讓那個陳思誨任揚州知府,翟守珣人通判(通判還沒有真正的實施),讓韓令坤接任李重進任淮南節度使。

這時候大臣範質走了出來:

“敢問陛下什麼是通判呀,是個什麼職務,老臣記得我們並沒有這個官職呀?”

不僅是他很多的人也是不明白,這是什麼樣的官職,以前真的沒有聽說過。

趙匡胤看到大家都是很疑惑,自己卻笑了起來:

“衆卿是不是都不知道,趙普你也不知道嗎?”

趙普老老實實的走了出來,表示自己不知道,這不是謙虛他真的不知道。

以前趙匡胤還真是和他商議着來,不過這次他真的是不知道,他看看趙光義。

趙光義也是搖了搖頭,自己也不知道,趙普和趙光義的關係也是不錯的。

兩人在趙匡胤當皇帝不就之後,他們三個經常在一起討論着國家大事,很多的時候朝廷的大事他們都知道。

不過這次真的是兩眼一抹黑,這個通判他們兩個真的不知道這個皇帝今天是怎麼回事。

“看來衆愛卿是真的不知道了,這也不怪衆卿,這是朕和太子商議良久的,正好這次在揚州開始實施。”

“朕現在就和你們解釋一下這個通判是怎麼一回事。”說着趙匡胤就慢慢的解釋了起來。

經過一番極其費口舌的解釋,大家這次總算是明白了,原來是皇帝想限制地方的權力了。

按照皇帝的解釋這個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簡稱,它是知州的助手。

把這個職務置於各州、府,輔佐知州或知府處理政務,明確的規定只要是這個轄區內的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通判都有能力過問。

這個過問並不是直接的過問,畢竟這些都是知州的分內之事,但是要知州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簽署的文件必須和通判一起署名。

否則則是無效的也就是說通判間接的限制了知州的權力,這還不算,還有更絕的。

就是通判還負責有考覈轄下的官員的考覈,這可是以前知州的權力,先在居然也被分給了通判。

這樣說這個通判還真的是掌握了人事大權,這可是能和知州抗衡的。

而且通判是皇帝派人擔任的,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監督考覈,地方問不着。

這也就是說,這是皇帝派過來的欽差大臣呀,負責監督知州的,大臣們心裡跟明鏡似的,能夠站在這裡的哪一個是笨蛋。

趙匡胤很滿意這個政策,當初趙旭向他提出來的時候他就發現這是十分不錯的一個建議。

五代的混亂很大一部分是地方割據造成的,正是這些地方不聽中央的轄制才導致中央集權的旁落。

一個地方的知州會有很大的權力,萬一有異心朝廷很難以控制,現在多出了個通判,就不同了。通判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知州的權力,還隨時向朝廷彙報這個地方的情況,更加有利於中央控制地方。趙匡胤還真的十分佩服自己的兒子,多加一個職務就能解決一個五代的弊端。

第427章 杜太后病重第1588章 趙匡胤吐血暈倒第1672章 聯軍(二)第1863章 金色面具人的身份第468章 中春毒第934章 拉攏苗訓第118章 換個謀士第1897章 作死的朱老三第1740章 武功全失第242章 小都頭之死第970章 郭氏上門第1598章 這羣奇怪的人第1525章 教育要從娃娃做起第1854章 撤換太子第1316章 大破象兵(下)第1303章 南漢驚變(七)第442章 魔女再現第154章 強幹弱枝第876章 官員不同第1434章 對大宋的圖謀第145章 黑旗軍的去向第1259章 趙旭落難(五)第1045章 神秘勢力第1633章 走運的晉王第1472章 大遼蕭氏第637章 告一段落第1850章 強強聯合第1816章 打開城門第1710章 被威脅的劉擒虎第800章 聖殿滅(下)第733章 去汴京?第819章 匡胤猜測第1883章 木魚磨鏡子第1038章 衆人困境第329章 撲朔迷離第1471章 算命先生第965章 絕頂高手第939章 說出秘密第1812章 瘟疫第71章 點檢做天子第1697章 趙旭下揚州第10章 高平之戰第208章 宰相的歸屬第244章 大周的擁護者?第1684章 檀州之戰(六)第1001章 掉包薇兒第1751章 張富強第1325章 龔澄樞的不幸第1302章 南漢驚變(六)第685章 受傷(上)第228章 爭鬥繼續第1233章 趙旭探查第165章 水調歌頭出第1850章 強強聯合第1732章 捉您是爲了送禮第1354章 不過問政策初步起效第1904章 交出玉斧第994章 ? 賣個面子第349章 趙匡胤是英雄第1376章 兇手南唐第1393章 爲什麼不保佑朕第247章 誤會趙光義了第692章 終於醒了第871章 . 另類苗訓第223章 夜晚的訓練第1578章 教育孩子第1768章 怒火沖天第1912章 吐蕃再次開戰了第771章 清源新主第826章 趙家趙恪第1383章 話說林仁肇第1270章 不是普通人的蘇老第1832章 果斷棄城第366章 大權在握第384章 被惦記上了第52章 趙普來了第1546章 柴氏的算計(下)第1595章 失敗的原因,輕敵第588章 演一齣戲第753章 左傲逼迫第1925章 威脅第1582章 趙匡胤的真實想法第260章 去幫趙光義第357章 權力被削了第717章 雙方價碼第1466章 證明合擊之術第624章 碰到叛徒第810章 黑旗起源第210章 奸商趙普第808章 攻蜀理由第1647章 範家女子(一)第856章 賬本來歷第666章 初見李煜第1055章 嬴氏後人第78章 老和尚第185章 無意間的感觸第87章 汴京風雲(中)第334章 強盜搶劫軍隊第549章 御人之術第1317章 大破象兵(續)
第427章 杜太后病重第1588章 趙匡胤吐血暈倒第1672章 聯軍(二)第1863章 金色面具人的身份第468章 中春毒第934章 拉攏苗訓第118章 換個謀士第1897章 作死的朱老三第1740章 武功全失第242章 小都頭之死第970章 郭氏上門第1598章 這羣奇怪的人第1525章 教育要從娃娃做起第1854章 撤換太子第1316章 大破象兵(下)第1303章 南漢驚變(七)第442章 魔女再現第154章 強幹弱枝第876章 官員不同第1434章 對大宋的圖謀第145章 黑旗軍的去向第1259章 趙旭落難(五)第1045章 神秘勢力第1633章 走運的晉王第1472章 大遼蕭氏第637章 告一段落第1850章 強強聯合第1816章 打開城門第1710章 被威脅的劉擒虎第800章 聖殿滅(下)第733章 去汴京?第819章 匡胤猜測第1883章 木魚磨鏡子第1038章 衆人困境第329章 撲朔迷離第1471章 算命先生第965章 絕頂高手第939章 說出秘密第1812章 瘟疫第71章 點檢做天子第1697章 趙旭下揚州第10章 高平之戰第208章 宰相的歸屬第244章 大周的擁護者?第1684章 檀州之戰(六)第1001章 掉包薇兒第1751章 張富強第1325章 龔澄樞的不幸第1302章 南漢驚變(六)第685章 受傷(上)第228章 爭鬥繼續第1233章 趙旭探查第165章 水調歌頭出第1850章 強強聯合第1732章 捉您是爲了送禮第1354章 不過問政策初步起效第1904章 交出玉斧第994章 ? 賣個面子第349章 趙匡胤是英雄第1376章 兇手南唐第1393章 爲什麼不保佑朕第247章 誤會趙光義了第692章 終於醒了第871章 . 另類苗訓第223章 夜晚的訓練第1578章 教育孩子第1768章 怒火沖天第1912章 吐蕃再次開戰了第771章 清源新主第826章 趙家趙恪第1383章 話說林仁肇第1270章 不是普通人的蘇老第1832章 果斷棄城第366章 大權在握第384章 被惦記上了第52章 趙普來了第1546章 柴氏的算計(下)第1595章 失敗的原因,輕敵第588章 演一齣戲第753章 左傲逼迫第1925章 威脅第1582章 趙匡胤的真實想法第260章 去幫趙光義第357章 權力被削了第717章 雙方價碼第1466章 證明合擊之術第624章 碰到叛徒第810章 黑旗起源第210章 奸商趙普第808章 攻蜀理由第1647章 範家女子(一)第856章 賬本來歷第666章 初見李煜第1055章 嬴氏後人第78章 老和尚第185章 無意間的感觸第87章 汴京風雲(中)第334章 強盜搶劫軍隊第549章 御人之術第1317章 大破象兵(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