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內侍省。
一間涼亭內,四周掛起了帷幕,人年紀大了便受不了冷風。
亭內兩個老人對坐,旁邊站着一個侍女,斟茶倒水。
蔡京已經老的不像樣子,鬚髮皆白,臉上都是褶子。
但是身子骨卻依舊不見什麼大病,足見平日裡養生沒少下功夫。
在他對面的楊戩,則更是不堪。
楊戩和蔡京不同,蔡京一輩子幾乎就是被人伺候,而楊戩前半輩子是伺候人的。
雖然現在他也有了些地位,單純官職和權勢上說,已經超過了蔡京。但是身份和清貴了一輩子的蔡京相比,還是差了許多。
像楊戩這樣的人,能從底層爬上來,若是出身是書香門第,料想讀書什麼的也不會太差。
所以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快點扶持楊霖上位,好讓自己的侄子輩改命。
“楊文淵久在北邊折騰,咱家看着也不是個辦法,這朝中雖然有人幫他看着,長此以往就怕有人心懷不軌。太師您也是知道的,若是楊文淵倒了,咱們可都完啦。”
蔡京輕輕一笑,心底不以爲然,對面這個宦官,早就等不及了。
老夫怕什麼,我那愛子是楊文淵的愛徒,我的愛女是他的愛妾,將來一內一外,足以保住蔡氏門楣。
便是改朝換代,我們蔡家依舊是顯貴之家。眼前這個人,他的侄子才智平庸,靠的就是他在支撐,而他的族中,又都是老實巴交的鄉人。
不過蔡京也有些動心了,楊霖久不登基,現在就怕他不想當皇帝。
若是他不走那一步,少不得來一次黃袍加身了,不然大家都死無葬身之地。
想到這裡,蔡京出言問道:“老夫估計,最近楊文淵就可能功成而還,到時候說不得要讓宮裡那位禪位。”
“這儘管放心,宮中並無難事。”楊戩馬上答道。
其實何止是他,趙偲也早就等不及了,他恨不得自己現在去堆玉樓,把那位道君皇帝揪下來,把皇位還給他。
這個丟失趙宋江山的大黑鍋,自己憑啥給他背啊,是他一手提拔了一個竊國大盜,現在可倒好,趙家的罪人成了自己了。
趙偲本來擔驚受怕,但是新年時候,楊霖進宮一趟,成功解開了他的心結。
楊霖縱有千般不好,萬般罪孽,但是他並非嗜殺之人。
自己的那個皇兄,都沒有死,可以說是古往今來都很少有的。
他既然說了,不會對趙家人趕盡殺絕,應該不會食言。
趙偲最感謝的,就是自家的太祖皇帝,是他開了個好頭,也讓後人看清了,善待先朝禪讓的皇室,並不會出現大亂子。
楊戩將這位官家的心思,盡數說給蔡京聽,還夾帶了一些自己的臆想和猜測。
蔡京斟酌了一番,覺得即使說的不全是真的,也有大半的可信度。
若是皇室那邊沒有阻力,那麼禪位大典,就要快點開始謀劃了,免得到時候來一個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他手裡現在只有一個文教司,卻被他玩出了一箇中書門下的感覺,甚至壓過了首席宰相白時中和學士承旨張叔夜。
朝中大小事務,就屬這個文教司最出風頭,而且還掌握着邸報這個利器。
楊戩又和他說了幾句,天色已經不早,便起身告辭。
蔡京一決定出手,便不同凡響,第二天就上書,檢校司空少宰越王楊霖,收復幽燕功勳卓著,請旨晉封爲燕王。
奏章傳到了明堂,白時中一時有些愣住了,不知道這是少宰本人的意思,還是蔡京的意思。
消息傳開,朝中文武,當然都以爲是少宰本人的意思,指使蔡京出手。
一時間從者雲集,雪花似地飛向禁中明堂。
趙偲巴不得他早點來讓自己禪位,馬上迫不及待地應允,將楊霖晉封爲燕王。
---
“門下,五運推移。上帝於焉眷命。三靈改卜,王者所以膺圖。
檢校司空少宰,越王楊霖,於以紹前烈,爲股肱之元首。
敢期百姓之與能,屬以北敵侵疆。邊民罹苦,幸賴長驅禁旅。往殄烽塵,旗鼓纔出於國門。
越乃春秋小國,難配卿之功勳,今晉封檢校司空少宰楊霖爲燕王。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楊霖聽完,怔了半晌,周圍的將士,已經紛紛喜上眉梢,抱拳道:“恭喜少宰,晉封大王!”
手下人似乎有些蠢蠢欲動了,楊霖沉思了一小會,馬上笑道:“不過是些虛名而已,有什麼好慶賀的。”
他倒沒有太多的想法,既然大家等不及了,那我打完女真,便回去登臨大位就是。
這天下合該改換皇帝了,趙宋一朝,歷代皇帝,乏善可陳。
自趙匡胤之後,便一代不如一代,雖有仁君卻無雄主,致使胡馬南下,遍地腥羶。
相比晉封燕王,楊霖更關注的是遼河的戰事,此戰若是成了,將會把半島隔開。
這樣一來,水師在膠州灣,便有了發揮的機會。
完顏阿骨打實在是太窘迫了,他沒有大宋的底蘊和國力,即使打下了寥廓的疆域,卻根本沒法守住。
被打回原形之後,失去了幾十萬的附庸軍,只能靠不怎麼靠譜的渤海人和手下的不到十萬的女真鐵騎。
而且最初的那一夥女真將士,已經死了一半。
他已經放棄了遼陽這個地方,準備在黃龍府據守,如今的女真只想保住自己的興起之地,也就是老巢。
洪天明帶兵度過遼河,只遭遇了輕微的抵抗,便順利地拿下遼陽。
捷報傳到長春州,楊霖喜色難掩,馬上下令從長春州搬到遼陽府。
遼陽府因爲是漢家故土,和長春州還有不同,這裡遍佈大小城池。
光是一個瀋州,就是規模不小的城池,在遼河兩岸,還有辰州、德安、建安、新安、德勝、耀州、西州、西濱...幾十個城鎮郡縣。
楊霖率領兩千親衛,來到遼陽,馬上給此地改名爲瀋陽府。
將瀋州和遼濱合併,建造一個大城,連接兩地。
廢除所有遼人取得地名,帶遼的城池全部更名,恢復唐時叫法。
唐後建造的,就由自己命名,抹除被佔據的這一段時間,留下的痕跡。